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一条四爷,二饼福晋在线阅读 - 第151节

第151节

    “户部一摊子事,你想累死老四?”八阿哥瞪他一眼,“算着时间,大哥那边该走了吧?”

    “没这么快。”九阿哥掏出怀表看一眼,让侍卫爬墙头上看看都有哪些人。

    侍卫偷偷跑出去看一眼,“有盐商也有当地的土豪乡绅。”

    “船要下西洋的消息没放出去?”九阿哥奇怪。

    八阿哥听着外面吵吵闹闹,“估计没听到。”

    驿馆后面是住家,八阿哥想了想,让两个身手好的侍卫从人家院子里翻出去,请几个当地百姓。不大一会儿,淮南城大街小巷响起,“大消息,大消息,朝廷组织船下西洋啦……”

    “听说这次随船名额从二十家增加到三十——”话没说完被围观者打断,一听朝廷会在全国挑选出三十家最具实力,最出名的商号随船下西洋。转眼间,跟着凑热闹的老字号的掌柜们一哄而散,只剩下盐商。

    八阿哥听着侍卫汇报外面的情况,嘴角溢出一丝冷笑,“再过半个时辰,把盐出码头的消息放出去。”

    正午时分,驿馆的厨房里溢出饭香,大阿哥派军船过来运盐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堵在驿馆门口的人脸色灰白,事已成定局,不得不转身回家。

    而就在这时,活动在外的侍卫凭着圣旨调来当地驻军,把闹得最凶的人抓起来。也只是把人抓起来,既没抄家也没深究,淮南百姓拍手叫好的同时无不称赞皇阿哥仁慈。

    不过,康熙可不会给胤禩什么圣旨,而八阿哥确实有,因为那出自四阿哥之手。

    九阿哥捏着明黄圣旨,咂咂嘴,“老四怎么就不怕汗阿玛治他?”

    “汗阿玛跟他计较他早死千百次了,汗阿玛治的过来么。”八阿哥已从最初的震撼到如今的淡定,有时候也挺佩服自己的适应能力,“接下来去哪里,淮北?”

    九阿哥道,“我去淮北,你留在这里。那些秋后蚂蚱估计还得蹦跶些日子,对了,大哥有没有给咱们留些人手?”

    “留下七八十名士兵,足够应付。”八阿哥一点也不担心,别看人少,但每个人都有鸟铳,不怕死的尽管来。

    他想到的九阿哥也能想到,隔日便带一半人去淮北。淮南这边的事闹得太大,都出动海军了,淮北的盐商惜命,可敢再闹,而且他们也闹不起来。

    此时商人地位很低,商人的子女多半只能和商人的子女成婚,酸秀才家的生活过得去,在富家千金和平民之间,酸儒们也会选择迎娶普通女子。所以,淮北的商人之间多多少少都有点亲戚关系。

    比如,朝廷组织船下西洋的事消息传到淮北,口子酒的少夫人就回娘家,明确告诉身为盐商的父亲,婆家准备带酒去京城参选,如果闹事连累婆家被四阿哥逐出京城,以后就当没生过她这个闺女。反正一旦婆家造朝廷厌弃,好日子也到头了,她活着也没多大意思。

    可把她父兄唬一跳,忙说、保证,不闹不闹,一定竭力配合九阿哥整顿盐课……等九阿哥到淮北,呈现在他面前的情况和淮南截然相反。九阿哥误以为八阿哥淮南菜市口拔枪起到作用,暗暗决定向胤禛学习,该狠的时候不能手软。

    西洋之行是由恭亲王全权安排,胤禛根本没插手。他只是派人给远在江南的兄弟们递个消息,得到消息的商家赶到京城时,海选还没开始。

    而此时已到康熙三十七年七月份,戴铎和年羹尧带人在西北地区绕一圈,当地盐商没有因为八阿哥和九阿哥离开多日又提高盐价,便回京述职。

    两人虽然在胤禩手下做事,却是胤禛提上来的。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就带着当地特产去四阿哥府上。

    胤禛听说他们来了,便让门房放两人进来。

    尼楚赫的预产期在半个月后,胤禛希望第一时间见着闺女,最近这几天能不去户部就留在家里陪他。

    弘晖盯着尼楚赫的肚子一脸怕怕,却忍不住伸手摸摸,“额娘病啦?”

    “小meimei快出来跟弘晖玩了。”尼楚赫吃力的弯腰抱起他,胤禛吓一跳,夺过弘晖,瞪尼楚赫一眼,“不要命了,也不看看你的肚子多大?!”

    四福晋笑道,“爷太小心了。听孤儿院的长工说她生孩子那天还在地里做事,就觉得下面一热,低头一看孩子出来啦。”

    胤禛不雅的翻个白眼,“人家是人家,你是你,你能跟人家比?”

