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来,凤姐这一胎都怀得正是时候,啥事儿都没落下。

    如果一切都顺利,而且凤姐这一胎能够一举得男,那么凤姐以后便不会再因为“无子”这一条而遭人诟病,甚至贾琏也没有理由偷娶尤二,那荣国府长房,日子便更该过得和谐无比了吧!

    柳眉觉得自己应该感到十分振奋——她可没想到凤姐那里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样一件事,只是前后相差了几个月而已,可前景却非常乐观。

    只是此时此刻,不知为何,柳眉却觉得心里有些发虚,不确定这个红楼世界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否会对凤姐这处精打细算的计划造成影响。

    这边厢藕香榭里,众人正乱哄哄地向凤姐道喜。另一头周瑞家的进来,向王夫人与凤姐禀报,说是刘姥姥来了。

    这话教贾母听在耳中,忙问是什么人。

    王夫人代为解释了,说了刘家的来龙去脉,又提及这刘氏特特从乡下进城来,正为了捎了些土产给贾府。贾母听了便喜,说:“今儿凤丫头这喜信儿,显见得就是这积古的老人家带来的福气。”说着便请这刘姓老亲家进园子相见。

    王夫人与凤姐自然无有不允的。

    而柳眉她们这边,也终于能够好好地喘一口气了。柳母指挥着仆妇,将席面撤下,碗碟器皿等物分别送回大小厨房。

    “眉儿,这是该大厨房管金银器皿的收着的,你替娘跑一趟,将东西还了,再将早先给大厨房的对牌取回来。”

    柳眉应了,见自己娘递过来的,一共是十副吃蟹用的“蟹八件”,纯银打制的小剪子小锤儿一应俱全。

    揣着这几副蟹具,柳眉快步穿过大观园的小径,渐渐远离人语喧然的藕香榭。

    她从大观园角门出去,转一个弯,传过一道穿堂,就来到大厨房门口。

    “你说今儿这事儿,唉……”

    柳眉还没进门,就听见宁国府尤氏带来的厨子老郑在跟大厨房的管事娘子抱怨。

    “……非拉上我们凑趣儿,可不,你们这头小厨房和府外头来的都得了好大的赏赐,只我们啥好处也没捞着。”

    管事的媳妇是张材家的,柳眉一向管她做张大娘。只听这位张材家的“咭”的一声笑了出来,说:“可你们也没亏着什么呀,不过就是劳动您过来蒸了几只螃蟹而已。不像人家……”

    张大娘说到这儿,老郑头儿赶紧“嘘”了一声,说:“别介,人还没走呢!”

    柳眉在旁心生好奇:什么,薛家礼聘来的那位厨子还留在大厨房呢?

    张大娘却不似老郑那样藏着掖着,反而“啧啧啧”地赞了两声,说:“你瞧你,一把年纪,就知混日子。看人家后生,做出来的菜式,每一道都像模像样的。如今做完了,一个人在这儿认认真真的收拾……难怪老太太乐意赏人家,不乐意赏你们这些懒的……”

    这下子柳眉更加好奇了,薛家聘来的,足以执掌一间酒楼的主厨,竟然是个后生?

    说话间,只听脚步声响,那薛家聘来的“后生”转了出来,礼貌地对张材家的招呼一声:“张大娘,您的地方我都收拾完了,您看一看。”

    “解家小哥,您这是太客气了。”张材家的在脸上堆满了笑,“便是我们府里的厨子,也没有你这样讲究的。”

    柳眉这时刚刚走进大厨房,刚刚开口和张材家的打招呼。

    她一抬眼,果然见到了一个非常讲究的厨师小后生。

    眼前这人,不过二十岁上下,生得白白净净的,眉目清秀,这时候正低着头解身上的围裙,因此便没见到柳眉进来。

    柳眉却看得清楚,这姓解的后生,身上系着的一条围裙,竟然是一整块上等水牛皮裁出来的,大约用的时间也挺久的了,牛皮磨得是油光水滑。待对方解下这条围裙,柳眉才发现,眼前这小哥,围裙里头穿的,竟然是一件青色的竹叶纹棉布直身。布料并不算是名贵,可胜在裁剪极为合身,令这人竟隐隐地有些读书人的气度。

    “小川,”宁国府的厨子老郑似乎与眼前这后生相熟,开口就直呼其名,“老哥哥真是羡慕你,就被薛家这样的皇商聘了,又得府里老太太这样夸赞。小小年纪,这在整个京里,像你这样的有天分的厨子,老哥哥一只手就能数出来。”

    解小川听了这等恭维话,脸上丝毫不见喜色,反而带着点儿疑惑,开口问老郑:“郑哥……”

    柳眉在一旁,等着张材家的去唤管金银器皿的婆子,一面留神老郑与这解小川说话。

    “我说郑哥……贵府上老太太,是真——觉得今天这几道蟹菜不错么?我怎么觉得端下来的时候,都剩了不少?再者,府上封赏虽厚,可递下来的时候,却也没有指名哪一道更好些?”

    老郑打了一个呵呵,笑着说:“西府这边,就是这么个例——老太太都不指名的,那意思就是,都挺好、都挺好!”

    柳眉扁扁嘴,心里暗笑老郑睁着眼说瞎话。

    小厨房那头,收到赏赐的时候就明说了,是赏给“蟹酿橙”与“蟹壳黄”的。

    解小川听了,眉心皱起,犹豫道:“真的么?”

    张材家的显然对这解小川也极有好感,当即笑道:“我们府里那位佩着玉的哥儿,你大约也听说过,最是金尊玉贵的。他是指名说了,你那道……什么什么羹,最是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