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在线阅读 -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8节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18节

    李安然笑了:“兵法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若是法师真的想跑,就应该故技重施,把旧东西都留在王府,麻痹孤才是。”

    荣枯把目光落在她手上的书卷上,道:“大殿下如何知道小僧离开西域时候的情景?”

    “我观法师身边的贝叶经文,用的虽然是晒干的贝叶,但是用的墨却是雍州产的松烟墨——雍州松烟墨凝而不散,带有一种特殊的炭香味,确实适合用来在易碎的贝叶上书写。由此可知,这些经文成书其实是在雍州,是法师默写出来的。”李安然把鬓角的乱发扶回发髻上轻轻一绾,“法师既然是从祁连密道逃跑到汉地来,一定会为了防止他人发现你逃跑而拖延时间。”

    “小王不才,猜是法师留下了珍贵的经文,才转移了他人的视线,待到他们反应过来,法师已经远遁,他们就再也寻不到法师踪迹了。”

    荣枯捻着手中的挂珠,也不回答李安然,当他像是下定了决心想要开口的时候,却听李安然先打断了他:“石蜜的熬制方法,我会寻找机会呈上去的,法师不必担心。”

    “我还是那句话,若是法师要走,我不会拦着。”

    她站起来,走到荣枯边上,只是擦身而过的时候,小声说了一句:“今日我阿弟弄了两只雀儿来,我实在是没耐心侍候,送给法师替我养两日吧?”

    言罢,便笑呵呵地背着手走出了厢房。

    荣枯看着一地只能拿去喂雀的棋子酥,长长叹了口气。

    ——至于第二天,李安然梳妆完毕,打算带着荣枯去踏青宴,跨进厢房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阿阇梨手持引磬满脸无奈,一只雀蹲在他左肩上梳毛,另一只蹲在他头顶上理翅膀的画面。

    李安然:……噗。

    阿弟诚不欺我,确实甚是憨态可掬。

    第22章 “吹筚篥者何人?圣人召见。”……

    三月二十五,大周民俗是百花娘娘的诞辰,其实也就是立个名目出来踏青赏花,此时君臣同乐,百姓共欢。

    虽然说要带荣枯来踏青宴,但是实际上李安然并没有让他上席的打算。

    她早早从长乐坊出来,带着荣枯绕了一下,来到上林苑的汜水边上,将荣枯交给了和太学弟子们出来踏青的大儒徐征。

    徐征和蔡凤一样,当年都是李安然从西凉带回来的,若不是李安然当年铁骑攻下西凉国都,徐征这个老硬骨头早就已经绝食饿死在西凉学社了。

    另一个大儒蔡凤脾性温和,倒是没有徐征那么烈性,但是也因为不尊西凉王室为正统,在西凉国都吃了不少苦。

    徐征一看到荣枯,就觉得眼熟,眯缝着眼睛看了半天,才恍惚认出来:“这不是提婆耆法师么?”他露出笑脸来,伸出手来抓住了荣枯的手腕,对着身边的太学弟子道:“这位法师是我平生仅见的博闻强记之人,你们年岁和他相仿,但是见识却远远比不上他。”

    太学生们:……

    面上笑嘻嘻,心里不服气。

    但是碍着老师的面子,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更有心高气傲的,心里想着待会若是这和尚被徐征请上了游船,一定要好好讨教讨教。

    李安然看着这些太学生面上的神情,心里有数,却一言不发,转而扭头看着荣枯笑道:“你不是法名荣枯么?”

    荣枯道:“这是来汉地的时候改的,我在西域的时候师父保留了我的俗家名讳。”

    李安然浅笑:“就是说,你原本的名字是提婆耆?”她虽然不通梵文,但是多少在祖母身边耳濡目染了一些,知道“提婆”在梵语中是“天”的意思,而“耆”……应当是某种猛禽。

    ——这名字,倒是很有趣味。

    荣枯点头。

    徐征虽然在西凉学社吃了苦,但是他原本就是为了躲避中原战乱才长途跋涉到河西的,中途也曾和不少西域僧人探讨过儒、佛之学。

    提婆耆和他师父昙惠善是徐征唯二佩服的大家。

    “法师你既然在此,那你师父……”徐征捻着胡子问,“老朽和他辩‘大化论’还尚且未曾分出胜负来呢!”

