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王侯归来时在线阅读 - 第121节

第121节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武官夫人,她的去向行踪自然不会惹人注意,而对外,旁人只知晓这个观夫人隐约身体不大好,生育后总要在清静的庄子里将养数月,仅此而已。

    “你娘……”燕山迟疑一下,斟酌措辞,“她是甘愿的么?”

    观亭月的眼睑半垂着,鸦睫长如蝶翼,遮住了视线与神情,一汪星眸沉着静谧的凉意。

    “我娘她……”

    “在‘大哥’死后,大概是伤心过度,也兴许是体弱,一直长久的未能再有身孕。”

    那十多年的岁月里,很难想象她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照顾这些本不属于她的小孩儿。

    这些观亭月已无从得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她娘从未后悔过。

    “等到四哥出世,宣德帝本人的情况早已江河日下。他原就多病,被国事、家事、太后的事搅得心力交瘁,忧思成疾,病得更重了,连着十几年再不曾有孩子。我娘却接着怀了我,生了江流。”

    燕山听言,联系前后始末终于明白,“怪不得钥匙仅有四把,而观老将军也只告诉了你的几个哥哥。”

    观亭月转过身去,盯着密闭阴暗的石墙,“我爹和王成平最初的打算是想等西太后百年之后,让几位皇嗣重回帝王家——毕竟她年纪很大了,指不定哪天一口气上不来,说去就去。而宣德帝却不能后继无人。”

    “但没想到的是……”

    “没想到她放过了小太子?”燕山道。

    “嗯。”观亭月看着他,“大概也是觉得宣德帝病体抱恙,万一死在她的前面,自己总得留个后手,才好继续‘垂帘’朝堂。因而在宣德末年,她没有再下令灭口。”

    “不过这倒不是最致命的,致命的是……大伯的阵亡。”

    观正风遭人污蔑给家中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致使观家上下困于风雨飘摇的危局当中,随时都有大厦将倾之险。

    观林海本想熬到西太后崩逝,就可捏着这些证据,由王成平从旁协助,以让几位兄长能够名正言顺,续上大奕皇室的血脉。

    但观家作为后党一派却依旧遭到太后的冷落,让他骤然萌生担忧。

    他怕自己终有一日也随观正风一样战死沙场,而秘密还长埋在石室下。

    也怕观家在他死后卷入纷争,遭到灭顶之灾,抄家、流放,亦或是被别的党派铲除。

    为庇护观氏,为保住宣德帝的子嗣,思来想去,他便有了今天的这个计划。

    但真相不能轻易重见天日,说不定惹来的就是弥天大祸。

    所以观林海才会叮嘱大哥。

    ——得等到面临危及性命的紧要关头时,方可以四把钥匙打开老宅书房密室的门,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化险为夷。

    连此话所说的,也仅是含糊的一个“或许”。

    燕山:“你爹是想用皇嗣的身份,好保他们一命?”

    观亭月嗯了一声,“毕竟朝中仍有不少拥护宣德帝的人,如果真的遇到生死之难,祭出这些东西来,总有循规守旧的老臣相帮,他们最信‘大统’和‘血脉’之说。闹得再大一点,没准民间也会掀起波澜,至少对太后是个牵制。”

    观林海的计划不可为不周全,他算到了当下,也算到了今后,但万万没有算到,大奕的寿命只剩下五年……

    当年宣德帝的幼子才牙牙学语,而太后却是七十高龄,他日一朝归西,正值壮年的观长河无疑是最好的继位之选。

    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再加上忠臣辅佐,的确有将大奕复兴重振的希望,说是“我朝东山再起之根本”一点不为过。

    只可惜,无论多美好的念想,终究是基于王朝还姓“高阳”的前提下。

    放在今朝屁也不是。

    燕山打量着柜子上的那几把锁,忽然反应过来什么:“亭月。”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你爹给你四位哥哥安排的钥匙里也另有玄机。”

    她不明所以:“什么玄机?”

    “你仔细想想。”

    “老将军没有给四人同样的钥匙,也并未把钥匙交给你大哥保管,却让几位皇子各执一把,目的便是不想秘密掌控在其中某一个人的手上。他的初衷是要四个人一起见证这个真相。”

    “他给你大哥的是石室的钥匙,而柜子只有三个抽屉,也就意味着,不管四人当中谁起了异心,都必须先说服你大哥,否则仅一人,或是两人中途变节,拿着抽屉的钥匙,是进不了密室的。”

    观亭月经他提醒,一股冷气不寒而栗地漫上指尖。

    燕山仍旧往下说:“退一万步讲,你大哥没能经受住对方的蛊惑开了门,来到这里。这第二个人可能是你二哥,也可能是你三哥,那么使用他们的钥匙便只能看到属于他二人的那份旧档。”

    “假设你的兄长足够聪明,猜到了自己是皇室血脉,假设他野心勃勃,你大哥就肯甘心吗?他一定不甘心,因为他没找到关于他本人的物证——弟弟有的,我难道没有?

