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套装共2册)在线阅读 - 07 勤奋不能盲目,必须选对方向

07 勤奋不能盲目,必须选对方向

    07

    勤奋不能盲目,必须选对方向

    方向不对,再努力都无济于事

    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送给毕业生一句话:“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

    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去享用墙那头的食物,这段墙又高又长。其中一只蚂蚁当机立断地向上爬去,可是每次爬到一半,它都会因为疲惫掉下来。但它始终不气馁,屡败屡战,每次掉下来调整一下,又会继续向上爬。

    至于另一只蚂蚁,并没有急切地去爬墙。它观察了一会儿后,决定从墙的旁边绕过去。它沿着墙根儿顺着一个方向前行,在不远处找到了一个缺口,顺利地从那儿钻到了墙的另一头,爬到食物面前开始享用起来。

    第一只蚂蚁坚持不懈,屡败屡战,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你是否会经常反问自己,我的一生算是努力吧?在工作中,我任劳任怨。在学习中,我也勤勤恳恳。那为何直到现在,我还一事无成呢?此时,你是否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方向出了问题。虽然你很努力,但如果方向错了,你的努力不过是白费劲儿。

    成功的人大多都善于把握方向,这是他们的一个共性。无论做何事,在行动之前,他们都会先看清方向。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只要方向错了,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非常有意思: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于是,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时,一个管理员说:“应该是笼子太低了,它从笼子里跳出来的。”大家想想觉得有理,于是,决定把笼子从两米加高到三米。然而,第二天,袋鼠还是跑到了外面来。于是,大家把笼子又加高到四米。可即便这样,依然没有作用。第三天,袋鼠还是在笼子外。于是,气愤的管理员们打算直接把笼子加高到十米。

    后来有一天,长颈鹿和袋鼠们聊天儿,“你们觉得,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这可说不准,”袋鼠说,“如果他们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都会莞尔一笑,但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和故事中的管理员们差不多,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方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上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公平的,但有一种努力却不会得到它的回报,就是那种没有明确方向地瞎努力。要知道,我们之所以努力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努力,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只有向着明确的目标,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不断前进,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提高。

    窦薇薇决定在大学期间利用周末去校外做些兼职。一是,减轻家里负担;二是,锻炼自己的能力。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咖啡馆当服务员,她在那里认识了另一个女孩——小莉。小莉家境贫寒,要打好几份工来养活自己,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看起来非常疲惫。她在咖啡馆的工作是刷碗盘,每次客人少时,窦薇薇都会去帮她,渐渐地,两人也变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窦薇薇说她打算去考个初级会计证,这样以后更好找工作,问她要不要一起。小莉却说:“考那东西有什么用,有学习那个的时间我还不如多打几份儿工呢。”

    后来,窦薇薇还邀请她一起去考个驾照,或者学学英语。但无一例外,都被小莉拒绝了,她认为窦薇薇就是爱瞎折腾,她已经够忙的了,才没有那么多时间干这些呢。

    窦薇薇有些不解,难道学习一项技能,不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吗?

    在这期间,窦薇薇也做过其他兼职,每次都有新东西可学。在咖啡馆兼职,她就学怎么辨别咖啡品种;在酒吧兼职,她就学怎么调酒;在饭店兼职,她就学怎么做几个好吃的小菜……每次兼职都能让她学到新的技能,但是小莉却始终都没变过,就连那双手也因为长期刷盘子洗碗而变得异常粗糙。

    是啊,单看小莉的那双手,没人能否定她的努力,可是她的努力却总有一种消极的味道,似乎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如此。她好像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表面看来,他们非常勤奋和努力,每天都疲于奔命。但事实上,有多少人早已忘记了最开始出发时的方向。每天都忙忙碌碌,没有计划也没有方向,最后不但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往往还一事无成。

    一群人在赶路,看上去行色匆匆。忽然有个人停了下来,这让旁边的人十分诧异。于是,他问道:“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往前走了呢?”停下的那人微微一笑,开口答道:“没什么,走得太快了,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这个小故事饱含深意,当我们忙着匆匆向前时,你是否在意过你的灵魂是否跟了上来?如果走得太快,你是否早已忘记,最初时,自己到底是为何出发的?

