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王侯归来时在线阅读 - 第44节

第44节

    “啧啧啧,瞧这口烂牙。”后者掰开口腔,“坏一半了都。”

    他将清理下来的碎石块、食物的残渣仔细收在纸上包好, 复执起此人的手,边端详边朝他二人解释说:“看看,他右手食指指弯和虎口的地方皆裹有厚茧,左手五指的第一道关节明显向里扣, 不出意外, 必定是名弓/弩手。”

    末了仵作兀自狐疑地纳闷:“奇怪,怎么左手的虎口也有茧子……右肩肩头下凹变形得如此厉害, 想是常年抗重物留下的。”

    他沿着手再到肩胛比划片刻,“不像是寻常的十字弓啊, 什么弩能有这样长,还得架在脖子上……这是种什么武器……”

    话音刚落,燕山和观亭月几乎是同时反应过来, 蓦地抬起头。

    ——前朝的大合连弩!

    四目相对, 即便彼此都未曾直接道出口,但在当下居然也能明白对方的想法。

    观亭月飞快的盘算:“大合连弩并不轻便,通常不是用来打前锋而主要是用作防守。观家军里基本不带这一类连弩兵。”

    燕山赞同地颔首:“此物因为笨拙,如今也已被弓/弩营弃用了。”

    “大奕末……”她琢磨道, “那应该是白虎/骑麾下,守城的驻军在使。假若是白虎/骑……他们早些年的确在两广一带征过兵。”

    燕山不解:“一个前朝的兵卒,能与你哥有什么仇怨?”

    真的是仇怨吗?

    观亭月忽然感觉,事情的真相不一定是自己想的那样。

    她颦眉自语:“嘉定并非兵家要地,前朝时有大军驻扎么?”

    他们当年毕竟都还小,江山地域辽阔,对于势力的格局哪里记得了这么清楚。

    记忆里似乎观林海是曾经往川蜀来过一趟,那大概是在他战死前半年左右,但具体是因何而往的,却不得而知。

    那年月兵戈四起,每日的战报军情忙都忙不过来,寻常小事观林海不会特地传信告诉她。

    这么说,应是和战局无关。

    可除此之外,嘉定城里还会有什么……

    一瞬间,观亭月蓦地想起了自己被搅得一团乱的卧房,想起那串消失在城门处的脏脚印,以及浅淡的斑斑血迹。

    这个神秘的刺客……假若不是冲着信件来的,而是刻意要提醒她呢?

    对方手法拙劣地将她引至西北门,难道意有所指?

    可惜他们后来让府衙的捕快叫走,未能继续追上前。

    西北门,西北门……望北山。

    对了,望北山!

    观亭月一把拉住燕山的手腕,“走,去找白上青。”

    后者冷不防被她拽离原地,居然小小地趔趄了一下,他看着自己腕上修长苍白的五指,竟有片刻的失神。

    两个人刚一出院落,迎头便和白上青碰了面,双方皆是行色匆匆。

    “白大人,你来得正好。”观亭月神情紧迫,“我想找你查一查嘉定城的州志。”

    他闻言展开眉眼,笑道:“巧了。”

    “我总觉得近来诸事奇怪,便开了衙门库房找州志翻阅一二,这一看,还真叫我寻到点有意思的东西,刚打算拿给你们瞧。”

    他说着把手里折页的书卷打开,递与观亭月和燕山。

    嘉定州志光是大奕年间的便有四十余册,其中白上青这一册里主要是详列的山川遗迹。

    “大奕朝前后三百余年,说是在迁都以前,嘉定此地曾是太/祖嫡系血脉下某位王爷的封地,这位王爷病逝以后就葬在川蜀,如今的望北山附近。”

    有奕一代传十八帝,年岁深远亘久,又几经藩王战乱、外敌围城、百姓起义,折腾到末年,那些早间留下的贵族大墓已看顾得不再严谨。

    虽是每代子孙总雇有守墓人,但各地战火连天,苍生黎民饭都吃不饱了,谁还管你家的坟头是好是坏。

    因此十数年前不断有摸金校尉打上这座墓的主意,不过大多无功而返。

    白上青:“等到宣德帝在位时,动静闹得尤其厉害,据说还动用了火/药。事情传到西宫太后耳朵里,那位又是个好装模作样的主儿,便特地拨了一队兵来看守陵墓。”

    观亭月立马问:“是白虎/骑吗?”

    “不是。”他又翻开几页,“是观家军。”

    “带队的是名校尉,还是观林海老将军领来的。”

    她眸中一抹诧异的神色飞快掠过。

    原来老爹当初去蜀中是为了这个?

    “难怪会对你哥下手。”燕山看了一眼,望向观亭月,“是他守的墓?”

    “不。”她盯着这本州志,皱眉摇了摇头,“和他没关系。”

    虽然宣德末年时,观家已经不受朝廷器重了,或多或少是被安排去干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也不至于把戍边大将调来守墓这么离谱。

    “就算与他无关,旁人却不见得会这样想。”燕山冷静地分析,“前朝的兵卒,认出你哥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他们认为你哥手上握着一些墓葬的消息呢?”

