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王侯归来时在线阅读 - 第56节

第56节

    这座城比起永宁、嘉定而言要小上许多,一共就两条长街,不算繁华。但胜在粮草丰茂,百姓衣食无忧,因而早些年才被选为后方补给。

    而今临着要过节了,满街都飘起一股香油纸钱的味道,还挺好闻。

    市集上不少人围在卖祈福花灯和护身符的店面前。

    “小姑娘。”街边泥人摊的小贩见双桥盯了他半晌,举着小玩意儿诱惑她,“瞧瞧——喜欢吧?让你家大人给你买一个。”

    后者转了一圈自己的拨浪鼓,也清楚这东西是要花钱来换,瞬间觉得此人挺坏的,刚扭头要走,观亭月却从后面摁住她肩膀。

    “反正不贵,拿一个吧。”

    “收您五十文——”小贩倒是嘴甜,“姑娘对您meimei可真好,是外乡人?来,这个送给您。”

    他递来两个祈愿的木牌子,笑说:“明日有大祭,拿着这牌子可以去祠庙门前的树下许愿。”

    观亭月:“谢谢。”

    她低头翻看木牌,燕山却牵着马不紧不慢地一瞥眼,“你就纵着她吧,迟早让你惯坏。”

    观亭月将东西收入怀中,口气不小,“惯坏就惯坏,闯了祸我给她善后。”

    他意味不明地轻轻一哼,又不知是为着什么感到不爽。

    “不过这地方……军事的氛围倒是挺浓的。”燕山目光扫视着两旁的店铺,在满城的烟火缭绕里款步而行。

    “明明已经停战多年了。”

    那泥人显然是个军士的扮相,不仅如此,货郎挑着将军样式的面具、剪纸挂画,瓦肆里还敲锣打鼓地在演《岳飞传》的皮影戏。

    连燕山所驻守的西北边城都不见得有这般盛况。

    一行人找了家客店住下,亲卫正与伙计商量房间的安排,观亭月坐在大堂内,就着一壶粗茶慢慢的吃。

    “如今拿到了大哥那把钥匙,四哥的下落也有了,眼下便只剩我二哥和三哥。”

    她盘算道,“倘若二哥仍在凤阳就好办,若是不在……人海茫茫,恐怕真不容易寻到。”

    末了,又皱起眉头,“我爹究竟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真不知里面是装了什么……值得这样小心。”

    燕山对此却显得十分懒散,“总之先去看看,实在没有线索,再谋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门外进来个卖蜡烛和花灯的老妇人,正一桌一桌地问。

    观亭月见状,刚好想起之前没买上的香烛,于是便唤她过来。

    “姑娘您买三十一把,我再送你三把,凑个双。”

    她说多谢。

    燕山瞧着不解:“你要这些作甚么?”

    “祭奠故人。”观亭月答得简单,转而又向那老太太打听,“对了老人家,城里说是要祭祀一个大人物,不知是谁?还有这‘怀恩城’,数年前不是叫‘安奉’吗,怎么改名字了?”

    “姑娘你有所不知。”老妇人模样和蔼,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咱们明日要祭的是一位举世无双的大英雄。”

    “哦?”江流来了兴趣,“什么样的英雄?”

    “话说那是七八年前前朝混战之际,南方枭雄趁乱攻打安奉,围城半月,困得百姓和守军近乎快要断炊,八方无人支援。”

    “枭雄素喜屠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一旦攻陷,我们的下场不堪设想。而就在这时,一位将军领兵入城,带领部下死守五天五夜,最后夜袭敌方营帐,斩主将于马下,解我城上万百姓之困。”

    观亭月越听越感觉有点耳熟,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

    老太太语气愈渐昂扬,“安奉万民感怀这位将军的恩德,便将城名改为了‘怀恩’,且修建专祠,雕刻塑像,每年虔诚祭拜。”

    “你们可知这将军是谁?”她才卖了个关子,就满目自豪地说道,“她便是观林海大将军的女儿,麒麟军中领军——观亭月。”

    观亭月:“噗——”

    第46章 可我如今,也算是出将入相了……

    满桌的人立时齐刷刷地望过来。

    观亭月正在那里咳了个半死不活, 燕山先是一怔,随后眼角便压出一道弯,轻笑着说道:“不错, ‘此人’的确是个人物。”

    她闻言边咳边在桌下抬脚想踹他, 哪知后者像是早有防备,居然没踹着。

    江流手捧茶杯, 犹犹豫豫地问:“她……那个,观家军再怎么样也是前朝旧臣,你们这般大张旗鼓地祭奠,官府朝廷不会阻止吗?”

