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岁月[古穿今]在线阅读 - 第26节

第26节

    晚上,躺在床上的程晓艾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来学校时间不长,忙忙碌碌,她现在似乎真的没时间去想那些像在赵家村一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她的精力都被学生霸占了,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发生,防不胜防。

    连着去想沈潇的时间都少了。不过,沈潇,想起来就是苦涩中伴着甜蜜。

    如果不是沈潇的离开,她恐怕还会窝在赵家村,没有勇气来乡里当这个代课老师吧!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这个学期就过去了,天气也越来越冷,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

    程晓艾收拾了东西,准备和赵志华一起回赵保国家,离开之前,又去教室看了一眼,就看到一直不吱声的董立新一个人坐在没有火盆的教室里瑟瑟发抖。

    “董立新?你怎么在这儿,不回家吗?”程晓艾推开教室门,一股阴冷的气息袭来,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董立新抬起头嘴唇都冻得发紫了,上牙打下牙,“程……程老师。”

    程晓艾快走几步,拉过孩子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给他取暖。

    “同学们都回家了,你怎么不回家?”

    “程老师,我……我没有家。”董立新低着头,声音很小。

    没有家?怎么没听说呢?

    “走,到老师宿舍去暖和暖和,你这样冻坏了。”程晓艾拉着董立新往回走。

    赵志华正找不到程晓艾呢,在她宿舍门口转悠,一抬头发现她竟然带个孩子回来。

    “这怎么回事儿?”

    路上程晓艾也问明白了,这孩子无父无母一直住在他姑姑家,姑姑家前两天生了个儿子,他姑父就把他撵出来了,这孩子就没地方去了。这两天都是在所有同学走了以后睡在教室里,在同学们来上学之前先躲出去,生怕别人发现。

    这孩子的姑姑和学校的孙校长认识,所以没花钱就送来上学。

    程晓艾把状况跟赵志华说明,“是我没注意,才没发现这孩子的异样。赵二哥,我能不能把他带回去,过了年下学期再找校长想想办法?”

    赵志华点点头,“就这么办吧,孩子怪可怜的,王副校长他们都回家了,这孩子也没地方送,就跟咱们一起回去吧。”

    “董立新,你跟老师回去好不好,等再开学老师再把你送回来?”程晓艾揉揉董立新的脑袋,轻声问道。

    董立新抬起头看了看程晓艾,又看看赵志华,用力地点头。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他知道,他没有家了,他姑姑和姑父都不让他回去,这两天他跑回去两次,都被姑姑打了出来,现在后背还疼呢。

    赵志华找了一件棉衣给孩子裹上,等孩子暖和透了,几人才上路。

    “哎呦,老师们回来了,用不用夹道欢迎?”魏淑芬坐在炕头上,看到程晓艾和赵志华回来就开始扯着嗓门喊。

    “这谁家孩子,你们怎么带个孩子回来,告诉你们啊,没饭吃!”魏淑芬眼尖,低头就看见了藏在程晓艾身后的董立新。

    “魏淑芬,志华他们刚回来,有你这样当嫂子呢吗?”赵志军吼了一嗓子,魏淑芬不情不愿地闭了嘴。

    “晓艾啊,来,让婶子看看,瘦了没。你说你们俩这乡里离咱家才多远,也不说回来看看。”徐兰连忙照顾程晓艾过去。

    “婶子,学校里老师不够,实在忙不过来。”程晓艾笑了笑,拉过董立新,“婶子,有个事儿还得麻烦你,这是我们班的学生,叫董立新,这放寒假了,他又没有家我看这孩子可怜就带回来了,婶子你放心,他的那份儿粮食我出,只希望能让他在这家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开学了我们再找校长想办法。”

    徐兰看看董立新,又看看赵志华,“是个可怜的孩子,志华啊,这孩子就跟你睡吧,可别苛待了孩子。”

    “晓艾啊,你真是个心善的好孩子,好人会有好报的。”

    魏淑芬听完撇撇嘴,啥好人好报,她咋不信?

