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太子妃很忙在线阅读 - 第122节

第122节

    “明年才选秀,汗阿玛今年就开始给你挑秀女?”石舜华连忙问。

    太子扭头看她一眼:“不是。弘晏和弘曜哥俩不相伯仲,汗阿玛同意孤的提议,老五要是跟他俩差不多,就立老五为太孙。”

    “太孙?”

    太子:“汗阿玛有这个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心腹一个接着一个去阎王爷那里报道,汗阿玛这些日子总觉得自己会一睡不醒。”

    “汗阿玛是闲的。”石舜华道,“今儿弘晏和弘曜歇息,等他俩起来,叫他俩去乾清宫逛逛。”

    太子看了看自鸣钟:“快八点了,他们还没起?”

    “听他俩的嬷嬷说,昨儿玩到很晚。”石舜华道,“反正他俩还小。对了,前天宫外送来的东西,爷,咱们去看看。”

    太子和石舜华到东厢房,看到个三尺长两尺高的箱子:“什么东西?”

    “镜子。”石舜华道:“妾身打算以后修葺惇本殿时,在纱窗外罩上玻璃,冬天不会进风。”

    太子打开箱子,亮光一闪,下意识闭上眼睛,再睁开就看到许多包铜边玻璃镜,有婴儿拳头大,有成人巴掌大,还有几个一尺长半尺宽的镜子,看起来像是梳妆镜:“你庄子上的工匠做的?你要这么多做什么?”

    石舜华:“送人啊。谁来东宫找我唠嗑我送给谁。”

    “主子,四福晋来了。”孙河跑进来,“奴才想着殿下在后院,就请四福晋去前院西暖阁等主子。”

    石舜华无语又想笑:“她真会挑日子。”

    “不会是收到什么消息,来咱们这里碰碰运气吧?”太子道,“孤听说五谷丰登那个店铺子如今被老四他们几个搞得红红火火,每天赚的钱快赶上杂货店了。”

    石舜华:“赶不上。内务府的工匠现在都会做怀表和自鸣钟,妾身打算把自鸣钟和怀表的法子卖出去。”

    “这是为何?”太子不明白。

    石舜华:“年后见我额娘一次,额娘说在内务府有亲戚的勋贵都请内务府的工匠做自鸣钟和怀表。趁着如今找内务府的工匠的王公大臣还不多,卖出去还能赚一大笔钱。再说了,这天下以后都是爷的,赚再多钱也没多大意思。”

    “那你还叫工匠做镜子?”太子根本不信她的说辞。

    石舜华笑道:“那些是给弘晏和弘曜准备的。爷,您把喜欢的都挑出来,我去看看四弟妹找我何事。”

    “二嫂,快坐。”四福晋招呼道,“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石舜华下意识看她的肚子,“别告诉我你也有了?”

    “没有,没有。”四福晋脸通红,颇为窘迫,“是五妹的事。额娘不知道怎么了,居然找我商量是叫五妹嫁去蒙古,还是留在京城好。”

    石舜华问:“你怎么回的?”

    “我能咋回啊。”四福晋道,“嫁人的是五妹,以后跟五妹一块过日子的是额驸,不是咱们。”

    石舜华问:“你就这么说的?”

    “是呀。”四福晋道,“额娘抬抬手叫我回去,我就来见你了。以后五妹的日子不痛快,额娘不会骂我吧?”

    石舜华:“她凭什么骂你?这么多公主只有五妹可以随便选,可她还不好好的选,娘俩三天两头闹一出。汗阿玛也由着她们。”

    “我听四爷说,汗阿玛其实想叫五妹去蒙古。”四福晋小声说,“以前额娘跟五妹说蒙古不好,五妹就跟皇祖母说她不要去蒙古。

    “已经就有四个公主嫁去蒙古,汗阿玛这次就依着皇祖母。如今啊,汗阿玛巴不得五妹能说服额娘。”

    石舜华:“公主到蒙古有公主府,可以住在城里,除了那边的大夫不如京城,其他的跟京城没差多少。四妹如今就住在归化城,听说将军和督统见着她都行礼。要是嫁到京城,额驸一家能对公主客客气气的就算顶好了。”

