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691章

第691章

    所以现在早朝上完之后,他召集刘健、李东阳、谢迁、张懋这几个人继续商谈的事情就很少,很多时候就是召这几个大臣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

    皇帝也是人,闲着没事的时候,也是喜欢找人聊聊天打发下时间。

    乾清宫内,因为有暖气供应系统,整个乾清宫都非常的暖和,弘治皇帝的书房当中,几人一边吃早餐,也是一边人手一份大明早报,一边吃早餐也是一边聊天。

    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弘治皇帝还是非常随和的,没有什么架子,对这些大臣一向也是很好,知道他们上早朝之后会饿,所以一般也都是会让人准备早餐给这个几个重要的大臣。

    “这个太阳城一期接连好几天都上大明早报了,你们有没有去看看?”

    弘治皇帝一边吃早餐也是一边看报纸,当再次看到大明早报上面关于太阳城一期的报道之后,也是忍不住对着几人说道。

    “没有~”

    刘健笑了笑摇头道。

    “臣倒是有一次路过。”

    李东阳想了想说道。

    “哦,说说看,这个太阳城到底怎么样?”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连忙问道。

    “嗯,这个太阳城很大,占地足足有几千亩,连片的房屋,其中还有一些七八层高的大楼,总体上和天津新城这边差不多。”

    李东阳沉吟一番缓缓开口说道。

    “有意思,好像明天就开盘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

    关于天津新城,他已经听过说很多次了,有太多的人跟弘治皇帝说过天津新城的繁华了,他也很想去看看,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去天津。

    没想到在京城这里,竟然也有人仿造天津新城建造了这个太阳城,这下就不容错过了,一定要去看。

    “臣也正想去看看,臣听说这个太阳城的房子,一套要上千两银子呢。”

    刘健一听的,顿时就一口答应下来。

    “卖上千两银子?”

    “怎么贵?”

    “能够卖得出去?”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皱起眉头,他是知道京城这边的房子,一般有一百多两银子就能卖一套房子了,好一些的房子有个几百两银子就差不多了,这太阳城的房子卖上千两银子,这简直就是jian商嘛。

    “肯定能够卖得出去。”

    这时,张懋非常自信的说道。

    “哦?为何?”

    弘治一听就更好奇了。

    “因为这个太阳城是太子殿下和刘晋一起合伙弄出来的,有刘晋,这些房子肯定能够卖的出去。”

    张懋笑了笑说道。

    “朱厚照和刘晋合伙弄出来的?”

    弘治皇帝一听,微微一愣,接着顿时就释然了,也就只有刘晋能够搞出这样别出心裁的东西出来了,天津新城这边不就是刘晋弄出来的,听说单单是买房子,刘晋和朱厚照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他们这是要在京城这边复制天津新城了?”

    谢迁一听,想了想也是说道。

    “肯定是啊,整个京城外面的这些土地基本上也都被太子殿下和刘晋给买光了,还不知道能够建多少房子呢,这一套房子卖上千两银子,我现在可是肠子都悔青了。”

    张懋苦笑着点点头说道,他想起了自己卖给刘晋的上万倾田地,顿时整个人都变的不开心起来。

    第458章 沙盘和样板房

    弘治十二年十月十五,这一天正是太阳城一期开盘的日子,刘晋和朱厚照那是早早的就来到了售楼中心这里,在售楼中心的二楼一边有限的喝茶,一边等待着楼盘的开盘。

    “各项工作都准备好了吗?”

    刘晋的身边,京城置业的总管事陈欧恭敬的站立着,辛辛苦苦在京城这里干了一年,到底能不能赚钱,年终奖能够拿到多少,今天可是关键。

    “公子,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了。”

    陈欧听到刘晋的问话,也是连忙回道。

    “嗯,那就好,去忙吧,估计等下很快就会有人过来了。”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这个陈欧以前在天津置业这边就干的很不错,所以也将他提拔为京城置业的总管事,做事还是让刘晋很放心的。

    “老刘,我总觉得有点悬啊,我们这一次该不会亏本吧?”

    等陈欧离开,朱厚照翘着二郎腿,有些无聊的说道。

    “这四合院式的房子还是不错的,但卖上千两银子也是太贵了,卖几百两银子,我估计着还是可以卖得出去的。”

    “那种套房,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有谁会买啊,还要卖两百两银子一套。”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厚照也是忍不住摇摇头。

    “殿下,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最近京城这边的房市?”

    刘晋笑了笑显得很自信。

    “我们京城这边因为有大量工厂和作坊的兴起,来京城这边务工的人员非常多,别的不说,单单是我们开办的京城水泥厂、京城纺织厂、京城玻璃厂,还有西山煤业这些,用工的人数都超过十万人。”

    “如果再算上京城周围大大小小的水泥厂、纺织厂等等,现在在京城这里生活的人数超过三百万,在几年前,我们京城这里可是只有一百多万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