    在一次演讲中,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2000年时,她在香港创办了阳光卫视,并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就算在怀孕时,依然坚持工作,到处去和人家进行商业谈判。但没想到的是,就算她如此努力,但事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反而因为和现有市场规则不符,最终遭遇了巨大的失败。这件事使杨澜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一开始企业的定位和方向就不对,即便再如何努力,最后也不会成功。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成功才证明我们的努力有价值。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此积极努力,就算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心里依然不会有遗憾。可如果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自己又为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无论是谁,心里恐怕都会悔恨不已。

    最好的方向,是做自己爱做的事

    获得成功和快乐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做自己爱做的事。

    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与其在一条你不喜欢的路上苦苦挣扎,不如努力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路。

    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曾担任过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长,是新文化革命的领袖之一。在1939年时,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可是,当年胡适刚考上官费留学时,他的哥哥却交代他说:“现在家道中落,为了重整门楣,你还是学一些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吧,例如学习开矿或者造铁路。至于文学或哲学那类无用的学科,你还是不要选了。”

    虽然当时胡适答应了哥哥的要求,但无论是开矿,还是造铁路,都不是他的兴趣所在。而且对这两方面,他也确实一窍不通。最后,迫不得已之下,他决定采用一个折中的方法,选择农学,这个学科的实用性也可以。

    于是,他花费了一年时间来学习农学。虽然这一年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他对这方面实在没多少兴趣,所以最后犹豫良久,他还是决定重新挑选学科,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和哲学。就这样,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多了一位伟大的文人和哲学家。

    如果胡适一直听从哥哥的话,中国未必会多出一位优秀的铁路家或农学家,但肯定会少了一位杰出的文人。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多得甚至让你迷失自己。有些路会更顺畅一些,但不一定适合你。这时,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那条。

    只有面对喜欢的事时,人们才更愿意去做好它,也更容易取得一些成就。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假如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做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做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很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地斗争,很可能还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比尔·盖茨也曾说:“做自己喜欢和善于做的事,上帝也会助你走向成功。”

    美国的纽约州有个普通的老奶奶——摩西奶奶,她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你喜欢做的事,从现在开始。

    摩西奶奶去世时已经101岁,她一共给世界留下了1600多幅画作。半个世纪以来,她的画作从美国传播到了全世界。她还登上过《时代》《生活》杂志的封面,作品在moma展览,被大都会博物馆和白宫收藏,个人展览从美国开到巴黎、伦敦。摩西奶奶逝世之后,美国邮政特地为她发行邮票。

    在摩西奶奶年轻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每天辛勤地cao持家务,照顾孩子。她开始学习画画时已经76岁,那时她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已经不能再做什么活儿。虽然她从没受过什么正规的训练,但她的画作中充满了对美的热爱。她画农夫抱柴生火时的情景,她画孩子们玩耍的样子。

    在1960年她100岁时,收到了一位日本年轻人的来信。这个年轻人在信里表达了自己的困扰,他现在是位医生,虽然收入可观,但并非他的兴趣所在,他真正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在信里,他询问摩西奶奶,是否该放弃现在稳定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封信引起了摩西奶奶的兴趣,她给这位年轻人回了一张明信片,上面画着一座谷仓,写着这样一句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后来,这张明信片在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内展出,它的收藏者正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

    摩西奶奶还曾说过:“我的开心并不是因为自己画的画不断被卖出,而是因为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对于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我在刺绣时,是因为我喜欢才去做的;我在给孙女、孙子讲故事时,是因为喜欢看到他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才去做的;我在厨房忙碌时,是因为家人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才去做的。如果我画的画没有人看,一幅都卖不出去,我也还是会继续画的。和孙女、孙子玩耍之后,我会画出他们顽皮时的模样;一场大雨过后,我会画出地平线朦胧的彩云;在每一个令我心动的瞬间,都值得我去记录这一切。孩子们,不要畏惧未知的明天,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为此而坚持下去,就会从中获得乐趣,那么人生自然是美好而愉悦的。”

    在她写给自己孩子的百岁感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生当中,最幸运的就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无须计较后果,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就是最大收获。年轻人来信,说自己迷茫困惑,犹豫是否要放弃稳定工作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是多么幸运。有自己真正的兴趣,才能生活得有趣,才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的愉悦、成就感,就是你最大的收获与褒奖。就像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今年我已经有一百岁了,当我回首往事,我的一生就像只有一天一样,这一天我是尽力让自己开心、满足的,我并不知道怎样生活会更美好。就我而言,我能做的便是尽我的全力去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都完好无损。不要因为自己内心的迷茫而感到忧虑,慢慢地,只要你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无论选择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晚。”