    “爷你啥意思?歧视我还不如个奴才?”尼楚赫胡搅蛮缠,斜着眼望着他。胤禛好笑,干脆不接他话茬,“白薇,领弘晖玩去。”

    “不要。”弘晖扒着胤禛的脖子不放,晃着脑袋道,“窝要阿玛,要额娘,不要玩……”

    戴铎和年羹尧进门就看到这一幕,两人眨眨眼,那个一脸无奈,满眼宠溺,嘴里嘀咕着,“好好好,不要,不要……”的人是威名赫赫的四阿哥?没搞错吧?

    胤禛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坐到椅子上把弘晖放在膝盖上,“一路顺利么?”

    两人下意识绷紧神经,非常规矩的答,“很顺利,西北百姓都吃上平价盐了。”

    胤禛微微颔首,“亮工明天去翰林院报道。”

    年羹尧陡然抬起头,不敢置信,翰林院号称“玉堂清望之地”,他去年参加会试时正跟着四阿哥做事,因一心多用,虽然考中进士名次却很靠后啊。

    胤禛挑眉,“亮工不满意?”

    年羹尧素来胆子大,不知为何,被四阿哥看一眼,他就感到头皮发麻,“满意,非常满意,奴才谢四阿哥。”

    “戴先生你呢?”胤禛道,“八弟很欣赏你,他在江南正需要人手,戴先生意下如何?”

    戴铎的妻子跟人家跑了之后,又没为他生下一男半女,戴铎当时心灰意冷,想死的心都有。后来听说户部选才,他下定决心来京城就是冲着四阿哥的名声。

    相对于喜欢直来直接的四阿哥,那位温和的八阿哥却让戴铎不安,那种只一眼便被人看穿的感觉真不好。说起来有点荒诞,明明他来京之前从未见过八阿哥,可他始终觉得八阿哥好像很了解他。

    “下官不才,恐怕帮不了八阿哥。”戴铎一顿,“四阿哥若不嫌弃,奴才愿在户部担任文书一职。”

    年羹尧瞪大眼,戴先生傻了?还是没睡醒?明明比自己厉害多了,自己都能去翰林院,他怎么不去江南?一旦成功整顿江南盐运,他的身份便会跟着八阿哥水涨船高,他日回到京城,正五品,从四品跑不了。

    ☆、第179章 四福又生了

    胤禛没想到戴铎会这样回答,四福晋也忍不住打量他,见他神色坦然,尼楚赫眉头一挑,扯扯胤禛的衣服。

    胤禛无声地问,“干么?”

    尼楚赫听胤禛提过遗音,话里话外此女子很忠心,非常照顾他和太子,希望遗音有个好归宿等等,末了又让他留意一下。

    京城贵妇们羡慕嫉妒四福晋,偏偏都不敢在背后酸他,便非常默契的孤立他。尼楚赫也不喜欢跟那些东家长李家短的夫人们玩,后来有了弘晖,他便有理由窝在府里不出来,也不怕人家说他曲高和寡。

    四阿哥从未托他办过事,遗音的婚事乃头一遭,尼楚赫很高兴,接着就愁死了,到哪里找个家世清白的大龄青年啊。能跟遗音过一块去的,不说学富五车,怎么也不能是粗俗之人吧。

    四福晋眼都看花了,打算跟四阿哥说无能为力,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胤禛心神一动,回忆起戴铎的档案,暗自点头,便同意戴铎留在户部。

    西洋之事有恭亲王全权负责,江南盐课也往好的方向发展,胤禛躲在家里陪孕妇,康熙忙着给儿子们选媳妇。

    因为今年要选出四个儿媳妇,六七八三位阿哥加上十五岁的九阿哥,康熙便告诉皇贵妃,今年宫里不进新人。

    皇贵妃耸耸肩递出花名册,着重圈出一位瓜尔佳姓的秀女,康熙不解,“什么意思?”

    “和太子妃同出一脉。”皇贵妃提醒道。没有说太子妃曾找过她,话里话外不希望这个同族妹子被留在宫里。

    康熙恍然大悟,他天天喊着石文炳、石华善、太子妃石氏等等,差点忘了他们也是瓜尔佳氏的一脉。想一会儿,“人你见过?”

    皇贵妃点头,“挺不错,看着是个很有思想的姑娘。她父亲三品协祜满,臣妾在家时听佟国纲说过,人挺上进,教养也不错,闺女应该跟这次表现的一样优秀,不知皇上打算指给哪位阿哥?”

    “老八不知何时看上明尚的遗孤,非她不可。这倔脾气,就是跟老四学的。”康熙睨了皇贵妃一眼,皇贵妃一脸无辜,老四不是她生的,皇上要找也该从自身上找原因,“荣妃跟朕提过老七的福晋,要不胤祚吧。”

    皇贵妃:“这姑娘跟九阿哥同岁。”

    谁知康熙冷哼一声,“宜妃看上了董鄂.齐世的嫡女,向朕求娶她。”

    皇贵妃一噎,“齐世?从一品都统齐世?”

