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将魂歌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九章 胯下之子(二)

第三百七十九章 胯下之子(二)

    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春节快乐!

    ******

    淮阴县府后院,当中立着一处别致的小亭。亭中安放着一处石案,四面各放着一方褥垫。

    蒙恬南面坐,韩信东向坐。淮阴县令本应坐在西面,但他很知趣,不敢落座,借口府里有事,远远的避开了。

    亭中只剩下蒙恬与韩信,两人相对而坐,默默地,半晌都没有人开口说话。

    蒙恬没有理会韩信,径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就着一碟酱菜,一小碟鱼rou,开始吃了起来。淮阴靠近淮水,渔民不少,鱼rou倒是不缺。

    韩信落座之后,整了整衣冠,正襟危坐,目光时而看着蒙恬,时而落在面前的餐盘上。餐盘中的稀饭与rou片,散发着令人向往的气息。

    忍着空空的肚子,韩信尽量显得端庄一些。慢慢的端起陶碗,扒拉一口到嘴里,细嚼慢咽,仔细品味一番。

    米是楚国淮东种植的稻米,很腻,很滑。rou是淮水的里的鲢鱼,很鲜。

    韩信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朝食,如果不是蒙恬在跟前,他真想狼吞虎咽一番。不过,记起母亲的教导,韩信压下心中的念头,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尽量符合礼仪的要求。

    韩家虽然落魄,不能丧失士人之风,不能让人瞧不起。

    “蒙恬率军攻灭楚国,前途无量,或许,他只是对我一时好奇罢了。”

    这样想着,韩信心里的顾虑,散去不少。不管怎么样,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享受一番美食,总是没有任何损失。

    阳光越过墙头,扫过小亭,落在二人身上,洒落一股暖意。

    蒙恬放下筷子,抬起头来,打量着太阳的方位。粗略估计,这顿饭大概吃了小半个时辰。

    今日没有军事任务,不需要处理军务,蒙恬有意享受这样难得的悠闲时光,放慢了吃饭的速度。

    这个时候,韩信刚好吃完,放下手里的碗筷。蒙恬的目光扫过去,只见韩信的餐盘里的碗碟,空空如也,干干净净,似乎没有了洗碗的必要。

    “韩壮士懂得勤俭,不浪费粮食,切实践行光盘行动,非常不错。”蒙恬笑着说道。

    “黔首耕作不易,信自应节约粮食。”韩信脸色微微一红。

    蒙恬所说的光盘行动,言如其义,韩信低头瞧着光溜溜的碗碟,不由得有些尴尬。刚刚实在太饿,就多吃了一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蒙恬没有继续取笑韩信,而是郑重其事的诵了一首诗歌,汉乐府中的悯农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少年韩信口里喃喃着,眼中止不住的惊讶。

    蒙恬口里诵读的诗歌,跟诗经、楚辞都不一样,却非常直白易懂。韩信对文学没有多少了解,但丝毫不影响他理解悯农诗的意境。

    县府中隶臣妾前来收走餐盘,端上一杯茶水来。茶水里放着茶叶、豆子,蒙恬嗅了嗅,茶叶的清香完全被掩盖了。

    中国古人喝茶,在晚唐以前,主要喝的都是煮茶,蒙恬很不习惯这样的品尝方式。

    韩信没有蒙恬的纠结,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这个时候,韩信存着好好吃喝一顿再说的心思,他看出来了,蒙恬对他没有恶意。

    “我路过淮阴,于路中听渔民讲,淮阴发生了一件奇事。”蒙恬放下茶杯,盯着韩信。

    韩信喝了一口茶水,愣了愣神,见蒙恬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很快明白了蒙恬的意思。

    “是何奇事?”韩信选择了配合。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想到刚刚的饭食,韩信还没有装聋作哑的厚脸皮。如果面对的是刘季,蒙恬肯定不会这样作为。

    “渔民说,淮阴县中有一壮士,剑不离身。有屠中恶少年当街羞辱,这位壮士不仅没有拔剑,而且还从恶少年胯下钻了过去。”蒙恬一边说,一边打量着韩信,“听到这样的奇事,我不由得有些好奇,想见一见这样的奇人。”

    韩信面色变换,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没有想到,他遭受胯下之辱的事,会传播得这样快,甚至引起伐楚主将的注意。韩信可以预料到,在不远的将来,这件事肯定会传遍全国。

    “那个钻恶少年胯下的人,就是我。”得知蒙恬前来淮阴的缘由,韩信爽快的承认了。

    “为何不拔剑?”蒙恬问道。

    “为一恶少年,不值得我拔剑。”韩信回道。

    “如何才会拔剑?”

    “一人拔剑,只能杀数人。我所愿,我不拔剑,千万人听我所令,拔剑。”

    蒙恬的目光,变得更加郑重起来,从下到上,再次仔仔细细的打量着韩信。

    韩信有些蜡黄的面孔很是平静,缀着破洞的衣裳随风轻拂。如果不是因为知道是韩信,蒙恬会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儒生常喜欢记载的山野狂夫。

    蒙恬承认,这个世界上,总存在着某些天才,几乎生而知之,天赋极高。韩信没有当过兵,不是将门之家,一举一动之间,无不透露着大将者的风范。

    虽然目前这种风范还不是特别浓郁,显得有些稚嫩,但蒙恬丝毫不怀疑,只要给韩信合适的机会,韩信绝对能抓住,扶摇直上九万里。

    “你学过兵法?”蒙恬一直很好奇,历史上的兵仙,是如何学的兵法,从谁那里学的兵法。

    “学过。”韩信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从何人为师?”

    “没有老师。”

    “无师自通?”

    “自信记事时,家母教我识字,家中唯有一部《吴起兵法》。家母教我识字,但却没有解读。”

    原来韩信学的是吴起兵法。蒙恬总算解开了心里的疑惑。

    吴起遭受魏武侯猜忌,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在楚国主持变法,编练军队。楚国的贵族,背地里痛恨吴起,底层的黔首士卒,内心却很爱戴吴起。

    吴起死后,吴起麾下的将领,没有全数遭受清洗。有人携带吴起的兵法,从此离开郢都,以此作为传家宝的,真相应该就是这样。

    蒙恬能这样猜想,跟他在秦国的经历有关。蒙恬在关中的时候,曾拜访过关中的老卒,耳闻有人家里收藏着白起的书信。一代名将留下的东西,哪怕国君再猜忌,总会有人视若珍宝。

    韩信没有想到,听说他学的是《吴起兵法》,蒙恬就能想到这么多。他微微抬起头,迎着蒙恬的目光,只见蒙恬突然笑了。

    “学兵法者,不能实际带兵,终是镜花水月。韩信,既然你想千万人听你而拔剑,我就给你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