    不过看在程晓艾出粮食的份儿上,她就先忍了。

    张桂兰快三个月没见到程晓艾,再一看见人,还是原来那副样子。

    她程晓艾躲在教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到最后工分还没有程晓艾多,真是气死个人!

    不过她也不是为了看程晓艾的,对她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赵志华回来了。

    “志华,这是我新做的鞋,你试试?”张桂兰从箱子里翻出一双布鞋,塞到赵志华手里,“本来想早给你的,可是你一直没回来,快试试,合不合脚,有哪儿不合适,我再改改。”

    赵志华那个尴尬,“张桂兰,我想我说的很清楚了,我不喜欢你,你真的没必要在我身上下功夫,找个喜欢你的人吧。”

    赵志华说完站起身离开,走到外面,拿起扫帚扫雪。

    张桂兰眼圈红红,明明她都这么努力了,赵志华为什么就看不见她的好?为什么!

    秦超一直等着程晓艾被撵回来或者被气回来,可是一直等到现在却听说程晓艾还带回来个学生,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秦超,你别生气,程晓艾就是运气比你好,在我心里,你比她强多了。你要是去当这个代课老师指定比她干得还好。”黄花看不得秦超唉声叹气。

    前一阵子一直忙农活,好不容易能歇歇了,她可不希望秦超还不开心。

    秦超笑了笑,黄花这么崇拜他,真是自豪。这不正说明自己有男子汉气概吗?

    冬天去整个生产大队最清闲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活。

    可是一大早上,程晓艾就听见魏淑芬扯着嗓门在外面喊,生怕别人听不见。

    魏淑芬现在怀孕有六个月了,肚子慢慢显出来,靠在门框上,两只手插在袖子里,正指挥董立新干活呢。

    “哎呀,这边还没扫呢,怎么干得活?”

    “还有那边,还有冰呢,万一我走到那儿摔倒了怎么办?”

    程晓艾穿好衣服走出去,抢过董立新手里的铁锹和扫帚,“嫂子,他还是个孩子,你别折腾他,哪儿需要干的你告诉我,我来干。”

    魏淑芬瞪了程晓艾一眼,缩着脖子,“他来我们家吃饭好点儿活怎么了?”

    “程老师,你给我吧,我能干的。”董立新怕程晓艾和人家为了自己吵架,乖巧地凑过去,抓着铁锹柄不松开。

    “能干也不行,你看看你耳朵都冻成什么样了?快回屋去。”程晓艾开始撵人。

    “哎呦,真是护犊子,不知道还以为你家亲戚呢!”魏淑芬说完将门砰的一声狠狠关上。

    赵志军和赵志华正好从外面回来,这句话刚好被俩人听见。

    “晓艾,真是对不起。”赵志军过来道歉。

    程晓艾摆摆手,“没事儿的赵大哥,都能理解的,我不在意。”

    第三十五章

    程晓艾拉着董立新回屋,董立新很是乖巧地劝程晓艾不要生气。他跟程晓艾来这里本来就添了不少麻烦,他可不想因为自己让程晓艾难过。

    程晓艾蹲下身子怜惜地看着董立新,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老师没生气,今天累坏了吧。”

    “我不累,在家里我也帮姑姑干活的,什么都干,赵大娘已经很好了,只是嘴上说说,我在姑姑家干不好,姑父会打我的,还不让我吃饭。”

    程晓艾揉揉董立新的脑袋,心中酸楚。

    放假没多久就要过年了整个村子里开始忙活,虽然家家都不富裕,但是该忙的东西那是一样不落。

    赵保国家,魏淑芬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自然没人用她干活,她也乐得清闲。

    生产队杀了猪,按人头分,一人得了几两,程晓艾把自己那份儿给了徐兰,让她大年三十包饺子。

    程晓艾原来在柳林县的时候,即便就她和她爹爹两个人,那过年也是不糊弄的。挂灯笼,贴福字,喜气洋洋。

    程晓艾会做一大桌子菜,她爹爹会将晚上值班的衙役叫过来,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那个时候,很幸福!