    “五妹没有四妹厉害。”四福晋道,“额娘怕她降不住额驸。”

    石舜华:“时刻记住自己是大清公主就行了。蒙古铁骑厉害,也不如咱们的火器。”

    “嗯,下次我就这么跟额娘说。”四福晋想到她等了石舜华好一会儿,石舜华才过来,“二嫂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石舜华:“太子在后院,是有点事。”

    “那我不打搅你了。”四福晋起身。

    石舜华跟着她出去。谁知却看到大门敞开,晋江正在跟一个眼生的太监说话。于是,石舜华就问:“晋江,出什么事了?”

    “禀报太子妃,直郡王请您过去一趟。”晋江走过来说。

    石舜华转向四福晋,无声地问,你刚从外面来,知不知道怎么回事?

    “听说大嫂不大行了。”四福晋小声说,“不知道这次是真是假,我就没敢跟你说。”

    “看来是真的。”石舜华不解,“喊我过去做什么?”

    晋江看向来人。

    对方道:“禀报太子妃,不是郡王,是福晋请您去一趟。太子妃,奴才求求您尽快过去。福晋,福晋她……”

    第120章 全家出游

    石舜华听到来人心里说, 大福晋病入膏肓,请太子妃过去可能是托孤:“大嫂一向不喜欢我,怎么可能请我过去?”不待来人开口, 就说,“想来是病糊涂了。晋江,带他去延禧宫。”

    “不是的,太子妃——”

    石舜华指着四福晋, 打断他的话:“我这里还有些事要忙。晋江,还有你, 快点去吧,别耽误大嫂的正事。”

    “嗻!”晋江应一声,使劲把直郡王府的人拽出去。

    四福晋看了看两人的背影, 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石舜华, 试探道:“二嫂,您不去?”

    “朝野内外皆知太子和直郡王感情不睦, 我今天到直郡王府,明儿大嫂去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把她给气走的。”石舜华道, “你去看看她找我做什么。”

    四福晋觉得不会传出这样的流言, 可人心易变,谁也无法保证以后:“大嫂若是让我来找您呢?”

    “那你就说我是太子妃,你请不动我, 我也不会听你的。”石舜华神情淡然, “如果要你给我带话, 你就说带话可以,但你没法保证结果。”

    四福晋猛地抬头,看向石舜华:“您知道大嫂找你什么事?”

    “不清楚。”石舜华道,“反正没什么好事。不过,你也别担心,我没欠过她什么,无论她说什么,你都别替我答应就行了。”

    四福晋抿抿嘴:“我知道了。二嫂,我回去直接去大嫂那里。”

    石舜华点了点头,送走四福晋就吩咐孙河:“把大门关上。待会儿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在忙。乾清宫的人除外。”

    两刻钟,延禧宫的管事嬷嬷过来,到惇本殿被谢嬷嬷拦下来。

    谢嬷嬷以前是乾清宫的管事姑姑,如今是东宫后院管事嬷嬷,她挡在惇本殿明间门口,延禧宫的嬷嬷顿时不敢硬闯,只能请谢嬷嬷通融一下。

    “太子爷和太子妃在商量要紧的事,不许老奴靠近。”谢嬷嬷岿然不动,“嬷嬷还是待会儿再来吧。”

    延禧宫的嬷嬷张了张嘴,看着谢嬷嬷古井无波的脸,想到惠妃还等她回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谢嬷嬷见状,立刻回后院向石舜华禀报。

    太子正打算出头,听到谢嬷嬷的话脚步一顿,转向石舜华:“你刚才说老大的福晋请你出去可能是托孤?惠妃使人来找你也是托孤?”

    “不可能。惠母妃无病无痛,大格格和二格格此时就住在——”

    “额娘?”弘暖颤巍巍站起来,扶着石舜华的肩膀,歪着头看着她,一脸懵懂。

    石舜华想笑:“额娘没叫你和弘晗。”拍拍弘暖的小屁股,“跟meimei玩去。额娘跟你阿玛说话。”

    太子:“不是孩子的事,还能有什么事?”

