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人间凶器小可怜[快穿]在线阅读 - 第221页

第221页

    瑟瑟直接把周灵派出去督战。

    瑟瑟身边顿时缺失了可用之人,亏着宫中已经全部肃清完毕,没有了安全隐患。

    勤政殿,周相国等一些老臣,下了朝就一直在此商讨着呈报上来的军报。

    公主,督军传来消息,左将军李甲优病重,请求率先送回京中养伤。兵部尚书拱手。

    瑟瑟坐在案几后,挽了挽长长的广袖,手中捏着一份奏折。

    奏折里,与兵部尚书所说的内容无几,只是除了上奏人不同。

    穆宁把关于那边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部整理下来,事无巨细,全部呈送给瑟瑟。

    这一份当中,就是主要针对的李甲优。

    李甲优连续两次重伤,又在马军医手上吃了两个月的苦头,消瘦得厉害。

    有马军医,他死是不会死,可是李甲优的状态已经差到一个濒临崩溃的地步。

    穆宁说不好,公主是想要李甲优这个活口呢,还是他死了也无所谓。

    瑟瑟看着奏章,听完兵部尚书的请奏,眯着眼轻轻叹息,似乎带着无比的同情。

    李将军受苦了,本宫当真是替他心疼。

    瑟瑟温温柔柔道:

    传令下去,左将军李甲优即可回朝不得有误。一切军队大权全部交由卫将军穆宁,穆宁暂代左将军李甲优一切职务,加封穆宁为左将军。

    至于李将军瑟瑟脸上扬起一抹笑,诸位卿家觉着,该怎么做呢

    周相国第一个起身恭恭敬敬拱手:老臣以为,李将军征战多年,常年受伤,怕是身子骨虚了。朝廷自然要爱护将领,作为恩宠,还请公主殿下下令免除李将军一切封号,还李家主一个安心的休养环境。

    瑟瑟深有感触:相国所言极是,本宫亦是如此。罢了,既然如此,那么李氏家主李甲优,从即日起褫夺一切封号职务,准许他回家静养。

    公主英明!

    朝臣起身齐刷刷恭敬道。

    公主,又有臣子躬身,既然已经不是将军了,那么朝廷赏赐的将军府

    瑟瑟嘴角一挑,慢悠悠道:将军府只给将军,李氏家主已经不是将军了,自然收回。

    至于李氏家主回来了住在哪里瑟瑟轻轻挑眉,他也不用担心。朝廷,总会给他安排妥当的。

    第110章 亡国公主19

    朝廷收回了李家的将军府。

    李甲优从边境被关在囚车里一路送回京城时就知道,大势已去,等待他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李甲优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怎么就把他一个想要问鼎江山的胜者,变成了阶下囚。

    到底是谁在其中捣鬼

    郑家薛家还是说周相国

    总不可能是这个穆宁。区区破落户的御前侍卫,背后没有人撑腰的话,如何能走到两军指挥使以及卫将军的身份来

    周相国,只有周相国了!

    李甲优一路上思来想去,发现自己最不该心软,留下了周相国。又或者不该留下晋安公主。

    没有了晋安公主,周相国就算有通天的本事,师出无名,什么也做不到。

    可叹他一招落错,竟然是满盘皆输。

    李甲优抵达京城的时候,整个李家没有一个人还在。

    他直接被送进了天牢,和薛丁做了邻居。

    周灵回来的时候,李家为了去追打薛家,六千精兵在扶安郡全部送给了周灵。同样,李家先前逃走的人,也落网了。

    和被擒获的薛家人一起,被周灵押解回京。

    偌大的一个天牢,整个北边的位置,被薛家和李家人住了个满满当当。

    也就是李甲优和薛丁身份特殊,换来了更加照顾的单间牢房。

    郑家的势力本就弱了,短短几个月的动荡,郑家看得清清楚楚。郑家直接把郑直录捆了,送到刑部大牢门口,一排郑家嫡系跪在那儿哭,哭诉家门不幸,出了郑直录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之徒。

    刑部尚书自然不客气接纳了郑直录,送去给李甲优和薛丁作伴。

    至于郑家,还是要看上面的吩咐。

    瑟瑟慈悲心坏,自然是送郑家一家子在天牢团聚了。

    刑部天牢第一次迎来送往,来了不少前来参观曾经意欲问鼎江山的三家家主的官员。

    薛丁住在这里已经几个月了。

    他从挣扎到放弃,到现在放任自流全然不管,唯独在李甲优被送来时,高兴地拍巴掌。

    起码不是他一个人被拿下,这让他心里好受了许多。

    而等郑直录被送进来时,薛丁和李甲优心情既高兴又复杂。

    高兴的是,曾经一起起事,互相掣肘,彼此为敌的三家人没有一家赢了,全部整整齐齐在天牢碰面。

    复杂的事,如果他们被一网打尽,并不是其他两家或者一家协助所为,那么朝廷的势力,是不是一直被他们小看了

    只可惜三个人的单独牢房,都是只能相见,不能相谈,隔着远远的位置面面相觑,内心无论想到了什么,也无法交流。

    仲夏之时,瑟瑟身边重新提拔起来了两个宫女。

    两个宫女一个打扇,一个研墨,瑟瑟坐在案几后,挽着袖子提笔写着书信。

    这是给边关穆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