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炮灰奋斗史[清]在线阅读 - 第128节

第128节

    四爷瞪了她一眼,“在想什么呢?”

    “没,没想什么。”敏宁站起身,“爷,您叫我有何事?”

    四爷咳了一下,不自在道:“回头你从你那医学院叫个医术好的大夫过来给福晋看看。”

    敏宁明白过来,转头看了一眼福晋。

    她还没说什么,福晋就直接拒绝了,“爷,太医开的养生汤,妾吃的挺好的,不需要叫别的大夫。”

    四爷看她不领情,也没有强逼着她,点了点头说,“行吧,你自己要保重好自己,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太医不是万能的,也有看不好的病,多找几个大夫。”

    福晋笑着点头,眼神不经意扫了一下安佳氏。

    敏宁垂下眼睛,等四爷交代完毕离开,她才跟着四爷离开。

    出去后,四爷感叹一声,“福晋为了弘晖伤了心神,有可能会损耗寿命,你要是能多照看就多照看吧。”

    敏宁也不反驳他,安静的点了头。

    她还在想着日本人乱投机的事,原本想着只要不惹她,她暂时不会拿他们开刀。

    敢打算把人送到府里来,这绝对是她不能容忍的。

    “滚!”茶碗猛的砸在地上,八福晋一脸愤恨的对着苏培盛说。

    苏培盛直接将两个留下,带着人快速离开。

    离开的路上,他忍不住抹了一把汗,都说安侧福晋厉害,叫他看来八福晋才厉害。

    安侧福晋虽然把持着爷,可没有管的爷不能宠幸其他女人。

    反倒是八爷府上,这贝勒府八福晋的话可是比八爷还管用,这不过是送两个女人过来,刚把话一撂,八福晋竟然就生这么大的怒火。

    以往各府的女主子们哪一个在面对外人时,不是宽厚有加,哪里像八福晋这样直接这样将秉性暴露出来的。

    想到刚才差点砸在他身上的茶碗,苏培盛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还是自己府上好,福晋和侧福晋再怎么争斗,也不会迁怒他们身上。

    八福晋冷眼看着面前的两个有些畏畏缩缩的女人,府里的长使听到讯后匆忙赶了过来。

    “福晋!”长使一进门,也不看屋里其他人就朝福晋一拜。

    八福晋心中仍然积满了怒火,“爷去哪了?”

    长使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口,“爷,今日在九爷府上,一起宴请日本那边的使者。”

    八福晋气愤的拍了一下桌子,“你不用帮他遮掩了,隔壁都把人送到咱们府上了,你跟我说实话爷到底去哪了?”

    长使这才看到旁边堵成一团的两个女人,明显是倭女打扮。

    “福晋,爷真的在九爷府上。”长使咬紧牙关,依旧这样回答。

    八福晋的眼神立即冷了下来,随后朝外面喊了一声,“来人,去九爷府上将爷叫回来!”

    长使脸色当即一变,“福晋……”

    八福晋冷着脸,“还不跟我说实话?爷到底去了什么场所需要叫女人陪着,还转送给隔壁四贝勒两个女人?你听听人家怎么说的,说不缺女人,这两人又转送回来,留着给咱们爷生孩子讨万岁爷欢心!你听听这是什么话?简直是往我脸上抽嘴巴子,咱们那位爷到底怎么惹了人家?为何让我为他受过?”

    长使听了这些话,脸色也变了,谁不知道在这府里关于孩子的话题可是一个禁忌。

    关于一直没有孩子的事,八福晋也心酸,她身体健康,爷也没有问题,可两人就是没有孩子,只能说子嗣缘分没有到。

    可要说她管着爷不让他碰别的女人,这纯属是污蔑!

    男人的下半身只能自己管着,他不愿意碰其他女人,她只有心喜的份,哪里会主动劝他去找其他女人,她还没那么大的心。

    被隔壁这么一指责,八福晋有些伤心,面上也挂不住,心里不禁起了恨意。

    更没想到的事,这府里还有人帮着爷瞒她。

    “福晋,不是奴才不说,而是爷出门后,并没有交代他去了哪?”

