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在线阅读 - 第567节

第567节

    她们,他们很快就要,就都要相见了吧。

    *

    姜握这么期盼着,并且第很多回问系统:“你真的不清楚我死后的归处吗?是你们把我拉来的啊!”

    当时系统承诺送她【电影制作仪】时,说的是“让我们送您一个让灵魂不再寂寞的小礼物吧。”

    姜握当时就很敏锐察觉到,并且发问:系统说的这个‘灵魂不再寂寞’,是指从七十年后到长命百岁之间的年限,还是指……人去后也有灵魂?

    而且,就算这个世界的人去后有灵魂,那她们能去向一处吗?

    毕竟,她们的来处不一样。

    她与所有人来历都不一样。

    尤其是系统还引用《局外人》来送她【电影制作仪】这个临别礼物,不得不让姜握担心:她不会如这句话中所说,‘靠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吧!

    然而,无论她怎么问,甚至表示愿意花筹子购买,系统还是很遗憾地表示,它们只能接入她的过去,经管她的现在,但实在不知她的未来。

    用系统的话说,三千世界,每个时空都有自己的规则,它们真的不确定这里的死后世界会如何,脱离系统的用户又会去向哪里。

    姜握:懂了,就是你们管杀不管埋呗。

    系统:……你要非这么说也没毛病。

    *

    因此,上皇武曌发现,自她退位后,姜握倒是开始重新带佛珠道珠。

    年轻时,因姜握对神佛偶然的口无遮拦,她是送过姜握佛珠,并要求她去给自己点佛灯,做做功德的。

    上皇记得,有段时间姜握还是一会儿l佛珠一会儿l道珠,念佛号道号前都得先想想,以免念反了却损功德。

    然而后来,诸事繁多,她腕上便又难见数珠了。

    上皇也无法,唯有宫中有祈福事时,多为她祈一祈罢了。

    然而,如今她却自己又寻出来戴上了。

    待问起,姜握只是笑道:“忽然就想戴了。”然后给上皇看,这依旧是她当年送的一百零八子的七宝佛珠。

    因两人坐的近,姜握腕上的佛珠垂落下来,就落在上皇手边。

    武曌就顺着这串佛珠一一数过去,并念诵了几l遍玄奘法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姜握安静听着,感受着腕间微凉的珠子一枚枚滑过皮肤。

    她伏在上皇肩上,数着陛下的发丝,听她念完了经文。

    那正是一个青梅垂枝的初夏。

    **

    上皇九十岁大寿之期,皇帝为母亲再上尊号,为越古圣神皇帝,取“登三咸五,迈古越今”之意。[1]

    以圣神皇帝一世所为,是实实在在多有‘越古’开辟之举。

    而当今皇帝武曜初的尊号,还是姜握选定的——

    在新帝登基初,群臣上书请陛下如圣神皇帝圣例,在皇帝前加尊号时,新帝未允,只道不敢比肩上皇。

    这也是曜初发自内心之言。

    她知道母亲为何开创上尊号之制:从摄政天后到元武神皇到圣神皇帝,彼时尊号是一种政治体现,是母亲一步步迈向皇位的路石。

    于是当今的尊号,是登基三年后,才定下来的。

    是为钦明皇帝。

    钦明二字,为敬肃明察之意,释文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

    据群臣来看,极配当今皇帝的性情。

    然,对曜初而言,这个尊号还另有一重意思。

    此二字,出自出自《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安安。

    这其中有她的幼年乳名。

    如今会叫这两个字的人,不,如今知道这两个字的人都不多了。

    *

    而上皇加尊号时,礼部自也上书,请当今再加尊号,钦明皇帝依旧未允,道帝王在位,当倦勤不敢自逸,不必多加尊崇之号。

    姜握得知,也颇欣慰:如此甚佳,可见曜初登基十年,也并未喜功好奉。

    总比李隆基,登基后就给了自己“开元神武皇帝”的尊号,十几l年后,还不甚满足地叠加成了“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二凤皇帝:圣文神武??)要好。

    其实李隆基哪怕贬武周,但他口口声声还是尊李唐的。然而太宗皇帝的谥号,高宗上元年间才加为‘文武圣皇帝’,可见李隆基也未怎么避讳李唐的祖宗,当然,也或许是觉得他可以比肩祖宗所以无需避讳。

    不过,若说开元年间,李隆基还是能够蹭一蹭这几l个字,那么天宝年间,他为自己把尊号加到十四字版本‘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就……

    就很难评。

    姜握想到这儿l,不由把这件事从脑海中挥出去:大好的年份,怎么又想到李隆基了?

