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太子妃很忙在线阅读 - 第46节

第46节

    胤禛目瞪口呆。

    太子哑然失笑:“你怎么过来了?”

    “喊你用饭。”石舜华道,“宫门快关了,四弟,我们就不留你了。”

    胤禛看向门外,门房已点上油灯:“太子二哥,我先回去了。二嫂,弟弟想提醒你一句,你肚子里是俩孩子,不是两颗蛋。”

    石舜华心梗。

    “噗!”太子笑喷,“这个老四啊。太医说你极有可能早产,有事没事都不准出去。万一孩子突然想出来,你是打算生在延禧宫还是生在钟粹宫?”

    石舜华无言以对。

    太子:“孤这么大的人了,以前靠爹,现在靠媳妇,以后还怎么治理天下?”

    “以后靠文武百官。”石舜华道,“朝廷养他们就是留着做事的。”

    “行,你说得对,咱们用饭去吧。”太子走到石舜华身边,“要不要孤扶着你?”

    石舜华:“不用。”轻轻松松跨过门槛,一点也不像有五个多月身孕的人。”

    胤禛望着身后紧闭的大门,深深吸一口气,到家就对四福晋说:“以后在宫里碰到二嫂,二嫂说一你不能说二,她要你往东,千万不能往西。二嫂和额娘吵架,你要不都不帮,要不就劝额娘,别跟二嫂吵。”

    “为,为什么啊?”四福晋不解,“宫里出什么事了?”

    四皇子胤禛长叹一声:“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太子这几日太累,饭后也没去书房,直接随石舜华进屋歇息。

    索额图府,纳兰明珠府和佟国维府上灯火通明。三位朝廷重臣,精神抖擞,没有丝毫困意。

    隆科多推开书房门,看到几个堂兄也在书房里,不禁眨了眨眼:“今儿什么日子,该来的不该来的全来了。”

    “你说谁呢?!鄂伦岱大怒。

    法海提醒道:“大哥,叔父喊咱们过来商量事,不是来跟隆科多吵架。”

    “可你听听他说的叫什么话。”暴脾气鄂伦岱很不高兴。

    佟国维叹了一口气,转身打开多宝阁上的盒子,拿出两个婴儿巴掌大的瓷盒,“你们认识这个么?”

    “什么东西?”隆科多走到佟国维身边,“药膏啊。父亲哪里不舒服?请太医了没?”

    “侄儿如果没猜错,叔父手里拿的是堂堂杂货店卖的福寿膏。”法海道,“一盒十两黄金。”

    鄂伦岱心中一突:“叔父也用了?”

    “我没敢用。”佟国维一脸庆幸,“幸亏没用。”

    “什么跟什么?”隆科多听得云里雾里。

    法海没搭理他:“据侄儿所知,京城的堂堂杂货店并不卖这个东西。叔父从谁那里买,不对,我说错了,是谁送给叔父的?”

    “我五日前得到的,谁送给我的已经没有知道的必要。”冬日天冷,书房里有火盆,佟国维说着话把两盒福寿膏扔进火盆里。随即推开窗户,“我怕这东西有问题,曾请同仁堂的大夫过来看看。同仁堂的大夫看到那东西一点也不惊讶,还说五个月前曾在堂堂杂货店见过,从此以后再也没听说过。

    “可送我东西的人却说位于扬州的堂堂杂货店里有很多。当时我就很奇怪,江南富饶也没法跟京城比,杂货店为什么不在京城卖,反而费力把这东西运往江南。”

    “叔父的意思石家从五个月前就开始布局?”法海问。

    佟国维摇头:“石文炳病逝后,石家老太爷也跟着病重,而石家子弟除了傅达理和庆德都不在京城,他俩没这么大手笔。”

    “阿玛的意思是太子?!”纳兰揆叙惊讶道,“太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沉住气?五个月,不是三五天。”

    纳兰明珠:“为父也很意外。听皇上的意思,从太子告诉他福寿膏有问题到现在已有四个多月。李煦一人就买了一千两黄金的福寿膏,即便别人买的少,这么长时间下来堂堂杂货店少说也得赚十万两黄金。这么大一笔钱,太子居然能一直装作不知道。”说着,顿了顿,“看来太子是真长大了。”