    “抱着这个猜想,他绝对会怂恿另外两个人打开抽屉,最终便还是如你父亲的安排,四人一并得知了此事。”

    她喃喃自语:“那如若是我四哥和大哥……”

    燕山接着她的话,轻且缓地道:“你四哥对你大哥是没有威胁的。”

    观亭月猛地握手成拳,心口如有雷噬。

    虽讲得模棱两可,缘由却已不言而喻。

    ——四哥体弱,终生得在轮椅上度日。

    她爹……

    她爹连这个都想到了。

    他竟也担忧过自己养大的儿子会不会有心智动摇的一天。

    观亭月的思绪一团乱麻,在宫闱秘事与父子猜忌之间蹒跚磕绊地走了一回,过于惊骇的事实充斥在她脑海,像有许多声音此消彼长地交织。

    四下里出奇的死寂,她良久木然地往前迈开一步,却踉跄了下,被燕山用力扶住。

    “我没事……”观亭月缓缓地回过神,五指摁在他手背上,拼命收敛自己的心神。

    这是一场倾尽四人心血所做的无用之功,现下带给他们的,除了麻烦再无其他。

    “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尤其是当今皇帝……”

    世人皆知,绥帝郑重实对前朝遗脉一贯是痛下杀手,不留活口。

    好在三哥四哥未曾跟来,好在他出于谨慎考虑,命大内侍卫守在门外。

    燕山皱眉应下,“我知道。”

    可毕竟要拿出一个值得信服的结果去向上面交差。

    总不能告诉那位帝王,密室里什么也没有,是观林海和天下人开的玩笑……这理由三岁小孩能信吗?

    但寻常的东西,当真能够搪塞过去么?

    这里还有什么是不寻常的……

    突然间,某件熟悉事物浮现在她眼前。

    是把粗重的金钥匙。

    “对了,对……”

    观亭月瞬间握紧燕山的手,蓦地回头,“双桥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里面装的是前朝定王墓的藏宝图,不妨用此物来代替?”

    他听完先是一愣,没想到当初还留有这个。

    燕山正要说好,耳畔忽捕捉到一点风声,几乎是同时和观亭月一起盯向门外。

    “谁?”

    第96章 也不知他来了多久,听到了多……

    放在柜子上的油灯不知怎么的, 说灭就灭了,隔间陷入一片黑暗。

    观亭月的脚步因此有所迟疑,她惦记着那些旧档, 仓皇把信纸收好, 这才与燕山追出去。

    此刻,外面的石室内已空无一人。桌边的烛火燃得就只剩豆大的光点, 仿佛随时会熄。

    他们行至门口,不远处的两个侍卫许是在聊什么,见状赶紧站直身形,朝他行礼。

    “侯爷。”

    燕山巡视四周, “方才有何人来过?”

    二者面面相觑,接着便依旧拱手打躬,“确有人来……是府里的那位小公子。”

    观亭月皱眉,“江流?”

    “他说有要紧事和侯爷相谈, 是与石室有关的。属下见这少年同您的关系甚是亲密, 就……就未曾阻拦。”侍卫窥着他的脸色,后半句极其小心, 大概是发现他语气不对劲,也怕自己捅了什么篓子。

    当着大内禁卫的面, 燕山不好表露声色,听言便只波澜不惊地嗯道:“知道了。”

    “侯爷,可是出了什么事?”对方又再试探性地多问了一句。

    “没什么。”他神情自若, “小孩子胆子小, 适才被我一吓,多半是跑了,回头我自去寻他。下次再有这般情况,记得要先通报。”

    侍卫连忙应下, “是。”

    隔间的柜门还未关上,观亭月别有深意地唤他,“燕山,我们先进去。”

    “嗯,好。”

    等离门外的守卫远了,她才低声忧虑,“也不知他来了多久,听到了多少。”

    凭燕山对江流的印象,只觉得这个小鬼行事冲动,时而稳重多疑,时而又莽撞热血,会悄悄潜来偷听,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你认为他会去告诉你的两个哥哥?”

    “那倒未必。”观亭月轻轻摇头,“江流这点分寸还是有的,我是……怕他会多想。”

    他性格一向过于偏激,大概是幼年时缺少长辈引导,直到现在,观亭月还摸不透这个弟弟的想法。

    再度点亮油灯,刚刚走得匆忙,钥匙与锁没来得及收拣。

    她把四份旧档和黄布全数装起来,对柜子做了些手脚,仅留下一层抽屉挂上银锁,看上去,就好像装着秘密的柜匣从始至终只有一个。

    如此将戏做全,也可防着上面再派人进隔间调查。

    一切布置妥当,从书房出来时,日头正盛,暮春的阳光已有初夏的灼烈,被近处的檐铃一反,光线白得耀眼。

    观亭月向沿途的婢女小厮打听,却都没问到江流的行踪,不晓得他离开密室后跑去了哪里。

    “他的事暂且不管了,我们先将双桥找到再说吧。”她只能作罢,“她那把钥匙如今才是最重要的。”

    燕山看出观亭月心急,试着安抚她的焦虑,“你慢慢来,也不必这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