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认不清现实
司煌难受了片刻,叹息一声,“祺祺刚回来没多久,跟朕不熟悉也正常,时间久了就好了。” 算是自我安慰。 “父皇,孩子或许没什么是非观,但心是透彻的,在乎的人他会本能地维护,对他不够好的,他会知道,对儿臣不好的,他也会知道。”司璟墨说道。 司煌明了儿子的意思,祺祺对他和皇后就是两个态度,对他这个皇爷爷明显要亲近一些。 孩子每次中午下学回来,皇后抱他,他表面上顺从,但都不说话,明显心里是抗拒的。 而他这个皇爷爷抱他,他显得开心得多,会跟他分享每天在宫学的趣事。 只是有一点,从不跟他这个皇爷爷告状。 耀熠回来,还会告状,祺祺就不会。 宫学里每天发生了什么,他都知道。 耀熠被宠坏了,依旧喜欢跟祺祺作对,祺祺这个弟弟反倒会让着他。 他一直欣慰祺祺大度宽容,现在才明白,孩子之所以回来不告状,是因为在他心里,他这个皇爷爷不够亲,没有亲到可以告状的程度。 这孩子,小小年纪,是个懂得看人脸色的。 懂事是真的懂事,会自己判断亲疏远近。 想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还真没那么容易。 祺祺在有亲娘的情况下,会喜欢然后接受霍瑜白,他真的很意外。 “爹爹,我们回家。”霍煜祺摇晃着司璟墨的手。 司璟墨冲着他笑笑,“先等会儿。”看向司煌,“父皇,儿臣对聂小姐,孟小姐,云小姐,都没有想法,父皇无需费心,也请管好皇后,不要插手儿臣的事。 儿臣过去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认真的,今日大哥,二哥,还有几位娘娘都在,儿臣就再说一遍,与皇后断绝母子情分是认真的,以后产生分歧,必不会讲情面。” 烈王,康王,还有在场的嫔妃,全都诧异地看着司璟墨。 他们一直知道司璟墨和蓝澜不合,却不知道已经闹到断绝母子情分的地步。 “四弟……”司烈濠眉头紧皱,“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就算母后……” “大哥不必多言,就算世人说本王不孝,本王也不在意,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选择愚孝,本王对皇后失望透顶,没有情分可言。” 蓝澜脸色发白,气得指尖颤抖,“血缘的关系是你说断就能断的吗?为了一个霍瑜白,你至于如此对待生养你的母亲吗?” 司璟墨嘲讽一笑,“与皇后划清界限的是本王,与霍瑜白有什么关系?皇后自己做了什么,心里没数吗? 要本王说多少遍皇后才能够认清现实? 别说你现在还想着给本王塞女人,就算是你现在同意本王娶霍瑜白,就算你承认你过去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就算你幡然醒悟,本王对你也没有情分了,皇后听明白了吗?” 司璟墨冷着脸,弯腰抱起霍煜祺,转身扬长而去。 蓝澜偏过脸,眼泪滚落,她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他,都是为了他……他怎么就不明白呢?怎么就学不会体谅她呢? 还不如当初生个女儿,女儿至少乖巧听话,明白她这个做母亲的不易。 儿子的心都是铁石做的! 司煌神色复杂,叹息,“以后就别插手璟墨的事了,朕看那霍瑜白挺好的。” “好什么好?”蓝澜哽咽,“不仅声名狼藉,还无父无母,璟墨若娶了她……”得不到任何助力,还会被霍瑜白糟糕的名声连累。 大好的前程,一路顺风顺水的,非要自己瞎折腾。 也不看看现在有多少大臣不满! 还跟她这个母后断绝关系,传出去就是大不孝! 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孝的储君,如何服众? 真是气死她了! 不省心! 蓝澜越想越难过,低声啜泣。 “要臣妾说,皇后确有不对的地方,璟王喜欢霍瑜白,就由着他好了,不过一个女人。”於凤仪说道。 蓝澜忍下泪意,冷冷地看向於凤仪,“事情没落到康王身上,贵妃倒是说得轻巧!” “臣妾说的都是体己话,璟王向来固执,认定的事改变不了,不如顺着他。至于纳妾这事儿,翎王成亲几年了,都只有一个王妃,璟王还没成亲,又何苦逼着他与别家小姐来往呢?” 话题一下扯到了司翎晔身上。 司翎晔皱了皱眉,明显不悦。 司煌看向他,目光沉沉,“你年纪也不小了,这都成亲五年了,纳侧妃之事该考虑了。” 司翎晔心塞,他要是敢纳侧妃,唐妙云还不得上房揭瓦呀,那小女人看着脾气好,气性大着呢。 “父皇,儿臣与妙云感情好着呢,没必要纳侧妃。” 司煌沉着脸,“哪有王爷没有侧妃妾侍的?璟墨如此,你也如此!这么多年了,你就一个儿子,总该考虑为皇家开枝散叶!” “父皇说得对,儿臣这就回家生孩子!” 司翎晔抱着四岁的儿子,逃也似的跑了。 司煌恼火,盯着司翎晔离开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收回目光,看向司烈濠和司康临。 两人忙说道,“父皇,我们有侧妃的,侍妾也有。” “有又怎样?还不是都只有一个儿子!” 司烈濠…… 司康临…… “康临啊,母妃觉着那叶大人家的四姑娘不错……”於凤仪开口。 司康临头痛,“母妃,您上个月刚给儿臣安排了两个,儿臣后院的女人够多了,最近挺闹腾的,儿臣想消停两天。” 於凤仪无奈,“罢了,过段时间再说。” 司康临松了口气,他母妃比皇后好的地方,就是不会太过逼迫他。 蓝澜想到司康临后院一堆女人,於凤仪安排的他都接受,对比司璟墨,让她心里堵得慌。 别人的儿子就那么听话,她的儿子就处处跟她作对。 儿子太有主见了也不好。 “皇上,臣妾有些乏了。”蓝澜疲惫道。 “那就好好休息吧。”司煌看向聂如意,孟允涵,还有云恬,“你们三位也各自回府吧。” 三人起身福礼,“臣女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