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没有外人在,徐邦瑞这么大的老头子,跟一个小娃娃一样:“皇上,亲哥,你和我说一说,我伯父,到底还在吗?”

    红胖胖也紧跟着,眼巴巴地问:“皇上,亲哥,我娘和文老先生他们,到底去哪里了?”

    皇上回答:“在。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估计都还活着。”

    !!!

    !!!

    徐邦瑞和红胖胖不敢相信,都活着?

    皇上跟小时候一样哄着他们:“都不要担心。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过得好,就好,不需要去管他们……是不是有人要给他们立衣冠冢?”

    一起摇头,一起点头。

    徐邦瑞直接说:“不担心不成。伯父没有成家,没有子嗣,徐家的人在商议,要不要过继一个孩子。正好徐家这代,有两个嫡出的娃儿。”

    皇上表示理解:“直接拒绝。徐景珩的仇人多,不要引人注意。”

    徐邦瑞吓得一缩脖子。

    红胖胖听着就更担心:“皇上,你说我娘,会不会在其他地方,给我生一个弟弟meimei?外面危险,嫁人过安稳日子最好。”

    皇上嘴角一抽:“红姨不会,就你一个红姨都不想养。”

    红胖胖一想,很有道理。

    徐邦瑞烦恼皇上没有继承人,大明未来怎么办。红胖胖烦恼亲娘不靠谱,临走之前也不告诉自己亲爹是谁。

    皇上一点也不烦恼。

    当然,皇上离开大明之前,要把徐家、红胖胖的儿孙们、云南沐家的人……都给安排好。

    熄灯时间到,三个人说一会儿话,各自去休息。

    皇上洗漱沐浴,睡在熟悉的屋子里,没有一点儿睡意。

    元和二十二年,大明这方世界的界碑动荡,不少其他界的人来到大明,都说这里有徐景珩留下的天机名著、绝世名兵、武功秘籍等等等等。

    仗着武功,犯禁一方,还抓了徐邦瑞要挟。在外游玩的文老先生、红衣侠、绯衣门主、青衫客,快速赶来阻止,奈何寡不敌众。

    皇上去救人,天道背后的神明趁机偷袭皇上,皇上差点点就和那些不要脸的,同归于尽。

    是徐景珩,在外界,再次引动天地大道,驱除所有外界之人,再次封闭界碑。

    大明再一次龙脉化形,天降甘霖,福泽万物生灵。

    这也是皇太后活到一百零五岁的原因。徐邦瑞和红胖胖八十多岁了,还是健康。皇上这么大岁数,还能活过百岁,大明人只有无尽欢喜。

    如今大明人的寿命,普遍达到六十岁,对比以往的四十岁,进步太明显。高寿的人活到一百以上,大明这些年来,有上百个。

    大明人可不是要欢喜?

    老百姓每天欢欢喜喜地给上香供奉,求指挥使做神明好好的,求皇上好好的。

    部分人不敢相信指挥使还活着,可还是更加虔诚地修道念经。

    皇上一路游玩大明,和当年一样,走过大明每一个地方,就住在当年他住过的驿馆。

    那里,每一处,都有皇上的童年。

    皇上站在昆仑之巅,抬头看天,沉默;在地狱之门,看着那片因为渡劫紫雷,至今还寸草不生的地方,伸右手,掐口诀,轻轻地化出万道生机,平静地看着那层死气,慢慢地褪去。

    皇上在死亡谷,地狱之门,呆了一个春天,一直到种下的花草种子,悄悄地发芽。

    元和一百年,皇上回来北京,开始布局大明的未来。

    元和一百一十年,公元1632年,不是历史上风雨飘摇的崇祯五年,没有黄河大决堤,乱民四起,边关告急……张岱于西湖看雪,回忆上辈子的大明,放声大哭。

    不再有那个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yin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还是有这个张岱,在崇祯五年的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哭完,打包行李,进京赶考。

    张岱和所有大明人一起祈求,用自己的生命寿数祈求,求皇上活着,好好活着。

    皇上看着张岱,轻轻地叹气,和徐景珩当年安抚庆成王一样,给予张岱安抚。

    元和一百二十年,皇上正琢磨下一步计划的时候,英吉利革命爆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发来求救信。

    一般来说被起义、被革命的皇帝、国王都是暴君。查理一世并不是一个暴君,他是一个虔诚的新教徒,为人随和,酷爱艺术。他的问题在于观念太保守,相信国王的权力是上帝给予。

    他要求用绝对王权来统治英国。这就和英国“王在法下”的传统理念,发生冲突。

    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议会说:查理一世这种做法,破坏从《大宪章》就开始的制度,要求用制度限制王权。

    双方矛盾激化,革命派和保王派爆发内战,查理一世从汉普顿宫的软禁中逃到怀特岛,一边打一边逃,要逃亡来大明,皇上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在路上。

    皇上吩咐大明水师接应,见到查理一世后,只能安慰他:“等将来再回去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