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90年代在线阅读 - 第16章 卖惨营销

第16章 卖惨营销

    长安镇主要街区附近有几个规模比较大开发得比较早,现在运行得相对比较成熟的工业园区,聚集着大量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各种玩具厂,塑胶厂,电子厂,成衣厂,制鞋厂,模具厂居多。

    所谓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用工量十分巨大,大一点的厂子都有上万人几万人的规模,小一点的也有几百上千人的规模,像服装厂,电子厂,成衣厂这里面的打工者以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厂妹居多,这一代这么多厂,看那些宿舍楼的阳台上晾满了衣服,说明这一代人口密度非常大,而且都是一些有稳定工资收入,有一定消费能力,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轻产业工人。

    这样蕴藏着巨大消费能力的产业工人在这一代没有二十万,十多万绝对是有的,杨砺一边走着,一边数着工业园区的厂子,估计平均每个厂子大约有多少工人,然后来个简单的相乘,基本能把整个长安镇周边聚集的人口数量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既然有这么多潜在消费人群,我的姨妈巾为何就卖不出去呢?这完全不符合道理啊?

    究竟哪个地方不对头,出了问题呢?

    杨砺蹙眉凝思,边走边喃喃自语,走着走着看到街边有售卖杂志的摊档,90年代最畅销的杂志都有,像什么著名的足足影响几代人成长的《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知音》,《少男少女》,《辽宁青年》,《家庭医生》,《人之初》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摞摞堆得好高,一摞少说也得有几十上百本。

    前世的记忆中杨砺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也非常喜欢看杂志,像《读者》,《辽宁青年》,《半月谈》什么的省吃俭用,每个星期都要准时步行两三公里去县城正中心的书店买几本杂志回来。

    杨砺前世就读的平溪九中在县城边上,离县城中心有三四公里的距离,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出租车,但又一种叫慢慢游的三轮出租车,坐慢慢游去县城街上要一块五,两块,省下这个车费都可以多买一本杂志了,所以每次杨砺都舍不得花这个钱,都是步行去县城看书买杂志的。

    县城有个新华书店是国营的,其他的书店都是民营的,新华书店的书虽然品类不是很丰富,不过可以待在里面看半天工作人员也不会赶人。

    民营书店只看书如果最后不买几本书走店老板的眼神可是能杀人的,会一直盯着你让你浑身不自在。

    在杨砺记忆里从2016年开始自从智能手机全面普及,自媒体平台飞速崛起之后,他就从未买过报纸杂志,整天盯着手机关注天下大事,国家大事,娱乐圈的各种纷争和绯闻。

    他这个报刊杂志的铁杆粉丝都不看报纸杂志了,坚持二十多年购买报纸杂志的习惯也彻底丢掉了。由此可见那些传统的报纸杂志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原本盛况空前的情形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做为传统媒体人的那种强烈的失落感就可想而知了。

    时代变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自己的饭碗就被别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抢走了,连口汤都不留给你。

    但是现在不是2018年,而是1993年年末,这个年代杂志依然是陪伴年轻人成长的主要精神食粮,也是这些年轻打工人群业余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见杨砺拿起一本《读者》杂志看着,店老板连忙笑着解释道“小兄弟,这本杂志就是原来的《读者文摘》,刚改名不久,内容和定价跟原来是一样的,看你很爱读书的样子,买一本吧。”

    “大姐,你这里拿些杂志卖得最好呢?是不是这个《读者》?”杨砺不询问老板也是知道,他想验证一下。读者一摞只有几十本,而拿一摞《知音》至少有两三百本。

    男生一般不会看《知音》的,上面各种知音体写的苦情故事杨砺一篇都看不下去,前世他干过的工作很多很杂,办过培训班做过培训老师,开过奶茶店,写过网络小说,成年用品店也开过(无人售货的那种),无一例外都没有做成大事业。

    毫无疑问,喜欢看《知音》这本杂志的读者几乎都是女生,而且格外的受欢迎。那么是不是可以在这本畅销杂志上做做文章,来个整合营销呢?

    杨砺眼珠子一转,心头一喜,似乎有了新的销售姨妈巾的好思路。

    “怎么,小兄弟,你打探这些是不是也想开报刊亭跟我抢生意啊?这个报纸杂志都是邮局那边批过来的哦,你没有关系人家不会批货给你哦。”店老板警惕地看着杨砺。

    杨砺心里忍不住想笑,心说大姐你也太小瞧我了,杂志这种没有什么未来的生意,你让给我做我也不会做哦。

    “大姐,你这里除了这个《读者》还有其他好看点的杂志没有?”

