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原来贾宝玉的妻子不是别人,正是薛宝琴。

    当初贾母有心为贾宝玉和南安郡王之女霍香君牵线,谁料南安郡王不知为何得罪了当今圣上。他家的霍香君才过了年就被送去和了亲。和亲也就罢了,才去了两个月的功夫,肃亲王父子俩双双挂帅出征,贾琏也跟着徒焦征伐蛮夷,这仗一打就是两年。听说霍香君在战乱中被蛮王挟持当成人质给杀了,蛮夷强撑了几个月也就降了。

    这事儿听得贾母一阵唏嘘,想到自己当初还想过把探春给南安太妃认作干孙女儿,现在想想也是后怕不已。是故,霍香君一和亲,贾母便立刻和王熙凤一起给探春、慕春都相看了人家,第二年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便都嫁了出去。

    赵姨娘虽还有几分微词,可见探春嫁的人家也不差,虽是庶出,好在府中一派和谐,嫡子庶子兄友弟恭。因此把那几分不快也都尽去了,从此便安心在府中督促贾环用功读书,好将来说一门好亲事。

    薛宝琴正是在那个忙乱的当口儿被王夫人接进府里的。

    贾母原本对薛宝琴并无不满,比起薛宝钗的老成圆滑,薛宝琴的憨直爽朗更让老太太觉得满意。更因为薛宝琴的兄长薛蝌也是于学业上肯下苦功的,老太太瞧着更是高兴。想着贾宝玉这几年在经济仕途上毫无建树,若有薛蝌从旁督促,也是一件好事儿。

    所以,对薛蝌和薛宝琴借住贾家,贾母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只恐怕王夫人又旧病复发似的看上薛宝琴,在薛蝌兄妹俩进府的第一日,贾母便逼着王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儿认了干女儿。心说,这会儿子合该消停些了。脸上看似欢喜,心里另作打算。彼时宝玉撒娇想叫薛蝌兄妹一起去园子里住着,贾母只应了薛蝌过去,把薛宝琴在自己房中安置着住下,仍是从前宝玉的旧住处——“绛云轩”。贾宝玉见状,虽有心想和这位新来的meimei好好亲近一番,无奈又没有私下相处的机会,少不得日日到贾母跟前玩笑小半日,方算叙了自己的情意。

    贾母见他们如此,心也就踏实了一半。料定宝玉不过新鲜两日的功夫,薛宝琴又是知轻重的孩子,纵有王夫人打着小算盘,终究不妨事。

    她却不知道,王夫人心里却盘算着薛家家财万贯。从前薛姨妈借住的时候出手阔绰,又想到宝钗如今嫁进了王府。虽说不是正妃,可也没见忠顺王爷纳别的女人进府。若借着薛宝琴能和薛姨妈重修旧好,一则得了这样落落大方的好儿媳妇儿,二则也能有大把银子进项,何乐而不为呢?

    再有,接薛宝琴进府之前,薛姨妈还闲话家常地透露过几句薛蝌兄妹家底丰厚,他们过世的爹娘留了不少家财和宝贝给两个孩子。王夫人闻听此事,心里更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薛宝琴娶进门。

    谁想王夫人千算万算,算不到薛宝琴并不肯嫁给贾宝玉。王夫人苦口婆心地拉着她的手说了半天,薛宝琴却还是执意不肯。王夫人心中着恼,唤了新近收服的两个管事娘子做了个圈套,又带着贾母等人亲眼瞧见了贾宝玉和薛宝琴在一处搂着,这才把人娶了进来。

    不料,薛宝琴并无万贯家财。她父亲原爱寻乐,从前带着妻女天下山水走走停停,因各省都有些买卖,时常这个省逛一年,那个省停一载的。薛宝琴跟在父亲身边倒把四山五岳都跑遍了,很有些见识。只可惜她父亲过世后,母亲又有痰症,十分不中用。

    莫说家财,连薛蝌如今的吃穿用度,那也是薛姨妈周济的。他们家的生意早没了当年的盛况,如今不过靠着些薄产过日子罢了。

    薛宝琴嫁进门的当日,王夫人捂着心口哀哀呼痛。

    王熙凤早知道她打得什么主意,一直不曾点破也是看她自作自受罢了。她对薛宝琴的到来十分欢迎,一来薛宝琴年轻心热,二来薛宝琴性子温厚,才思敏捷,可于管家之事却不甚热心。王熙凤早打定了主意是要把贾家的家业拿捏在自己手里的,宝玉若娶个厉害的婆娘,少不得她也得硬着头皮妯娌间周旋。眼下瞧着反而省心,贾母虽不满王夫人行事,到底看着薛宝琴年纪小,模样生得好,人品也不错。心里明白都是王夫人作妖,也把从前对薛家的几分不快散了。

    现下贾珠的身后事自然是请贾宝玉办理才好,只是贾宝玉从来也不曾在庶务上上心。自打前几年丢了玉,人越发的愚钝了不少。府里丫鬟姊妹虽在一处玩笑,却也没有过去那般亲昵了。他犹自不觉,一径玩笑嬉闹,不问世事。

    薛宝琴素日不是在贾母跟前服侍,就是和惜春一处待着,王熙凤看着更觉放心。

    这会儿子把这一桩大事交付给薛宝琴,王熙凤心里是不觉得有什么打紧的。她冷眼瞧着这两年,贾宝玉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薛宝琴纵有机敏,也难施展。何况贾母精力愈发不如从前,王夫人又不得贾政和贾母的欢心,下面除了两个不得脸的管事娘子还肯奉承她,谁还把她当成主子恭恭敬敬地待呢。

    此事经由贾母敲定,又叫了贾珍之妻尤氏,贾蓉之妻秦氏一同协理。王熙凤便日日只佯装落泪伤心,妯娌姊妹常来劝慰一番,倒落得轻松。

    等办完了贾珠的后事,王熙凤正思索着如何开口要谈分家的事情,谁料贾母这一日清早起身不知怎的,忽然眼斜嘴歪,半边身子不能动弹。唬得鸳鸯等服侍的人哭成泪人儿一般不知所措,薛宝琴更是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去请王熙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