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什么?”徐青青追问,让朱棣快说,话只说一半可是会憋出人命的。

    “不端庄。”

    朱棣沉吟道,“还试图对我念了善言咒,”

    “天呐!”原来善言咒被紫英偷走了!徐青青马上上下打量朱棣,正琢磨他有什么地方改变的时候,又听朱棣补充说明。

    “但不及说完,就被我打晕了。”

    “她应该是练成了善言咒。你酒中的药,未必是徐州知府所下,很可能她用善言咒骗取了徐州知府的信任,特意做此安排。”

    徐青青无语至极,这女人怎么就这么想不开,明明有可以重新生活的机会,偏偏还要以卵击石。她怎么不好好想想,她做将军夫人的时候,尚且还有贵族身份在,事儿都难成。现在不过是一介布衣草民的身份,便是凭着善言咒上位了,在王府终究不过是个侍妾,贱如蝼蚁。再者,帝后也不可能会允许她存在于燕王府。

    “你说过,善言咒并非谁都能练成,你四师姐便失败了。”朱棣凝视徐青青,“你如何肯定她就练成了?”

    “刚才王爷说的,紫英性情有变,变得异常不端庄,那很可能就是刚用完善言咒——”

    徐青青嘴快了,抬眼就见朱棣紧盯着自己。

    以他的聪明,他该会思虑到她曾经某些时候异常热情的表现。

    此时不跑待何时,徐青青缩着脖子,转身就要逃。

    朱棣揪住徐青青的后衣领,把人拉了回来。

    第82章 诱捕

    “宴席闹成这样, 王爷午饭想必没吃好, 我去给王爷做碗排骨面。”徐青青嘿嘿笑道。

    “让厨子去,”朱棣低眸审视徐青青这一脸心虚的笑, “再者, 本王怕没心情食而下咽。”

    “紫英的作法确实令人觉得恶心,吃不下饭。”徐青青假装听不懂,顺势转移话题。

    “说你呢, 她还不配。”朱棣揪着徐青青到桌边坐下来, 并不特意去质问徐青青,只默然看着她。

    徐青青坐立难安地赔笑了片刻, 几度找话题, 对方都没接, 自然晓得这是逃不过了。最终,她只得老老实实地把善言咒后遗症的问题讲给朱棣。

    “所以,你初见我那次?”

    “刚好第一次用,犯病了。”徐青青低下头。

    “爬墙头偷窥?”

    “也是犯病了。”徐青青把头低得更深。

    “半路跟踪, 突然抱我那次也是?”

    “对。”徐青青把头低到极限位置。

    “婚后有两日,你也异常热情——”

    “别说了, 都是都是。”

    徐青青捂住脸,无地自容。做是一回事, 非要被公开处刑就是另一回事了,再怎么样她也是女孩子,要脸要皮。

    屋子突然安静了。

    徐青青老半晌没听见动静,慢慢抬头, 发现朱棣已经不在屋子里了。

    碧螺忙用眼色示意屋后。

    徐青青赶紧跑到屋后面,果然见朱棣负手立在梧桐树下,面对着院墙。

    他这种静默矗立的背影,莫名有种凄凉的孤寂感,倒把氛围搞得有点虐心了。

    “起初我是贪王爷美色,可后来我是真心的。”徐青青解释道,“其实这种见色起意的情况还挺常见的,比如一见钟情,一开始不都是看外表么?像王爷当初娶我,也是图我能给王爷治病,但王爷现在对我的心意我都清楚的。”

    徐青青说完话,见朱棣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王爷如果需要静一静的话,那我先回去。”徐青青说罢,转身往回走。

    徐青青边走边在心里喊‘一二三’,刚好走了三步远,她就被朱棣从后面抱住了。

    “所以王爷在别扭什么?”徐青青侧首笑问。

    朱棣咬了一口徐青青的耳朵,“别扭你竟然对本王隐

    瞒了这么久,不信任本王。”

    原来她之前的解释都是在做无用功,那些道理朱棣都明白。他抓得的是‘不信任’,得琢磨圆过去,不然这男人可小气记仇。

    “不是不信任,而是以为我自己做不好的事,心虚胆小。就怕现在这样,王爷咬我耳朵,找我算账!”徐青青伸手挠朱棣的痒痒,终于得机会从他桎梏的怀抱中逃了出来。

    朱棣笑了一声,又去拉住徐青青的手,低声问她什么时候给他煮面。

    “王爷刚不是说要厨子做么?”这男人未免太出尔反尔、口是心非了。

    “你做得好吃。”朱棣歪头又亲了一口徐青青的脸颊,“走吧,一起去厨房。”

    最后,徐青青吃了一碗朱棣亲手做的排骨面。

    本以为朱棣养尊处优,定然不太会烹饪,还想着他居然主动表示做饭,自己定然能看到他手忙脚乱的模样。结果不管是切菜丝还是煮面,都做得有板有眼,而且味道也不差。

    徐青青吸了一口朱棣做的面条,左腮鼓起来,也顾不得‘食不言’的规矩,感慨道:“想不到王爷还会做这些。”

    “在军营跟过学行军打仗,和兵士们同吃同住,一起滚过泥地,挖过野菜,这点事儿自然会做。”朱棣说罢,依旧背端直地坐着,继续吃饭。

    徐青青想想也是,帝后在教导皇子们这方面,一向提倡吃苦简朴。不过有些事儿容易物极必反,越是想让他们吃苦,反而越让他们更爱贪图奢华享乐,在秦、晋二王身上便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