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桃花朵朵开、快穿之金牌任务、快穿:黑化BOSS,撩上瘾、快穿之去恋爱、攻略者,请留下[快穿]、烂尾渣文终结者[快穿]、快穿之炮灰爱蹦跶、[快穿]主角总想皮一把、渣渣都哭着求我[快穿]、国师快穿指南
不过最后二妃九嫔这样的册封礼还是没有实行 当时的妃子是已经拿到册宝的 不过终顺治一朝都没有册礼也没有册文 除了废后的静妃和董鄂氏刚进宫封的贤妃 其他人都没有封号 都是康熙十二年加的 后宫等级就是妃子 福晋 格格 另外福全的生母宁悫妃 家谱查上去就是开国五大臣 而且她的祖父还是□□哈赤嫡长女东果格格的第一个儿子(有人说公主只生了和硕图一个 不过我查到的是多济理 和硕图 都类都是公主所出)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说都喜欢写福全生母卑微什么的,我自己之前也一直被迷惑了= = 八卦点题外话 清朝是从顺治十三年开始修玉牒 之前像多尔衮后院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混乱也就算了 毕竟年代有点远 但是不光是襄亲王家有一个满珠习礼的女儿(其实孝庄塞了很多科尔沁的女孩子给各个王府 各种继福晋什么的 而且有以势压人的嫌疑 下面举例阐释) 硕塞家(就是后世的庄亲王)也有一个很奇怪的 满珠习礼的女儿 硕塞家目前可以查到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 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费扬古之女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科尔沁台吉之女 这个是一般能百度到的 第二种是 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满珠习礼之女 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科尔沁台吉之女 第二种是宗谱里的 应该比较可靠一点 流传比较广的第一种不知道出处是什么 事实一 顺治元年硕塞娶那拉氏 大臣什么都赴宴 必定是娶正妻的规制 事实二 硕塞的子嗣里面 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 后世庄亲王博果铎 顺治养女和硕和顺公主 还有硕塞第二子 惠郡王博翁果诺 都为嫡福晋那拉氏所生 那拉氏一直生到顺治八年 硕塞是顺治十一年底去世的 那么按照常理来说 硕塞的继福晋 满珠习礼之女 应当是在顺治八年至顺治十一年进府的 但是顺治十二年的时候 又说要把当时已经袭爵的博果铎的生母 那拉氏从侧福晋再册封为和硕福晋 这个也太奇怪了一点 那拉氏宗谱上写的就是嫡福晋 而且也有证据显示她是按正妻的礼仪娶进来的 退一步说 就算扶正 她也不应该是嫡福晋 嫡福晋应当是前一个死去的福晋才是 后来有人提出的解释是 清初是多妻多妾制度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有一娶福晋 二娶福晋这样的说法 尽管硕塞是顺治元年成婚 但是他也是多妻多妾制度 先娶了那拉氏 又娶了满珠习礼的女儿 后来他册封亲王的时候 亲王福晋是满珠习礼之女 满珠习礼就是孝庄的同母嫡亲哥哥 是科尔沁的掌权汗亲王 那拉氏虽然先进门 但肯定拼不过这个人了 不过可以看到清朝的宗谱很混乱 虽然和硕福晋只能册封一个 但是嫡福晋仍然是先娶进来的那拉氏 只是后来又被册成了侧福晋 而首先被侧成和硕福晋的博尔济吉特氏 却变成了继福晋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 是不是在那拉氏死了之后 才有满珠习礼之女嫁了进来做继福晋 下面说明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我查到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 那时候庄亲王还是博果铎 当时给皇太后祝寿就找了很多老人 其中就包括庄亲王母妃,年八十六。