    “会不会太子根本不知道多少钱?”纳兰揆叙说出来,摇了摇头,“阿玛先前说过,李煦买一千两黄金的福寿膏是太子说的,他既然这么清楚,不可能不知道杂货店赚了多少钱。”

    “所以,这事咱们就不跟着掺和了。”纳兰明珠沉思片刻,“无论皇上怎么做,江南官场都会因此大换血。最近如果有人找为父,就说为父不在家。”

    “三哥,这么大的事,您一点也不知道?”法保不太相信,“太子一直瞒着你?”

    索额图叹气:“日前皇上说太子长大了,我还以为皇上随口说说。一个小小的福寿膏牵动整个江南官场,盐商也受到牵连,太子前些日子居然还有心情去三皇子府上。”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法保问,“明日早朝肯定会讨论这事。”

    索额图想了想:“我不清楚太子怎么想的,明天皇上问起来,你们顺着明珠的话说。”

    “嘎?”赫舍里家的男人们傻了,跟着死对头的脚步走??

    翌日,早上,五点两刻,张起麟站在外面敲门:“爷,该起来了。”

    睡眠很浅的石舜华瞬间醒来,推推身边的人,“爷,上早朝了。”

    “这么冷的天,汗阿玛也不把早朝挪到殿里,这不是要我的老命么。”太子嘟嘟囔囔掀开被子,“赶明儿换我上去,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早朝搬到乾清宫正殿。”

    “爷,昨晚下雨了,今天雾蒙蒙的,地上还湿着。”宫女端着盆进来,“早朝应该不会在乾清门外。”

    太子精神一震:“老天爷真给孤面子,想什么来什么。”

    “爷别太得意。”石舜华见他正在刷牙,“听妾身说,曹寅、李煦都是汗阿玛的心腹,汗阿玛指不定怎么呕呢。汗阿玛今儿如果要爷表态,你就说听汗阿玛的。”

    太子一夜好眠。康熙做了一夜噩梦,每次都是被他安在江南的心腹吓醒的。

    早上梁九功提醒康熙起来,康熙下床时险些摔倒在地上,吓得梁九功差一点就喊太医了。

    康熙毕竟还年轻,四十二岁,纵然一夜不得安生,起来洗漱一番,喝口热汤,又变成了以往精力充沛的君王。

    太子曾说石舜华是他的“魏徵”并不是揶揄,而是心里就这么想的。如果半年前有人跟太子说,太子妃才貌双全,太子打死都不信。

    石舜华用实际行动证明,她虽美如夏迎春,照样可以像钟无艳一样辅佐她的男人。

    太子打心眼里认同石舜华,康熙问太子江南那边该怎么办时,太子佯装很头疼,随即就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在康熙决定派御史核实清楚,染上福寿膏的官员一律摘去顶戴花翎但不查办,令沿海各口岸严查福寿膏时,太子心中颇有微词,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索额图忍不住想出列,时刻注意着他的太子一记警告,索额图连忙把脚收回去。眼尖的纳兰明珠看到,拉住同党的衣袖,恭送康熙离开。

    四皇子胤禛追上太子,小声问:“就这么算了?”

    “不然呢?”太子反问,“把江南大小官员全部关起来,然后抄家?”

    胤禛下意识想点头,见他面色不渝,生生止住:“就算不抄家,也得叫他们把贪的吐出来。”

    “吐出来?”太子脚步一顿,“马齐大人,请留步。”

    鱼贯而出的文武大臣不约而同地停下来,齐刷刷看向太子和马齐。

    太子见状,微微一笑:“孤隐隐记得曹大人好像还欠着国库的银子,据孤所知曹寅也买了不少福寿膏,有闲钱买福寿膏,想来曹大人也不差钱,对吧?马齐大人。”

    “是,是的。”马齐僵硬的点了点头。

    太子眉头一挑:“马齐大人好像并不认同孤说的啊。”

    “没有!”马齐脱口而出。

    太子:“那马齐大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下官知道。”

    太子微微颔首,看似终于满意了:“离过年没几天了。年后还有一场恶战。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马齐大人,可不要让浴血奋战的八旗子弟失望啊。”

    “下官不敢!”