    直到暮年,摩西奶奶才发现自己杰出的艺术天分,她开始作画时已经76岁,举办她人生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时已经80岁。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

    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犹豫

    韩丽丽大学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将准备好的简历投递给各大公司后,开始在家等消息。虽然她心里有点儿忐忑,但并没多少担心,因为她在大学里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没有多难找,而且她的成绩一直不错,除了没有工作经验外,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果然,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这家公司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待遇不错,他们正在招聘人力资源助理。

    韩丽丽心里十分高兴,为了第二天的面试,特意去买了一套职业装。可是没想到,第二天还没等她出门,又有一家公司给她打来了电话,请她下午去面试。这是一家培训机构,招的培训专员。韩丽丽欣然应允,因为她一直非常喜欢人力资源中的培训工作。

    她算了算时间,上午参加第一个面试。下午参加第二个面试,两者时间并没有冲突。

    这一天下来,韩丽丽自我感觉不错,她能看得出来,两家公司对她似乎都很满意。果然,两天后,两家公司先后通知她面试合格,希望她尽快来上班。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下可让韩丽丽犯了难,她还没想好到底选哪一个呢。第一家公司的待遇好,但第二家公司的工作是她喜欢的,她犹豫良久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好给两家公司打电话说,希望可以给她几天时间考虑一下。

    三天后,她终于做出了决定,选择第二家公司,毕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当她给第二家公司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上班时,管理人员却告诉她不用来了,他们几天前急用人,她的名额已经被另一个小伙子顶上了。

    放下电话的韩丽丽又赶紧打给第一家,没想到第一家同样告诉她没法聘用她了,因为她好几天没有消息,他们以为她不来了,只好重新聘用了另一个人。

    我们不禁为韩丽丽可惜,选择权原本在她手中,但因为总是犹豫不决,最后她彻底丧失了选择的机会。其实,在选择时,我们根本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

    只有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果断地抓住机会;只有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在遇到艰难时,我们才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只有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在意外失败时,我们才不会后悔。

    我们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但真正能听从内心,果断做出选择的却很少。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犹豫不决,之所以会这样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贪心。

    一头驴的面前有两堆草,当它想吃左边那堆时,觉得右边那堆看起来更可口。于是,它跑到右边草堆那儿,可这时,它又觉得左边那堆看起来更有营养。于是,它又跑回左边那堆。但等跑回去后它又发现,还是右边那堆好。就这样,它一直在两堆草中间跑来跑去,始终无法决定该选择哪堆,最后竟然活活饿死了。

    这头驴之所以会饿死,和它的贪心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觉得两堆草都好,它都想要,所以才一直做不成选择。如果我们也像这头驴一样,在面对选择时太贪心,想将所有东西都据为己有,最后很可能同样会得不偿失。

    除了太过贪心外,在选择时犹豫不决还可能是因为顾虑得太多。有些人在面对选择时生怕自己选错,害怕承担错误选择带来的糟糕后果,所以往往会三思不够,再三思。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常常会因为犹豫得太久而错失了选择的机会。

    1944年,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联军正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于法国诺曼底,开启对德国的另一阶段战争。这次登陆非常重要,美国和英国已经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所有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整装待发时,英吉利海峡突然风云变色,海上掀起了惊涛骇浪。迫不得已之下,数千艘战舰只好撤退回海湾暂避风头。

    接连四天,海上狂风巨浪,大雨倾盆,数十万士兵都被困在岸边,进退两难。士兵人数众多,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物资,但大雨依旧迟迟不停,这让艾森豪威尔非常苦恼。

    有一天,正当他苦苦思索对策时,气象专家送来最新消息,他们搜集的资料中显示,三个小时后,大雨会停止,天气会好转。

    艾森豪威尔十分高兴,他知道这绝对是个好机会,敌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们会大雨刚停就去偷袭。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担忧起来,万一天气预报的不准呢,如果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很可能会在大海上全军覆没。