    “有,有,当然有,小兄弟你想看那种好看的杂志呢?”报刊亭老板是位身材发福的中年大姐,化着妆,可见她在这里开报刊亭生意很好,应该能赚到不少钱,所以心情愉悦,自然就心宽体胖了。

    “哈哈,男生都喜欢看的杂志都给我拿一本来瞧瞧,你这里销得最好,男生都爱看的那种。”杨砺一幅老油条的模样,笑着说。

    “你们男生吗,都喜欢看这个《人之初》,《家庭医生》,还,还有这样的杂志,不过这些杂志可没有多余的,都是让一些厂里打工的打工仔提前预定的。你若想看,可以交点钱在我这里预定,下个月你过来拿。”大姐说着从隐蔽的桌子底下掏出几本书名和封面都很香艳的杂志丢给杨砺看。

    《人之初》,《家庭医生》都是老牌的生活类科普类杂志,对青少年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的科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历史功绩是无法抹灭的。

    但另几本封面露骨标题和暴露美女的杂志就绝对是那种内容带着颜色的非法出版物了。这样的杂志很厚一本,自然售价也高很多,人之本性,销路却是不用担心的。

    不过兜售这种内容不健康的非法出版物再赚钱杨砺也是绝对不会做的,杨砺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不能为了挣钱而出卖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丧失做人的底线。

    “哦,那我先买一本《读者》,一本《人之初》,还有《知音》先看看吧,看完再来买。”杨砺付了钱拿着杂志走了。

    没有手机玩,杨砺觉得实在无聊,一时半会很是有点不习惯,这个时代娱乐方式比较少,只能先买几本杂志凑合着打发下无聊的时间。

    何况杂志看完后还可以送给周诗韵嘛,诗诗姐不是也非常喜欢看杂志吗?

    杨砺找到电器店,买了个简易电视天线,又问老板又没有什么好看点的碟片。

    店老板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压低嗓门小声说“小兄弟你想看哪样的碟片?普通的两元一张,这种猛一点的可是要五元一张哦。”

    “五元?太贵了,太贵了。”杨砺也就是随便问问而已,当然不会花五块钱去购买这样的精神食粮,把他老丈人给带坏了多不好啊。

    何况杨砺还得省下点钱去拿给周诗韵做生活费,周诗韵工资被医院扣押,她自己没有说出自己的困难,但杨砺看得出来周诗韵现在没钱买饭吃,中午在医院吃一顿,晚上就饿着。

    杨砺买好天线和碟片后先去找周诗韵,把二十块钱塞到她手里“诗诗姐都怪我不好害你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有,这个钱你先拿着应下急,过两天等我挣到多的钱我再给你。”

    “杨砺你那来的钱?这两天你都干嘛去了。”周诗韵想把钱还给杨砺,但一只手却不由自主地把钱揪得紧紧的。

    看到杨砺手中拿着的杂志,两眼发亮顿时来了兴趣,“杨砺,这些杂志都是你买的,你现在看不看,不看的话,借一本给我看看。”

    “好啊,没问题,我先借这本《人之初》给你看吧。”杨砺笑着把人之初递给周诗韵。

    周诗韵脸红了红,怒视杨砺一眼“小子,尽学坏,不学好,先拿《知音》给我看。”……

    杨砺回到制鞋厂,把新的电视天线装好,试了下,效果果然好不少,又放了买的碟片效果给杨国强看,是一部林正英拍的鬼片。

    杨国强似乎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片子,不过工作之余的娱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气来,现在不但电视信号稳定了很多,不想看电视了还可以去租或买自己喜欢的碟片回来看。

    杨国强对杨砺做得这些事还是挺满意的,心情很是舒畅。但杨砺欠他钱还有巨大的人情都没还清,做这么点事都是应该的,不能轻易表扬他。

    林小雨看到杨砺手里买着杂志回来,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嚷着来要杂志看“砺哥,你也喜欢看杂志啊,我超喜欢看杂志的,尤其是这个《读者文摘》杂志上面的文章都是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很多文章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学到很多深刻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学校里我每期都借同学买的来看的。”

    “拿去看吧,看完还我,我还没看呢,我先做下准备,一会和我一块出去练摊。”杨砺看到林小雨身上穿的校服就有了一个极好的营销创意。

    他要来一个卖惨营销。卖惨营销在这个年代应该还没人想到并用过,他杨砺首创并实践,相信效果一定会非常的惊喜。

    想到这里杨砺有些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