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太子妃很忙在线阅读 - 第98节

第98节

    张起麟缩了缩脖子,顿时明白他莽撞了,没问价钱就自以为是的给人家三文。

    “用不了,用不了这么多。”店家此时也理解当爹的为何多此一举,“五文就够了。”

    弘曜脱掉手套给店家五个铜板,突然想到,“二哥,你要不要啊?”

    五文不算贵,弘皙便说:“我也有钱,我自个买。”

    弘曜拿到子火烧掰一半给他哥,看到身边的人,想了想,又掰一半:“阿玛,你吃。”

    “小公子真孝顺。”店家忍不住说。

    太子根本不饿,见小儿子这么懂事,接过来直接塞嘴里,不禁挑了挑眉:“这东西很酥软,吃起来还挺香的,里面放了香油?”

    店家惊讶道:“这位爷真厉害,一下就吃出来了。”

    “当然啦,我阿玛最厉害。”弘曜三两口吃完,“阿玛,我还想买。”

    “没吃饱?”太子诧异,早上没少吃啊。

    弘曜摇头:“我想给额娘买一个,太太买一个。嗯,再给大哥买一个。”

    “天冷,到家凉了就不好吃了。”太子道。

    今儿生意不好,店家看到以往早就卖空的子火烧还剩很多:“这位爷,我家的子火烧凉了也好吃。若是不喜欢吃凉的,放在炭火烤一会儿,跟刚出炉的差不多。”

    “阿玛?”弘曜看向太子,满眼希冀。

    太子道:“那就多买几个。”

    “买十个?”弘曜伸出手指头。

    太子很想叹气,他儿子还真不知道客气:“买十个你还有钱买别的东西?”说着,见弘曜迟疑,忍不住笑了,随即吩咐张起麟付钱。

    弘曜一喜:“谢谢阿玛。”

    “傻小子,谢什么啊。”太子好笑,往四周看了看,见街上几乎没什么人,“怎么这么安静?”

    店家一边包子火烧一边说:“昨儿夜里突然下大雪,猛一冷,大家伙都不耐出来。我要是知道能下四寸厚,我今儿早上也不出摊。好了,爷,您拿好。”

    “我记得以前街上到处都是乞讨的人,如今怎么连乞讨的人都没了?”太子其实不知道,是石舜华跟他说,每逢冬日和来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京城到处都是乞讨的人。

    太子信石舜华,一出东华门就叫儿子们下车,准备跟他们讲民间疾苦。可是一路走来,甭说乞讨者,开门做生意的都没几家。要不是回头就能看到紫禁城,太子真怀疑他到了另一个地方。

    店家笑道:“今年风调雨顺,随便开两亩地见的东西都吃不完,哪还用得着出来乞讨啊。”

    “早些年也没什么大灾啊。”太子道。

    “早年没有地蛋、番薯和玉米。”

    “这几样怎么了?”太子问。

    店老板很诧异:“您不知道?”

    “我们吃过番薯、地蛋和玉米。”太子道,“不知这三样跟街上没有乞丐有什么关系。”

    这么一说,店老板就明白了:“番薯和地蛋亩产高,玉米也比豆子见得多,玉米杆和番薯秧还可以喂牲口。

    “这几样东西不挑地,也不要费工夫打理,秧苗又便宜,懒汉种上一亩番薯够吃一个冬天,所以就懒得离开暖和和的被窝出来讨食。”

    “原来如此。”太子道,“听说龙泉寺每年进腊月就施粥,是真的吗?”

    店家没什么生意,回屋也是一个人干坐着,便抄着手继续说:“前年是每天施粥,去年和今年是两天一次,从腊月初一到年三十。对了,今儿就有。”

    “我去过龙泉寺。”弘皙突然开口说,“没见过施粥啊。”

    “你去的时候还没下雪。”太子道,“是寺庙里施粥,还是香客施粥?”

