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在线阅读 - 分卷(152)

分卷(152)

    睿王世子不过是打个头阵,试探这种做法是否可行。

    在赵国以银换铜板是东梁早就想好,要从赵国掠夺财富的办法,绝不是临时起意。

    骆勇听得拳头都硬了,他不再看吕纪和与宋佩瑜,握紧腰间的佩刀,目光灼灼的看向重奕。

    只能重奕一声令下,他便立刻带人去掀翻睿王世子的住处。

    重奕却满心满眼都有刚到手的九连环。

    殿下!骆勇气的连表哥都不叫了,终于换来重奕一个眼神。

    骆勇从重奕的目光中看到了两个大字。

    别吵

    好气!

    要不是知道打不过,他就先打重奕一顿!

    欺软怕硬的骆勇只能重新将目光放在宋佩瑜与吕纪和身上,还故意背对着重奕走到重奕身边,扯着嗓子大声道,那你们说怎么办?!

    重奕对骆勇幼稚的行为无话可说,并选择转身背对骆勇。

    宋佩瑜也觉得骆勇很吵,却比重奕善良的多,他朝着骆勇招了招手,让骆勇坐在他身侧。

    然后将面前的金玉算盘推到骆勇那边,说了几个数让骆勇算。

    骆勇立刻浑身僵硬。

    最后还是不能忍受东梁掠夺赵国财富的心思占据上风,骆勇终究还是将手伸向算盘,笨拙的拨弄上面翠绿的珠子。

    没报几个数,宋佩瑜就后悔了。

    他忍不住产生怀疑,让骆勇打算盘,究竟是在惩罚骆勇还是惩罚自己。

    简简单单几个数而已,有这么难算吗?

    如果不是骆勇抓耳挠腮的纠结模样做不得假,宋佩瑜都要怀疑骆勇是不是故意与他过不去。

    宋佩瑜在逐渐暴躁的噼里啪啦声中伸手捂住眼睛,不要算了,我直接告诉你。

    赵国几乎是九州内铜矿最多的国家。

    比铜更容易提纯,还能兼顾硬度和韧性的铁器取代铜器已经是大势。

    目前来说,铜矿最大的用处就是做成货币。

    即使是在古代,还没有经济学,这个时代的人也明白,钱不能毫无顾忌的制作。

    所以赵国的铜矿大多都处于荒废中的情况。

    赵国铜矿格外多,也是相同的银子能在赵国换取更多铜板的原因之一。

    刚才宋佩瑜报给骆勇的数。

    分别是铜矿开采的成本,将铜矿变成货币的成本,和将铜矿卖给其他国家能卖出什么价格。

    对东梁来说,将银子换成铜币,也许很赚。

    但对赵国来说,用铜币换银子,完全不亏。

    尤其是自从奇货城建成开始运行,不仅赵国的游商变多,也有许多赵国人开始行商。

    在外行商,大多都是携带金银,谁会带着铜板?

    赵国境内的金矿、银矿却特别少,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奇货城的金银储备能占据整个赵国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当初在曾镇拿到的金矿,都比赵国原本储备的金子还多。

    骆勇听得云里雾里,不知不觉的放下了紧握的刀柄,脸上的神情从气愤到茫然。

    他小心翼翼的觑着宋佩瑜的脸色,呐呐开口,所以呢?

    跟他说太多他也听不懂,直接告诉他结论就好。

    宋佩瑜温和的笑了笑,所以我在想,要怎么才能在东梁发现不对劲之前,用铜板将东梁的银子掏空。

    至于东梁突然涌入大量铜板,会不会导致铜板在东梁的购买力下降,造成无形的通胀,以至于东梁物价飞涨。

    至少在东梁彻底归入赵国版图之前,都轮不到宋佩瑜cao心。

    骆勇挠了挠头,默默从宋佩瑜身侧起身。

    打扰了,他应该是不配坐在这里。

    虽然还是不怎么懂,但他突然觉得东梁有些可怜。

    同样没怎么听懂,正排排坐在一起报团取暖的魏致远和柏杨向骆勇伸出友谊的小手。

    骆勇立刻走过去坐下,突然好想念远在卫郡的平彰。

    他当初就不该想不开回咸阳,留在卫郡做钦差不好吗?

