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
书迷正在阅读:种田不如撒娇、论圣父的垮掉[快穿]、步步逼婚:枭少宠妻入骨、裙上之臣、今日宜喜欢、所有重生者都被我救过、你是一颗甜牙齿、被炮灰的天命之女[快穿]、成为备胎之后我被反派和男主同时盯上了、不秀恩爱就得死
他站到穆琼这边,开始厌恶起穆永学夫妻两个来。 不过,对付朱博源可以不留手,对付穆永学,却不能赶尽杀绝,毕竟做得过了,兴许大家就去同情穆永学了,还会连累了穆琼。 这个度,江新春觉得自己还是能把握好的。 穆琼闻言,当即道谢。 两人吃了饭,江新春又邀请穆琼去看戏。他昨天送给穆琼的,只是谢礼的一小部分,他还有别的谢礼要送给穆琼。 他的命,可不至于只值一万银元,更别说他还想投资穆琼了。 穆琼并不知道江新春的打算,直接拒绝了——他不喜欢看戏。 “原来穆先生不喜欢看戏……”江新春道:“我本来还想让穆先生去看看我的干女儿的。” “你的干女儿?”穆琼有些不解,江新春让他看自己的干女儿做什么? 江新春道:“我的干女儿是吉祥班的台柱,长相身段都是一等一的,穆先生现在身边也没个可心人儿,不如就让她来伺候你?我还给她准备了一栋洋房作陪嫁。” 穆琼:“……”他昨天开了一朵小桃花,今天竟然就直接有人送女人给他了…… 而这cao作,真的非常眼熟! 历史上,因为北洋政府政变,有个极为有名的文人逃到上海,然后就被江新春当做座上宾了,江新春还把自己的干女儿送给他做小妾…… 这个文人收了,然后,他那个曾经去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妻子就跟他离婚了…… 之后,这个文人就开始和小妾一起生活,过几年还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小妾…… 穆琼当时只感慨,觉得民国时候的文人当真吃香,竟然有人上赶着送小妾送房子,没想到现在自己也遇到了…… “江先生,你是知道我母亲遇到的事情的,我早已发誓,今后要找一位志同道合之人,白首不相离。”穆琼道:“江先生还是给那位小姐找个别的归宿吧。” 第170章 瘟疫 江新春给穆琼送女人送房子, 也是为了能交好穆琼,现在穆琼不要, 他自然不会强求, 还夸奖了穆琼一番,又道:“我那干女儿没福气陪着穆先生,但那房子还是不错的, 改日我就将房契给穆先生送去。” 穆琼推辞:“江先生,我只是给你提了个醒而已,无功不受禄。” 江新春笑道:“你虽然只是提了个醒,却救了我的命,我肯定是要感谢你的。” 江新春很坚持, 穆琼推辞不过,想了想到底还是收了。 江新春是真心送的, 他坚持不收, 说不定反而让江新春不高兴。而且,跟这样一个人搭上关系,对现在的他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毕竟就连政府方面的高官,也一个个都对江新春笑脸相迎的。 江新春一开始说的, 是改日把房契送给穆琼,可事实上,穆琼刚应下,他拍了拍手, 就让人把房契拿来给穆琼了,明显是早就准备好的。 穆琼收下了, 然后就发现这房子的位置极为不错,还是西式的小洋房,虽说不大,但至少值几万银元。 他之前还想着要攒钱和傅蕴安一起买房子,没想到一转眼,房子就到了手上了。 穆琼也没矫情:“江先生,多谢。” “穆先生和时下的那些文人,真是大不一样。”江新春道。他认识很多文人,穆琼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但有些地方,反倒更通透。 不说别的,就说他送东西……有些人一边收他的东西,一边摆出一副看不上的清高样儿,就挺讨人厌的。 两人谈完,江新春打了个哈欠,他身边的人,立刻就递上放着鸦片的烟枪。 他鸦片瘾犯了。 穆琼适时地告退了。 从江新春这里离开,穆琼直接去了傅蕴安那里,打算把房契给傅蕴安拿着,两人再一起去看看那房子。 穆琼去的时候满怀期待,结果,傅蕴安竟然不在医院里。 “穆先生,上海附近发生了瘟疫,傅医生去那边了。”孙大林在医院这边待着,看到穆琼就道。 “他怎么去发生瘟疫的地方了?”穆琼心里一跳,有些着急。瘟疫这样的东西有多可怕,他是很清楚的,发生瘟疫之后,傅蕴安竟然过去了? “穆先生放心,这次的瘟疫是猩红热,染病的大多是孩子,傅先生不会有事的。”孙大林道。 穆琼之前写《求医》的时候,特地问过傅蕴安一些医学方面的事情,后来写《传染》前,更是装作不经意的,问了一些跟瘟疫有关的知识。 虽然那些瘟疫方面的知识,他基本没写在《传染》里,但对瘟疫,他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这时候瘟疫的种类很多。 在此时,所有的传染病,统一被叫做瘟疫,其中就有痢疾、伤寒、白喉、猩红热等。 而这些,基本都是细菌引起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人们在生活饮食方面做不到干净卫生的缘故,特别容易爆发细菌性的传染病,又因为此时的普通百姓大多生活艰苦营养不良,这些传染病还很容易致人死亡。 而这些病里,白喉和猩红热,都是可以用青霉素治疗的。 虽说西林的存在,现在还被霍英死死地捂着没让人知道,但穆琼知道这种药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了,这会儿听说遇到的瘟疫其实是猩红热,他心里一松。 不过,他到底还是有点担心。 患猩红热的大多是孩子,但成年人也可能会传染上,傅蕴安要是不慎染病就糟了……“发生瘟疫的地方是哪里?” 孙大林是知道穆琼和自家三少的关系的:“穆先生,傅医生交代了,让你不要过去,你毕竟不是学医的……” “我不去接触病人,就在附近看看。”