    太子:“那孤就等马齐大人的好消息。”说完,跨过日精门往东宫而去。

    佟国维三步做两步走,到马齐跟前就问:“曹寅欠国库的银钱是怎么回事?”

    马齐回头一看是皇上的亲舅舅,也是皇上的老丈人:“佟大人,据我所知,你也欠着国库的钱,不多,一万多两银子。”

    “我?”佟国维指着自己,“我什么时候欠的?”

    马齐:“可能是你家长子成亲的时候,也有可能是佟皇后进宫,你给佟皇后准备嫁妆时借的。反正有些年头了。早些日子筹备军饷,国库捉襟见肘,太子爷查过一次户部的账,这事皇上也知道。皇上说国库还有点银钱,便跟太子爷说等没钱了再追账。”

    “这……”佟国维臊的脸通红,“我回头就把钱补上。”

    “谢谢佟大人体谅皇上。”马齐说着,转向索额图和明珠。

    “我们也欠着国库的钱?”一向针尖对麦芒的二人异口同声。

    马齐点了点头:“不多,几百两。”

    “这,老夫这就给你。”索额图说着就翻找荷包,可他今日穿的是朝服,遍寻不到,只能很是尴尬道:“我回去就叫家人送过去。”

    “外面熙熙攘攘干么呢?”心情不好的的康熙听到索额图、纳兰明珠等人的声音,眉头紧皱,“当朕这里是菜市口。”

    王以诚进来把康熙走后发生的事叙述一遍:“太子爷可能随口一说,马齐大人就,就趁机要账,各位大人爱面子,都说回头就把欠的钱补上。”

    “这么回事啊。”康熙听到国库又有钱了,年后将士们不用节衣缩食,心中好受些,“太子除了说曹寅,没提旁人?”

    王以诚:“没有。太子殿下说完就和四爷一起走了。”

    “太子最近和老四走得挺近啊。”康熙道,“以前在畅春园,朕就听说胤禛每天早上都去太子那里用早膳,如今还是这样?”

    “大概是四爷住的离皇宫太远,驾车回家也得两刻钟吧。”王以诚想了想,“也许东宫的饭菜好吃。”

    康熙抬起头:“太子那里的饭菜比朕这里的还好吃?!”

    王以诚头皮发麻,暗叫不好:“奴才不知。”

    “东宫居然有你不知道的事?”康熙仿佛听到天大笑话,“你这奴才都快把东宫当家了,还不说实话!”

    第46章 五谷丰登

    王以诚打了个哆嗦:“东,东宫的饭菜没法跟御膳房比,但是太子妃她很会吃。”

    “太子妃?”王以诚连连点头,康熙想一下,“比如呢?”

    王以诚下意识向梁九功求救。梁九功低下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康熙冷哼一声。

    王以诚连忙说:“昨儿早上东宫守门的晋江跟奴才嘚瑟,东宫早上吃的是米饭配黄瓜炒鸡蛋。前天晚上吃的是大米粥和酸甜乳黄瓜。”顿了顿,吞口口水,“奴才这几日都没见皇上您食黄瓜,奴才才觉得太子爷那边可能比较会吃。”

    康熙仔细一想:“不对,朕又没说不吃黄瓜,内务府送食材的时候怎么也不给朕留一点?梁九功,宣膳房总管。”

    “皇上,不用宣了。”梁九功道,“不单单乾清宫,整个皇宫除了宁寿宫就只有太子爷那里有黄瓜。”

    “为什么?”康熙想也没想,脱口就问。

    梁九功真不想说:“东宫的黄瓜是太子妃庄上种的,入冬以来每三天送来一次。皇上您是万金之躯,东宫的意思太子妃的食材不如御膳房查的严,不敢孝敬您。”

    “那她怎么敢往宁寿宫送?”康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