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在线阅读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9节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9节

    若说在时下,冬季里的蔬菜最为畅销的有韭菜的话,那么身价最为昂贵的,黄瓜也绝对能排得上最前列。

    这下子,有些人便怎么也不肯放菜农们离去。一边与他们询问黄瓜何时能成熟,一边又明里暗里的打探菜农们到底是在哪种植的冬季蔬菜。

    菜农们一面老实的回答问题,一面也在心中惊讶。

    因为来之前,韩彻便还与他们交代过,若碰上有人询问他们是在哪种植的,可以全数告知,不用做隐瞒。

    很快,柏州刺史带领当地百姓种植出不少冬季蔬菜的消息,便在平洲府城传开了。

    有那反应快,行动力也强的,便开始命仆从去柏州这边直接购置。

    冬季里食用上这么一份鲜嫩的蔬菜,不仅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炫耀自身实力的手段。

    那些做工抵债的百姓最近也是越来越积极认真的在种植冬季蔬菜,因为上次售卖完蔬菜回来,韩彻竟让人做账,言道此次种菜赚取来的银钱在扣除掉他们之前赎人借官府的银钱后,剩余的都会分与他们。

    官府确实没办法经商,但是官府能给百姓做靠山,帮助他们赚取银钱。

    于是等到春二月初,韩彻算了下时节,需得开始为春耕的事情忙碌了,他便命人给所有做工的百姓结清最后一批银钱。

    当时是奔着还债来做工的百姓,结果这才两个来月,不仅还清了赎人时欠衙门的银钱,还喜滋滋的往家里带回来了不少银钱,直把家人都惊得恍如做梦一般。

    这消息也马上传到了闫家,闫四郎听得整个人都傻到愣在了原地。

    冬季蔬菜种植的事情,传播得这般广泛,闫家自然是早就知晓了。便是那些个蔬菜,他们还买过几回食用呢!

    菜确实很新鲜,作价也同样不便宜。

    作为生意人,他们家是一面吃,一面忍不住去计算,这么多的蔬菜,到底能售卖多少银钱。

    只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整个冬季挣来的这许多银钱,那位韩刺史竟就这么舍得,全分给那些个百姓了?

    注1:出自清,《京都竹枝词》;“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是何心。”

    第70章

    取水

    在说到衙门给那些百姓分了一笔不小的银钱时,闫四郎的脸上还显露出几分凶狠。

    不论什么时代,能做人口贩卖这行生意的,就别指望他们的人性能有多良善。这类人好似骨子里生来便带着狠毒,对于招惹他们的人从不肯心慈手软。更别说官府这次何止是侵犯他们的利益,可以说是完全不留余地的在斩断他们的财路。

    “二叔,咱们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了。”闫四郎阴鸷着一张脸说道。

    这些时日,官府赎人的事仍旧在继续。

    这么多年来,被抵押出去的孩童又何止那一百多名。在最开始官府出面愿意借钱赎人时,有些家里太过贫穷,或是抵押的时间较久的,便难免有那么一些做父母的并不怎么愿意去赎回孩子。

    为了尽快多赎回些孩子,韩彻便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依旧是官府借钱给百姓赎人,但这一次的欠债不落在百姓身上,而是落在那些被赎回来的孩童身上。

    赎回来的孩子先留在衙门给官府做工,待到他们的工钱能抵消欠债后,才可获得自由身。

    古代婴幼儿存活率远不如现代,柏州又过于贫穷,于是不缺“货源”的放贷人在接受孩童做抵押时,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出手,也是有一些门坎的。比如年纪太小的不要,身体素质太弱或有明显缺陷的也不要。

    尤其是这几年,能被抵押出去的孩童便大多都是已经到了知事的年纪,属于放贷人很好出手的“货物”。

    因着韩彻又来了这么一出,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闫家便又被赎去近两百名孩童。

    最要紧的是,有些孩童闫家甚至都已经将其售卖了出去。结果那些百姓在官府的撑腰下,拿着契书过来赎人,逼得闫家不得不耗费更多的银钱,去把人重新赎回来。

    闫家因这事银钱损失的可不少,人也得罪了好些。

    闫四郎被这事弄得可谓是焦头烂额,急火到不行。若非这次行动的是官府,又有闫家主的制止,闫四郎早摁耐不住了。

    “我早先便与你说过,凡事勿要急躁。若非你未到时间便去寻卖家,纵使那些人拿了契书来,又能如何?”闫家主瞪向他。

    以往这些拿来做抵押的孩童,再在高利息的快速滚动下,基本上是绝了被赎回去的可能。所以如未到时间便把抵押的孩童拿去售卖的事,闫四郎并非第一次做了。

    “我,我这不是估量着他们赎不起人了么!正好又有买家需要……谁知道这位新刺史会来这么一出。”闫四郎不甚服气的说道。

    闫四郎就没见过像韩彻这样的人!