穆琼道。 孙大林想了想,便跟穆琼说了地址,又道:“穆先生要过去的话,我送你吧。” 穆琼点了点头,又跟孙大林要口罩。 这时候的医生,一般是不用口罩的。 一直到了1897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才有人提出可以用纱巾捂住口鼻来抵御细菌,而当时,大家是直接往脸上捂一块纱巾的。 如今,口罩在国外倒是已经有人使用了,但用的人并不多,在国内,之前压根就是没有人用的。 但最近上海这边流行用口罩,霍二少甚至开了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口罩。 而这跟穆琼写的小说《传染》有关。 这本小说里,几乎人人戴口罩,医生更是口罩手套一起上,防止自己被传染——虽说这不是百分百有用,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这本小说风靡上海的同时,口罩这东西,也风靡了上海。 傅蕴安医院里的医生不见得都戴口罩给人看病,但至少每个人身边,都是带了口罩的。 穆琼要口罩,孙大林很快就去拿了两个,然后给了穆琼一个。 他们叫了两辆黄包车,来到目的地之后,就下了车,戴上口罩往前走去。 猩红热这种病,基本都是通过飞沫传染的,戴上口罩能好很多。 爆发瘟疫的地方,是上海周边的一个可以称之为棚户区的地方,这里住的,绝大多数都是浙江人。 浙江多山,一直以来都地少人多,为了活下去,很多人就会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出来找出路。 浙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不过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本钱做商人的,他们出来了,只能打工。 这些人随便搭几个棚子当做住处,喝水洗马桶在一条河里……其实他们中间,每年都会爆发几次传染病,只是这次比较严重而已。 以往染病的人不多,死了就死了,都不会有医生过来。 这地儿不是租界,甚至不在上海县城的范围里。而这里生活的人,可以说是上海最底层的了,其中很多人,甚至是连工作都没有的。 穆琼走过去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特别脏,路边散落着垃圾和人类的粪便。 “穆先生,我们在外面等吧。”孙大林道。 “还是进去看看比较好。”穆琼道,直接往前走去。 他也是怕染病的,但傅蕴安在里面……而且这次的病是猩红热,总归没那么可怕。 虽然爆发了瘟疫,但棚户区的百姓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一个个神情麻木。 人们在连饭都不一定能吃饱的情况下,是不会在乎是不是得病的。 这里路很少,穆琼很快就顺着道路来到了一个破庙里。 这里聚集着很多人,有病人,有警察,也有医生。 过来的医生有西医也有中医,大约有十多个,再加上他们身后跟着的人,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个人,而这些人这会儿,正在熬中药给病人们吃。 他们所有人,都是戴了口罩的,看得出来《传染》这部小说,影响了很多人。 “《传染》里说了,预防瘟疫最要紧的,就是要消毒,保证卫生,而对已经患病的人,应该给他们吃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有人正在说着,隔着口罩,他的声音有些听不真切:“这些都是要钱的。” “邵医生,政府那边不拨钱。”有人道。 先前说话的人,眉头当即皱了起来 。 穆琼进去之后,就听到了这话,同时他目光一扫,就在人群里看到了傅蕴安。 虽然戴着口罩,但他还是能一眼认出傅蕴安来……穆琼朝着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傅蕴安笑了笑,笑过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戴了口罩,傅蕴安怕是看不到。 那些人都看过来了……穆琼道:“我捐一百大洋吧,给得病的人买些吃食。” 穆琼算不得太大方的人,至少他一直都是做不到舍己为人的,但最近他得了意外之财,也就不介意花一些了。 这些病人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的,他拿出一百个银元,应该能让他们吃好点,此外,还可以。 “你是?”那个邵医生问。 “他是穆琼,笔名楼玉宇。”傅蕴安介绍,又有点不赞同地看向穆琼。 “原来你就是写《求医》的楼玉宇先生!”邵医生有点激动地看着穆琼:“我很喜欢你的书!” “《求医》真的是一本好书。” “那姓崔的一直惦记着要废除国医,据说上回他提的时候,别人就给了他一本《求医》,问他废除国医之后,想让人去何处求医……他哑口无言。” “楼玉宇先生,这里有很多病人,这病还容易传染,你一定要小心为上。” …… 这些医生对穆琼的态度都很好,也都很佩服穆琼。 这里发生了瘟疫,那些管着这边的百姓的官员,看都不愿意过来看一眼,结果穆琼一个不相干的人来了…… “我会小心的。”穆琼道:“其实诸位应该更加小心。我只是过来看看而已,并不和这些病人接触,诸位就不一样了。诸位能在这个时候过来为百姓治病,当真值得敬佩。” 穆琼说的是真心话,而他这样的话,让那些医生挺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