    艾森豪威尔想了想,还是决定果断出兵,他在日志中写道:“我决定此时此地发动进攻,是根据所得到的最好的情报做出的决定……如果事后有人谴责这次行动或追究责任,那么,一切责任应该由我一人承担。”

    写完后,他立马向海、陆、空三军下达命令,三个小时后,立即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

    值得庆幸的是,天气预报十分准确,三个小时后,大雨果然停了,海面恢复了平静,英美联军顺利地从诺曼底登陆,掌握了战争胜利的关键。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艾森豪威尔在面临选择时也犹豫不决,结果会如何呢?他们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登陆时间,更严重一些,还可能延误战机,导致战争失败。

    纵观我国历史,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的大有人在,在这些人中,最后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

    例如,历史上的楚汉之争,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最后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惨败结局;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对少,十万精兵对阵曹cao三万多人,虽然人数悬殊大,足可取胜,但却因袁绍刚愎自用,做事犹豫不决,最终一败涂地;还有空城计,诸葛亮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司马懿的猜疑不定、优柔寡断……

    透过这些事实,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犹豫不决是成功的大敌。

    既然是成功的大敌,我们就要努力地去克服它:

    首先,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果断的性格。这种果断指的是一种谋略决策,是通过对客观情况的充分估计、认真研究而产生的。

    其次,我们要把握机会,适时做出决定。

    最后,当我们对某项事进行思考时,还要在内心强化它的要害,并立即付诸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考虑周全再做决断,但往往天不遂人愿。无论什么事,要想找到万全之策都是不可能的。一味地犹豫不决,事情不见得就会变好,所以,还不如干脆利落地抓住机会,听从自己的内心,果断做出选择,这样一来,说不定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的选择,必须目光长远

    有个年轻人向一位商人请教如何能获得和他一样的成功。商人没有说话,反而拿出三个西红柿摆在年轻人面前。三个西红柿都很新鲜,但大小不等。一个最大,一个中等,还有一个最小。商人问年轻人:“如果每个西红柿都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个?”年轻人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当然会选最大的。”

    听见年轻人的回答,商人笑了笑,然后把最大的西红柿递给了年轻人让他吃掉。至于他自己,却拿起最小的那个吃了起来。因为西红柿很小,所以商人很快就吃完了。这时,他又拿起那个中等的吃了起来。而此时,年轻人手中最大的那个西红柿只吃了一半。

    最后,商人看着年轻人说:“这下你明白了吗?我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我的目光不短浅。虽然眼前巨大的利益很诱人,但有时候适当的放弃是为了得到长远的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终究难成大器。因为他看来看去,也只有鼻尖底下的那一点儿地方。

    目光短浅的袁世凯卖国求荣,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却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最后不仅没有复辟成功,反而让自己落得一身骂名。同样目光短浅的还有张伯伦,他是“二战”前的英国首相。在面对法西斯势力时,他选择了屈服,只为求得一时的和平。结果没想到,到头来不仅希特勒没念他的好,还害得整个英国都卷入了战争。

    目光短浅的人往往只看眼前,对于长远利益不加理会。他们总是走一步看一步,因此在面对困难时,很可能措手不及。所以也就很难处理好。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么个道理。

    在《事业革命》一书中,美国作家唐·多曼说:“把眼光放长远是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

    年轻人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把目光放长远。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别说大事,恐怕连小事都做不成。因为把目光放在远处,才能有大志向。有了大志向,才能有大决心。有了大决心,才能有大动作。有了大动作,才能取得大成功。

    2015年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年胡润点金圣手榜,盛大创始人陈天桥以170亿元位列第二。

    1994年,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的同学们纷纷选择人人艳羡的外企,但陈天桥却选择了一家国企。当时,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没过多久,事实就证明了他的选择没错。当时的国企求贤若渴,所以进入其中的陈天桥得到了很多机会,仅用了3年,他就已经成为上海陆家嘴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创下了当时的提拔纪录。

    1999年,陈天桥从国企跳槽,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将自己打游戏的爱好和刚接触的互联网联系在了一起。后来,创建了一个社区游戏网站。最开始时,这个网站并不被人看好,但没过多久,它的火爆程度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网站的成功让陈天桥很高兴,但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他一直认为这份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后来,他成功地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但此时陈天桥已经意识到,这种顺势而上的成功无法再来一次。