    “不是他还有谁。”康熙拧眉。

    皇贵妃咽咽口水,宜妃的眼光真高,把另外三位皇子福晋比下去不算,五阿哥胤祺的福晋只是六品员外郎之女,到老九这里,福晋的身份蹭一下这么高,她怎么不想想五阿哥夫妇心里会怎么想,“皇上同意了?”

    “又不是朕纳妃,她要娶就娶。”康熙去信问过胤禟,胤禟非常无所谓的回了句随便,康熙反而同意了。

    如果胤禟回信说他对这桩婚事很满意,康熙就会想胤禟是不是跟八阿哥一样,偷偷见过董鄂氏的姑娘,或者看中齐世的身份,心里有小九九等等。

    既然皇上这样说,皇贵妃隔日便交代下去,着重观察这四家秀女,以防看走眼,回头四阿哥怪她给皇子选福晋时不尽心。

    转眼又过半个月,指婚的旨意下去了。六阿哥已拖成大龄青年,康熙没脸再耽搁下去,把他的婚事定在年底,比他小一点的七阿哥的婚事定在明年春天,八阿哥的婚事定在明年年底,九阿哥的府邸还没开始建,便把他的婚事定在后年夏天。

    四份赐婚的圣旨下去,康熙仿佛看到内务府的银子哗啦一下没了。立马令人去宣恭亲王,见着恭亲王就问他什么时候去西洋。

    恭亲王很想建议皇上另请高明,而四阿哥却说,“五叔再劳累一次。”

    五爷好想说,“四爷求放过。”

    胤禛下一句却让他带两名庶子同往,如果二子和三子可堪大任,西洋这条线以后便交给他们,恭亲王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拒绝。

    恭亲王唯一的嫡子十年前病逝,虽然想给庶子们铺路,裕亲王福全的几个庶子还没安排妥,轮着来暂时也轮不到他家。

    “再过一个月。”恭亲王道。

    康熙见着银子,虽然上次赚的银子没他的份,但内务府和户部用这些钱干好多实事,国家越来越好,眼瞅着盖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史官们以后就会把这份功劳记在他身上。

    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康熙才不在意银钱是不是被四阿哥封起来,只想要更多的银子,最好每位百姓都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船不是现成的?那些商户不也来京城了?为什么再过一个月?”早去早回啊,多跑两趟多赚钱啊。

    恭亲王:“臣弟把随行人员名册和货物册子交给四阿哥,胤禛说他核实一遍再开船。”

    “他就是事多,你办事他还不放心?”康熙瞪着眼说。

    恭亲王笑笑,以前也觉得胤禛小瞧他,然而上次西洋之行,他们按照胤禛交代的才赚那么多,“小心点总归没大错,不是么。”

    “皇上,十阿哥求见、”顾问行走进来,躬身道。

    康熙挑眉,“小十?他不是在胤祚那里?让他进来。”

    十阿哥行礼过后,瞪恭亲王一眼,才说,“求汗阿玛同意儿子跟五叔一块去西洋。”

    康熙以为自己听错了,“你?去西洋?”又重复一句。

    “是的。世界那么大,儿子想去看看。”十阿哥顿了顿,“儿子希望有朝一日像兄长们那么能干,替汗阿玛分忧。”

    他这么一说,康熙想到了,“胤禛同意么?随船人员由胤禛最终确定,他不同意朕也没办法。西洋之行的一切费用由户部负责,朕答应胤禛,不插手户部的事。”

    十阿哥一怔,“……四哥不会拒绝儿子。”

    这话说的对,胤禛很少拒绝兄弟们的请求,而西洋之行不是去江南,“意思胤禛还不知道?只要胤禛同意,朕就同意。”

    康熙好像笃定胤禛不会同意,十阿哥一时迟疑,想一会儿,退出去直奔四阿哥府。

    匆匆赶到胤禛家门口,听到院子里高呼生了,生了!

    十阿哥三步当作两步,飞奔进去,就听到一声婴儿的哭泣声。

    ☆、第180章 十阿哥去西洋

    十阿哥扒着胤禛的肩膀刹住脚,脱口就问,“男孩女孩?”一顿,错了,四哥说是女孩,四嫂生的一定是格格,张口道,“是——”

    “恭喜四阿哥,福晋生个阿哥,七斤六两。”接生嬷嬷打个千,笑呵呵道。

    十阿哥一噎,被口水呛的咳嗽好几声,“阿哥?四嫂生个阿哥?”说着话看向胤禛,四爷一脸懵逼,半晌才问出口,“不是格格?男孩?带把的?”

    接生嬷嬷被胤禛看的疑惑不解,“是呀?是个阿哥啊。”

    胤禛拨开她跨步往里走,十阿哥跟上去,走两步突然想起他过去不合适,于是就站在中堂里,“是个格格么?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