    这可比直接绑票来钱容易多了。

    索要赎金毕竟有被官府逮捕的风险,找人传信,交易地点皆会暴露行踪。

    而若只是问出墓道机关所在,完事自可杀人灭口,不留痕迹。

    白上青在一旁听了个似懂非懂,“所以你们推测,那是一群盗墓贼?”

    观亭月合上书册,深吸了口气,“不管是不是,我都要跑一趟望北山。”

    “如果是他们绑走我哥,肯定会去找墓。”

    已经来不及等到徽州探查的捕快回来了,哪怕他们的猜想通通是错的,也不能放过这条思路。

    州志被塞回手里,白上青怔愣地瞧着他俩往外走。

    “什么?望北山……你们现在就要去吗?”

    燕山转头补充:“如果在山里找到新的线索,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诶,等等。”他紧忙把书递给小厮,“太危险了!我叫上几个差役,随你们一起……”

    *

    寅时不知几刻。

    今夜长得好似看不见天明,离卯时破晓不远了,可由于秋冬冷冽的缘故,一时半刻是等不到日出的。

    望北山的入山口目之所及是一大片槐树林,而更深处覆盖的,除了青竹便是乔木,黑压压的遍布在冷清的月光下,隐约渗出一缕幽冥的味道。

    尤其那旁边还立了个“死地勿入”的大木牌。

    郊外的客栈跑堂大概是为了警醒路人,特地用朱笔写就,四个字在夜里淌血一样腥红,笔画末端往下流了一串弯曲的朱砂,简直宛如七窍流血一样死不瞑目。

    白上青带来的四五个年轻捕快当场便有些不太好了,手摁在朴刀上,两股战战。

    相比之下跟着燕山同行的两个侍从与江流就明显镇定许多。

    一路走还一路谨慎地观察四野环境。

    “大人,咱们真要进去吗……”

    几个捕快小心翼翼地围在白上青身侧,偶尔悄悄打量周遭,“这地方邪门得很哪。”

    “是啊。”

    另一个附和,“早几年也有老爷派兄弟们进来调查,不是莫名其妙昏睡了一觉,就是疯了傻了。”

    “好多人说,山里头有……”

    话语未落,一道黑影忽的从他头顶上空哗啦啦拂过,登时激起连串大男人的惊叫,间或夹杂着几声公鸭破音嗓。

    “妖怪,是妖怪啊!!”

    燕山在前面不耐烦地别过眼来,“一只鸟而已,也能把你们吓成这样。”

    他不带掩饰地轻啧一声,拧着眉头,“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一群捕快叠成排躲在白上青瘦削的背后,借着他不那么长的衣袖遮掩身形。

    后者闻言十分抱歉地一笑,抬手摸了摸自己下属们的狗头,以示安抚。

    足下是经年铺成的枯枝烂叶,走了不多时,观亭月的目光微微朝上仰,不自觉放慢了脚步。

    燕山行至与她并肩之处,“怎么?”

    她若有所思地偏头,闭眼沉吟,“你有没有感觉,太过安静了?”

    “是太安静了。”燕山视线扫向沉得望不见底的密林,“总说山中野狼多,这么久了,却未曾听到半点声音。”

    他生长于北部的野岭,被人捡走之前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和山狼混得最熟。

    知道狼多是群居生活,如他们这般擅闯入领地的,应该没一会儿就有头狼现身示警。

    然而好似除了方才那只昙花一现的鸟,就未再瞧见别的活物。

    “为什么不走了?”

    白上青在他们十丈之外。

    他带来的这帮捕快样子看着比他还要怂,正畏首畏尾地亦步亦趋。

    就在此刻,空气里蓦地发出一缕极细微的轻响。

    队伍最末端的捕快全然没意识到自己踩到了什么,犹在哆哆嗦嗦地迈着碎步。

    燕山的耳朵却飞快动了动,几乎是在同时,他抬手将观亭月推开。

    “小心!”

    “锵”地一阵低鸣。

    裹挟着冰冷月华的箭矢流星般射来,正落在她刚才所在的位置,并狠狠地入地三分。

    燕山看清那箭尾上缠着的一节细线,便知道还没完。

    果不其然,一块竹编的横板遍插着凛凛刀片,疾风骤雨似的从白上青等人的脑袋上呼啸着砸下来。

    观亭月眼疾手快,把腕上缠着的钢鞭奋力甩出去,鞭子被拉长到了极致,顷刻卷住几个捕快并白上青,将他们风筝似的丢在一旁。

    而另一边,燕山一个闪身冲进刀阵当中,拦腰抱起江流,近乎是擦着刀刃的锋锐纵跃而出。

    待他单膝落地的刹那,杀意森然的竹刀板已在身后轰然坠落,溅起大片碎叶与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