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能跑回来证明没死。

    “如你所愿,你不想嫁给王公子,可人家王公子宁愿上吊自尽,也不愿意娶你。”萧恒薄唇凉凉一掀,转身离去。

    第54章 平步青云的农家子vs锦鲤女配17

    萧恒这句话,让云娇娇面容扭曲,她不相信王乐会拒绝她。

    趁父母不注意,她偷溜出去。跑到上辈子极为熟悉的王宅,果不其然看到另一个嘴角点黑痣的媒人,跟王家人在扯嘴皮子,媒婆的嘴常常能颠倒黑白,看在云家人面子,萧恒给的彩礼自然也不会小气,可王家人就是坚决不听、也坚决不收。

    王乐脸上的伤势还没好,他脖子上绑着一条白绫,正顶着一张破相的俊脸拱手道“请你们回去告诉那个云姑娘,感谢姑娘垂青,但王某早已心有所属,只能辜负姑娘美意了。”

    云娇娇现在名声臭,全京城的儿郎都不想娶,那他怎么可能娶云娇娇为妻呢,他难道不要颜面么

    他好言好语地拒绝了,却把云娇娇惹火了,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从来只有她嫌弃那个窝囊废的份,那个窝囊废怎么胆敢嫌弃她那个蠢货真以为,这辈子的自己救过王爷,又见过微服私访的帝王,还会把他这个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放在眼里

    她抄起家伙,就要冲上去,将王乐一顿好打。

    王乐一看云娇娇来了,立马束紧了白绫,如临大敌道“请姑娘不要咄咄相逼否则王乐愿意以死明志”

    王乐才不管说什么“自尽”、“以死明志”,对一个大男人来说,是不是显得太窝囊了,他只知道,自己死都不愿娶云家姑娘。云娇娇凶神恶煞,王乐满面愁苦,让街坊邻居看了一出逼婚的好戏,也让王家挣够了同情,云娇娇的名声也更难听了,成了全京城人的笑柄,茶馆之内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书生,写诗编排这件由引发出来的争风吃醋一事。

    哪怕云娇娇执意要留在京城,也没有好儿郎想娶她,更没有闺阁清白女子愿意与她做金兰姐妹。

    云家二房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觉得这个京城是待不下去了,于是把小儿子留下,自己带着女儿回山溪村。云娇娇当然不愿意,她麻雀想飞上枝头的美梦必须在京城实现,一旦离开京城,她这辈子岂不是只能嫁给一个碌碌无为的乡镇男人

    她告诉萧恒,她后悔了,她愿意嫁给那些无法袭爵的纨绔子弟,也愿意嫁给那些家境清贫的五六品官做夫人。她甚至卑微地说,想留在王府做一名没有名分的婢女,一辈子伺候萧恒和兄长。

    萧恒看穿了她的小算盘,也懒得搭理她,无论云娇娇如何求饶,他都对云娇娇毫无恻隐之心,会试在即,他不想这个不安分的女子,再整出什么cao作打扰桑哥儿清净。

    云娇娇被押上马车,她三番两次想逃跑,可萧恒派出两位高手,一路护送云家二房回村,于是云娇娇几次逃跑都被抓了回来。

    直到山溪村近在眼前,云娇娇自己输光了嫁妆银子,除非她有生之年再次挣到入京的盘缠,否则山迢水远,她一个弱女子这辈子也无法前往京城。

    更别提什么王妃、帝妃的美梦,完完全全彻底破灭了。

    云娇娇也不懂,自己被老天爷赐予了再活一世的机缘,她本该是锦鲤命格加身,怎么活得还不如前世,一步步沦落到这般田地

    二月春闱很快到来,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考试。

    同乡试一致,考生一人一个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单间,进去前要搜身,春初气候有多寒冷世人皆知,吃的又是稀粥干粮,在各种艰苦环境下,九天熬下来能顺利走出考场的并不多。

    云桑本也是弱书生中的一员,但在萧恒的督促下,他常常喝补汤,没事就去郊外赛马,但渐渐的把体质锻炼出来了。他竖着走入考场,九天后依然竖着走出来,让云家人欢欣的同时,传回山溪村后,也让云娇娇最后一个美梦破碎了。

    到了下旬,会试放榜。

    喜报送到了齐王府,云桑高中了会元,萧恒把捷报收下,赏赐了阖府上下三月赏钱,并大摆宴席,所有人一片喜色。

    云桑真的考出头了,年仅十六便成了会元。云家人喜极而泣,不断在祖宗牌位面前烧香,感谢列祖列宗保佑。天知道在云桑考试之前,他们做了一场大梦,梦到了桑哥儿体质孱弱,进了考场后,身体根本没熬住,被人抬出来后还大病了一场,不过三日,云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有过这场梦预警,当云桑无病无灾地出来后,他们自觉此生别无所求了。

    三月初一殿试开始,集英殿内群英荟萃,皆是今年贡士。殿阶之上出现了一抹明黄色身影,此人相貌英伟,气宇轩昂,天子之颜不怒自威,所有贡士都倒抽了一口气,心情略显恭敬和紧张。

    唯有云桑愣了一下,那微怔的困惑反应,被萧乾捕捉到后,让他很是畅快,不禁一笑。不可否认的是,对这个农家子,萧家两兄弟天然都有说不出的好感。在云桑还没参加殿试之前,萧乾就已经想好怎么安排他了。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所有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重新罗列名次,分为三甲。

    这一场直到黄昏时才落下帷幕,次日琼林宴放榜,一甲前三由帝王钦点。云桑被选为了状元,萧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农家子的偏爱,年纪轻轻仅十六岁的状元,还不到弱冠之年,便集解元、会元和状元为一体的,让满朝文武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