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在线阅读 - 第306节

第306节

    另一位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有个有名的儿子张廷玉,万缄不如一默,自然也是他的家教,不过今天他也终于按捺不住了,便以破釜沉舟的口气言道:“钱粮其实是有的,只不过皇上这边有没有大毅力……”

    众人一听,心里了然,但是谁都不会主动接口,更有佛伦连连摇头:“不成,不成,真要动了旗人的铁杆庄稼,北京城里的那些混账王八蛋一定活撕了你我,绝对不成。”

    旗人有多混蛋,在场的大学士们谁不清楚,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是,即便你愿意为此作出牺牲,但出于稳定朝局起见,康熙会不会庇护你?就如历朝历代的改革者们的下场一样,不得善终是小事,一生令名可就付诸东流了。

    张英沉寂一回,头又抬了起来:“旗人的铁杆庄稼牵扯甚多,朝廷无法决断也属是正常,但是除了铁杆庄稼以外,各府在直隶的庄田总不是忌讳吧,大清已经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了,宗贵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少不得也出一点血。”

    张英言道:“我的意思,地还是他们的,但税总要交,这么一来至少京城的粮食及京旗的军资不必要从山西转运,山西的饷粮就能用来支援陕甘,朝廷也就能有喘息的机会。”

    “敦复兄你是要做孤臣呢。”伊桑阿苦笑起来。“可就算皇上念着你的好,但你这个建议可是要断子绝孙的,说句不好听的话,皇上能顾拂你张家一辈子吗?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个仇,各府可会永远记着的。”

    张英的建议也触动了佛伦的利益,好在他是明白张英的用心的,因此也善意的劝阻道:“张阁老此事不成呢,皇上也得给几位王爷面子,而且几位阿哥也牵涉在内,闹出乱子来可就不好收场了。我的意思,还是得在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办差上。”

    张玉书一听差一点跳了起来:“不能再压地方士绅了,士绅乃是国之根基,真要把他们都逼到海逆一边去,那大清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张玉书的老家在镇江丹徒,如今是华夏朝的治下,作为郑克臧钦定的铁杆汉jian,张氏一族的财产早就被抄没一空,自然也不在乎清廷是不是对士绅下手,但是他不在乎,他的门生弟子们在乎,既然活在这张枝器连生的官僚大网上,张玉书就不能不为党徒们说话。

    “士绅怎么可能被逼到海逆一方,张阁老多虑了。”佛伦冷笑道。“海逆在江南不也在搞摊丁入亩,按田亩纳税赋嘛。”佛伦的话是没错,但是华夏朝搞这一套有其便利的条件,那就是大多数的大地主被以汉jian的名义抄没了家财,剩下的自然噤若寒蝉。“再说了,海逆能抄家灭族,难道朝廷就办不得嘛!”

    文渊阁内的气氛当时就剑拔弩张了起来,几名汉族大学士气得面色发紫,好在吴琠出面打圆场:“几位阁老不必如此意气,大家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来来来,坐下来慢慢商量。”

    场面是缓和下来了,但是所有人都失去了再说话的兴致,于是文渊阁重新恢复到最初的那种压抑,直到受不了的伊桑阿提议道:“要不今天就先这么散了,大家回去后再仔细想想,也可以小范围集思广益一下,总之既要镇之以静,又要确保陕甘无事……”

    这边大学士们是散了,那边内阁学士李光地却奉旨朝觐,看着卧倒在病榻上的康熙,号称琉璃蛋子的李光地此刻也有些神伤,但是时光无法倒转,名列南朝汉jian通缉榜上的李光地只能一门心思辅助这位退无可退的鞑主了。

    “李光地啊,内阁里都是一些扯淡的家伙,成天介只会算小算盘,一个好主意都没有。”病恹恹的康熙看着面前的臣子,也不云遮雾罩,简截了当的问道。“还是你给朕出个主意吧,怎么才能把大清维持下去。”

    李光地虽然来的时候早有准备,但康熙说得这么直接他也是一愣,愣过之后,他犹豫了一下,似乎注意到他的表情,康熙无力的一挥手:“有什么说什么,朕恕你无罪。”

    “既然皇上如此说了,老臣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李光地先谢过恩,然后爬起来重新坐到康熙所赐的锦凳上,这才慢慢开口。“臣以为,眼下的局面,要想即挡住海逆自四川北上,又确保甘陕不失,对朝廷支出的压力太大了。臣或以为该有所取舍。”李光地边说边偷眼观察康熙的反应,见康熙面无表情,他在患得患失之下也只好继续说道。“臣以为狭西与甘肃之间只能保一个,甘肃因为面对准格尔的威胁,不如壮士断腕了,至于陕西,臣以为也不能全保,陕北的包袱一定要丢掉。如此朝廷才能有余力沿潼关、秦岭道、巴山道设置三道关口,防止海逆据此北上。”