    “诶。”老妇人有些不满他如此说, “观将军一家世代忠良,满门忠烈,是真正为百姓鞠躬尽瘁,流血洒汗的大英雄。”

    “难道在前朝做的好事, 到今朝就不算好事了吗?没有这个道理的。”

    她结完账, 临走前还一个劲儿地邀众人去看明天的祭祀大会。

    直到老太太跨出客栈的大门,一群人才又向阳花似的把脑袋转向了观亭月。

    观亭月:“……”

    她十分尴尬地饮了口茶给自己润润嗓子, 自己也感到迷惑不解,“大致的情况, 和方才所讲的差不太多。”

    “宣德三十一年的时候,西南叛军和大奕守备军在剑南道交锋,后方四面受敌, 分不出多余的兵力驰援。恰好我那时带着一队观家军在附近, 所以便赶来了……只是一场普通的守城战而已,实在没有那么夸张。”

    这些莫名兴起的风俗,连她本人都不知情,真不知晓是谁搞出来的。

    燕山慢条斯理地转着茶杯, “民间修生祠可不容易,非得是当代贤能之人,还得要有官职在身。这又是立庙,又是改名……八成费了不少功夫。”

    他抬起眼,“看样子,你在城中的威望不低啊。”

    她头疼地摁着眉心:“大概在他们心里,我已经是个死人了。”

    *

    第二日,是下元节的正节。

    街上敲锣打鼓地在办迎神祭会,观亭月一早就出了门。昨夜心神不宁,几乎没睡着,想去看看这怀恩城的老百姓到底是怎么祭她自己的。

    这天难得晴朗,艳阳高照,迎神的长队后面跟着熙攘的男女老少,箫鼓喧天,热闹非凡。

    到处是卖将军像门神贴画的,一张看着像她爹,一张看着像她大哥,就连身侧路过的小孩儿,手里拿的糖人也是个女将军,还被啃掉了一颗脑袋!

    都是什么和什么!

    燕山抱怀跟在她身后,边瞧边不时轻笑。

    约莫半盏茶的路程,走到城东头,远远的便见人群攒动,摩肩接踵,壮实的大榕树上挂着纷纷扬扬的红线木牌子。而另一侧却是座香火鼎盛的大庙。

    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

    观亭月走到那庙门前,挣扎了良久才颤巍巍地抬头,试探性地撩开眼皮——匾额间提写的是“将军庙”。

    还好。

    她心有余悸地想,好在写的不是“观亭月庙”,否则她八成会羞愧得想当场自尽。

    庙中的执事堆着笑颜迎来送往,足下生风,简直忙得脚不沾地。纵然是这样,他居然也能发现站在门口的观亭月二人,当下上前招呼。

    “两位是要进香吗?”

    她一时语塞:“呃,我……”

    不曾料对方倒是分外热情,“且上一炷吧,到我们怀恩城哪儿能不来这将军庙呢?”

    “下元节进香那可是灵验得很,咱们这位将军不管是求学、求福,求姻缘、求财富,只要您诚心,绝对百试百灵。”

    观亭月:“……”

    快别说了。

    果不其然,燕山听罢就在旁凉飕飕地拆台:“可以啊,大小姐。”

    “想不到您手眼通天,自己虽然在永宁穷得叮当响,还能帮旁人求财求缘……厉害厉害,真是佩服。”

    她恨恨道:“……住口。”

    观亭月斜眼横他:“你就是来看我笑话的是吧?”

    燕山脸上一面在笑,一面口不对心地说:“当然不是了。”

    执事很快给他们取来一对香烛,领两人进去。

    庙内正中供奉的是一尊石刻的塑像,披着鱼鳞盔甲,手持偃月长刀,身后还背了把大弓,腰上别一柄短剑,威风凛凛,目光炯炯有神地望向远方。

    乍一看的确很能唬人。

    燕山认真端详了片刻,颔首评价道:“这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毫不相干,除了同是个女的,我真没瞧出和你有几分相似了。”

    他轻嘲:“难怪你这个‘盖世英雄’走在大街上也没人认出来,感情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拜的是个什么。”

    “寻常人家战时普遍躲在家中,大多也只是后来道听途说,未必真的见过我。”

    刚好前面的香客起身离开,观亭月遂凑到烛火上点香,“说到底,百姓求神问佛,求的不过是个心安。”

    “拜我还是拜门房老大爷,都没什么差别。”

    她说完,举着三炷香面朝石像勾头鞠躬,心里默默地想:

    这难道就是“我拜我自己”吗?

    不过大道三千,她拜天拜地拜自己,好像也不是很亏。

    早饭还没吃,从庙祠出来,迎神赛会的人群已然前呼后拥地去了别的街市,观亭月同燕山就近找了个面点摊子用饭。

    隔着不远便有瓦肆的说书先生摇着折扇讲故事,他嗓门沧桑有力,无端加深了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叫这周遭吃茶饼的食客都不自觉地围了过去。

    “……那正值夏秋交替的时节,雨水特别多,咱们这小城虽是后方粮草重地,但毕竟驻军有限,即便死守不出,也伤亡甚重。”

    “崔掠海便是利用了这一点,耗得守军将领精疲力竭之际,骤然发动奇袭。当日的情况几乎是千钧一发,再拖上半天,我安奉城必定沦陷……”

    尽管故事听了不下十遍,此间百姓仍被他引得咽了口唾沫。

    “就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队黑压压的骑兵,雷电当空劈下,照出一副烈烈招展的赤红军旗——

    “是观将军带着她的部下赶来了!”

    老先生颇为激动地捏着扇子,“那可当真是一支骁勇锋锐的兵马,他们现身的那一瞬,宛如离弦之利箭,穿云破空,势不可挡,直接将敌军撕开了条口子,攻入城来,仅仅半个时辰便解了守军之困。”

    “所谓‘麒麟一出,九州胆寒’当之无愧!”

    路人听到此处纷纷抚掌叫好,嚷着让他继续往下说。

    汤面尚未盛上桌,肘边仅摆了一壶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