    八福晋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既然你不知道去哪,为何刚才还要帮着搪塞。”

    长使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十阿哥搭着醉薰薰的八爷走进门,一进来就看见屋里八福晋一脸怒色。

    八福晋看到十阿哥将自家爷送了回来,按捺住脸上的怒气,连忙给长使使了个眼色。

    长使忙上去帮十阿哥将八爷抬到旁边的榻子上。

    八福晋在旁边一脸焦急的问,“这是怎么了?怎么喝得醉醺醺的?”

    十阿哥将人放下后,才感觉全身轻松了,动了一下手臂,然后回答,“被一些人灌酒了。”

    八福晋横眉冷对,“谁敢灌咱们爷酒?”

    十阿哥回道:“是三哥的人,八嫂,八哥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去了,老九还在外面马车上躺着呢,我得赶紧把他送回府。”

    八福晋正在忙着拿帕子给八爷擦汗,听到他的话,就转了一下头,“那行吧,你先忙去。”

    十阿哥正准备离开,一眼扫到角落里那两个倭女,顿时脚步停了下来,他迟疑道:“这不是送给四哥的那两个女人吗?怎么会在这里?”

    八福晋没好气道:“还能怎么样?自然是人家不愿意要,给退回来了!”她没说人家是送回来生孩子的,这简直是打自家爷的脸。

    皇室看的是母凭子贵,也是子凭母贵。

    八爷从小就吃了母妃身份低的苦,小时候连太监宫女都能糟践他,所以长大后才一直执着生一个母亲身份高的孩子。

    这一点八福晋自己隐约有些察觉,但是却被眼前这份唯美的感情遮住了眼睛,一直不愿意往那方面想。

    可惜的是俩人子嗣缘浅,至今没有消息。

    万岁爷这些年对她有意见,她不是不知道,可爷愿意帮她挡着,她心里只觉得甜蜜,没有警告到眼前,她就当没看见,只想这种日子过一日是一日。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将自己的丈夫分给别人,尝试过一生一世一双人,想要再大方的纳新人,对于八福晋来说千难万难。这种感觉就如同拿一把刀,深深的割着自己的心,伤得自己鲜血淋漓,也伤到对方。

    十阿哥怪叫一声,“莫非是四嫂送回来的?”

    四哥家的四嫂一向贤惠,在众位妯娌当中也是有名的,十阿哥很难想象,四嫂也有犯妒的时候。

    八福晋白了他一眼,挥手驱赶他,“是苏培盛送来的,你说还能是谁?行了行了,赶紧走吧,人家是皇子贵胄怎么能看上倭女!”就连她都觉得收这种女人进府,是脏了府里的清净。

    十阿哥听到话后往外跑,跑了两步后又扒着门回头,“对了,这两人八嫂要是不要,就送个老九吧,他那院子够乱了,再添两个过去也无所谓。”

    他可是深深羡慕八哥跟八嫂的感情,两人只有彼此,作为皇子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千难万难。

    他想将这两个倭女带走,也是怕影响八哥和八嫂的感情。

    八福晋回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旁边那两个倭女,随即露出一个笑容,“老十,嫂子在这里谢过你了,不过这两个女人是送给你八哥的,还需要他自己处理。这事你就甭管了,放心,我不会误会他的。”

    至少还有人肯顾忌她的心,这让八福晋感觉到有些安慰,平时里没白对老十好。

    十阿哥就如同松了一口气一般,裂嘴一笑,“那就好,八嫂可千万不要误会八哥,今日我们都在三哥府上,连四哥也被叫了去。谁知道日本那边的来使准备了一出舞,那来使大概是看四哥一直冷着脸,就令这两位舞姬去敬酒,不过四哥没理,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两个舞姬手中的酒洒在了四哥身上,四哥就借口换衣服离席了。来使以为自己惹怒了四哥为了表示歉意,就将两个舞姬送给他,八哥也是好心,派人送去。想来是四哥误会了,才将两人又退给八哥。”

