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我爹是王羲之在线阅读 - 第137节

第137节

    本文故事内容为虚构,大家还是以史料为准~

    还有呀,听政的皇太后,是可以自称“朕”的。“哀家”一词,是戏曲出来才有的。

    我好像进入了疲惫期,更文没动力了_(:3」∠)_

    要不大家夸夸我?没准看到彩虹屁,我就精神抖擞了o(*////▽////*)q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yt 10瓶;疏影浮生·奇梦人 2瓶;一张、橘子好酸!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谢尚

    翌日早朝, 褚太后正准备开口晋升殷浩为骠骑将军。

    顾和忽然站出来, 出声言道:“西中郎将奉陛下诏令, 救助遗民过江, 严守边境。其立下大功,应当封赏!臣提议, 升其为骠骑将军!”

    殷浩瞪大双眼,目光死死地盯着顾和。

    幕帘后面的女人愣住了。沉思片刻,褚太后正打算开口回应。

    殷浩突然站出来反驳道:“西中郎将究竟是不是奉命,此事还有待调查!”

    武陵王站出来, 目光冷淡地斜视殷浩,语气冷漠地言道:“足下所言何意?莫非是在质疑陛下?”

    小皇帝呆呆地望着众人, 不知道现在在吵什么。

    殷浩冷哼道:“陛下年幼,尚未亲政。陛下之密令, 吾以为做不得数!”

    王彪之站出来怼道:“大胆!竟敢不将吾皇放在眼里!”

    殷浩反驳道:“吾无此意!臣对陛下,忠心可鉴!只是见不得小人, 欺负陛下年幼, 利用陛下之信任,祸国殃民!”

    王献之被殷浩说的话逗笑了,他站出来,脆生生地开口言道:“不知足下所言‘祸国殃民’是何意?救助遗民过江, 安顿遗民, 此乃救济苍生之大义之举!民间皆赞颂陛下乃宽厚仁爱之明君!如此大义之举,为何到足下口中却成了‘祸国殃民’?莫非足下以为,朝廷不该救助晋人?陛下应当弃子民于不顾?”

    王献之说话的声音清脆悦耳, 声带笑意,明明如此友好。可是言辞却犀利得像一把刀子!锐利的刀锋直逼殷浩的面前,让殷浩不敢乱动。

    殷浩又恼又怒地瞪着王献之,第一次正视王献之这个人,他的心里忽然冒出了恐惧之意。

    这小子……

    莫非真被顾和说对了!

    难道在背后策划一切的人,当真是王七郎?

    细思极恐,殷浩觉得十分可怕。难以相信,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深的心机!

    真是怪哉!王羲之这人坦坦荡荡,一派君子之风。他前面几个儿子,也都是坦荡之人。包括王徽之在内,哪怕王徽之做了无耻之事,也敢理直气壮的坦荡承认。为何到了王献之这里,出了个惊世异类!

    看到王献之只用了几句话,便把殷浩吓得面色发白,武陵王心里暗道舒爽!多日来与殷浩撕逼,武陵王早受气许久,早就看殷浩不顺眼了。论耍嘴皮子的功夫,武陵王远远不如殷浩,常常被殷浩怼得无话可说。此时此刻,武陵王心里积压已久的抑郁,顿时烟消云散。拨开云雾见晴天,他的心情立马明媚起来。

    其他世家出身的官员听完王献之说的话,纷纷用探究的目光望向那位玉雪可爱的小人。

    此子不得了!将来必成大器!没准,可能会变成下一位‘王导’。

    思及此,众人神色各异。

    武陵王望向幕帘后面的女人,开口言道:“西中郎将奉陛下诏令,立下大功,的确该封赏。请太后下诏令!”

    褚太后缓缓出声言道:“西中郎将立下大功,是该封赏。那就依众卿之意,待其归京,便升其为骠骑将军。”

    一个是自己的亲舅舅,一个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褚太后当然更愿意封赏自己的亲人!起码她的亲人,永远不会害她!

    殷浩气得双眼发红,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只能咽下这口气。

    下朝后,殷浩快速回到家中。把家里的财物清点了一遍,然后带着上百名家仆出城。

    王献之回到卫将军府,谢道韫开口告诉他:“城门传来消息,殷刺史带着百人出京了。”

    王献之点头,他坐下来说道:“我知道。”

    正在抄写公文的王肃之抬眼瞥向王献之,出声问道:“莫非他想去救会稽王?”

    阿陌给王献之倒了杯热茶。王献之捧着热茶,缓缓言道:“殷深源被褚先生举荐给会稽王。他深知,唯有会稽王与褚先生才是他的依靠。他让刘叔父去救褚先生,至今未有消息。如今,殷深源招架不住朝廷的变动,被逼急了。只能亲自去救会稽王。”

    王肃之眼神闪烁,他看了眼谢道韫。

    见王肃之又在盯着心上人发春,王献之仰头将茶水饮尽,然后起身说道:“我出去走走。你二人好好做事。”

    王肃之放下笔,开口说道:“我送你出去。”

    王献之诧异,这才明白是自己误会了王肃之。

    兄弟二人走到库房,王献之出声说道:“四郎有话直言。”

    王肃之低声告诉王献之:“是否派人掳走殷深源?”