(大家可以查实录)清朝这个妃不是谁都能叫的,印象里也是顺治十三还是十四年定的规矩 只有亲王郡王的嫡福晋才能叫妃 这个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嫡福晋那拉氏,要么是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如果是在顺治八年至十一年这段时间嫁进来 那么她在康熙五十二年的年龄肯定比八十六岁要小不少 大家推算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的庄亲王的母妃,要么是原版那个那拉氏,要么就是顺治初年嫁进来的博尔济吉特氏,不可能是顺治八年后娶进来的继福晋 因此可以判定,必然存在那拉氏和博尔济吉特氏并存的一个时期。虽然那拉氏是先来的,但是清初的多妻多妾制度,加上皇太后的背景撑腰,最终让她丢失了第一次册封和硕亲王福晋的机会。其实清初也不光是她委屈,多尔衮册封亲王之后,和硕福晋是他的五娶福晋,并不是他前四任福晋都已经死了,而是五娶福晋是孝端文皇后也就是哲哲的meimei 不过也可以看到,清初并不是不能娶满族贵女做老婆的,硕塞首先他出生不低,生母是个侧妃而不是庶妃,这也是他爵位比很多兄弟要高的原因(这也是博果尔爵位高的原因)。第二,他先娶的那个那拉氏,并不是什么高官之女,父亲费扬古是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轻车都尉本身不是什么很高的官,议政大臣也是从皇太极那个时期就大幅度削弱,那时候每个旗都能有三个议政大臣,董鄂皇贵妃的爹顺治六年的时候就做了镶白旗副都统了,副都统每个旗才两个,搞得不好历史上她还真是襄亲王第一个娶的福晋,毕竟那时候他们都在西苑还是南苑,襄亲王一死她就进宫= = 另外一点就是玉牒不仅是可以篡改的,而且应该是真的有人去篡改过。康熙朝前几次修玉牒都是岳乐负责的,结果他的三继福晋生了六男七女,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多半都是在他修玉牒的时期,而且有些非常对不上号,比如三到六个月内生两胎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了一次。要知道清朝初年的袭爵制度,亲王一嫡子袭爵,其余嫡子封贝勒,庶子封辅国将军之类的(这个还是康熙针对岳乐家嫡子太多之后改的,在这之前,庄亲王博果铎的弟弟,嫡福晋那拉氏所出的博翁果诺都封到了郡王),因此嫡子多是可以从国家那里多分好处的,所以我一直推测这个玉牒是岳乐自己收录的时候改的。 ☆、清世祖孝惠皇后 蒙古来的妃子,多数都是管家的好手,但是策略真是直来直去的。心眼最多的孝庄都不是很精通这些弯弯绕绕,在她主管后宫的时期里,顺治的八个阿哥死了一半,六个女儿只活了一个。康熙年轻时候的儿子更是早夭到康熙自己都麻木了,除了自己手把手带大的太子胤礽,早年活下来的也只有送出宫去抚养的大阿哥和三阿哥。 满妃汉化程度高一点,但是做事情还是思虑不周全,容易犯忌讳。像是贤妃在宫里面大肆收买太监宫女,对着她们和颜悦色,打赏丰厚,结果就赢来了一片赞扬之声,让阿娇觉得很是无语。跑到后宫收买人心,这个事情还敢大张旗鼓的做,这事情说大了就是窥伺皇上,你是想干什么行刺造反吗贤妃还去找几个蒙古妃子打成一片,连阿娇的meimei都已经拜服在她的石榴裙下,亲亲热热的姐妹相称,贤妃还主动提出给她们补习满语一个妃子搞得这么母仪天下,真的适合吗 还有佟妃、大董鄂妃以及陈图塞尔福晋,成天想出的争宠方法,就是给皇帝煲汤,装病引皇帝来探视。阿娇好像自己是一个宫斗专业的进士,看着一群童生在各展才华,心里很有一种很诡异的不舒服。 偏偏顺治还就吃这一套,这就让阿娇更加无语了。顺治批奏折的时候,还一直让贤妃去伴驾,难道不是他自己立的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吗真是奇怪。 阿娇想着远离这群人,免得把自己智商也给拉低了,很快就给了她一个机会。这一日阿娇正在喝阿胶炖乳鸽汤的时候,见到喜儿慌慌张张地冲进来,一脸大事不好的样子喊道:娘娘,娘娘,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