    此时,it泡沫破灭,大部分互联网站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光。陈天桥决定对公司的盈利方式加以改变,不再靠单个网站和简单的休闲游戏来赚钱,而是打算利用全国的网吧推广“多人角色扮演”的游戏,这种游戏在日韩非常流行。通过韩国actoz公司,他拿到了《传奇》的代理权,并与中国电信及全国网吧联合,一起向玩家推荐此款游戏。

    从这款游戏开始,陈天桥的财富传奇正式开启。

    1999年时,他以50万元启动资金和20名员工为基础,创立了盛大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到了2004年,盛大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他凭借65%的公司股份坐拥88亿人民币的财富。

    陈天桥的成功离不开他长远的目光,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他大学毕业时就不会选择国企;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他就不会投资网络游戏;如果没有长远的目光,他就不能及时改变公司的盈利方式,积极引进日韩游戏。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长远的目光,他就不会只顾眼前利益。

    2015年,华为集团以2881.97亿元的营收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第二名。任正非作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在2011年就曾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位居榜首,并在同年以11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

    在多年以前,华为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可因为是系统外就业,所以,华为公司就需要为大学生们交纳一定数额的教育费。

    如果这些学生都能为华为公司所用,这笔钱交的自然值得。然而,却有很多大学生违约,最后选择了其他公司。

    按理来说,对于这些违约的学生,华为公司完全有理由要求他们返还这笔费用,但华为公司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任正非认为,这个钱是值得出的,这是对社会和教育事业做的贡献。

    在其他的一些公司,在帮这些大学生缴纳这笔费用之前,通常会签订一份详细的文件,表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对方违约,公司完全有理由提出起诉。可是,在华为公司,并没有要求学生们签署这样的卖身契。显然,这么重要的事不可能是被华为公司忽略了,它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更长远的考虑。

    那些违约的学生因为此事肯定会对华为心怀愧疚,再加上华为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肯定会对华为抱有一份好感。这样一来,无论是华为想要再招收人才,还是想扩大宣传,都是有利无害的。如果有些人违约了还心安理得,那肯定是品性有问题,华为显然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长远的目光,任正非才能带领华为发展壮大。

    一个人如果只会“算小账”,只顾眼前利益,无论什么都斤斤计较,只要付出了,就立马要求回报,这样的人多半没有大发展。只有将眼光放得长远些,才能在未来取得最大利益。无论是领导企业,还是经营人生,道理都是一样的。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

    “穷则变,变则通”

    种子落在地上,长成树苗后就不能再随意挪动,一动就很难成活。但人比植物高级得多,人是有头脑的,在遇到事情时,可以灵活处理。如果一种方法行不通,那就换另一种方法,不一定非要一条路走到黑。如果面前是万丈悬崖,你也要一意孤行,非得掉下去才甘心吗?

    《易经》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发展到极限就要寻求改变,只有改变了,以后的发展才会通达,只有通达了,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古人对这句话进行总结,将“变”、“通”两个字摘出来,合在一起即为“变通”。意思是说在遇到事情时,不要死钻牛角尖,要学会灵活应对。

    三国时的曹cao“割发代首”,体现的就是一种变通的智慧。

    有一次,在出征途中,曹cao率军经过麦田。他对众将士下令道:“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律斩首。”于是,除了曹cao,所有将士都下马步行,仔细地避开沿途的麦苗。旁边的老百姓看见,没有不称颂的。

    突然,麦田里飞起了一只鸟,曹cao座下的马猛然受惊,一下子冲进麦田里,踏坏了一片庄稼。将马稳住后,曹cao立即叫来随行官员,要求他治自己践踏庄稼的罪行。官员惶恐道:“您是丞相,怎么敢给您治罪呢?”曹cao回答说:“是我亲口下的命令,如果连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愿意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要如何统领千军万马?”说着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身边的人连忙阻拦。

    这时,大臣郭嘉上前说道:“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cao听见这话沉思了很久,然后说道:“既然《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我又担负着重任,那就先免去一死吧。不过我不能说话不算话,犯了错怎么也要受罚。既然我的脑袋还有用,那就割掉我的头发以示惩戒吧。”说完,就用手里的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并且传令三军说:“丞相践踏麦田,本应斩首示众,但因肩负重责,现割发以代首。”将士们听后更加尊重自己的统帅,再也没有出现过不遵守命令的行为。

