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舒朗内心平静无波,这么说吧,只要是个正常人,身体都比他上辈子好了几十甚至几百倍,他如今的感觉好极了,小病小痛小虚弱,在他这儿简直不算事儿。

    很多时候舒朗都觉得,这世上没人明白,没人理解他有多热爱现在的健康身体带来的感觉。

    一切都是新鲜的,轻盈的。

    即便是寻常空气,上辈子多吸几口都会要了他的命,他永远只能轻缓的,情绪没有起伏的,频率几乎完全一致的呼吸,日复一日。

    哪有如今这般想做什么就能做来的快活!

    何况自如行走,乃至上蹿下跳,对上辈子的他来说是梦里都不敢有的奢望。

    “施主身体已无大碍,夜里偶有惊悸失眠之状,并不打紧”,住持收回诊脉的手,转身从禅房内寻来一小盒子,打开递到舒朗面前。

    “此佛牌乃老衲师弟亲手所刻,于佛前受过一段时日香火,若不嫌弃,施主日日随身佩戴,症状或有缓解。”

    舒朗拿起佛牌细细打量,只见这佛牌造型古朴大气,周围一圈祥云纹仿似带着仙气儿似的,叫人爱不释手,不说功效,单论艺术价值,想来也很不菲。

    细细闻来,一股若有似无檀香夹杂着药草香气,和这院子的气息同出一脉,辨别下来,都是助眠的好物。便当着住持的面将佛牌挂在了脖子上。

    住持不愧是京中百姓敬重的活佛,这份儿心肠确实叫人很难不感动。

    舒朗感动的戴着可能具有神奇作用的佛牌,准备补个踏实的下午觉,结果刚躺床上,床帐里就冒出一毛茸茸脑袋,那脑袋在床帐里进进出出,欲言又止。

    舒朗被瞧的没脾气,闭上眼假装安详的问:“梨满,有什么话能等你主子睡醒了再说吗?”

    那颗脑袋连连晃动,情景很有几分诡异。

    “不能不能,主子您何时有了夜里惊悸失眠之症,夜间守夜之人竟无一人知晓,若不是方才住持说破了,您打算瞒我们到什么时候?”

    梨满这小丫头五岁来舒朗身边伺候,彼时舒朗不过九岁,两人一起磕磕绊绊长大,至今梨满十二,舒朗十六,两人情谊非比寻常,梨满真心实意将舒朗当成能依靠的家人,因此见舒朗生病瞒着她便格外难过担忧。

    再开口时已经带上了几分哽咽:“主子您不知道您上次生病有多吓人,我再也不想瞧见您生病了!”

    想了下又强调一句:“夫人也不想!”

    舒朗见梨满快急哭了,翻起身随手扯了床帐胡乱在她脸上抹了一通,在梨满气急败坏的尖叫声中,如愿将人轰出房间。

    房门关上前,没好气叮嘱梨满:

    “你主子糟了那么大罪,留下点儿后遗症有啥大惊小怪的?没听住持说不是大问题,很快就能好吗?嚷嚷啥,太没见识!”

    回头躺床上盯着帐顶时,才觉无语。

    舒朗认定他这毛病纯粹就是高兴的,夜里做梦都不敢相信他能拥有如此轻盈健康的身体,能毫无阻碍的享受眼下的每一天,这感觉太过陌生,太过新鲜,以至夜里每每要醒来确认一番。

    这不最近越来越有真实感,越来越习惯健康,毛病不就慢慢好转了嘛!刚开始那会儿一夜醒七八次,次次心悸难当。最近夜里只醒一两次而已,多好的转变!

    哎,这就是幸福的代价吧,他愿意!

