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狼镝在线阅读 - 狼镝_分节阅读_39

狼镝_分节阅读_39

    ***

    岳莲楼叮嘱靳岄要找机会买下陈霜,但靳岄根本无法外出。他始终被贺兰砜死死看管着,成日只在宅内转悠,心里反反复复想着的都是北戎和大瑀的事情。。

    浑答儿与都则天天晚上都去回心院听曲看舞,但他们没再见过岳莲楼。岳莲楼只是与朱夜交好,偶尔在回心院跳一支两支舞,分点儿钱便又销匿一段时间。

    岳莲楼那头鹿,靳岄猜,它的驯主应该是真正的高辛人朱夜。

    如此过了数日。某个深夜,靳岄被屋外声音惊醒。

    整座北都都笼罩在一种震耳欲聋的铁器撞击声之中。声音极有节律,一波紧随一波,令人耳孔生疼。

    贺兰砜带靳岄爬上房顶,靳岄一时间以为时间错乱,眼前竟热闹非凡。

    沉睡的北都苏醒了。以王城为中心,各条大道、小巷全都燃起了火灯。街上全是不眠的人们,欢呼着,蹦跳着。街巷每隔一段距离便筑起一座高台,台上燃着传信的火把,守台的士兵举着铁剑敲击火台的铁制立柱。巨大的声音如浪潮一般滚涌而来。

    “怎么了!”靳岄惊恐不已。

    贺兰砜揽着他肩膀,在他耳边大声说:“大巫在举行火舞!北都的春天来了!”

    话音刚落,远处王城忽然窜起一束金红色焰火。

    焰火飞速射入乌靛色苍穹,炸裂成一团巨大的金丝火球。

    全城所有高台上同时火光喷发,整座北都都灿然亮起来。深冬的积雪被热力融化了,街巷像下过一场大雨,浅浅的雪水倒映着人们欢唱欢舞的身影与满城灯火。

    由巫者推演而出的春季,于此夜此时,降临北戎。

    作者有话要说:

    蜜果子,一是指蜜饯,也有用新鲜果子拍扁拍碎后或点蜜,或加梨水、冰糖水之类做成的甜品。北戎没有制糖技艺(但是有蜂蜜之类的自然糖),蔗糖、饴糖都依赖大瑀通商才能获得,价格昂贵,穷人买不起,所以贺兰砜和卓卓一开始吃到狮子糖的时候非常吃惊。

    卓卓:啊我好惨,我再多吃一点!

    第16章灯节

    北戎人把每一年的第一天称为“岁除”,它与除夕不同,是由北戎王城内的大巫推算出来的、春天的第一天。

    从这一天开始,驰望原上万物复苏。

    岁除前夜,大巫会在王城中举行拜火仪式。他会舞动神杖,围绕王城中央高塔上不灭的长明火跳起一支舞。舞蹈结束之时,大巫释放出的焰火便是昭示春日降临的信号。

    春天不是自然降临的,而是被巫者推算出来的,如果大巫未能推出春天来临的日子,即便驰望原牧场已经长出嫩草,也不算开春?靳岄问贺兰砜,贺兰砜也不能给他答案。

    这一夜北都闹腾极了,浑答儿等人把卓卓和阮不奇也带了上来,一行人齐齐坐在房顶看北都的彻夜灯火。因浑答儿奉献出自家的rou干,卓卓拿上来的贺兰家rou干无人问津,除了靳岄。

    贺兰砜:“……你吃别的吧。”

    靳岄:“不必,我牙好。”

    王城里接二连三窜起焰火,在明亮灯光中,靳岄忽然看见王城背后似乎藏着一道蠕动的山岭。

    “那是火龙。”贺兰砜跟他解释,“明晚是北都的灯节,灯节必须有火龙。”

    靳岄登时失声:“北都也有灯节?!”

    他在梁京过惯了灯节。每年过年前,梁京各处便开始筹备灯节,到了十六当夜,等皇宫中飞出燃火金凤,点亮玉丰楼楼顶灯阁,持续三日三夜的灯节便正式开始了。

    第一日赏宫中五色花灯、七辇宝龙、九乘彩鹤,又有诸国朝贡的异族奇灯,目不胜收。将军府会收到一张帖子,凭帖子即可登上视野最好的玉丰楼侧楼,从侧楼可以望见官家所在的御楼。官家一年难得出现在百姓面前一次,人们潮涌一般挤在朱雀门外的大街上,纷纷仰首以瞻龙颜——但因离得太远,连皇帝脸面都看不清楚。

    第二第三日则是梁京市井灯会,那才是靳岄最喜欢的时刻。民间各出奇招,殊巧伎艺层涌不绝,各色新鲜瓜果道旁叫卖。

    这时候靳岄在家里是呆不住的。每年元宵,气候开始回暖,梁京南郊的山野已经蒙上浅青,靳岄和jiejie总会约上三五朋友骑马到郊外探春,等夜色垂落再回府换洗,出门看灯。

    街上花灯满目琳琅,更有各种俗才艺人争相卖艺,潘楼拥挤得人人只能站立,东鸡儿巷和西鸡儿巷彻夜灯火通明,要不是被jiejie姐夫死死看住,只怕靳岄也要好奇地钻进去一探究竟。若吃喝玩乐过了时间,回不了家也没关系,五更天街上便有叫卖洗面热水、汤茶之人,草草洗漱清洁,又是相貌端然衣冠清净的才子佳人。

    最后一天的晚上还会有禁卫军的火灯阵。等火灯阵表演结束,整座梁京城便暗暗静下来。玉丰楼的燃火金凤被禁军收回宫中,等待来年,再展火翼。

    贺兰砜听得回不过神:“真有燃火金凤?”

    靳岄笑道:“那是一枚点燃的火箭,由禁卫军中膂力最强、箭法最好之人射出,可以直接点燃灯阁中央浸了油的火簇。那箭的意义就跟北戎的金禾箭、狼镝差不多,由禁军仔细保管,一年用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