    曹cao身为魏国丞相,如果不懂得变通,在自己触犯命令的情况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坚持依法执行,将自己处死。要么罔顾自己的命令,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无论哪种方法,对曹cao都十分不利。前者会让他丧命,再没有实现自己宏图霸业的机会。后者会让他在士兵面前威信全无,以后的命令很难得到良好地执行。但曹cao不愧是一代枭雄,十分懂得随机应变,竟然想出了“割发代首”的方法,既保住了性命也树立了威信。

    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其中一方面就要看他在处理问题时能否随机应变。只有放弃那些无意义的固执,学会变通,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美国一位著名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个玻璃瓶,然后将瓶子放平,把瓶口封闭,只在瓶颈处弄出来一道小缝。同时,还将瓶口和瓶底分别对着光亮和昏暗的地方。接着他捉来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将它们一起放进了瓶子里。结果他发现,勤劳的蜜蜂永远冲着光亮处冲刺,最后活活累死了。而苍蝇一开始满瓶子乱飞,最后竟然从裂缝处成功逃脱了。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最该做的不是一味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而应该在随机应变中寻找逃生的路。执着可以推动人生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变的,与其有序地衰亡,不如灵活地行动。

    有人问,香蕉应该从哪头吃起?答案很简单,就是两头都可以。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无论是选择执着到底,还是选择灵活变通,都没什么不对。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无所谓谁好,也无所谓谁坏。只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不能单纯地执着于其中一项。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无论何事,只要我们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思考问题时多换几个角度,最后肯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之,如果我们太固执,对一件事总是坚持非黑即白的原则,那生活就会少了很多可能性。如果生活是一条大道,向着固定的目标笔直前行固然没什么不好,但有时偶尔转个弯,也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郑渊洁固执地坚持投稿赚钱的老路,那很可能就不会有《童话大王》一刊了。正是因为他懂得变通,所以中国多了一位童话大师。美国华人李政道在实验物理学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他继续故步自封,就很难在物理研究上真正有所建树。正是因为他懂得总结经验,灵活变通,转投理论物理的怀抱,才使自己最终摘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种种事实都说明一个道理,当我们在一条路上走不通时,大可以换个方向再次出发,很可能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人生一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固执于老路,很可能会费尽气力也一事无成。学会变通,不仅可以让我们节省一些力气,也可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

    适当后退,换个方向使劲儿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绞尽脑汁,废寝忘食,这种精神固然可贵。但有时候,只知道低着头拼命向前冲,最后很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反倒不如抬起头看看,向后退一步,看看自己是不是把劲儿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

    有位富翁得了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可他的独生子正在远方求学,他很怕在儿子还没赶回来时,自己已经死了。如果那样,自己的财产恐怕就会被仆人侵占,留下的遗嘱也有被篡改的危险。

    这该怎么办呢?将仆人遣散吗?可是,生病的自己还需要人来照顾。富翁苦苦思索了一夜,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我的儿子只可以从我的财产中选择一样,其余的都归我的仆人。”写完后,他把遗嘱交给仆人,并对他说:“等我死后,你就拿着这份遗嘱去见我的儿子,让他从我所有的财产中选择一样,剩下的就都归你了。”

    立完遗嘱后没多久,富翁就去世了。仆人果然遵照富翁的吩咐,拿着遗嘱高高兴兴地去找富翁的儿子。富翁的儿子刚看到遗嘱时十分不解,但很快就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他想了想后对仆人说道:“我只选择一样,那就是你。”就这样,聪明的儿子如愿获得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富翁没有采用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而是以说教、威胁等手段对付仆人,那结果会如何呢?恐怕在他死后,仆人会立即拿着他的财产逃之夭夭。正是因为富翁懂得绕开风险,另辟蹊径,先给仆人一点儿甜头稳住他,换一条途径表达遗嘱,他的财产最后才如愿到了自己儿子的手中。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也是如此。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条条大路通罗马,与其在有风险的道路上呕心沥血,不如后退一步,看清问题的本质之后,选择一条恰当、巧妙的途径,这样发力才有效。

    以退为进,避开障碍,迂回解决问题,这是中国文化非常擅长的。南北朝时的布袋和尚曾作一首《插秧诗》来规劝世人:“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年轻的我们在做事时总是急于向前、横冲直撞,冲劲儿有余,智慧不足。我们常常会忽略,有时后退也是一种前进,有时绕道走是最智慧的选择。懂得后退一步看,会让我们的人生机会更多。

    无论是道家讲究的“无为而治”,还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都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激进。如果总是莽撞向前,很可能会跌得头破血流,倒不如静下心来后退一步,没准儿反而事半功倍。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当他初到魏国时,为了证实他是否像传言中的那样有才华,魏王故意刁难他说:“我现在坐在王座上,你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主动下来吗?”

