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太子妃很忙在线阅读 - 第204节

第204节

    胤峨好奇:“你们怎么都这么清楚?”

    “温家请人没遮掩。据说还想请堂堂杂货店的小崔掌柜的夫人,被崔掌柜一口回绝。”男人仿佛想到很好笑的事,“他们家适龄的姑娘是庶女, 不能配给皇子当嫡福晋, 可后来还是请四个教养嬷嬷, 不用猜也知道奔着皇上去的。”

    胤禟明白了:“如果帝后感情好, 温家就另做打算?”

    “显然是这样。”男人说完,楞了一下,“先前在这边停留的两位真是皇上和皇后?”

    胤峨无语:“合着你们还不能确定?”

    “十爷这么一说,小人就能确定了。”男人回想到他看见一对相貌极其出众的男女,穿颜色相近的衣袍,心里面好奇就特意停留一下,见两人之间的那种脉脉温情不是装出来的,一个劲纳闷哪家夫妻感情这么好,没成想是天家,“这么说来今年选秀皇上后宫不添新人?”

    胤禟眼角余光瞥到好几个人竖起耳朵听,很是无语:“你们一个个大老爷们,怎么比女人还八婆。”

    “可不是小人好奇,大家伙儿都好奇。”男子道,“帝后成婚十八载,皇上后宫一直没添新人,所有人都想知道今年会不会破例。”

    胤峨张口想说,他二嫂又美又贤惠,他二哥才不会放着珍珠不要选鱼目。这样说显得他皇帝二哥好色:“皇上身子骨不好,不会破例。”

    “皇上身体不好?”不敢向前的百姓搜一下窜过来,“怎么回事?”

    胤禟简直想打死胤峨:“早年留下的病根,一直没调养回来。太医建议皇上在那方面克制一下。”

    “原来如此。”众人放心下来。

    胤禟:“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

    “等等,九爷,皇上今年还会继续查贪官吗?”

    胤禟眼皮一跳:“我不是九王爷。”不待众人开口,朝家奴使个眼色,拽着发愣的胤峨快速离开。

    胤峨踉跄了一下,待登上回家的马车,就忍不住抱怨:“这么着急做什么。”

    “你还想继续跟他们唠?”胤禟瞪他一眼,“皇兄要查兵部的事,除了咱们兄弟没人知道。万一说漏了嘴,打草惊蛇,皇兄能剥了你。”

    胤峨打了个寒颤,连忙问:“我刚才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现在知道怕了?”胤禟瞪他一眼,“以后说话多想想。”

    翌日,年初二,上午,胤礽去慈宁宫给康熙请安。然而,他刚进正堂就看到康熙似笑非笑的表情,下意识往后看一眼,什么都没有:“汗阿玛,您笑什么呢?”

    “听说你昨儿带着皇后出去了?”康熙肯定得问。

    这种小事胤礽没打算瞒他爹:“怎么了?”

    “坊间都在传帝后感情深,乃天下夫妻楷模,这事你知道?”康熙又问。

    胤礽脱口道:“不知道。等等,汗阿玛怎么知道的,谁跟你说的?”

    “朕昨儿也出去了。”康熙道,“跟弘晅一起先的天桥,后来去寺庙那边逛逛,回来的路上听到好些百姓都在谈论你和皇后。”

    胤礽试问:“除了您刚才说的,还又说了什么?”

    “夫妻和顺,让人羡慕。”康熙说话间坐直,笑意隐去,严肃道,“你说说你们,出去就出去,还弄的大张旗鼓,显摆百姓不知道你是皇帝是不是?!”

    胤礽皱眉:“儿子没到处显摆。昨儿出宫的时候全身上下换了个遍,到宫外也是喊皇后夫人,不可能被百姓看出来。”

    “朕不管你换什么,朕不希望有下次。”康熙皱眉道,“你如今是皇帝,有个好歹置他天下百姓于何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朕没教过你?!”

    胤礽张口想说他真没故意显摆,而且还带了不少侍卫,可是见他爹这么固执,低下头:“儿子谨记。”

    “行了,退下吧。”康熙摆摆手,“对了,过几日朕去畅春园。”

    胤礽:“那您打算带谁过去?儿子回头跟皇后说一声,皇后也好早作安排。”

    “谁都不带。”康熙说着,一顿,“不对,叫弘晏和弘曜陪朕过去。”

    胤礽:“儿子命八弟总理兵部,弘晏要跟八弟学着处理政务。三弟接管内务府,弘曜要跟着他三叔学,没办法陪您去畅春园。

    “不如叫二十弟和二十一弟?再不济儿子明儿跟老九他们说一声,把嫡子带过来,您瞧着哪几个讨喜,命他们陪您?”

