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叶落惊寒在线阅读 - 绿荫渐浓夏日长,亭台楼阁入池塘(上)

绿荫渐浓夏日长,亭台楼阁入池塘(上)

    并州酷暑难耐,白日如在焖锅中蒸腾,人就像是一条被它拧在手中的帕子,一绞一拧,身上每一处细小毛孔都逃不过它灼热高温的挤压,然后就见成珠的汗水从人额间渗出,顺着脸颊一路滚成豆大般的汗珠钻进衣襟不见,然后刚换的干爽衣衫就这样不出一个时辰就被打得湿透。

    叶寒把最后一道菜盛入盘中,交由秋实端到一旁桌上放凉,自己这才挽袖擦去脸上不断泌出的汗水,推开小厨房的门,从一室的烟熏火燎中连忙逃出,熏红的小脸还未偷得几丝清凉消暑,又猝不及防被门外的热浪滚滚给逼得无处可逃,只好慌忙沿着廊下阴影跑回了寝屋。

    回了寝屋,叶寒已是汗流浃背,整个人仿佛刚从水里捞起来一般,身上无一处不往外冒着水,水绿色的轻袖襦裙早湿泞成一团乌绿,湿乎乎贴在身上,就像背上背着一沉重的乌龟壳子,好生难受。

    叶寒素爱洁净,不喜杂味缠身,连忙将一身湿漉汗涔换下,连带着方才在小厨房积落了一身的油烟柴尘,都一并扔得远远的。铜盆盛清水,绞帕净脸,当清凉的井水洗去一身暑天燥热,叶寒这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重新换了一身牙白色浅色衣衫,棉帕已在水中浸泡一会儿,吸饱了井水清凉,然后双水伸入盆中捞起拧个半干,软绵吸水的帕子含着半湿半润,贴着头皮沿着发丝一寸一寸吸附走积落在发中的油烟尘灰,如此往复几次,虽青丝微漉却可杂味去除大半,披肩散落晾晒一会儿就可变干,省时省水,这是叶寒从小到大在繁忙中想出的一小窍门,即便现在生活大好,但仍不过时。

    凉阁卷帘落,日影层层叠,南方打磨光滑的水竹细枝挡去了外间大半的日头,叶寒独坐阁中,那明艳张扬的白光依旧落得满室亮堂,好在卷帘水竹吸火,阁中冰鉴去热,刚洗去一身燥热汗涔,手中还摇着一把玉骨光凉的薄绢白团扇送着徐徐凉风,叶寒得了一身清凉,心里却担心着顶着烈日习武的阿笙可否受得了。

    晨起习武,下午习文,这是她给阿笙定的学习日程。晨间凉爽,最是适合习武健身,而午后日头毒辣,一贤堂有绿竹葱郁环绕,热风穿林入堂也成清凉,这既可让阿笙避了这夏日毒辣日头,也可让朱老夫子有足够时间休息养神,一举两得,朱老夫子亦是赞成。

    只是……叶寒透着竹帘细缝窥视着阁外烈日白光,这日头不大却有盛暑袭人之势,花折梅又是个不细心的主儿,也不知可让阿笙停下歇息一刻在绿荫下喝上一盏祛暑茶?可惜青川怕自己慈母多败儿,一早便在练武场立下规矩,阿笙习武期间不准自己入内,她这去送饭也是求了青川好久他才松的口。

    叶寒“唉”声一叹,打凉的玉骨白团扇一时没握住,离了手跌落下了案桌,常嬷嬷从一旁偏门入了凉阁就见叶寒这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就知夫人这又是在想小世子了,毕竟三岁大的娃娃就去舞刀弄枪,是个当娘的都舍不得。

    “夫人”,常嬷嬷轻声走近唤道,拾起掉落在地的玉骨白团扇重新送至叶寒手中,为她斟满杯中清茶,宽慰道:“花将军虽行事随意,但也是个知分寸的,小世子随他习武不会有何大碍,要不然王爷也不会让花将军教小世子习武,夫人您说呢?”

    纤手玉团扇,自生清风来,叶寒释然一笑,“你就知道安慰我。”

    常嬷嬷垂头也生一笑回之,可笑有半许迟疑之色,一主一仆同在席间,叶寒很轻易看清常嬷嬷脸上的神情,主动问道:“常嬷嬷可是有什么事想说?”

    彼时日头高上巳时已过,府中晨时便起的繁忙已然歇罢,合璧庭亦是如此,常嬷嬷想起在府中见到的那人,思忖颇久还是向叶寒禀报道:“夫人可还记得上元节时,有一女子被水柳阁的人追得无路可逃,误撞进花灯□□中,最后被您与一书生所救?”

    “……”,玉骨白团扇被摇得轻若无风,叶寒细想一下还能依稀想起发生过何事,至于那人,她还真忘了长什么模样,若不是经常嬷嬷这冷不丁一提醒,她几乎都快忘了这件事了,“怎么,你认识她?”叶寒玩笑道。

    常嬷嬷附和笑着,“夫人惯爱取笑老奴。老奴也是前几日在府中偶然见到那女子,这才想起夫人上元节善心救人这事。”

    “那女子现在在端王府?”叶寒略有吃惊,停下手中轻晃的团扇,好奇问道:“她怎么会在端王府呢?”