    “甘肃、陕北。李光地,你给朕出了难题啊。”康熙叹息一声。“不战而弃土,朕如何向朝野上下交代,再说了把陕甘丢给暴民,焉不是为朝廷再树一敌啊。”

    李光地知道康熙是心动了,只不过觉得无法交代才有所犹豫:“臣以为皇上不必担心朝野舆论,朝廷或可以用立藩的方式……”

    “立藩?”康熙眼角一挑。“朝廷之前裁了三藩,如今又要立藩,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难堪吗?”

    “当然不是明着立藩。”李光地补充道。“可择一二忠信臣子以提督、总督名义镇守两地,只是私下里言明,朝廷可以给他们任官的权力,但钱财一应无有,唯靠自己,如此不王而王,有心之辈自是有的,而朝廷只需牢牢控制关中……”

    “你这个建议不妥。”康熙突然打断了李光地的话。“且先下去,容朕仔细想想。”

    “喳……”

    第450章 善后(下)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六日,清廷发出上谕,任命西安左翼副都统丹岱为甘肃巡抚兼甘肃提督,驻节定西,又设西宁道兼西宁总兵、肃州(酒泉)道兼肃州总兵、甘州(张掖)道兼甘州总兵、凉州(武威)道兼凉州总兵、兰州道兼兰州总兵、宁夏道兼宁夏总兵各一员。

    这些兼领文武且拥有任命属吏及地方州府官员的总兵们,在上任之初就受命“自筹粮饷、自办防保、绥靖地方、镇戎藩蕃……”因此成为事实上盘踞地方的军阀。

    丹岱所谓的甘肃巡抚不过是清廷保全面子的最后一点遮羞布,其政令根本只能在定西、陇西、渭源、通渭、天水等少数依旧由清廷直接任命亲民官的地区通行。

    八月十日,纷纷觉得分立六镇还不够的清廷又任命狭西督标中军副将张岳出任平凉分守道兼掌平凉总兵。接着清廷又在榆林、延安设立兼领知府的榆林道副将、延安道副将,同样把陕北的包袱丢给了藩镇……

    郑克臧见到李思久已经是九月后的事情了,这当中自然有很多故事,不说其一度试图抵抗夏军进入成都,就是之后的让城、安抚、改编也花了太多的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乖乖的只身来到武昌,也算是识时务。

    “李卿,你在西川做得好大事。”郑克臧口中的西川是华夏朝厘定川中后所设新省,下辖六府两直隶州,与叙永、益东两省均分偌大的四川,目前只有北方保宁府的部分县域尚在清廷的控制之下。“朕以为若非天时不与,卿还能更上一层楼啊。”

    郑克臧的评价虽然只是微带讥讽,但是对于一个新近归附的臣子来说还是过于沉重了,当即唬得李思久半是心惊半是做作的跪伏下来叩首道:“臣不识大势,妄阻天兵,实在是臣之罪过,还请圣上治臣之罪。”

    “李卿这是说的哪里话。”郑克臧大笑道。“朕可是过河拆桥之辈,起来说话吧,朕这边不是满清,不兴动辄跪拜。”待李思久爬了起来,郑克臧又道。“说你做得大事是说卿的胆略,舍重庆而雅州,诈降勇夺成都,一桩桩一件件,胸中没有韬略,没有胆略、没有抉择、没有决断,如何做得出来,由不得朕不佩服啊。”李思久不知道郑克臧这番话的用意,只好十分尴尬的听着,就听郑克臧话锋一转。“不过既然投了朕,卿就得暂时收敛锋芒了。”

    李思久这才抓住机会插话应道:“圣上教诲的是,臣晓得该如何去做了。”

    “你不晓得的,朕可不是让你含晦韬光,该做的还是得做。”郑克臧笑容收敛,冲着李思久点点头。“你只管好生去做吧,是英杰总归会脱颖而出的,朕也不会让你没有下场,寰宇如此广阔,自有你发挥用处的地方。”

    对华夏朝的疆域还不甚了了的李思久有些懵懵懂懂的退下了,才到临时居住的府邸就接到礼部的使者带来的诏书,由此受封为新会(县)伯,领世袭爵田三百一十七甲。只是他前脚刚送走讨喜的礼部的使者,紧接着兵部又派人送来了告身。