    睿王世子在咸阳逗留大半个月,如同宋佩瑜猜想的那般,赚了五千两银子的铜板后,就若无其事的与永和帝辞别,带着几大车混在货物中的铜板回东梁。

    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陆续有来自东梁的人,带着大量的金银分别进入赵国几个越来越繁华的县城,专门用银子换取铜板。

    睿王果然将赵国当成了发横财的地方。

    为了让东梁的人能换走更多的铜板,宋佩瑜也是煞费苦心。

    自从奇货城开始运行后,宋佩瑜也终于像他最开始设想的那样,养了几支自己的商队。

    其中有些是以赵国商人的名义活跃在其他国家,有些则是以其他国家商人的名义活跃。

    宋佩瑜精挑细选下,选中了伪装成黎国商人的商队。赵国正式宣布与西梁、东梁达成联盟后,卫郡就不再像东梁对待西梁似的,故意阻止境内的他国商人前往东梁。

    但东梁没有水泥路,与奇货城关系更紧密的赵国和卫郡却有。

    所以东边来的商人到达奇货城后,如果还有余力,大多都是往北深入赵国,或者往南去卫郡,鲜少还有商人在见识到水泥路的快捷方便和安全后,仍旧愿意继续往西去东梁。

    这支黎国商队因为有特殊使命在,自然不在大多数商人之中。

    他们在奇货城出售大量货物后,又买了些货物暂时留在奇货城,商队则继续往西,进入梁州睿王的地盘范围。

    黎国商队很快便在梁州睿王的地盘上小有名气。

    原因无他,人傻,钱多。

    传闻黎国商队的领头人特别喜欢黄金摆件,尤其是纯金摆件,一路上购买了大量的纯金摆件,只因为他觉得东梁纯金摆件雕工特殊,与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黄金摆件都不大相同。

    然而这位黎国商队领头人喜欢的所谓特殊风格,从工艺上来说还真不敢恭维。

    如果硬要冲着黎国商队领头人在东梁撒下去的银子夸,也只能说黎国商队的领头人喜欢大巧若拙的东西。

    黎国商队的领头人能带领这么大的商队,也不是傻子。

    他买的那些黄金摆件,除了黄金本身的价值,只肯再给些手工费,却绝不会因为喜欢大巧若拙的风格就多给手工费。

    能让卖给他黄金摆件的人小赚,想要凭此发横财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积少成多,但所需要的黄金太多,且不说黎国商队能不能吃下来,东梁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黄金的人也不多。

    等到黎国商队快要离开东梁的时候,突然有神秘人士找上黎国商队的领头人,开门见山的问黎国商队的领头人是不是缺金子。

    黎国商队的领头人顿时脸色大变,刚开始的时候还说什么都不肯承认,听到神秘人士说他有许多金子,只要黎国商队带来足够的银子就能换,黎国商人的领头人才在脸色几经变化后,期期艾艾的承认他缺金子的事。

    黎国商人自称他的靠山是黎国某个世家,这个世家在与其他世家的较量中落败,急需大量金子买通各方关系保全家族底蕴。

    他去奇货城带了大量货物,大多都卖给奇货城和奇货城的商人换取黄金,又买了些货物掩人耳目。

    但是从奇货城换取的黄金,还远远不够。

    因为在奇货城用黄金交易有优惠,黎国商队根本就无法在奇货城内用银子换取黄金,只能带队来东梁碰碰运气。

    黎国商队又在东梁停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与神秘人达成共识。

    在一个月后,以高于如今各国一两黄金换取八两银子的价格,在东梁和卫郡边境,用白银换取七万两黄金。

    有黎国商人给东梁提醒,除了用银子换铜板,还可以先用黄金换银子然后再换铜板。

    东梁觉得银子不太够的时候,自然会再打上黄金的主意。

    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宋佩瑜提前安排好的冤大头及时出现,因为各种原因愿意以高于一两黄金换八两银子的价格,用银子换取黄金。

    为了避免东梁动力不足,宋佩瑜还特意找奇货城的商人去奇货城周边的地方高价收铜板,让东梁也小赚的几笔。

    如此金、银、铜板彻底在东梁和赵国间流通开。

    赵国已经荒废许久的几座铜矿,时隔多年后再次运转,从周边雇了不少平民做矿工,让平民多了收入来源。

    制作铜钱的作坊也日渐增加,他们还在宋大人的指导下发现,将更容易提炼的锡加入铜币中,不仅能减少制作铜币的成本,还能让铜币保持发亮状态不生锈的时间更长。

    东梁整日苦恼于有钱的傻子太多,快要坑不过来。盘算从赵国得到了多少财富,怎么才能从赵国得到更多的财富。

    一时之间,双方都心满意足。

    梁王世子很快就再次来到咸阳。

    西梁对水泥路志在必得,也确实承担不起在赵国雇佣民夫去西梁修路的价格。

    最主要的是,西梁十分清楚,赵国绝对不是能让西梁赖账的存在。

    即使有再多的顾虑,西梁还是咬牙选择雇佣赵军去修水泥路。

    为了表达诚意,在宋佩瑜没有事先要求的情况下,西梁世子主动带了三万两黄金来咸阳,作为赵国筹备给西梁修路,准备材料和调集赵军的启动资金。

    为了这三万两黄金,宋佩瑜决定接下来在西梁修路的过程中,少坑西梁几次。

    除了西梁和东梁频频做出正合赵国之意的举动,让赵国的老大人们心情舒畅,他们大多数心思都放在了肃王府上。

    太子已经二十有三,却不仅没有大婚,连娶妻纳妾都没有。

    再加上大概两年前宫中突然传出太子乃极贵的命格,轻易不能在还没立住的时候,让凡间女子去沾染太子,否则太子就可能回天上的传言。

    这个传言刚流传出来的时候,诸多大臣都是一笑了之,半个字都不信。

    如今却容不得他们不信。

    最近他们才发现,这个传言是赵国拒绝楚国联姻后突然出现。

    原本已经露出意思要给太子择妃的永和帝,像是彻底将这件事放在脑后了似的,如今太子已经从卫郡回来一年多,永和帝竟然从来都没想过要给他的大龄儿子娶妻纳妾。

    难不成是想让太子给穆婉守孝?