    “京城大大小小的寺庙往年每到腊八都会施粥。只是听说前年龙泉寺得了很大一笔银子,才改成如今这样。”

    “很大一笔?”太子眉心一跳,“哪位大户人家这么大手笔,我怎么没听说过。”

    店家往四周看了看,小声地说:“听说是太子妃的堂堂杂货店给的钱。住在龙泉寺附近的人看到杂货店的崔掌柜拉好多箱子去庙里,然后拉着空车出来的。没过几天龙泉寺就开始施粥,那个粥稠的啊,听说筷子插在上面都不会倒。”

    “太子妃?”弘晏惊讶,“太子妃是——”

    “太子妃是个善人。”太子打断儿子的话,瞪他一眼,闭嘴。

    弘晏捂着嘴巴,想开口的弘曜和弘皙见状也捂住嘴巴。

    店老板看见不忍:“这位爷,小公子还小,您别那么严厉。太子妃仁义,心善,即便真听到咱们议论她,也不会怪罪的。

    “你误会了,我是怕他们不懂事,冒犯太子妃。”太子道,“听说太子妃脾气不好,太子的奶嬷嬷跟她顶几句,她就把人打个半死。还有德妃娘娘的弟弟,也因为她被判充军,万一被别人听到这小子乱说,传到太子妃耳朵里,太子出面也不见得能护得住他。”

    弘晏不懂,他阿玛说什么呢?这世上还有别的太子妃和太子吗?

    霍林抬手抱起弘晏,在他耳边低声说:“别讲话,有疑问回去再问。”

    店家打量他一番,很是纳闷:“您都是听谁说的?”

    太子:“贱内。”

    “你夫人怎么可以这么说太子妃。”一直很热情,也乐意跟客人闲聊打发时间的店家脸色的笑容消失,“德妃娘娘的弟弟被判充军是他咎由自取。不碰到太子妃,也会得罪别的贵人。

    “再说太子的奶嬷嬷,身为奴才守不住本分,还敢顶撞主子,太子妃使人把她打死也是活该。不就处罚几个奴才。你知道太子妃救活多少人?就知道瞎说。”

    太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还真不知道。她在宫里怎么救人?”

    “不知道啊?那我说给你听,回家告诉你夫人别再乱说。”店老板道,“地蛋、番薯和玉米是太子妃的庄子先种的。后来周围的村民也想种,太子妃的庄子上就卖秧苗,一文钱一把,一把秧苗有二十颗。二十颗秧苗能收一百多斤红薯,够一大家子吃上半个月的。

    “家徒四壁的人家省出十个铜板,冬天和来年开春的粮食就有了。要不是太子妃的庄子上卖的秧苗这么便宜,今年京城怎么也得饿死几百口人。这算不算救人?我问你。”

    “大胆!”张起麟实在忍不住了。

    太子抬脚朝他腿上踹一下:“闭嘴。你继续说。”

    “说完了啊。”店家道。

    太子呼吸一窒:“你们都很喜欢太子妃?”

    店老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以前不喜欢,听说太子爷长得可好了,文韬武略,太子妃相貌平平,就觉得配不上太子。”

    “我以前也这么觉得。”太子道,“从那么多秀女里挑个美的应该挺容易,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听你这么一说,还是皇上他老人家高瞻远瞩。”

    “那当然了。太子妃美又怎么样,弄不好咱们大清也得出个苏妲己,杨玉环什么的。到那时候这街上白茫茫一片就不是雪了。”

    “是啥啊?”弘皙问。

    店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白骨。”

    “白骨?”太子重复一遍,这个店家倒是有意思,“听店家说话,你应该上过几年私塾,怎么做起买卖来了?”

    “有一年家里收成不好,可还得供我读书,我就想都快饿死了,还读什么书。就拿买笔墨的钱置办些锅炉,叫手艺好的家人做小生意糊口。”店家说起往事,笑道,“我家里弟弟meimei多,如今都成家了,也想卖子火烧养家糊口。可天津卫就那么大一点地方,我们家人越来越多,每天得卖上千个子火烧才够一家用度。我便和我大弟搬到京城。我在城里,他在城外。”

    “怎么没见你家里人?”太子好奇地问。

    “嫌外面冷,都在后院炕上呢。今儿人少,我一个人忙得过来。”

    太子:“听你的意思,你们家主卖子火烧?”