    这时,庞涓提议道:“如果在王座底下生堆火,大王肯定会下来的。”

    魏王听后答道:“这个方法不行。”

    孙膑想了想说:“如果大王坐在王座上,我是没办法让您自愿下来的。但如果大王是站在王座下面,我却有办法让您自愿坐上去。”

    眼见刁难住了孙膑,魏王十分得意,于是说道:“那就按你说的来。”然后主动从王座上走了下来,同时还说道,“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方法,能让我自愿坐上去。”

    这时,周围的大臣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认为孙膑不过浪得虚名罢了。可是,孙膑却忽然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当然没办法让大王主动坐上去,可是,我已经让大王主动从王座上下来了。”直到此时,众臣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大加赞赏。

    几乎不可能的问题,却迎刃而解,其关键在于孙膑勇敢地后退了一步。所谓“以退为进”,这个故事堪称典型。

    成功的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我们不能忽略,客观世界是多变的,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或环境下,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策略,并非消极的避让。

    例如很多明星在面对丑闻时,无论证据多么充足,往往选择死鸭子嘴硬,拒不承认。最后不仅让自己声名狼藉,同时也失去了人们对他的信任。其实,如果他们肯后退一步,不要在“嘴硬”方面下功夫,而是想想该怎样承认错误,以及承认错误之后该做些什么挽回形象,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反而给自己的形象加分。虽然认错可能会失去一些人的拥护,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信更多人会选择理解,同时也会为你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点赞。

    美国总统肯尼迪当年参选美国参议员时,在最关键时刻,竞争对手抓住了他的一个大把柄——在学生时代时,肯尼迪因为欺骗被哈佛大学退学。

    肯尼迪的助手们为此十分忧心,因为在政治上,这种把柄的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只要他的对手好好利用这个把柄,肯尼迪在公众面前树立的正直、诚实的形象将大受损害,同时他的政治前途也将变得黯淡无光。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极力否认、澄清自己。但肯尼迪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十分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对民众说道:“对于曾经做过的事,我感到非常抱歉。但错了就是错了,我没什么可辩驳的。”

    肯尼迪这样说几乎已经相当于放弃此次竞选。对于一个已经放弃抵抗的人,对手还要进行打压,反倒会显得自己气量狭小。而且从后来肯尼迪竞选总统时的情况来看,因为他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民众对他的支持率反倒上升了。因为他成功地赢得了人们的同情,让人们看到他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同样会犯错,但只要勇于改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情况对我们不利,与其横冲直撞地向前,不如选择以退为进,有时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效果。反正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不如放弃该放弃的,而在值得努力的地方拼尽全力,这样才有未来。就好像我们下跳棋时一样,如果你只是不断地前行,也许每次也能走上一两步,但远不如主动后退或左右迂回走得长远。这个道理十分浅显,但未必每个人都懂得。

    认真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花在恰当的地方。有的道路,当它不再值得我们投入精力,不妨果断放弃,哪怕退回原点;然后选择一个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认真地走下去。

    万事通,不如一艺精

    如何用凸透镜点燃一根火柴?答案很简单,只要把凸透镜对准阳光,调整角度,让所有光都聚集在火柴头上就可以了。这就是集中的力量。

    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了提高效率,总有些人企图很多事情一起做,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分成很多份,一会儿做做这个,一会儿又干干那个,同时推进好几件事。然而最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最为低下,更加费时费力。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将它们分散在不同的事物上,这个一点儿,那个一点儿,最后往往哪个都不能兼顾。例如有些人的兴趣十分广泛,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书法、喜欢弹琴。于是,每样都去学,每样都去练,每样都废寝忘食。可到头来,往往一事无成,哪样都不精通。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并不是只有唱歌这一项爱好。除了唱歌外,他还想当老师和科学家。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理想告诉了父亲,他的父亲想了想后对他说道:“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这句话陪伴了帕瓦罗蒂一生,经过反复的考虑,他最终决定投身于自己最热爱的唱歌事业。并为此花费了7年去学习,获得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再后来,又花费了7年,他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当第三个7年结束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歌唱家。