    大概是她去岁拿系统赠予的【电影制作仪】做了安史之乱电影的关系吧。

    当然,也为着,在她所知的历史上,这一年正是李隆基登基之年。

    “太母。”这是阿鲤来请她去赴宴。

    姜握看着走进来的皇储。

    是完全不同的一世了。

    第383章 正文完(无刀)

    延载十一年,冬。

    神都洛阳。

    是日雪飞玉屑,风度银梭。

    这一年上皇居所神都苑内的山茶,开的明如烈火。

    晨起,姜握从屋外拾起了几朵掉落台上的山茶花,回到屋内后,就放在窗下的玻璃水瓮中,见火红的花朵在水面沉沉浮浮。

    她与上皇依旧在窗前榻上对坐。

    案上的红泥小火炉上温着微滚的参茶,两人隔案倚着同一条贯穿于炕桌下长条熏笼,一个在看书,一个在看拜帖。

    虽说外头在下雪,日头并不是很亮,然而雪光四耀,如同冰雪琉璃世界一样,倒也明晃晃一片。

    姜握手底下,有厚度可观的一摞拜帖待阅。

    准确来说,是拜寿帖——去岁是上皇的九十岁寿辰,她比陛下小一岁,今年正好轮到她的。

    晨起,她还再次吃到了陛下亲手煮的寿面:都无需去小厨房,就在这屋内令人支起炉子,用小铜吊煮了一小锅荞麦面。面上只撒了一把冬日里少见的小青菜,恰时窝了两个荷包蛋并几片薄薄的鸡rou卷。

    这些年,上皇很注意养生,饮食多讲究有营养但清淡,主食多粗粮。

    姜握倒是不必拘着,但为了陛下的养生大计,她凡是要吃诸如薯条、烤rou、麻辣肚丝等刺激诱人食物,就躲去小厨房吃完,然后给陛下带一点点回来。

    *

    吃过长寿面后,姜握就开始看厚厚的近百封拜帖——就这数量,还是府上长史已经筛选过的。

    都是大司徒这些年较为亲近的,发过朱牌的人之拜寿帖,府里才送了过来。

    姜握挨个拆来看。

    她没有特意挑,然而随手从匣子里抽了一封出来,就是特殊的一封——

    “大司徒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

    姜握忍不住将读了一半的拜帖翻过来扣在桌面上。

    其实这些年,由于她的官位权柄,褒赞她的诗词歌赋实在不少。尤其是姜府接到的行卷、拜帖、自荐书——那既是求宰相青眼,欲仕途亨达的,自是谀美之辞甚多。

    姜握早些年就已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听人滔滔不绝夸自己三千字了。

    就算是谀辞话句太多,或是太rou麻,姜握也能做到哪怕内心尴尬症犯了,但面上也云淡风轻,一派从容高士,然后适时打断。

    然而方才,姜握才看了几十个字,却忍不住要缓一缓。

    无它,因这封拜帖是出自李白。[1]

    上皇原本坐在一旁,手里拿了一柄龙纹放大镜看书。忽见姜握将一张拜帖倒扣桌面,不由搁下自己的书,从桌上取过拜帖去看。

    不过她没看出什么异常来,毕竟在上皇看来,这封拜帖夸的还稍嫌不够(字数不够)。

    于是上皇看了一眼上拜人,李白。

    花笺上还画了闪亮亮太白星的星辰纹路。

    上皇索性自己开念:“大司徒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海内豪俊,奔走归之,若得品题,则为脱颖而出、龙蟠凤逸之士……”[1]

    姜握听眼前人读出李白的赞颂之辞,更觉得不好意思,伸手去夺陛下手中的拜帖。

    上皇往后略仰了仰避过,继续读完才笑道:“他这话也没错。”如今天下才子文章,皆欲得大司徒点评。

    这也是过去无数先例凝结而成的声望。

    用这拜帖里的话说,‘今人一登相门,则声价百倍。’

    姜握:坏了,我成门了。

    天下诸多觉得自己是真龙的‘鱼才子’们,都想来越一越这座姜门。

    姜握好容易从上皇手中取回了拜帖,放回了匣子中,准备跟李白其余寄回的诗稿放在一起——如今还不足十五岁的李白,正在真·仗剑走天涯。他师父裴旻外放安西都护府为官,他也跟着往上阳宫递了请假条,拎上剑随行出发。

    时不时会有诗词、文章、游记寄回来。

    数量之多,让姜握怀疑他虽然年纪不到,但大概是偷着喝酒了,毕竟‘李白斗酒诗百篇’嘛。

    姜握又随手抽出了一张拜帖,这次是陈稳的……

    她继续看拜帖,上皇武曌则也翻起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