    “妾身没说不是孩子的事。”石舜华道,“妾身原本也以为是托孤,可惠母妃的人过来,妾身可以肯定不是托孤。至于什么事,四弟妹过来就知道了。”

    申时两刻,四福晋再次进宫,大福晋病故的消息也传遍紫禁城。

    除夕家宴上,石舜华见过大福晋,一脸病容,精神不济。大福晋想找石舜华说话。石舜华听到她的心声,便坐在太后身边和太后一起逗弘暖和弘晗。

    家宴结束,石舜华起身就走,没给大福晋拉着她“叙旧”的机会。岂料躲了初一,险些没躲过十五。

    这会儿听到四福晋说大福晋去了,石舜华叹了一口气,就问:“然后呢?”

    四福晋盯着石舜华,见她一点也不难过,不禁问:“二嫂,大嫂死了。”

    “我要哭吗?”石舜华问。

    四福晋下意识摇头。

    石舜华:“是不是觉得我无情?凭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死敌,大哥跟太子不合,大哥的嫡福晋去了,我没拍手称快是给几个孩子面子。”

    “那二嫂,大嫂走之前求我跟你说,别把她的四个闺女嫁去蒙古。”四福晋喃喃道,“您也不会答应?”

    石舜华惊讶:“她找我就这事?”

    “不然是什么事?”四福晋问,“请你帮忙照看她的四个闺女吗?”

    石舜华微微摇头:“大哥如今三十来岁,以后肯定还会娶继福晋。我原本想她找我可能是怕继福晋对弘昱不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弘昱送进阿哥所,将来跟弘晏和弘曜去上书房读书,请我看着弘晏和弘曜别欺负他。”

    “您,您怎么会想到这些?”四福晋很是好奇。

    石舜华:“弘昱是她拼命生下来的,又和弘晏、弘曜同年。没想到她到死还是那么小心眼。”

    “二嫂,您的意思答应了?”四福晋看向石舜华。

    石舜华嗤笑道:“我答不答应都没用。大格格和二格格再过四五年就可以嫁人了,汗阿玛年富力强,少说还能再活二十年,四格格的婚事也轮不到我和太子做主。”

    四福晋有几年没见过康熙,但去年冬又有个小公主出生,虽然没到春节就夭折,凭这一点四福晋也知道康熙龙马精神,不会那么快驾崩。

    “二嫂说的是。”四福晋道,“大嫂可能想着汗阿玛快五十岁的人了,撑不了几年乾清宫主人就是太子二哥,才想见你一面。”

    石舜华:“所以我说她小心眼。话说回来,即便太子能做主,蒙古那边要是没合适的人,太子也不能随便挑个蒙古汉子就把她闺女嫁过去。甭说宗人府会不会答应,天下百姓也能骂的太子抬不起头。”

    “大嫂是想多了。”四福晋顿时明白,蒙古也不是随便就能去的,“大嫂那边你过去吗?”

    石舜华想也没想:“不去。我是太子妃,她是郡王福晋,使谢嬷嬷过去就成了。”

    “惠母妃会不高兴吧?”四福晋提醒道。

    石舜华:“她生气也不能把我怎么着。她一时高兴了,赶明儿大哥跟太子吵起来,她也不会向着太子。什么都得顾及到,明年的今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就是我。”

    “二嫂,您的心真宽。”四福晋由衷佩服。

    石舜华笑道:“你也可以。你是贝勒福晋,又住在宫外,四弟还不管后院的事,你想开了,日子比我舒服。”

    “我尽量。”四福晋嫁进皇家的时候年龄小,很多规矩和人情往来还没来得及学,恐怕出错,做什么都小心谨慎。日久天长,胆子也变小了。

    石舜华看到大门打开,弘晋进来:“天色不早了,你回吧。”

    “弘晏和弘曜也快回来了吧?”四福晋站起来。

    石舜华和她一起出去:“快了。对了,你们家弘晖明年也好开蒙了。”

    “四爷今年就开始教他写字。”四福晋说起这事,就忍不住头痛,“我跟他说弘晖还小,四爷说我妇人之仁,头发长见识短。”

    石舜华:“据我看你的头发没有四弟的头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