    荣枯双手合十:“师父他……已经于六年前圆寂了。”

    徐征瞪大眼睛,仿佛满脸的褶子都在颤抖,半晌之后,才长长叹了口气:“是这样啊……是这样啊……”他沉吟半晌,手也还是拽着荣枯的手腕,“走,法师随我上太学的游船去,今日风和日丽,恰是论学的好时机。”

    李安然:……

    “等、且慢,”她眼看着荣枯就要被拉走,连忙出声想要阻止徐征那过分热情邀请,“我还没——”我还没说要你们做什么呢……

    徐征摆手:“学问当前,大殿下莫要多说了。”言罢,便拉着荣枯往游船上去,荣枯手忙脚乱,一会回头看看李安然,一会又似乎在跟徐征说什么,总之,半推半就,还是被徐征强拉着上了船。

    李安然:……嗨,你个老货。

    她对着撑游船的船家使了个眼色,后者点了点头,撑着一船的太学生往汜水中央去了。

    做了准备,李安然才整理了一下襦裙,转身上了车辇,往踏青宴举办地点所在的汜水上游赶去。

    踏青宴虽然是皇帝为了自己的长女准备的,其他几个未出阁的meimei却也一起被叫了来,用帷幕隔开前后,前来赴宴的公子在前,公主们在帷幕后面头戴浅露,各不相扰。

    太后从来不参加这些宴饮,带领诸位公主的是后宫暂摄六宫事的甘贵妃。

    上林苑此时芳草鲜美,百花缭乱,彩蝶纷纷,惹得众公主们心里痒痒,竖起耳朵听前面的公子们高谈阔论,吟诗作赋。

    甘贵妃所生的四公主昭柔依偎在母亲边上,忽然听到一曲笛声清扬激越,不由坐直了身子,对着母亲道:“这必定是卫家小相公。”

    甘贵妃目光暗了暗,伸手抚了一下自己女儿白腻的脖颈:“我看也未必。”恰在此时,外头负责沟通內帷和前边宴会的小黄门将前面公子们作的“赏花诗”送到里头来,花笺上抄录了三四首,公主们相互传看。

    排在老五的安华公主对着身边的meimei安平公主道:“这首牡丹咏不错,必定是小卫相公的。”

    安平公主性格沉静,不太言语,扫了一眼便将花笺放下了:“这哪是咏花。”她抓了一把jiejie的袖子,“别开口了。”

    安华公主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上头的昭柔公主道:“这牡丹花咏得倒是新颖——休言弱质娇柔辈,花开时节冠上林。是说这牡丹花开了,上林苑的花花草草都要羞得低下头么?”

    甘贵妃笑道:“这小卫相公也是不通,现在哪来的牡丹花。”

    昭柔向来受甘贵妃溺爱,千般情绪都露在脸上,只见她将花笺一丢,满脸烦闷:“这前面不是坐着一朵艳冠群芳的‘牡丹花’么?”她记得大jiejie今天穿的,就是一袭红衣,胸前绣着一朵容光艳艳的描金牡丹。

    她看着这花笺好像失了色,满桌琳琅糕点都没了滋味。

    甘贵妃听了,便不言语。

    外头也有人笑道:“小卫相公,现在这时节何处给你找牡丹来?不通不通,罚酒三杯。”

    卫显刚欲辩解,坐在他身边的兄长卫昇却一把拉住了他的袖子,一双眸子眼神锐利,满是警告。

    卫显顺着兄长的目光看向坐在皇帝下首的李安然,后者嘴角含笑,喜怒不显,似乎对他所做的诗没有什么看法。

    倒是兜头给卫显浇了一盆冷水,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他自从那日夜宴见过李安然之后,回到家翻来覆去失了两天魂,只觉得度日如年才熬到了如今的踏青宴,只想着在众人面前一展诗才,力压群雄才好。

    三月没有牡丹,宁王殿下就是这大周永开不败的群芳之冠。

    只是——他这么做,在座都是人精,何尝看不出来这首牡丹诗是为谁做的,又表达了多少他不可言说的情谊?他这样大庭广众之间说出来,难道不会连累大殿下清誉受损么?

    卫显双手交叠,微微一躬身:“显急躁了,该罚三杯。”

    皇帝的心情却不错,抚着胡须笑道:“那是自然,听闻卫家小相公擅长笛曲,这自罚三杯实在无趣,不如吹奏一番。”

    卫显解下腰间的竹笛,对着皇帝行了一礼,便挨着吹奏起来。

    笛声清越,婉转悠扬,如松涛簌簌,令人陶醉。

    卫家大相公只觉得头疼——他这个弟弟,都是弱冠之年了,什么时候能稍微稳重一些,今天的踏青宴,宁王殿下坐在圣上手边第一个位置,连二皇子,三皇子都在在她下首,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要知道,宁王殿下现在坐的这个位置,可历代都是储君的席位啊!

    弟弟还在踏青宴上把自己对大殿下的爱慕表现得如此不遮不掩——这成何体统!

    若是李安然是寻常公主,这说不定还是窃玉偷香一般的美谈,可是……她李安然是吗?