    在他看来,韩彻这么做简直比传说中的散财童子还要来得离谱。这哪里是慷慨,这明明是傻子。

    不管是谁,但凡有个什么技艺,都是藏着捂着,当传家宝一样去对待的。结果韩彻倒好,那么能挣银钱的技艺,就这么全白白给出去不说,他还相当于是花钱请人去学技艺。

    “官府这次看来是要严办这事,吩咐下去,让所有人最近都收敛点。”深知侄子性格的闫家主便还又说道:“新来的这位韩刺史,我派去打探的人回来告知,他便是教授安南百姓造出藕粉和白糖的那位。”

    碰到这么一位懂民生,能带领一地百姓挣银钱,快速发家致富的,只能算他们倒霉。若不然,他们还能与官府明面上直接去抗衡不成?

    话又说回来,便不说那能带来巨额利润的白糖,单只是这一次的冬季蔬菜,都让闫家主动心不已。

    “你刚说,那些做工的已经归家?”闫家主便一脸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呢,带了好多银钱回去的。”闫四郎一想到这事,心情便烦躁不已。

    “想来那些人应当都会冬季种菜的技艺了?”闫家主再问道。

    “那肯定都会了!”闫四郎刚一回答完,意识也便反应了过来,眼睛瞬间变亮了。

    “如此,你便去办这事吧。”闫家主说道:“这次学会技艺的人数众多,便是咱们不去打探,旁的人也一样会去。”

    等到打探的人多了,等到年底他们拿出去售卖,官府知晓又能拿他们如何?

    再者,他们这种专门的生意人,论渠道和人脉比之衙门去组织百姓统一售卖,肯定会更为方便许多。

    如此一来,官府再想用这法子去帮那些百姓挣钱,怕是也不成了。等没了这份来钱的门路,时间久了,那些个百姓之前挣的银钱也花完了,到时候不还是得来找他们放贷。

    至于那位韩刺史,他便是再如何懂民生和种植,除非他能解决柏州贫瘠缺水的最终问题,否则依然还是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辈子。

    “是!”闫四郎这回是心情愉悦的应下。

    把冬季种植蔬菜挣得的利润全分给百姓,一方面是韩彻怕衙门落个经商和与民争利的名声,另一方面,柏州这地方的人实在是太穷了。他不得不担忧前脚衙门才借钱给百姓把孩子赎回来,后脚有那么一些人便又因为生存不下去,把孩子拿去做抵押。

    现在那些需要抵押孩子才能维持生活的家庭,有了那笔钱,起码短时间内的生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除去父母主动赎人的那批,剩下的还有近百名孩童,便都是以自赎自身的方式留在衙门。韩彻想着既能教授他们一些地里的生存本事,也能保障他们的平安长大。

    毕竟父母一开始并不积极借钱赎人的情况下,韩彻没办法高估人性。还不如先留在衙门做工,待过上几年他们长大成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便可以自行选择归家还是重新分地编户。

    这时代除了北地京城那边一些重要繁华的府城,哪哪都是地广人稀,完全不愁没土地分给他们种植。

    安置这些孩童的地方,韩彻也一早便选好了。作为刺史,韩彻这次按例可得六顷地的职田。另外刺史府同样也分配有职田,作为补贴。

    职田原来的佃户依旧还留着,只今年韩彻做了更改,以工钱的方式支付佃户和这群自赎自身的孩童。

    工钱这一块,韩彻是特意算过的。给的比佃户之前租佃职田的收益要高得多,佃户自然是十分愿意的。有佃户们带领看顾着这些孩童,韩彻和衙门也能省不少事情。

    如今天气逐渐变得暖和起来,韩彻这日便带着韩老三出了城,出发去职田。

    平洲那店家实力确实不错,之前约定的是春三月之前便可,老板却在春一月末就给韩彻弄回来了棉花种子。

    但就算是这样,时下并未广泛种植棉花,因此店家能弄来的这些棉花种子,也是远远不够韩彻推广到柏州每个百姓家中都能种植。

    韩彻便只能今年先在他的职田里种植,待年底收获后再做推广。

    前些时日,地里稍微松泛些,佃户们便带着这群孩童开始翻垦土地。柏州这地方虽贫瘠寒冷,但其实白天的温度还好。

    为了能让他们种地更为轻省有效率,韩彻也一早便给职田这边置备了不少耕牛和农具。

    此刻,佃户里的管事陪同韩彻去看了预备栽种棉花的选地:“大人,您看这地翻垦的可还行?”

