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皇太极现在除了抚慰海兰珠,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他去做。他要亲自率大军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战事没展开多久,一日一天,朝中大臣来到军营,报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当即召集军事会议,对围困杏山等地做了具体的部署,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可还是晚了一步,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海兰珠早已驾返瑶池。终年33岁。

    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一国之君可不能因此而病倒了,大家纷纷劝慰,开解皇太极。皇后、宫妃及大臣们甚至都在他默默的祈祷。

    一天中午,皇太极又昏迷过去了,嘴里梦话不止,一直都在呼唤着海兰珠

    嫔妃和大臣们非常害怕,怕他不这样随着她去了。赶忙在神像前摆设祭物,进行祈祷。过了很久,皇太极才苏醒过来。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倾尽了他所有的爱,也倾尽了他所有的痛!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埋葬后,由于怀念宸妃,皇太极仍然不时地悲伤。

    对于海兰珠的逝世,meimei庄妃也是难过的。毕竟是亲生姐妹一场。

    皇太极来永福宫时,看着长得有几分类似海兰珠的庄妃,更是心情复杂。庄妃见皇太极神思恍惚就劝他:皇上每天居住深宫,忧伤的心情没有全部消除,不如出外打猎,换一换心境吧。皇太极听从了劝告,遂和众大臣外出狩猎。可当他走到蒲河岸边,看到宸妃的坟墓时,他又开始痛哭起来。此后皇太极再也没有重返战场,结束了他四十几年戎马征程。他每次出猎,必经过宸妃墓地,总是下马伫立,长时间地凭吊默哀,以茶酒奠祭,痛哭不止。

    松锦大战捷报频奏,关外四座重镇全部归属清朝,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挥师人关,逐鹿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战争胜利的喜悦,也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入膏盲,死于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皇太极的雄才大略可谓当世英主,一个以武功见着、驰骋疆场的皇帝,他亲临战场作战,流血牺牲都不离开战场。却为了宸妃在最不能离开战场的时侯离开了。这位戎马一生,驰骋疆场的皇太极别说是战场,就是猎场也再没有重返过。当初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盖世英雄,此时随着海兰珠的去世而消失殆尽。

    但,这世上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这种铁汉的柔情。

    当年庄妃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她才13岁!皇太极已经34岁!这是一桩政治婚姻。年轻又天性聪敏的庄妃跟在皇太极身边,她一直在学,学丈夫的处事、学丈夫的决断,暗暗学权术学治国等等,一点一点积攒着自己的政治经验。庄妃,一直在后宫沉寂了5年,直到她26岁生下皇九子,顺治皇帝福临。

    她是中国历史上在帝王家最伟大的母亲和政治家,也是大清开国后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雍正皇帝评价孝庄皇后。

    丈夫皇太极把她看作一位聪明颖慧,贤达有为的贤内助;

    儿子顺治帝福临则把她看做恶毒残忍,了无亲情的仇人,而不是母亲;

    孙子康熙的眼中,她又是一位慈爱稳重感情至深,又颇具政治才能的老祖母。

    而在她的政治对手看来,她却是一位颇具心计,不可战胜的出色的女政治家。

    在很多人心目中,她是大家闺秀、母仪天下的典范。

    孝庄,对丈夫,她伺候的无微不至;

    对情人,她始终念念不忘;

    对儿子,她是慈母胸怀 ;

    对孙子,她极力辅佐。垂帘听政从不居功。

    此在国史上已是定论 。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你,皇太极的故事就讲完了。 下一位顺治皇帝。 感兴趣的话,敬请期待吧。 我会尽我所能讲述真实历史的情况下,把她写的有趣。

    这里第一次卖萌打滚求收藏!(^ з^) 我需要你们的支持。 另外看的不过瘾的天使们,请戳作者专栏,《和亲公主》请多支持,收藏,鞠躬感谢( ̄ ̄)

    ☆、顺治

    温馨这次用平静的心态吹灭了第三根蜡烛,反正躲不开。再说不管去哪也不愁吃穿是比较享福的。呆在这道个黑漆漆的蜡烛圈也还有点恐怖这次温馨迫不及待的想去她的新世界,身体起飞,向远方飘去时,温馨吐槽,能不能换个梗啊,一醒来就在床上,老套,没新意~

    咻~啪~ 安全着地。

    温馨睁开眼立马傻了。眼前这是傻一盆脏衣服还有配套的搓衣板,木棒。再看看自己这一身寒酸啊,虽不至于破衣烂衫,但比以前她的丫鬟也没好到哪 果然不作死就不会死,能不能回去重新吹蜡烛,让我躺床上醒来吧。梗不老,很有创意,非常好呀~~!#¥%

    温馨有些搞不清状况,又没有可以问。拿起衣服抖擞一下,想着找点线索。可一看之下温馨更加受打击,盆里的衣服比她身上这个也好不了多少这是啥情况当人丫鬟也算了,难道是丫鬟中的丫鬟可不可以投河自尽,再去吹蜡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