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是的,出生第二天的他身形变长,有两岁小孩的高度,一张皱巴巴的小脸变得圆润,而且他会说话了。

    也许是因为她们很少说话的原因,小婴儿目前只会说‘兔兔’两个字,其他的只能发出模糊的音节。

    但是,这无疑是告诉她们,他有神奇的能力,代表爱丽丝真的是女巫,他就是质子。

    女孩子们很害怕,不敢靠近她,只有明圣纤坚持每天给他喂兔子血维持生命,但是很无奈兔子血的营养不够,小孩每天都病蔫蔫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后,女孩子放下心防,接受小孩的存在,便又重新省吃俭用在自己的馊水里挑出一些青菜叶,等晚上回去再给孩子带去。

    虽然没有体会过吃饱的感觉,但也不至于饿死。

    逐渐长大的孩子十分乖巧,白天躲藏在床下,夜晚趁着巡逻的教会人员离开就钻出来陪伴隔间的女孩。

    这期间教会人员越发丧心病狂,他们像被摁下了什么按钮,疯狂逼迫女孩做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等她们承受不了露出痛苦的表情或者倒下后,就提前审判她们,当然结果无一例外没有一人活着。

    本相信教会能力的女孩终于知道害怕,她们不再任劳任怨,而是暗地里希望能有出去的办法,并一直努力。

    于是每天被抓取审判的人越来越多,监狱里人心惶惶的同时,大家眼里竟然亮起了生命希望。

    第八天晚上,明圣纤靠在隔间角落,拔掉最后一根最危险的针,这根针在前颈处,只要不小心转错方向很有可能亲手杀死自己。

    明圣纤已给自己做了足够的心里准备和建设,她手指捻住连接项圈一侧的针,缓缓往外拔,这个过程很慢,是rou眼几乎看不见进度,但只有当事人可以感觉自己rou里的针被拉扯着。

    当感觉有刺痛感时,她缓缓往里面再顶一下,才调整方向。

    她所做的一切都有着极高要求,她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不能手抖更不能出神。

    不知道维持这个过程有多久,明圣纤整个人被汗水浸湿,土黄色的衣服紧贴在她身上,为了不发出声音,她上牙紧紧咬着下唇,双目赤红瞳孔涣散。

    之前清除四肢的针虽然也很痛,但因为能用眼睛看,所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二次伤害,但是颈部太难了!

    她完全属于横冲乱撞,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出血!

    然而,不拔掉针她就无法恢复力气和体力。

    她一点一点摸索……

    然后在紧要关头看见一双清澈到毫无杂质的双眼,紧紧盯着她所有动作。

    两人靠得很近,透过他的双眸,明圣纤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的一举一动,她努力控制因疼痛而发抖的手,将他眸子当作镜子,一点一点拔出针。

    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最后全部……

    颈部的针清除完毕,明圣纤终于感觉到四肢的存在,她手和脚不再软成面条。

    但要说恢复到进副本前的状态那是不可能的。

    她已经八日没有进食,而且强行拆针也会导致毒液在身体里扩散,现在她必须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等唤灵师的体质起作用,伤口恢复并且毒液化解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此时天已快亮,月光洒在孩子的脸上,他微微靠过来,然后软软趴在明圣纤身上。

    她抱住小孩,双手颤抖,一是因为疼,二是因为身体一阵阵的发冷。

    天微亮时,小孩很乖巧躲进床底,一声不出。

    没过多久敲击声传来,教会人员打开每一扇铁门,明圣纤也睁开眼,然后她闻见自己口腔有很浓的铁锈味,顿时一阵恶心。

    她食指擦过嘴角,再低头一看发现指腹有一点深红色的污渍。

    应该是血,不过已经干了。

    她视线移到在床下的小孩身上,片刻后离开隔间。

    接下来的时间,明圣纤的力气逐渐恢复,体力也增强许多,她恢复速度增快除了有清除完针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每天醒来一嘴的铁锈味。

    按照这样的进度,她不出三天就能恢复八层能力,虽然比预计迟了两天,但效果却好许多。

    然而在恢复进展中却出现变故。

    那天晚上,明圣纤带着在采石场抓来的小麻雀,回到隔间。

    进去后,她发现小孩不见了。

    小孩出生以后就十分乖巧,他从不到处乱跑,每天自动自觉趴在床下等她们回来,不大哭大闹,也不在乎隔间之外的世界,仿佛他的人生就应该在隔间里。

    所以,他不可能自己出去,那只有一个原因,被人带走了。

    同隔间的女孩没有她想得那么多,只着急地问:“怎么办?小宝宝不见了,他去哪里了?”

    另一人也说:“他两岁大小时还能躲在床下,今天有五六岁小孩的身高了,躲在床下很有可能被看见。”

    木板床并不大,只有一块灰色的布盖着,平日里当床单又当被子,挡得了头挡不了尾,从外面某些角度确实可以看见有个孩子躲在里面。

    明圣纤掀开木板,看见瑟瑟发抖的小兔子。

    可怜的小兔子双腿和背部都有伤口,它被折磨得跟个鹌鹑一样不敢动弹。

    女孩害怕地说:“他很有可能是质子,被教会的人抓取根本不需要审判。”

    另一人也同意:“我曾听父亲读过《教经》内容,质子虽然很少见,但是每次出现都引得众人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