    “你刚才说什么,胤祉去内务府?”康熙以为没听清,“朕怎么记得内务府总管是老四。”

    胤礽:“的确是四弟。不过,四弟过几天去宗人府,他一走,简亲王一个人没——”

    “宗令是保泰。”康熙道,“你打算把保泰弄哪儿去?”

    胤礽已经料到:“保泰处事不如二伯,虽然儿子不喜欢二伯,这一点儿子必须得承认。宗室子弟打架,他都不敢严惩,再让保泰担着宗令,宗室子弟会变成纨绔子弟。”

    “真的?”康熙不信。

    胤礽:“您不信的话大可问大哥,他不会帮儿子骗您。”

    康熙老脸一红:“朕想知道什么都是直接问弘晏和弘曜,从未问过你大哥。保泰那边你怎么打算的?保成,你二伯走的时候朕答应过他,护裕亲王一脉周全,别让朕百年之后没脸见你二伯。”

    “儿子还未想好。”胤礽道,“但儿子可以肯定告诉您,不会故意刁难他,这点您大可放心。”

    康熙如今已不能拿胤礽怎么着,不好把他逼得太紧,点了点头:“对了,朕再说一遍,以后再出宫不准再弄得人尽皆知。”

    “知道,知道,儿子一定记住。”胤礽出了慈宁宫就对霍林说,“叫晋江去打听打听,到底是谁把朕和皇后行踪透露出去。”

    片刻,晋江到乾清宫。

    胤礽惊讶:“这么快?”

    “禀报皇上,奴才还没吩咐下去。”晋江苦笑,“敬事房收到消息,谢嬷嬷想见主子娘娘,可送进来的不是裕亲王继福晋的牌子,而是石家二奶奶的牌子。”

    第206章 劝和离

    胤礽疑惑不解:“朕记得谢嬷嬷如今在裕亲王府当差, 她为何走石家门路?”

    “奴才也不晓得。”敬事房收到宫外的牌子, 晋江本来想去景仁宫, 可是出了日精门想起来石舜华曾交代他到了敬事房他的主子只有一个,便是乾清宫主人。晋江才折回来,“奴才吩咐碧水的人去打听打听?”

    胤礽摆手:“不用。等谢嬷嬷来了, 直接把人带到朕这里。”

    下午申时左右, 谢嬷嬷到乾清宫, 看到西暖阁里只有皇帝和几个宫人,不见皇后,谢嬷嬷颇为意外:“老奴给皇上请安。”

    胤礽嗯一声, 头也不抬:“找皇后何事?”

    谢嬷嬷心中一惊, 敬事房连她递牌子这种小事都告诉皇上?下意识看向杵在一旁的霍林, 怎么回事?

    赶紧说。霍林无声地说。

    谢嬷嬷想着昨儿京城大街小巷都在传帝后感情极好, 皇上很喜欢皇后,她是皇后的人,霍林不可能也不敢害她:“禀报皇上,裕亲王继福晋不准老奴打搅皇后娘娘, 老奴只能求石家二奶奶递牌子求见皇后娘娘。”

    “朕问的是你找皇后有什么事。”胤礽重复道。

    谢嬷嬷偷偷瞄胤礽一眼, 见他正批奏折,想了想:“皇上您这么忙, 老奴不敢打搅您。”

    胤礽嗤一声:“朕的手和脑袋忙,耳朵闲得很。”顿了顿, “别等朕真把皇后请来。”

    “这事, 这事不是老奴不说。”谢嬷嬷犯难, “是老奴不知道该如何说。”

    胤礽:“从头开始说,朕不着急。”

    “裕亲王和石家三姑娘成婚四个多月了,可裕亲王去正房的次数屈指可数。”谢嬷嬷道,“老奴觉得再这样下去,十五爷的嫡子去尚书房了,福晋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

    胤礽放下朱笔:“保泰不喜欢皇后的那个meimei?”

    “老奴不太清楚裕亲王怎么想的。不过,裕亲王后院的女人,老奴仔细看过,得宠的那几位全是削肩细腰,瓜子脸蛋,长挑身材,身姿卓越。”谢嬷嬷偷瞄胤礽一眼,见他没生气,也没有不耐烦,便继续说,“继福晋却是鹅蛋脸蛋,和皇后娘娘有三分像,没有皇后高,还有点微胖。”

    “直接说不喜欢,保泰还敢打死你?”胤礽瞥她一眼,“裕亲王是个活生生的人,这种事你找皇后又有什么用?”