    果不其然,对他还是有些忌惮的郑克臧并没有给李思久出镇地方的机会,只是以从二品兴国将军出任枢密院佥事,算是把他暂时拘在了郑克臧的眼前。

    大丈夫能屈能伸,李思久以这种心思在华夏朝落下脚来。与他的想法不同,陈上川、杨彦迪、鄚玖等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毕竟在作为都督府的殖民地做一介土大王还要跟蛮邦争长短并不是一份很好的职业,再加上汉人常有的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想法对他们的影响,因此几人经过长久的考虑,终于决定向华夏朝献上版籍。

    对于陈等人的殷切,内阁曾经几度讨论,彼此也有些争议,觉得不接受会寒了陈、杨、莫的报效之心,但是接受却会堵塞了其余移民向化之路。

    矛盾上交到郑克臧手中,郑克臧也破费思量,最后再确认陈等的确是真心实意献土之后,郑克臧拍板将三人从内藩转为爵臣。陈上川一族由此得了一个县伯、一个郡子、三个县子;杨彦迪一族也得了县伯、郡子各一,本人还得到伊吾郡开国郡公的显爵;莫玖则受到恢复原姓的嘉赏,父子分别获得县伯和县子的世爵,由于华夏朝两个爵位可以叠加,也可以分开承袭,莫氏至少保证了三代富贵,从而得以荣归故里,并在夏军中开始立足。

    至于没有效仿陈、杨、莫三族向华夏朝纳土的美兰黄氏、美荻陈氏、定祥李氏,郑克臧也没有要求他们一体执行,反而赐边臣封号以安其心,不过原领土总兵、土副将之土司封号一律开缺,改易为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知寨四阶,另外按功绩赐其子弟五等武骑尉,以与世爵子弟所袭云骑尉做内外分别。

    随着土司官的名号改变,包括湖南、益东、叙永、云南、广西、广南在内的各省开始重新清查各地土司状况,而金兰大都护府和刚刚升格的西渤泥大都护府也开始把原来郡改制为内地州县。其中金兰十一郡编为河仙、西贡、静海三个直隶州二十二个县及三个土府、土州;西渤泥四郡编为坤甸等一个直隶州及九个县并八个土府、土郡。

    金兰方面的纳土行为还刺激了纳闽的陈龙,不知道是郑克臧忘了还是总理蕃洋列国事务衙门的工作太忙官员出现疏忽,陈龙至今没有获得华夏朝的爵位,甚至之前的土总兵如今的土知府都没有份,这就不能不陈龙惊恐了。

    “大家伙说说,朝廷是不是准备对我们下手了。”

    由于纳闽这边的移民都是当初降郑的清军,先天上对郑氏王朝有着警惕,所以当一些细微的征兆被人为的放大之后,原本就患得患失的主政者难免会出现极度焦虑的情况。

    “侯爷,我看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陈龙身边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谋士,但当初勾心斗角的事经历的够多,不少人还是能对此事分析个子丑寅卯。“若是朝廷要对咱们下手,那只要让船队不来就行了。”这倒是不错,毕竟纳闽现在还没有自我补血的能力,一旦失去了中枢的支援,陈龙也就不败而败了。“再说了,对面的商馆还很是平静,若是朝廷真有处分,他们肯定早有反应。”

    “侯爷,王镇说得对,朝廷应该没有对我们下手的意思。”事实上总兵以上的俘虏是不可能流遣到纳闽的,因此此人口中的镇并非是对绿营总兵的尊称,而是在队一级之上的岛内各地镇守官的称呼,这也算得上中国特色,毕竟官往大里称呼不讨人厌嘛。“之所以,没有册封的钦差到来,估摸着是哪里卡住了,侯爷这边还得使些劲。”

    “若是在朝中打点一二就能解决问题,本侯自然不会吝啬。”陈龙当即表态认为钱不是问题,这也可以理解,比起受监视的降官生涯来,做土大王的日子绝对比做笼中鸟舒坦,从这一点的认知来看,陈龙显然同没有历史包袱的杨、陈、莫等人在心态上完全不一样。“但是最近的传闻可有听到,朝廷会不会等着咱们学金兰诸侯一样纳土呢?”

    “该不会吧。”属下们有些犹豫的回应道。“毕竟咱们的情况跟金兰不一样,人家可没有得郑家一丁点的帮助,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而咱们算什么,最多是走狗前驱,哪还要什么纳土,不过也说不准,若是侯爷自认这江山是自己的,说不定今上就是存心让咱们清醒一点。”

    “混账东西,正反两面都被你说了。”陈龙呵斥一声,随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若真如你所言的,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侯爷写封言辞诚恳的奏章吧,或许能让今上释疑。”属下们嚼了番舌头给出一个答案。“要不,就干脆请一位监军来验明心迹,想来若是不算太贪的话,总能应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