    卫显的笛声刚刚落下,耳朵尖的人却听见汜水上传来了一阵苍凉旷阔的乐声。

    那乐声穿林度水,钻入众人的耳朵里,像是一道不可拒绝、无法忽视的邀请一样,带着所有听到这乐声的人骑着千里骏马,一路奔驰——颠簸过大周十五道,越过白雪皑皑、雄奇险峻的祁连山,跨过波涛澎湃的黑水河,裹着风沙重重掼在敦煌guntang的沙丘上。

    那声音,凄凉嘶哑,像是在呼喊什么——如朝拜、如梵咏、如悲鸣——震得人浑身颤栗。

    原本歪着身子的李安然坐直了身,抬起下巴有些茫然的望向汜水的方向——那乐声传来的方向:“这是……筚篥?”

    是谁?

    是谁在吹奏这样的乐曲?

    含着满眼的创痛,满心的慈悲。

    卫昇第一个反应过来,推了一把弟弟:“比下去了。”

    卫显感叹:“若说心境,是我不如,但技巧还是我胜了一筹的。”乐理和人的阅历,心境有很大的关系,他虽然自诩精通笛音,但只是在技巧上精妙。

    那吹奏筚篥的人虽然技巧不甚娴熟,意境却胜过他百倍。

    卫显生活优渥,虽然擅长笛音,但是断然吹不出这种去国怀乡,苍凉阔远的意境来,加上筚篥声调本就凄凉嘶哑,更是让那人的吹奏更加夺人心魄。

    他刚说完,却一眼瞥见原本歪着身子,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安然坐直了身子,目光投向汜水深处,心里顿时不是滋味,小声又重复了一句:“技巧自然是我胜了一筹。”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倒是让朕想起当年在边关时候的日子了……”他对着身边伺候黄门道,“去看看是何人吹奏的筚篥,将他请上来吧。”

    荣枯在太学生的游船上,同徐征追忆了一番当年在西凉的事,又听徐征感叹许久没有听过西凉筚篥了,便献丑吹奏了一曲,待到曲毕,坐在船上的太学生们才从愣怔中回过神来,纷纷拭泪:“如听仙乐耳暂明——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恰在此时,船夫停下船,外头有个尖细公鸭嗓道:“吹筚篥者何人?圣人召见。”

    荣枯:……

    他原本以为宁王殿下把他交给徐征,是不打算带他去踏青宴上了,心里松了口气,没想到兜兜转转,终究居然是在这里等着么?

    第23章 荣枯:大殿下救我啊!

    二皇子李琰坐在下首,拿着酒杯和酒壶自饮自酌。

    众皇子中,他年岁最长,照理来说,应该算是“皇长子”的——但是有一个人,凭着父皇毫无底线的宠爱,将这原本的序齿伦常打得粉碎。

    皇长女李安然的序齿,既是算在公主之中的,也是算在皇子之中的,天下的好事,她两头都占着。

    这就是为什么她是“大殿下”,而自己是“二皇子”。

    靖王李琰瞥了一眼上座的长姐,却发现她身子前倾,没有看对她百般讨好的卫家小相公,反而看向了汜水的方向。

    皇帝派出去的扁舟搭载着一个僧衣素净的身影靠近了岸边,对方提着僧袍下摆,小心地跨上了岸——姿态倒是很稳当,没有什么狼狈像,乍一看上去落落大方。

    待到人被小黄门领着上前来了,李琰却眼前一亮:这沙弥生的还真是漂亮。

    大周是天朝上国,尤其是贵为“天京”的永安,更不少见胡商、胡姬,李琰好色,经常乔装之后和下属一起去西市的胡姬酒肆。他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年龄不大,肌肤白净,脸上无须的年轻沙弥是个胡僧。

    荣枯拜见过圣人,李昌年纪大了,又想起自己那个一直不愿意见自己的老母亲笃信佛法,自然也没有让这僧人独自站在一边的道理,于是便吩咐身边侍候的太监在末席上给荣枯加了一个位置。

    后者谢恩坐罢,目不斜视,倒是李安然先开口笑道:“阿耶,这位是我从雍州带回来的西域法师。请在府中,正在教他规矩和正音,日后好为祖母讲经祈福。”

    皇帝笑道:“这倒是巧了。”便抬手给荣枯赐了两盘素点心,“朕在宴席之中,听到法师吹奏筚篥,恍惚间竟然像是回了当年未登基时,在胡地听到的乐声,甚为感叹。”

    他自己喝了一口佳酿:“狻猊儿,这永安法师多如过江之鲫,哪个不是精通经典的大德,这位法师可有什么过人之处,要你千里迢迢从雍州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