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大家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业中。

    乔满满在课余时间一边研发新口味的产品,一边惦念着迟迟不归的林中南。

    就在新一年元宵节不久后,各大报纸广播突然开始反复播报一则战事新闻。

    中Y战争打响,我方派遣了五十六万兵力出境作战。

    乔满满知道,这代表林中南要正式上前线流血流汗了。

    第104章

    乔满满每日关注着战事新闻,企图从泛泛的信息中判断林中南安全与否。

    Y国为热带气候,温度高、湿度大,还有大面积的类雨林环境,乔满满也担心林中南在恶劣的环境下身体吃不消。

    忐忑不安了近一个月,在三月的某一天,忽然听到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

    我方仅用一个月就全歼了Y方多支精锐部队,将Y军打得仓皇败逃,随后中央下达命令,班师回朝。

    林中南要回来了!

    乔满满每日翘首以盼望。

    就在这则新闻播报不久后,火车站空前热闹起来,因为在前线打了胜仗的战士们乘坐着专列回来了!

    火车站的广场上每日都播放着喜庆的音乐,庆祝英雄们的凯旋。

    战士们的亲人闻听,纷纷去火车站迎接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还有一些自发组织而成的自愿者,前去站台列队迎接,为战士们唱歌、鼓掌、戴红花,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

    这份热闹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这一个多星期里,每日都有一趟专列载着战士们回归,每一天乔满满都提前请好假,等在火车站翘首以盼。

    可是,每一天都失望而归。

    看着别人家亲人团聚,幸福地又哭又笑,乔满满只有满眼的羡慕和满腔的落寞。

    即便在这段时日里,火车站人流大量聚集,“三两口”牌的食品又达到了销售高峰,创造出新的业绩,乔满满也丝毫提不起兴趣。

    等到火车站又恢复成往日那种平淡的热闹时,乔满满还是没有等来林中南的身影。

    乔满满内心越来越忐忑。她在想,林中南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受伤?失踪?亦或是……

    再往下,她不愿意去想。

    送战士回归的专列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再出现了,乔满满不死心,固执地抱着一线希望天天在固定时间去火车站的站台等待。

    如乔满满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乔满满总能在等待时,看到一些眼熟的身影。

    他们也同乔满满一样,朝着铁轨的一个方向不停张望,期盼能看到那辆挂着大红花载着抗Y战士的列车呼啸而来。

    乔满满已经不确定能不能等来林中南,只是每日站在这里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这一日,乔满满照例去火车站等待,却在站台上意外看到了陆丰和陆寻安的身影。

    他们两个因为穿着军装,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陆丰和陆寻安显然也看到了乔满满,陆丰对着乔满满的方向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乔满满心中不由升起无限希望,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林中南会在今天出现。

    “陆叔叔。”乔满满走上前去叫人。

    “你这丫头瘦了不少。”陆丰上下打量一番乔满满,目露心疼,“你父亲和我说,你每天都在这里等。我本想告诉你不必等,但那时我也没有收到具体消息,不知道中南的情况到底如何,怕增加你的心理负担,不如让你怀揣着一份希望。”

    “陆叔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乔满满压住满目震惊,不敢去深思其中潜在的含义。

    陆丰想要张嘴回答,话到嘴边,双唇忽然颤抖起来。

    乔满满心中不禁一咯噔。

    陆丰似乎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看向伺立在一旁的陆寻安。

    陆寻安一直不着痕迹地默默注视着乔满满,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看到她了。乔满满似乎察觉出他的心思,开始刻意回避。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只能看着她的照片一解自己的思念之苦。

    此刻人就站在自己面前,清丽的面孔上却是为另一个男人所呈现出的担忧。

    陆寻安遮住眼底泛起的苦涩,低声道:“不久后进站的列车,是最后一趟运送前线战士归来的专列,如果这一趟专列里还没有中南哥,这代表着他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陆寻安本不想把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然而直视着乔满满的满眼期待,明知道自己不该妒忌,还是控制不住心里的那只恶魔,残忍地将事实摊在乔满满面前。

    乔满满禁不住后退一步,她不由自主向陆丰看去,却看到陆丰的眼眶不知何时已经红了,热泪就含在眼中,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

    她的胸腔里忽然像生出个无底洞,一颗心止不住直直向下坠去。

    三月天,阳光晴好的午后,乔满满骤然觉得浑身冰冷,在阳光下打起冷颤。

    就在乔满满还在消化着这个残酷的消息时,远处传来火车长长的鸣笛。

    “来了,来了!”守在站台上的人,忽然涌动起来,一个个抻长了脖子向鸣笛的方向张望。

    乔满满猛地警醒过来,现在还不是消沉的时候,她还有希望,林中南一定会出现在这趟专列中!

    随着一道道企盼的目光,挂着大红花的列车驶入人们的视线,又慢慢停靠在站台边。

    这趟专列格外不同,没有战士在挤在窗边向外探出头或手,向亲人和同胞欢欣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