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为着粤海总督这个重要职位,都不需要知道史鼎和文丞相谈了什么,面圣之后不是先拜访承恩公府而是拜访文丞相,这就说明了史鼎的离场和态度。

    黛玉得到这个消息,心情十分平静,毕竟是凭军功挣回侯爵的人,怎会被一个裙带关系左右。只有宠物狗才需要被拴着链子摇尾乞怜,而史鼎显然是狼。

    粤海兵权的事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林如海自然也知道史鼎拜访的第一个朝中重臣是文丞相,这就很有意思了。

    和黛玉商量此事的时候,林如海道:“果然天下事无出玉儿意料者。”不过林如海依旧好奇:“忠靖侯从军的时候,玉儿尚未出生,你们从未见过面,玉儿如何笃定史鼎会做此选择。”

    关于史鼎选择和长康宫切割的概率,之前黛玉也分析过。但是人与人不同,万一史鼎就是那个思维异于常人的异类呢?

    黛玉自然知道父亲问的是这个,于是道:“就算史鼎不走阳关道,偏走独木桥,咱们至多没有得利,但是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此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无非是粤海总督换成石光珠或是史鼎继任,但是史鼎依然选择长康宫。那又如何呢?之前就是这样的格局,无非是维持原状而已。

    但是只要有了大朝会上太子那番顾全大局,恩威并施的话,太子必得人心。从这一点上说,东宫依旧有所收获,何乐而不为呢?好比下棋,有人取势力,有人取实地。咱们和长康宫这一局,必然得势,大概率还能取实地,乃是上上之局了。”

    林如海得承认,黛玉这番话,他无法反驳。而且现在史鼎直接去找文丞相,也证明黛玉的布局一开始就是对的,在这一局棋上,黛玉已经开始收官,而且几乎已经见到屠龙大胜的定局。

    文丞相在政治上没有明显的偏向,向来以大局为重。史鼎与文丞相沟通,释放的信号便是追随朝廷,以国家利益为重了。这表面上是在太子和九皇子之间没有取舍,实际上就是已经和九皇子剥离。追随朝廷,那太子就是朝廷正统的储君。

    得知这个消息后,九皇子借着入宫请安的机会到了长康宫,气咻咻的将此事跟小钟妃说了,还道:“我们果然没有错疑史鼎。早知如此,当年在给粤海诸将请功的时候,就该提拔石光珠。没想到提拔起一个史鼎,竟是个白眼狼。”

    现在这局面,小钟妃也是焦虑的,不过还是批评了九皇子:“你呀,一着急就说胡话的毛病该改了。且不说当年史鼎的功绩本就比石光珠高,就说史鼎乃是承恩公夫人的兄长,本宫不在提拔史鼎上使力,如何能得承恩公府的支持?总不能因为现下史鼎不识抬举了,便觉当年的做法也错了。”

    九皇子也明白这个道理,道:“儿臣只是一时气话。”

    小钟妃却道:“虽是气话,到底暴露你一旦情绪上来就不够冷静的弱点。要成大事,无论成败逆顺,皆不可自乱方寸。”

    九皇子垂首应是,言道自己记下了,母子两个才开始讨论史鼎的问题。

    小钟妃媚眼一眯,道:“老保龄侯夫人也病了许久了,既是史鼎不识抬举,便将他留下来守孝吧。”

    九皇子也面如寒霜,带着几分狠厉的点了点头。长康宫自去安排不提。

    史鼎回府之后,便着手打听城西宝庆堂柳郎中的人品、医术、医德。

    柳行好打听得很,乃是理国公府的旁支,其兄长柳征便是新任的松江知府。别看只是个从四品的官,当初为了这个职位,太宗皇帝还特地敲打了朝臣一番。就是史鼐夫妇,也知道一些。

    保龄侯夫人道:“要说这个柳行,据说医术确实高明,林如海的夫人在江南时候就吃他的药,这么多年了,这气色瞧着越发好了。林家回京之后,宫里是来过太医给贾敏诊病的,后来贾敏依旧吃柳行的药,可见林家十分信任他的医术。就是金陵薛家的家主,之前病得什么似的,后来吃了柳行的药,前几个月已经好好的能够带着家小回南了。

    但是这柳家跟林家走得近得很,柳家有个姑娘,不过是郎中之女,却常来往与尚书府,据说现在跟林家几个丫头通吃同住同学,三五不时的就在林家住下。这林家如此抬举一个郎中之女,可见两家交情不浅。

    三叔说这柳郎中乃是文丞相推荐的,原本我也不该起疑。只是文丞相府上可跟宝庆堂没什么来往。这林家,林家丫头之前去文丞相府上做过客,也不知道这邪门丫头又跟文丞相说了什么。”

    史鼎带兵惯了,面容自带威严,低低的嗯了一声。这回二嫂倒是聪明了一回,竟然能猜到林姑娘头上。“既然兄嫂都说柳郎中医术高明,母亲这病就请柳郎中回来瞧瞧吧。”

    这个,保龄侯夫妇都不敢同意,又说起黛玉给湘云写了一封信,就直接离间了长康宫和史家的事:“林家那丫头年纪虽小,却满肚子的坏水,别又出了什么坏主意,要害老太太吧?咱们老太太福气厚,定然长命百岁。”自然,史家兄弟两个也都知道老太太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世。

    这几日老保龄侯夫人的院子外头,都守着史鼎从粤海带回来的侍卫。

    叫史鼎说,瞧林家丫头行的事,桩桩件件都光明正大着,不至于做出举荐郎中又害人的事,但是兄嫂坚持不用柳行,且老太太的病情也平稳,史鼎就没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