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对自己的愧疚,对筹谋的事能否成功的忐忑。

    世事无常,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明媚揉了揉额角,她也在焦急地等待消息,希望不会太糟。

    第44章 无情拜金白莲花×专一冷血偏执帝(17)

    慈安寺是京城外的一座佛寺,由陆氏王朝的开国先祖所建,是为追念其母,祈求冥福,此后便作为皇家寺庙,一直薪火不断,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佛寺建在昭山的山顶,寻常人不能入内,寺庙四周树木环绕,青翠葱茏,寺中香火袅袅,远远便能见云雾缭绕,更显神秘。

    朝阳宫大火后的一个深夜,佛寺的后门无声地打开,主持领着几个弟子亲自等在门口,不过一会儿,山路上传来动静,一顶外表再普通不过的小轿慢慢出现在眼前。

    “主持。”

    主持双手合十,朝领头的人道:“徐将军。”

    两方人简单地打过招呼后,不再说话,由主持等人领着他们往佛寺里走,门再次无声地关上,寺边遮天蔽日的榕树上“簌”地一响,似有山风吹过。

    “就是这儿吗?”陆靖栩伏低身子,问道。

    一个穿着夜行服的人回道:“是,小人亲眼见到他们进去了。”

    从出宫开始,他就紧跟着那顶轿子,但那行人仿佛知道有人会跟着他们一般,十分谨慎,换了数个地方,每个地方绝不停留超过半个时辰,唯有在慈安寺停了许久,他才趁着这个机会给王府递了信。

    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山顶上的日出要来得更早些,整个京城仍在睡梦中,淡薄的阳光缓缓爬上树梢,也照见了陆靖栩的面容,手下仍在禀报:“小人已经将佛寺里里外外都查了一圈,并没有伏兵,那顶小轿就停在佛寺的客房前。”

    慈安寺静静地矗立在朝阳中,淡淡地闪着金光,宏伟神圣,如有神祇,陆靖栩幼时曾多次随母后来过这里。

    肩膀隐隐传来刺痛,陆靖栩不自然地动了动,薛林注意到他面上的表情并不轻松,不由问道:“王爷的伤?”

    陆靖栩没有说话,上次在行宫受的伤到现在都没有痊愈,这段时间他一直安心待在府里养伤,原以为陆靖桓会向逸王府问罪,陆靖栩一早便想好了,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只是对不起赵知蘅,没想到陆靖桓不仅没有责问,反而为他的受伤找了个借口,对于这个借口,陆靖栩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如今陆靖桓烧了朝阳宫,又暗中将赵知蘅送到慈安寺,就是想要利用自己对赵知蘅的关心,将他骗进宫里,想必是一击不中,又设下一计,还想要他的命,幸而薛林识破了陆靖桓的圈套,还让他找到了赵知蘅的所在。

    陆靖桓将赵知蘅送到这儿来,或是为了威胁他,或是要软禁她,不管是哪一种,陆靖栩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一定要亲眼见到赵知蘅才能放心。

    往日赵知蘅被困在宫里,如今好不容易出了宫,若是能趁机带走她,那是再好不过了。

    陆靖栩看一眼将要亮的天,不再犹豫,轻巧跃上寺庙的高墙,薛林和另外几人连忙跟上,留下一队人在外面接应。

    明媚捻起一粒黑子放在棋盘上,原本局势困顿的黑子瞬间迎来了转机,她闲闲地往后一靠,秋水将丝绒软枕垫在她身后,捧着茶立在一边。

    “你会下棋?”

    “本是不会的,进宫后皇上教了嫔妾一些,不过皮毛而已。”明媚微微一笑。

    赵知蘅看一眼棋局又看一眼明媚,面上不由认真起来,细细思索后才谨慎落下一子。

    明媚打量着眼前的赵知蘅,心中感叹:赵知蘅从来就没有出过宫,从朝阳宫起火开始,她就被陆靖桓关在另外的宫殿,那顶轿子里根本就没有人,慈安寺里等待陆靖栩的只有埋伏。

    走水是假,出宫看似是真,实则也是假,陆靖桓布置的这次计划实在是精妙,若明媚在宫里没有眼线,也差点被他骗了。

    明媚不慌不忙地再下一子,品一口茶,惬意地眯了眯眼。

    几个回合之后,局势一转,白子被黑子死死围住,完全找不到出路,凭它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赵知蘅将手中的白子放下,颓然道:“……本宫输了。”

    明媚将棋子放回棋篓,擦擦手:“是娘娘谦让了。”

    “你今日来又想做什么?”赵知蘅不相信她真是来看望“重伤”的自己的。

    明媚是瞒着陆靖桓来的,见过她的人不会乱说半个字,她见到赵知蘅后才确定了,重伤什么的果然是假的,明媚将袖中的信放在棋盘上,示意赵知蘅打开。

    赵知蘅狐疑地打开那封信,脸色却倏地变得雪白,她不可置信地又读了一遍,微微有些慌乱,问道:“逸王在慈安寺遇伏,手下人全部被杀,他……生死未卜?”

    “一刻钟前传进宫的消息,如今皇上已经出宫,”明媚点点头,顿了一下,“亲自去慈安寺了。”

    手中的素纸落地,赵知蘅摇头道:“不可能,你在骗我。”

    “嫔妾怎敢欺瞒娘娘?这对嫔妾半分好处也没有。”明媚不紧不慢道,仿佛早就料到了她的反应。

    赵知蘅看着明媚胸有成竹的样子,心越来越乱,被困在宫里这段日子,她也曾和陆靖栩联系过,但那联系从朝阳宫起火前几天就无故断了,她嘴上说着不相信,心里早已信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