    八福晋摇摇头,“放心我没误会你,你赶紧去吧。”

    十阿哥这才轻松的转头离开。

    长使看向八福晋,“福晋,这两个人……”

    八福晋转头看向两个倭女,脸上露出嫌弃之色,“找个偏僻的院子看着,等爷酒醒后再说。”

    第88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88)

    “嗯?”皇帝展开信后看了有些高兴, 随后将信递给一旁的张廷玉,“爱卿, 你也来看看,朕的四子可是给朕报了一个喜讯, 那互市的新城已经建设妥当。”

    张廷玉双手接过, 翻开折子后迅速扫了一眼,随后将皇帝道喜:“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 大清又多了一个大城。”

    这城市在草原上已建立, 对于大清来说可是一件非常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就等于在草原上钉了个钉子。

    日后只要这座城市在, 无论如何草原都不能再脱离中原。

    皇帝显然也高兴, 不仅为白白得到一座城市, 更加是因为外蒙与中原联系更深。

    又想到四子请他为新城题名, 皇帝来了兴趣,便问张廷玉, “关于城名,爱卿可有什么好提议?”

    张廷玉当即开口, “万岁爷英明神武,就算是臣拍马也赶不及,这外蒙的互市意义重大, 还请万岁爷来题。”

    皇帝笑得有些得意, 摸了摸胡子, 沉思了一会儿, 才开口:“这座新城靠近车臣汗部,不如就叫克鲁伦城。”车臣汗部就在克鲁伦河一带放牧。

    张廷玉有些诧异。

    原本还以为皇帝会请一些叫做安顺、抚顺之类的称呼。

    皇帝笑了笑,“怎么样?这个名字简单易懂,不论是谁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这个城市原本就是用来坐互市用的,取个汉名或者复杂的名字,让草原上的人如何能够理解?还不如随乡入俗,依靠地理特点起个通俗的名字。

    “万岁爷英明。”张廷玉长长一拜。

    皇帝志得意满地摸了摸胡子,随后道:“旨意爱卿起草好之后,立马交由内阁派人到克鲁伦城宣旨。”

    张廷玉走到皇帝面前,甩了甩袖子跪下,“喳!”

    说完这件事,皇帝又继续方才的话题,“爱卿认为倭人国该打还是不该打?”

    二十年前,施琅率领水师收复台湾,那时台湾虽然仍处于郑家的掌控之中,但郑成功已经作古,台湾自然不敌大清兵力,这场战役毫无悬念,施琅没用多长时间就收复了台湾。

    皇帝当时收到消息,自然开心不已,这代表着大清统治的版图在他手里变得完整。

    而就在那时,他收到施琅得一封奏折,奏折上的内容让他心动不已。

    施琅提出,趁着大军现在士气高涨,干脆一鼓作气打下日本,免去后顾之忧。

    倭寇自明朝起就扰乱东海沿岸,施琅所说的后顾之忧,就是怕大清开了海禁,倭寇之癣再起,那时候要是攻打日本,肯定不敌大清兵力。

    皇帝心动后就召来大臣商量,大臣却不愿意起兵戈,劝皇帝大清需要修生养息,并不愿意再起战争,也是天意正巧碰上葛尔丹叛乱,这件事就放在一旁,随着施琅去世,就没有人再提起过。

    前些年,三皇子提起日本银山,皇帝这念头又起,没有哪个皇帝能够抵挡住开疆辟土的诱惑。

    更何况还是座拥有银山的土地,这完全是一块宝地。

    然而皇帝之前就在大臣那边碰了壁,深知朝廷大臣肯定会反对,那一个个都贪图安宁,肯定不愿意再起战事。

    更何况前些年连战三藩,平叛葛尔丹,多起战事已经让大清上下劳累不堪,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都渴望安宁。

    皇帝这时候提出攻打倭人,肯定又有大批的人劝阻,所以他也没有提这件事,任由自己三子折腾。

    老三和老八在倭人国弄回来大笔的银子,他不是不知道,只冷眼旁观。

    这回将倭人来使带回了京城,皇帝更是早就收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