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陛下每天都在作死[穿书]在线阅读 - 第116页

第116页

    他打着皇帝的旗号,在外面为非作歹,弄得民怨沸腾,连带着骂皇帝的也有不少。

    皇帝一边背着骂名,一边还要cao心他的事,末了还得做自我批评,谢靖心里很不爽。

    他扳倒卢省,可不是为了让皇帝怪罪自己。

    其实他这也是,当局者迷,若换了别的皇帝,亲手养出一个祸害朝纲和百姓的大太监,谢靖一定能毫不犹豫地指出,根源就在皇帝身上。

    一个权臣的出现,可能是和政敌在斗争中占了上风;但是一个权宦的发迹,这后面一定有一个糊涂的皇帝。

    无他,因为太监没有别的本事,所有倚仗全是皇帝赐予的权力,所以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帝,才能分得一些权力。而得到权力之后,因为能力和眼界的局限,又会颐指气使,恣意妄为。

    如果说一个朝廷由权臣把持,不一定是件坏事,那么由太监把持的话,就基本上要完。

    除了皇帝一个人能愉快玩耍以外,其他人都得遭殃。反对他的朝臣,被苛待的百姓,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所以说王朝气数将尽时,最爱出权宦,谢靖这一记手刀,把卢公公扼杀在、成为遗臭万年的死太监的道路上。

    他一听皇帝开始说自己的不是,就柔声劝慰,“是他不知好歹,皇上御下仁慈,他竟忘乎所以,才犯下这般罪行。”

    皇帝说,“谢卿,你可知这宫中朝上,有许多见不到光的地方?”

    谢靖一愣,皇帝又说,“他小时候,替朕传话,就有钱拿,朕有什么不明白,还要向他讨主意。”

    谢靖听了,方知即便由自己看顾着,皇帝年幼时,还是吃了不少苦,就是大了,也是事事艰辛。

    朱凌锶想的,是他一旦有了什么麻烦,又不能指望谢靖的,便去问卢省,卢省的主意,虽然不如谢靖那么敞亮,但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朕知道他手段活,人面广,好办事,若自己不想、不愿去办的,就都丢给他去做。”

    尚妙蝉的事,还有引莫冲霄入宫的事,都是他在压力之下,难以承担,卢省便要费心替他解决。如此说来,虽都是卢省恣意妄为,但这其中,未必没有一点点顺水推舟的意思。

    他只知道卢省能办事,却不愿去深究,他办事的能力,几分是借着皇帝的招牌,几分是拿银钱收买,还有几分是掺着别人的血泪。

    朝政上的事已经是筋疲力尽,若这些还要问个究竟,估计他今天已经不在了。

    再一点装聋作哑,多一些充耳不闻,他几番纵容之下,卢省已经成了这幅样子。

    “谢卿,是朕把他纵成这样的。”

    朱凌锶说着,轻轻摇头,露出一抹忧伤的笑意。

    在心中喃喃低语,

    “谢卿,对不起,朕好像,真的不是明君的材料。”

    谢靖见他,不知何故,十分伤心,怕他忆起什么心酸往事,又或者慨叹卢省堕落至此,任他如何,都想不到,皇帝居然计较起自己是不是明君。

    还是那句话,换了别的皇帝,他还能客观一点,可轮到自家皇帝,那就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再舍不得,叫人责怪他一星半点。

    所以说职场恋爱,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判断力。

    谢靖嘴里匆匆滚出“恕罪”两个字,就上前揽住皇帝的肩,他不敢用力,却实在把朱凌锶圈在怀里。

    “谢卿……”

    你到底有没有发现,我其实是个废柴啊。

    眼见皇帝在他面前,湿了眼眶,谢靖心下一阵慌乱,手足无措,

    只得小声劝慰皇帝,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发。

    第61章 贤明

    刑部之后, 又审了二十来天, 把卢省一案各位人犯,全都查了个底朝天,复又核了十多天, 总算是一干人等, 全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主犯卢省, 欺君罔上,扰乱朝纲, 发配辽东。

    这个判决, 说不上很离谱,卢公公虽然干的事都不地道,但是他有一点还是坚持得不错,就是始终保持对皇帝陛下的忠诚, 虽然没少撒谎,但“谋逆”这一项, 还是归不到他身上的。

    这一点, 谢靖认了。

    主犯只是充军, 那么其余朝臣或者内宦, 与卢公公交好的,平时为虎作伥惯了, 这时候都要清算。以“结交近侍, 谗附权宦”办,虽说仕途已经混到了头,不过性命都还保住了。

    而且充军这种事, 到了地方上,可cao作性也比较大,以卢省的机灵,恐怕还能过得不错。

    于是许多人猜测,恐怕还是皇帝饶了卢省。又想,卢公公一向是皇帝眼前的红人,此前也未有恩义断绝之相,皇上居然肯让刑部办他,也算是以大义为先。

    朱凌锶本以为,自己估计得去午门送卢省一程,等到判决一出,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便想到是谢靖手下留情,不愿让自己难受。

    只是这般宽宥,恐怕于法度有损。

    于是这天下午,谢靖照例进宫请安,皇帝说起此事,期期艾艾,

    谢靖一脸板正,“卢公公十余年护卫皇上,确有大功。功过相抵,这刑罚正合适。”

    听他说得这么笃定,皇帝就稍稍宽了心。

    他这话,皇上勉强信了,可有些人,察觉其中蹊跷。比如大理寺丞霍砚,在和友人书信中,写道,“谢大人与卢省,恐怕是有什么不能说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