    来到赵家村,程晓艾有幸见到了这里的年是怎样过的。

    其实与他们家那里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过了腊八,就开始忙活。

    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二十四开始扫房,也叫扫尘日,承载着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然后徐兰开始拆被,洗被,洗衣服,收拾家里所有碗筷,将一切打理的一干二净,就为了好好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九这天,赵志华进县城买了豆腐回来,这里三十儿早上是要吃白菜炖豆腐的,图的是一年都有福气,吃的还是暖豆腐,冻豆腐是不行的。

    赵志华顺便买了两挂鞭,徐兰说了,即便日子再不好过,年都要好好过。放放鞭炮,驱赶晦气。

    三十儿一大早,大家伙都起来了,二蛋穿上了新衣服,整个人跟个团子似的,别提多可爱了。

    程晓艾花钱给董立新扯了布,也做了一身新棉袄,他虽然没有父母疼爱,但是既然她把孩子接来过年,总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董立新接过新衣服的一刹那,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自从他爸妈没了以后,他就再没穿过新衣服。

    徐兰用面熬了浆糊,赵志华几个拿着刷子开始贴春联和福字。

    程晓艾这边白菜炖豆腐出锅,那边也都忙完了。

    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坐下,还挺热闹。

    吃了饭,程晓艾和张桂兰帮着徐兰忙活下午的年夜饭。

    这里大年三十儿这天白天家家都吃两顿饭,第二顿下午三四点钟吃,晚上十二点再来一顿饺子。

    所以下午这顿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年夜饭,自然要丰盛。

    徐兰用大萝卜插成丝儿,和了面,攥成一个个圆溜溜的丸子,扔进了油锅里。丸子变成金黄,捞出来,喷香扑鼻。

    还用白糖、鸡蛋和了面,擀成面饼,切成菱形小块,在中间拉上一刀,菱形的一角从窟窿里套过去,用油炸了,出锅以后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徐兰管这些叫果子。

    程晓艾没见过,觉着新奇,出锅以后拿起一个放进嘴里,酥酥脆脆,又有些甜,确实好吃。

    整个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董立新和二蛋在屋里玩的也欢快,俩孩子在炕上翻跟头打把势,都折腾出汗了。

    下午三点半,准时开饭。

    赵保国和徐兰是拿出了不少钱来置办今天的年夜饭。鸡和鱼都没少。

    热热闹闹吃过饭,难得的魏淑芬和张桂兰都很消停,大家心里也都高兴,谁不想过年图个乐呵?

    程晓艾收拾碗筷,张桂兰帮着徐兰和面,剁馅子。

    赵保国带着两个儿子去弄柴火,木头劈成小块儿,在院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就等着晚上十二点之前,饺子下锅的时候,所有人往屋子里抱柴(抱财)图个吉利。

    包饺子的时候那是基本所有人都上了,连赵保国都洗了手过来包饺子。

    徐兰在大锅里填好了水,招呼赵志华他们去压水,说是要把水缸填满了,祈求来年好生活。

    这边徐兰饺子下锅,赶忙招呼大家去院子里抱柴火回来,就抱一捧,能抱多少是多少。

    连二蛋都穿着小棉袄跑出来,一个劲儿地往怀里塞柴火,小嘴里还嘟囔着,“多要钱,多要钱。”

    逗得大伙都笑了。

    饺子端上桌,赵志华在外面点了鞭炮,听着外面劈啪作响的鞭炮声,程晓艾在心里默念了一句,“爹爹,新年快乐。这里的爸爸mama,姥姥,晓龙,新年快乐。还有,沈潇,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