分卷阅读196

    。实际上这些将士大部分心里都对西门舞月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女子做统帅感到不服,只是都慑于西门无悔的权势威严才不敢明目张瞻地出言反对,所以众将士对这个少女统帅的命令虽然还不至于阴奉阳违,但在执行力上不可避免的是大打折扣。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一次的攻打鬼愁城虽然做到了重兵压境,出其下意,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漂。

    西门舞月的清眸从众将士的脸上一一扫过:心中是怒火翻滚,她心里很清楚这一次进攻失利主要就是众将士出工不出力,而他们之所以下卖力就是心有不服。这时,她想到当初她爹对说过的话:率兵打仗不是女儿家绣花花,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杀伐果断是一个领兵者必备的素质。

    想到这里,西门舞月觉得是该到了用血来立威的时候了,于是清暍一声道:“好,既然众位都没话说那本帅就来说一说,负责正面进攻的中军校尉何在?一“末将在!”一个皮肤黝黑的戎装汉子从列对中走了出来。

    西门舞月冶冶地看了他一眼,不带一丝感情色彩道:“你可知罪?一中军校尉一惊,忙道:“末将不知,还请大帅明示。”

    “战前本帅就曾命你将你的中军全路压上,你可照办?”=乍……”

    中军校尉额头开始冒出汗珠,“末……末将依……依照大帅之令……一一啪!”西门舞月猛拍了一下桌案,“还敢狡辩?本帅看得清清楚楚,你只让三分之一的中军攻城,以至于今晚功亏;贝,如果你依本帅之令将全部中军压上,现在我们就是坐在鬼愁城里了。”

    “我……”

    中军校尉一时无言以答,过了一会儿才结结巴巴道:“末……末将见伤亡太……太大,所以……”

    “够了!”西门舞月一声清暍打断了他,“不听号令,依律当斩,来人,拖下去,斩立决!”“啊!”中军校尉大惊,“扑通”一声跪下求饶,“大帅饶命……”

    西门舞月丝毫不为所动,一双明眸更是看也不看他一眼,而是再一次掠过立在两边的将士,而这时立在两边的将士再也不能像刚才那样坦然自若了,听着那个被拉出去的中军校尉所发出的哀号声越来越远,每个人的额头上开始渗出冶汗,尤其是那些对西门舞月的命令没有彻底执行的人,有的甚至腿已经开始发抖了。

    敏锐的西门舞月将这些人的形态都看在了眼里,心里是大为畅快,抱着趁热打铁态度的她是继续立威,她依旧默不作声地四十巡视着两边的将士,她知道这时候的沉默是最有压力的。

    过了一会儿,一名士兵端着一个托盘走进帐内,而那托盘里装的赫然是中军校尉的人头,上面鲜血淋漓,一双眼睛睁的溜圆,仿佛死不瞑目。

    “报告大帅,人头已落,请查验!”西门舞月挥挥手,示意已验,然后不疾不徐道:“赵副将、钱副将。”

    两位副将听到点到了自己的名,心头剧震,两腿打颤,可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了出来,拱手施礼,微微颤声道:“末……末将在!”西门舞月冶声道:“赵副将,本帅想听听你对你的魔炮团在今晚中的表现是做如何评价的?”“这……”

    赵副将冶汗涔涔而下。

    魔炮乃海王厦军最重型,也是威力最大武器,这一次海王厦人之所以敢临阵倒戈,很大程度也是依仗自己这方发明的魔炮,就指望它来摧毁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鬼愁关,然而这魔炮的准头奇差,只有很少几发炮弹落在城头上,大部分都是越过城头飞到了城里,虽然给城里的建筑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做为屏障的鬼愁关城墙却没有受到大的损坏。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赵副将的漫不经心,怠忽职守也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才心虚害怕,西门舞月冶哼一声又道:“钱副将,你的骑兵部队可有部署到位?”和赵副将一样,钱副将也是张口结舌说不话来。这一次虽然骑兵部队没有直接上阵,但按照原本的计画骑兵是要在后面集结待命的,等攻城部队一攻开城门,骑兵就要立即席卷而入,然而负责骑兵部队的钱副将出于对这个少女统帅的轻视不层,他并没有全力执行这个命令,只有不到一半的骑兵懒懒散散地在那里。

    “怎麽?都不说话了?”西门舞月的清眸里射出寒芒,“那好!本帅替你们说,你们目无统帅,违抗军令……”

    没等西门舞月说完,两副将齐齐跪下道:“大帅饶命、大帅饶命……”

    “求大帅开恩!”这时,两边将士都跪了下来齐齐道。

    西门舞月俏脸严峻,但心里却是得意洋洋,她觉得自己这一着是使对了,对这些家伙们就必须用铁腕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震住他们。然而她忘了,震慑别人,威的确是少不了,是必要手段,但恩也不能下要,只有恩威并施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达到最好的震慑目的。

    “不行,违抗军令定斩!”西门舞月断喝道。

    “大帅,还请手下留情,现在可正是用人之际,杀戮太多恐会引起军心不稳。”

    站在西门舞月身旁的一个女将俯首在她耳边低声道。

    此女正是西门舞月的丫鬟翠儿,她们虽然名为主仆,但她们从小一起长大,实际上已是情同姐妹了,所以西门舞月对她的话颇能入耳。

    西门舞月觉得翠儿的话是有道理的,而这时下面两边的将士又是求情声一片,于是她就借坡下

    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