    他们才不信。

    相比之下,反而是当初没被他们放在眼中的传言更可信。

    赵国不能没有太子,尤其是已经得到宋氏与吕氏支持,还能替永和帝掌握兵权的太子。

    但也没有皇孙。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赵国再起战事,太子八成会亲自挂帅,至少也会去前线压阵。

    万一有个好歹咸阳有小皇孙在,才不至于人心惶惶。

    就在朝堂暗涛汹涌,打算默契的朝永和帝进言请太子娶妻纳妾的时候,肃王府突然传出喜讯。

    不仅勤政殿和长公主府如流水似的往肃王府送东西,东宫的赏赐也极为丰厚。

    朝臣们想起早死的重宗,大多歇了上折的心思。

    罢了,先看看肃王府的侍妾生下的是小郡主还是小郡王。

    想不到他们的太子殿下最像陛下的地方,竟然是心胸。

    这是好事。

    对亲叔叔都没有心胸的人,怎么能奢望他对臣子有心胸?

    就在朝臣们各怀心思,已经对让重奕娶妻纳妾死心的大人们期盼肃王府一举得男,尚未对让重奕娶妻纳妾死心,且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大人们期盼肃王府这次还是位姑娘的时候。

    短短三个月,肃王府又频传孕信。

    肃王府同时有五位侍妾有孕,孕期相差最多的不到五个月。

    不仅朝臣们想不到肃王竟然如此龙精虎猛,连肃王自己的都没想到。

    他私下与永和帝说,无论这五个侍妾有没有生下男孩,他都要将没有生育的侍妾遣散。

    永和帝立刻明白肃王的未尽之语。

    他累了,努力不下去了。

    没法提供任何帮助的永和帝唯有拍拍肃王的肩膀,表示支持肃王的决定,还怕肃王养不起家,将小半个私库都搬去了肃王府。

    大公主的嫁妆肯定不用愁,剩下郡主们的嫁妆也不能比长姐们差太多,毕竟都是肃王的亲生女儿。

    如今又添了五个小的,还没出生的时候更要仔细养着,免得将来先天不足。

    遣散侍妾的时候,也要让她们下半辈子富贵无忧,不至于被别人拿捏。

    已经开始每个月拿东宫孝敬的永和帝顿时觉得弟弟好穷,他这个做哥哥的不能坐视不理。

    不仅永和帝觉得肃王穷,刚开始听到肃王府侍妾怀孕无动于衷的重奕,在第五次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突然产生与永和帝相同的想法。

    重奕比永和帝还有钱,说是赵国最有钱的人都不为过,但东宫账册都是宋佩瑜在打理,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钱到什么程度。

    他只知道宋佩瑜每个月都会给他一百两金子零用,无论花没花完,下个月都会再有一百两金子。

    让来福盘算剩下的零钱,就算重奕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惯了,竟然也攒下来将近两千两金子。

    重奕想了想,只给自己留了一百两,剩下的都叫人送去肃王府。

    重奕没想特意瞒着宋佩瑜这件事。

    宋佩瑜下午回到东宫,就听闻了重奕的举动,却是在安公公的提醒下,才想到重奕为什么突然想到要给肃王送钱。

    他决定将重奕的零花钱,从一百两金子提升到二百两金子。

    还特意嘱咐安公公,再给肃王府备礼的时候,多添些实用的东西。

    赵国与双梁高调达成联盟的动静逐渐平息下去后,东边陈国突然传出个大消息。

    陈国瑞帝驾崩,却没有传位于太子。

    瑞帝驾崩前撑着最后一口气,当着所有朝臣的面说要废太子,却没来得及说他属意的新皇是谁就咽气了。

    好在六皇子当场就拿出瑞帝的遗诏,上面写着属意皇六子继承皇位。

    陈国为此动荡了将近两个月,才平静下来。

    最后,陈国先太子成了废太子,六皇子成功继位,年号显开。

    显开帝成功继位,陈国的闹剧却没有就此停止。

    显开帝的王妃没能成为皇后,只被封为贵妃,她的孩子也莫名其妙的失去嫡出的身份。

    王府中无出的侧妃反而成为皇后。

    显开帝的七皇子被记在了皇后的名下,成了嫡子,然后被封为太子。

    宋佩瑜听到这里,突然被呛住,扶着桌子死命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