    “是的,做这些汤啊,粥啊,都是为了卖子火烧。”

    太子道:“我瞧你这也没个牌子,我给你写牌子怎么样?谢谢你提醒我,不能什么都听家中夫人的。”

    “好啊。”店老板家中不富裕,以前供不起他买笔墨练字,字写的不好又看不上一般人写的,请专门写牌子的人写又舍不得钱,便一直没弄个牌子,“我这就去找笔墨。”说着,跑到斜对面,砰砰敲开人家的门,找人家要一张白纸,端着笔墨过来,“这位爷,可能还得麻烦您到屋里来。”

    “没事。”太子话音一落,两个侍卫跟进去,随即,看到太子写下“子火烧”三个字。可是这三个字越看越眼熟,越看越觉得在哪里见过。

    到达正在施粥的龙泉寺,两名侍卫猛地想到:“殿下,您,您刚才那三个字是,是皇上的笔迹?”

    “有问题吗?”太子问。

    两名二等侍卫连连摇头:“只是,让王公大臣看到,他们会认为皇上提的字。”

    太子反问:“难不成让他们以为孤吃过那家的子火烧?”

    第98章 去五台山

    侍卫噎了一下:“这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汗阿玛关心百姓, 出宫体察民情,随手写几个字, 店家瞧着好看刻在木板上当牌匾,孤觉得挺好。”太子道, “再说了, 没留名没留章,你们不说没人知道。日后被文武百官认出来,还能帮那个卖子火烧的店家一把。”

    “阿玛, 我听见啦。”弘皙从马车里钻出来。

    太子朝他脑门上一巴掌:“听见就听见, 但不准说出去。”

    “阿玛, 我可以说吗?”弘晏走出来问。

    太子笑眯眯的问:“屁股还痛吗?”

    跟着弘晏出来的弘曜捂住嘴巴:“阿玛, 我不说。”

    “乖。”太子拍拍儿子的小脑袋, “都下来吧。”

    “阿玛,我记得这里。”弘皙指着前面的寺庙,“我拜了好多菩萨。”

    太子道:“那今儿权当来还愿了。张起麟, 去买一把香你陪弘皙进去, 孤带他们去那边看看。”

    “阿玛, 那边干啥的?”坐在霍林胳膊上的弘曜好奇道。

    太子:“你额娘给庙里很多香油钱, 寺庙里的僧人用那些钱接济穷人。”

    “咋接济?”对一切都很好奇的弘晏问。

    太子道:“庙里管他们吃一顿, 他们家省下的粮食就可以留到没粮食吃的时候再吃。”

    “他们为啥没有粮食吃?”弘曜好气地问。

    太子:“家里人生病,钱被买药了, 所以就没钱买粮食了。”

    “他们家没有太医吗?”弘晏问。

    太子摇头失笑:“咱家有太医, 但每个月都得给太医月钱。咱们家能请得起太医, 是我和你额娘厉害, 赚了很多钱。我和你额娘如果没本事赚钱,咱家也请不起太医。”

    弘晏和弘曜年龄小,虽然知道他们阿玛和额娘很厉害,但还没有那个概念,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异口同声:“阿玛额娘真厉害。”

    排队领粥的人看到身边多出一群人,正想提醒他去后面排队,看清对方衣着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曾想却听到,“听说龙泉寺的粥很稠,是真的吗?”

    “你们也来领粥?!”

    太子见说话之人很是惊讶,仿佛抢他们的食物似的,失笑道:“不是。只是听说今儿龙泉寺施粥,正好去附近办点事,我们好奇就过来看看。”

    “你们去那边看吧。”说话的人指着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