    王献之瞥了眼王肃之,觉得王肃之好像被他带坏了。

    王献之淡定地回答道:“你我乃斯文人。尤其是四郎,你一向行君子之风,岂能做出如此小人行径?”

    王肃之无语,低声言道:“前两回行事时,我劝你,你如何答复我?‘此乃无奈之举,为了救济苍生,只能委屈其了’!此言出自官奴之口,莫非官奴忘了?”

    王献之告诉王肃之:“事不过三,次数多了,会让人怀疑的。不过……”

    王献之倏然笑起来,眼眸灿若星辰。

    王肃之问道:“官奴有何主意?”

    王献之告诉王肃之:“人生坎坷,总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王肃之微蹙眉头,若有所思地言道:“官奴之意,是让他吃点苦头,再让他成功救出会稽王?”

    王献之笑着颔首:“是也!”

    王肃之觉得王献之真坏!幸好这是他弟弟,若是对手,王肃之觉得自己肯定会被对方玩死!

    没忍住,伸手捏了一把王献之的脸蛋,王肃之说道:“阿耶让我监督你看书。你有空多看些书,若遇到不解之处,可向我请教。”

    提起看书,王献之脸上的笑意淡了,他愁着脸说道:“书里的字我认识,但是连起来,我就不知其意了。”

    但是哪怕王献之已经熟悉了这个时代的语言与文字,也不易读懂这个时代的文章。王羲之给王献之开的书单,其中一部分要的书都是古书!意味着王献之想要看懂书中的内容,就必须得先学习古文字!王献之觉得太难了!

    王肃之这才觉得幼弟像个孩子,他笑着言道:“五郎可比你聪慧多了。他三岁识千字,四岁能独自阅览百书,五岁时开始学习古文字,六岁读懂古书,七岁阅尽宗塾书阁里的书。八岁之后,便闲在家中,无所事事。知五郎爱看书,阿耶四处为他寻书。家中书阁大部分书,都是阿耶为五郎寻来的。”

    王献之知道王徽之聪明,没想到聪明到这种程度。难怪王徽之以前无所事事,原来是书都已经看完了。觉得日子无趣,才到处寻乐子。

    王献之若有所思地说道:“五郎之才,其实可以发挥在另一方面。”

    王肃之警惕地问道:“官奴何意?”

    王献之摇头,没有回答王肃之,转身往外走。

    王肃之开口叫道:“官奴。”

    王肃之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谢道韫站在院中。他立马露出笑容,走上前来,柔声问道:“有事寻官奴?”

    谢道韫摇头,她开口言道:“寻你。不知王四郎可整理出朝中百官名单?”

    王肃之立马答道:“已经整理好了!我拿给你!”

    王献之乘车在建康城里转了一圈,然后吩咐仆人驱车前往城外。

    出城行了一里地,碰到了军队。

    “七郎,是谢中郎!”

    谢尚回来了?

    王献之从车里出来,被人搀扶着下车,抬头望向朝这边走来的军队。

    为首那人身穿青衫,骑在马上,头上未戴金盔。长发高束,用银小冠束起。虽未看清楚对方的五官,却已经能感受到这个人气质超然,飘若清风。

    等队伍走近,王献之走到道路中间,弯腰行礼。

    谢尚做了个手势,队伍停下来。

    他潇洒地翻身下马,大步走到王献之的面前。

    王献之低着头,没有抬眼打量谢尚。

    “谁家小郎君,如此俊美如玉,气质出尘。”

    声音珠圆玉润,玲玲悦耳。

    谢尚干脆蹲下身子,眉眼含笑地看向王献之。

    乍然看到一双含情脉脉,温柔似水,潋滟动人的美眸。王献之怔然。

    抬眼打量对方,这才发现对方的嘴唇不似谢安。谢安生了一张仰月唇,不笑的时候,嘴角也上扬。此人朱唇明显,唇峰清晰,若菱形,与深陷的人中相连,使其五官看起来更立体。他的下巴,还有美人沟。

    王献之回神,缓缓开口言道:“足下便是谢中郎。没想到足下之容,竟然与谢叔父有七分相似。”

    谢尚意伸出手,将王献之扶起来。眯起眼眸,目光意味深长地打量着王献之,谢尚语调悠然地言道:“王七郎错矣,安石乃尚之从弟,是他肖尚,而非尚肖他。”

    王献之点头:“谢中郎所言甚是。是献之说错了。”

    打量谢尚的一身青衫,王献之又望了眼方才谢尚骑的那匹马。

    见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眸,眼神闪烁,另有心思。谢尚笑容明朗地问道:“王七郎何所思?”

    王献之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询问道:“谢中郎骑马可难受?”

    谢尚以为王献之没有见过马,直接伸手将王献之抱起来。

    忽然被谢尚抱起来,王献之愣了一下。

    谢尚轻轻松松的单手抱着王献之走到马前,直接将王献之放在马上。

    跨|坐在马上,王献之感觉有些奇妙。

    秋阳落在谢尚的身上,谢尚笑容灿烂宛若花开,眼眸波光潋滟,笑盈盈地望着王献之。“如何?”

    王献之点头:“感觉奇妙。”

    谢尚忽然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帅气。

    王献之特地瞥了眼他的下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