    舒朗觉得他很幸福,京城里有人因他彻底不幸福了。

    梨满让人将那日发生之事原原本本告知荣夫人,荣夫人听罢勃然大怒,对差点儿使她失去小儿子的罪魁祸首徐仲秋恼恨不已。

    她有无数办法叫徐仲秋悔不当初,可最终还是决定依照小儿子的意思,一纸诉状将徐仲秋告到了衙门。

    衙门主官接了状纸后,脑袋现场大了一圈儿。

    因涉案当事人在京城皆是响当当的人物,荣徐两家又都家世显赫,这个案子打从过了明路,便被人传的沸沸扬扬。

    但舒朗没想到,给他送来这个消息之人竟是常卿。

    就是那个徐仲秋口中假仁假义,仗着jiejie在宫中做娘娘,便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经常无故斥责他们的常卿!

    第8章 我发财了

    说实话,常卿是个极有原则之人,行事与时下人追逐利益的做法背道而驰,以至不少人背地里偷偷唤他“小古板”。

    绝不是徐仲秋口中“嚣张跋扈之辈”,这样的人肯定看不惯徐仲秋他们整日招猫逗狗,欺辱百姓,碰见了势必要劝告一番,舒朗作为纨绔中的一份子,自然也没少被他当面劝诫。

    若是常卿成日只针对荣舒朗等人,那还会有人说他是“欺软怕硬的伪君子”,可此人年纪轻轻就职于翰林院,从上官同僚到皇帝后妃,只要不合礼法之处,哪怕是他亲爹,也被他上折子喷了个遍。

    关键他说话丁点儿不婉转,直言直语,瞬间便刺痛对方心里的隐伤,叫人一口老血上涌,含在嘴里都不敢直接喷出来。

    以免事后他又极有原则的拎一包点心上门探病并致歉,说什么“一码归一码”,那才是真膈应人呢。

    好涵养如当今右相,也对此人避之不及,除了公务上的交流,私下里能不见便不见,何况荣舒朗他们这样的市井纨绔,对他更是没好话。

    在舒朗他们的小团伙儿里,常卿此人“简直是生来专克我们的”!

    总而言之,此前十六年人生中,荣舒朗和常卿毫无交情可言。

    倒是他大哥荣舒堂,据说和常卿私交不错。两个荣舒朗不喜之人凑在一起,对荣舒朗而言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曾经有段时间他对两人的厌烦到了不能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地步。

    因此听说常卿来访时,舒朗确有几分不解。

    不过该说常卿不愧他直愣愣的名声,见了面连寒暄都没,便直入主题,为舒朗解了惑。

    “自听闻你将徐仲秋状告到衙门后,我便一直想亲自来瞧瞧。”常卿双眸明亮而有神,里面仿佛藏着一簇永远都无法熄灭的火苗,盯着人说话时,能第一时间让人感受到里面传达的真诚。

    哪里是什么食古不化的小古板啊!

    右手接过茶盏时,舒朗清楚的瞧见他握笔的三根手指上厚厚的老茧,心想这是个内心非常坚定之人。

    还没等他说点什么,就听对方毫不委婉道:

    “那日比赛我和你是对手,正好瞧见徐仲秋暗中对你下毒手的一幕,等升堂时我会出面为你作证。”

    舒朗猛地抬头看过去,很是不可思议的直视他。

    “若没有我状告徐仲秋这一出呢?”

    他太想知道常卿为何会突然冒出来了。原书里可没有这一幕,荣舒朗也只是拖拖拉拉病了几年,作为不重要的配角填充剧情,最后在合适的时候死亡。

    常卿很正经的告诉舒朗:

    “若没有这一出,你伤好了又被徐仲秋哄着玩闹在一处,说明你并不知实情,我站出来指证,只会让你讨厌我的同时,使你与你兄长的关系更加恶化。

    每个人的精力都很有限,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排队等着我去做,我没必要为了一件不会有结果之事,浪费宝贵的时间!”

    原来如此!

    一切改变的根源,竟在这里。

    能看出常卿是个很注重效率之人,他好似真的在赶时间一般,都不给舒朗反应的机会,便一股脑儿将想说的都说了:

    “我想你手里定是有证据的,你的证据加上我这个证人,虽不能要徐仲秋的命,但也能叫他恶有恶报!”