    谢嬷嬷:“老奴知道不应该打扰皇后娘娘,可继福晋要节食,今儿早上就喝一点豆腐汤,吃两口米饭,老奴怕继福晋把身子糟蹋坏了,才想找皇后娘娘讨个法子。”

    “她瘦下来,保泰就喜欢她?”胤礽冷笑,“幼稚!”合上奏折,“随朕去景仁宫。”

    石舜华正拿几个真假账册考校两个闺女,看到胤礽和谢嬷嬷进来,很是诧异:“谢嬷嬷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胤礽道 。

    弘暖站起来:“皇额娘,儿臣待会儿再过来。”

    “不用,你们也听听。”随即,胤礽吩咐谢嬷嬷把和他说的事再说一遍。

    石舜华听完,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这个保泰脑袋里装的是豆腐吗?”

    “估计是你这些年太安逸,他飘了。”胤礽道,“冬天日头短,天快黑了,谢嬷嬷得回去,想个折吧。”

    石舜华:“三丫头为什么不准你告诉本宫?”

    “福晋大概是不好意思。”谢嬷嬷道,“娘娘虽说是福晋的jiejie,这种事毕竟是夫妻之间的事。福晋还说就算您知道了,也不能命令裕亲王去正房。”

    石舜华点头:“她说得对。保泰如果是四弟或者八弟,就算是十五弟,本宫都可以数落他们。皇上有什么好主意?”

    “朕有法子还把这奴才往你这里带啊。”胤礽拿起石舜华手边的茶杯,“反正朕正找不着机会夺了保泰的宗令,这事刚刚好。”

    石舜华:“不行!保泰若是知道您罢免他是因为和三丫头的事,他会恨上三丫头。”顿了顿,“当时汗阿玛赐婚时,妾身就不同意。现如今果然出事了。”顿了顿,“爷,去找汗阿玛,问他该怎么办。”

    胤礽楞了一下,转向石舜华,不可思议:“你真想得出来。他给老八挑个嫡福晋,嫡福晋不孕,还嚣张跋扈。给四弟挑个格格,把四弟的西院全炸了。亲自给保泰赐婚,保泰完全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他得气晕过去。”

    “那也是他老人家自找的。”石舜华道,“孙河,跟东宫的奴才说一声,叫弘晅放学过来一趟。”

    谢嬷嬷提醒道:“皇后娘娘,太上皇知不知道都无所谓。现如今最当紧的是福晋节食。”

    “可以和离吗?”石舜华转向胤礽。

    胤礽手一抖,咣铛一声。弘暖连忙拿走颤悠悠的杯子:“皇额娘,您这不是解决问题,是把事闹大。”

    “你皇额娘一向不怕事大,就怕事不大。”胤礽不敢再碰方几上的任何吃的喝的,端是怕被语出惊人的皇后娘娘吓呛死,“谢嬷嬷,回去问问你主子怎么想的。”

    谢嬷嬷整个人愣住:“和离?”

    “对,和离!”石舜华道,“大清宗室是没有和离的,古代和离的人并不少。”

    弘晗:“皇额娘,就算小姨同意和离,她这次嫁的人是裕亲王,还有别人敢娶吗?”

    “你小姨是个庶女,能嫁给宗室亲王只因她jiejie是皇后。”石舜华道,“只要本宫是皇后,就有人敢娶。”

    弘暖:“皇额娘,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自打明朝廷奖赏守节的寡妇,丈夫死了多年的寡妇想嫁人都会被浸猪笼,您命小姨和裕亲王和离,然后再嫁。流言蜚语就能把小姨淹死。”

    “你说的这个事不算事。”石舜华道,“你汗阿玛一道圣旨就能解决。”

    胤礽指着自己:“朕有这么大本事,朕怎么不知道?”

    “裹足的事?”石舜华道,“裹足从南宋开始,兴于明朝,如今不照样被一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给改过来。”

    胤礽:“那件事也不是一蹴而就,徐徐图之十余年啊。你meimei能等这么久?”

    “皇上饱读经史子集,可还记得唐朝初年因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唐太宗为增户曾颁布的诏旨?”石舜华问。

    胤礽:“朕隐约记得,太宗皇帝命成年男女适时婚配,寡妇再嫁,还释放宫女自由成家。等一下,你让朕效仿太宗皇帝?”

    “您搬出太宗皇帝,汗阿玛也不好阻拦。”石舜华道,“不过,文人酸儒大概会闹一阵子,还有可能会闹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