    他曾说,如果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的话,他会告诉他,那就是你只能选定一把椅子。

    与其每件事都只会一点儿皮毛,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只选定一把椅子。”

    在工作中,很多人不可谓不努力,他们经常加班加点,但收效甚微。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没有用心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做一件事。如果在处理当前事务时,头脑中考虑的是其他事情,自然会事倍功半。

    “一次只做一件事。”这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行事准则。一个人一生的精力有限,与其勉强兼顾很多事,不如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当你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时,哪怕是件简单的事,同样是一种伟大的成功。

    在日本,有一家叫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的小公司,全公司只有45个人。他们只生产一样东西——螺母,即便是很多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向其订购小小的螺母。

    哈德洛克公司生产的螺母号称“永不松动”,按常理来说,螺母松动是很平常的事,但对一些重要项目来说,松动的螺母会带来致命的危险。例如高速行驶的列车,一旦使用的螺母因为与铁轨长期的摩擦震动而松动脱落,车上的旅客就将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很多铁路公司都在寻找永不松动的螺母,哈德洛克公司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唯一的选择。

    若林克彦是哈德洛克公司的创始人,当他还是个公司小职员时,在大阪举行国际工业产品展会上看到一种防回旋的螺母,他带回来一些做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螺母又复杂又贵,还容易松动。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愿望,想要制造更简单、更便宜、更牢固的螺母。从那以后,他果真投入全部精力开始从事对螺母的研究。没过多久,他就研究出了用板簧卡住螺丝钉螺纹的u螺母,这种螺母要比他之前看到的那种用不锈钢钢丝做卡子的螺母更加牢固。

    1962年,若林克彦与人合伙创建了富士精密制作所,他花费了两年时间让自己研制的螺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随后打出了“永远不会松动的螺母”的广告,广告效果很好,公司业绩飞速增长。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开始逐渐收到一些客户的投诉,原来装配在挖掘机和打桩机上的u螺母因为震动太大而出现了松动的现象,这和他们的广告词并不相符。

    不过公司内部对这种投诉并不重视,他们觉得那只是一句广告词而已。可是,若林克彦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既然已经向公众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可是,他的固执并没有得到合伙人的认可,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离开了公司,并带走了u螺母的专利。

    离开公司后,若林克彦再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螺母的研究中,怎样生产出永不松动的螺母呢?他冥思苦想,却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1973年年底,有一天,他从住吉大社路过,在抬头看到入口处广告牌的瞬间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为何不在螺母中增加榫头试试呢?

    说干就干,他回去后立即在螺母中加入了榫头,这样制造出的螺母果然不会松动。不过这种螺母结构复杂,成本也较市面上的其他同类螺母要高,所以,销售价格也比其他螺母高出了30%,因此,销量并不可观。可即便如此,若林克彦依旧不放弃,在公司没有销售额时,他甚至去兼职其他工作来维持公司的运转。

    其实,在若林克彦苦苦支撑的同时,日本很多铁路公司也在苦苦寻觅,希望可以找到一款永不松动的螺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得知了哈德洛克公司,再确定这家公司生产的螺母真的不会松动后,与之展开了长久的合作。

    现在,哈德洛克公司不仅在日本,甚至已经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多国家的铁路、吊桥、海洋钻探机上使用的都是这种螺母。

    后来,哈德洛克螺母的成功引起很多人的觊觎,他们纷纷对其进行效仿,若林克彦也大方地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了hard lock螺母的设计图纸,并仔细讲解了hard lock螺母的原理和制作过程。可即便如此,依然没有人能生产出和哈德洛克效果一样的螺母。

    为什么会这样呢?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在网站是这么说的:“本公司常年积累的独特技术和诀窍,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是哈德洛克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所在。”

    若林克彦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不断地对螺母进行研究和改进。因此,他得以积累无数经验技术,最后成功地制造出了永不松动的螺母。

    专注于一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却是种考验,是对恒心和毅力的考验。一个人如果在某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那必定是因为他曾在这方面投入全部的精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