    舒朗心说你可真是太谦虚了,你这个证人可比我拿出一百件证据都来的有效果!只要你往衙门大堂里一站,出口的话便是无人质疑的证据。

    要知道全京城背地里骂你古板,骂你死脑筋的多,但从未有人觉得你说过一句假话,即便当今陛下,也多次因你尽说些大实话而恼羞成怒,一度扬言要让你回家去养猪。

    这方面来说,常卿他就是品质的代言人。

    舒朗朝常卿拱手,“多谢常大哥施以援手!”

    常卿还是噎死人不偿命的样子:

    “不必,我帮你一部分是出于道义,一部分是为了你兄长,跟你本人倒是没甚干系。”

    舒朗不太确定的询问:

    “那回头叫我大哥置一桌席面感谢您?”

    常卿果然给了舒朗一个赞赏的眼神。

    这着实叫人很无语,但常卿显然对他本人这种经常将话题聊死的能力心里没数,自在的将盏中茶水细细品完,干脆利落的起身便要告辞。

    舒朗连客气留饭的机会都没抓住。

    一个闪神,常卿人就到了院门口。

    不愧是时间非常宝贵的男人,这行动力杠杠的!

    舒朗还想再送送人家,结果常卿转身摆手:“不必送了,我赶时间!你送我,我还得迁就你的步子,浪费光阴!”

    舒朗第一次被人明晃晃的嫌弃,挺没脾气,因为人家说的是事实,他这小身板儿真跟不上这个风一般男子的步伐。

    刚弯腰拱手,张嘴想说:“那慢走不送。”

    结果才说了个“那”字,常卿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从袖中掏出一个信封塞他手里。

    舒朗眨眨眼,视线和常卿对上,很迷茫。

    他觉得这一刻的自己,像一个傻瓜,模糊中想起以前徐仲秋背地里说常卿“专门儿来克我的”,莫名有了些感同身受的意思。

    常卿可不知他心里都琢磨了什么,很不在意的留下一句“这是上次比赛的彩头,虽然最后我赢了,但看在你迷途知返的份儿上,就当今日上门的伴手礼吧。”

    话音落,人已经在几仗外了。

    老远还能听见他嘀咕:“常去的那家点心铺子关门了,亏了,亏了!”

    亲眼所见,若不是知晓常卿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弱书生,舒朗定要怀疑他会水上漂或者凌波微步之类的轻功了。

    瞅瞅这鼓鼓囊囊的信封,舒朗都想感叹一句天意不可测。

    上次比赛的彩头啊,一个能叫徐仲秋不惜暗害他也想拿到的东西,谁知今日竟以如此方式落到他手里。

    即便常卿随随便便给他,可没人会真把这玩意儿只当是一副价值二十个铜板的点心。

    回到屋内,舒朗靠在窗前的小榻上惆怅的打开信封,里面十几张盖了官府印的纸张掉出来,不用看都知道是西街那六间店铺的所有契书。

    按理来说六间店铺而已,不至于叫半个京城的权贵子弟们下场争夺,还为此差点儿闹出人命。

    可奇就奇在,这是西街仅剩的外姓店铺,说他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作者有话说:

    常卿:赶时间罢了。

    第9章 我是傻子

    西街原乃京中最普通不过的一条街,街上偶有几家生意半死不活的店铺,附近住的百姓多为下九流,卖力气挣活命钱,着实没甚稀罕的。

    自打五年前有人将西街所有店铺暗中盘下来做起了五花八门的生意,店里商品从天南海北,及至周边附属小国,上到奇珍异宝,下至针头线脑,应有尽有,且无一不精美。

    一开张迎来送往的便是京中权贵,大有生意兴隆之态,又过一年,外地客商闻风而动,将此处的珍宝带向各地,得无数人喜爱,生意彻底走向全国。

    用店铺掌柜毫不谦虚的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