    常嬷嬷回道:“老奴初见她时也很吃惊,原以为此女入府是有心为之,但当她送衣至合璧庭看见老奴时,脸上惊讶并不亚于老奴。老奴事后也去浣衣房专门问过管事嬷嬷,才知此女是春时三月招进府中的洗衣婢,因来合璧庭送衣物的婢女回家探亲了,便暂时让她来送合璧庭的衣物,老奴也是在这月初才见到她的。”

    叶寒有些奇怪,“我记得当时让你送去的银两不少,勉强支撑半年应是无忧,怎会沦落成了一洗衣婢?”若她没记错,此女还是夏国官宦人家出身的小姐,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怎会屈尊在他人门下靠洗衣为生?

    常嬷嬷把之前打探好的消息回复给叶寒,“也怪这女子命苦。刚逃出狼窟,其父因久病沉疴,没能撑过这一严冬,丧事一过彻底掏空了本就单薄的家底。家中无颗粒裹腹,还有老母和四个弟弟meimei要养活,见端王府招洗衣婢这才误打误撞进了端王府。”若非前前后后核实了一月,恐怕连她都不敢相信世间有如此巧合之事,只道是此女命不该绝,走了好运。

    叶寒也是从小吃苦长大的,家庭不幸自是生活不易,对那女子相似的遭遇多少有些怜悯,不由叹道:“是一苦命人。”

    常嬷嬷见状试探问道:“可需老奴去给浣衣房的管事嬷嬷打声招呼?”

    “……”,叶寒想想,还是摇手算了,“她若真有此心,估计早在府中见你第一面后,就有意无意在你面前晃悠了,说不定还求着你带她来见我。你们见面后这一个月里,你可曾见她再出现在你面前?”

    “除了例行规定每隔五日送洗净的衣物到合璧庭,老奴还真没在府中其它地方撞见过她。”常嬷嬷如实回答。

    叶寒放下手中玉骨白团扇,常嬷嬷连忙上前将之扶起,边听得叶寒说道:“这就对了。这女子虽家道中落,可还是有一脊傲骨在,不肯受嗟来之食。虽说这对连饭都吃不上的人家来说,这份清高太过可笑,但正是这种看似可笑的孤傲才不由让人高看它几分。凭一双手挣幸苦钱养家,虽是清贫苦味,可也安心乐道其中,真是难得。”

    叶寒回头对常嬷嬷叮嘱道:“既然她不想求之于人,你我就不要自作主张毁了人家幸苦维护的清高傲骨。”

    “是。”常嬷嬷用心记下。

    这世间有千万之人,而这千万之人就有千万种不同的活法:有人阿谀奉承,有人正直以谏;有人弄虚作假,有人以实求真;有人虚度年华得过且过,有人却惜光阴寸金,不舍昼夜;有人能为五斗米折腰,也有人为了她/他所坚持的清高不受嗟来之食……活法不同,自然活出的人亦是不同,她虽有喜恶偏向,却难以评价谁高谁低谁贵谁贱,都是努力挣扎活在世间的凡人,谁又比谁能高出几分。

    竹帘透下的日光好似又烈了几重,站在屋中都能感受到外间白光的灼热与刺眼,看来这日头又升了不少,看来是时候去给阿笙和花折梅送饭了。

    想到这事,叶寒便有了些精神,“方才做好的菜估计也已经放凉了,让秋实可以装盒了。”

    常嬷嬷遣了阁外候着的丫鬟去给秋实传了信,很快秋实便提着两个红漆食盒到了凉阁廊下,一脸憨笑喜色,从不见忧愁烦恼,叶寒着实羡慕。

    出了凉阁,清桐油伞虽挡去了一方骄阳烈日,却挡不去那阵阵袭来的热浪缠身,叶寒见常嬷嬷要出阁随行,体恤道:“常嬷嬷你暑风刚好,还是少在日头下行走,秋实陪我去就行了。”

    望着叶寒离去的背影,常嬷嬷衷心谢过,前几日她忙着办事没注意避暑,不小心暑风入脑,全身无力在床上躺了好几日,都是夫人每日请来郎中诊脉开药,还搬了一箱冰鉴给她一低贱婢子去暑。

    她打心眼里说不出的感动,曾记得二十年前她初入宫时,也遇见过这菩萨般心肠的人,为她上药包扎,为她喝药吃饭,视她如亲妹,可最后……当短匕一吻抹过脖颈,鲜血扑涌,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般在她眼前没了。

    当日她站在殿外,亲眼目睹着那场孤注一掷的死亡,绚丽如漪澜殿外那开得正盛的黄木香花,扑鼻的血腥味浓郁不输那弥漫冲天的馥郁香气,那是人死亡时上天送走亡魂的最后一丝祭奠,纵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也改变不了,人活着时他的权势他的深情也挽回不了一颗求死的心,这人都死了他的悔恨他的眼泪又做给谁看!

    那日的漪澜殿死了太多的人,殿外前来救驾的侍卫无心目睹了嫔妃谋杀天子的罪证,即便最后“刺客”自刎谢罪,但他们亦未逃过这场无妄杀戮。她就站在角落里,抱着当时才五岁的王爷看着殿中年轻的帝王抱着死去的瑾妃一动不动跟入了魔般,看着殿外凄厉的惨叫与鲜血淋淋,看着人一个个倒下连带着漪澜殿的秘密也一并入了土。

    从回忆中醒来,常嬷嬷转头直视着凉阁外灼灼刺眼的白光,无惧无畏,这白光再烈能有那满地横流的鲜血来得厉害。故人不在,空有怀念,今却有人如斯尔,善心似汝,吾倍感慰籍,又生心忧,恐短匕一抹红痕过,亦又成故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