    “可以。”韩彻点头道。

    虽说棉花如今还只是贵族阶级才会在家中种植的奢侈观赏花卉,但佃户们都是地里常年在地里劳作的。一些并不是很需要技术的事情,只需韩彻交待一声,他们便都能做的非常好。

    见着韩彻满意,周围的佃户和孩童们都显得非常高兴。佃户们过去租佃职田,是按租佃的田地亩数去缴纳固定的作物或银钱。若碰上收成不好的年月,佃户们可能挣得还不够自己食用。

    但这种职田,在官府的强制下,佃户想不种都不行。

    孩童们在自己家里时,因为贫穷,家里地里的活从懂事起,便得跟着大人一起干。在被抵押出去后,那些放贷人更不是做慈善的。在抵押期间,这些孩童不仅要给放贷人做更多的活,做得不好的时候,常常挨打受骂。

    若是被售卖去做奴仆,遭受的罪往往便只会更多。

    棉花在种植之前,还需要灌水足墒,再施入底肥。

    韩彻一边讲要点一边再择选一块地演练一番,接下来便交由佃户带着孩童们自己去试着cao作。

    似这般忙碌了一段时间,职田这边的棉花终于顺利的播种下去。一晃时间便进入到农历四月下旬,寻常百姓家中的春油菜和春小麦也都陆续种植完毕。

    韩彻开春前便让人去寻城中铁匠打造的一批铁镐也正好如数被送来,他查验完没什么质量问题后,便命人发出通告,言道官府又要招人做工。

    这次招工为的便是解决柏州贫瘠缺水灌溉的大问题。

    自从来到柏州任职,这五六个月的时间里,韩彻几乎都没有停歇过。尤其是在冬季蔬菜种植时,他更是没少带着韩老三,以及府衙特意找寻来的向导去到三个县做巡查。

    柏州是受地理位置等气候因子影响,常年降雨量过少,地表蒸发又严重,很是影响了作物的栽种。

    针对于地上水严重不足的问题,韩彻当时便想到开发地下取水。

    一直关注着韩彻这边动静的闫四郎突然便听闻一消息,已经没了之前的轻视,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忍不住当场骂了句脏话:“特么的,他不会真从地下搞出水来吧!”

    第71章

    催税

    适用于干旱区域,又以时下技术能实现的水利工程,韩彻一共想到了两项——坎儿井和防渗水窖。

    坎儿井是利用和开发地下水,也被唤做井渠。

    在将工人召集一定数量后,韩彻便带领他们去到了勘测并规划好的第一处施工点,位于柏州辖下三县之一的漠县。

    韩彻这次找铁匠打造的铁镐是可活动的,一套配制两个头,一头的形状类似于镢头,可用于刨土。另一头则较尖,作用于碰到较硬的土质或石块树根时。

    除了铁镐,还有时下常用的铁铲等挖凿工具,韩彻也都有做配制。

    最先动工的是下游部分明渠的首段,还有坎儿井的龙口。

    接下来,便是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朝上游方向逐段开挖竖井。同时,每挖好一个竖井,便马上安排两人下去,一朝上游,一朝下游的分挖连接竖井的暗渠。

    衙门不拖欠工钱,前来做工的汉子们拿着又比较顺手的工具,进程比韩彻预计的还要来得迅速。这也跟伙食管饱有很大的关系,柏州缺水贫瘠,地里作物产出实在有限。大部分的百姓平时自己在家中是根本没办法实现顿顿管饱的。

    但在这里做工,吃食跟上,体力自然便也能跟上。

    况且坎儿井的作用,韩彻在一开始便详细的跟他们讲解过一番。前来做工的百姓听说有了这个坎儿井,便能解决他们这里的缺水问题,自然干劲也十足。

    接下来的时间里,附近一些百姓还自动自发的跑过来帮忙。

    竖井和暗渠等工作他们不方便参与,但帮忙运输挖凿出来的泥土砂石等杂物,却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