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这两件事哪一件都算得上是个大工程,过程中难免要闹出一点儿动静,而托尼·斯塔克身着战甲与人战斗的时候被拍摄了下来也就并不稀奇。

    当然,他们拍的不是托尼·斯塔克——战甲挡住了他那张价值千金的英俊的脸,不过,一个能够飞上天空,并且还自带各种杀伤性武器的“机器人”,就足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了。

    更何况,有人清楚的看到,那个“机器人”是从斯塔克工业的大厦里飞出来的。

    托尼·斯塔克在视频被爆出来之后的一个小时就接到了罗斯国务卿的“问候”电话,而本就沸反盈天的舆论更是到达了顶峰,所有人心中都对那个所谓的“机器人”充满了好奇。

    毕竟有AI管家珠玉在前,所有人都不会怀疑那是斯塔克工业的又一个创造性发明,更有甚者,那可能是直接就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

    与托尼·斯塔克同时代的人清醒的意识到,他们近乎是正在见证一种新的文明的崛起。

    “与托尼·斯塔克同时代,作为一个普通人,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有人说。

    毫无疑问,斯塔克工业的武器战争时代保护了他们。人们未必认同“武器的诞生,根本目的是终止战争、保卫和平”的极端理想主义说法,却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已经深深的烙印下了斯塔克科技的痕迹,指纹锁、智能家居、手机,科技的触手纵向延伸,虽然并非没有同类品,但是“斯塔克科技出品”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是资金充裕的不二选择。

    “与托尼·斯塔克身处在同一个时代,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有人这样说。

    当托尼·斯塔克在阿富汗失踪,有人忧心忡忡,当然就有人偷偷窃喜。因为网上的人说的没错,同为科学家,托尼·斯塔克么一人之辉,足够遮蔽整个时代的光芒。科学的探索没有终点,但是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却总是有限的。需要承认的是,有些人穷尽一生,可能甚至无法望这位斯塔克之项背。

    所以,这一次托尼·斯塔克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呢?当对“武器的强大的极限”的认知被这个“机器人”反复刷新的时候,托尼·斯塔克这个名字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个时候,《号角日报》线上线下同时发布了“托尼·斯塔克就是钢铁侠”的消息,一瞬间就引爆了整个舆论战场。

    奥莉薇亚和布鲁丝的报社就是《号角日报》,当时布鲁丝拿了好几个报社让奥莉薇亚选,奥莉薇亚一眼就看中了这个。

    “他们是复仇者,而我们是吹响集结号的人。”奥莉薇亚这样对布鲁丝说。

    那个时候,小女孩眼睛亮晶晶,分明还带着水光,可是一双小手捏得紧紧,分明是心里也有了要想要保护的人。

    布鲁丝·韦恩虽然觉得收购一个不温不火的报社没有收购一个濒临破产的容易,可是因为那是奥莉薇亚希望的,所以她也不介意多用一些心思。

    于是,《号角日报》就成了奥莉薇亚事业开始的地方。

    为了保证发布的文章完全符合她们的“初心”,奥莉薇亚“小董事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报社从上到下的大换血,留下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清理偏见者和单纯的逐利之人。

    所有人都想看这两个小女孩的笑话,想看她们赔得血本无归,却没想到这两个女孩一个姓韦恩,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姓斯塔克——会有资金缺口才是笑话。

    更何况奥莉薇亚又不单单靠别人的馈赠,她mama带来了那么多的外星科技,又“顺手”解救过那么多的人,无论是科技入股的分红还是政府奖励、被救者馈赠都非常可观。

    惊奇队长纵横宇宙,用不上地球货币,有钱自然就都用来养闺女。emmm……如果拿公务员死工资的局长大人需要的话,卡罗尔女士也挺想养局长的。

    史蒂夫·全家最穷·罗杰斯:……虽然卡罗尔你这么说我挺高兴,但是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是怎么肥四?

    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过却可以成为理想的阶梯。这样说多少有些毒鸡汤了,但是对于奥莉薇亚和布鲁丝来说,她们赔得起,也不介意能不能盈利。

    比起那些,她们更在意能不能在唇枪舌刃之间打造起一身的铠甲,又能不能成功的在舆论的战场保卫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近十年的韬光养晦,《号角日报》像是奥莉薇亚和布鲁丝规划的那样成长,如今已经在新闻界非常有话语权。

    这一次的钢铁侠事件,奥莉薇亚直接让人公布了托尼·斯塔克的新身份,并且将他从被掳走到平安脱险,最后再到和斯塔克工业的重要股东俄巴迪亚斯坦之间惊心动魄的“钢铁之战”都用简洁、明了、绝对客观的文字描述了出来。

    这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头版,但是,《号角日报》还邀请了多位撰稿人针对钢铁侠的诞生进行评论。

    有人认为钢铁侠在俄巴迪亚斯坦手中保护了世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托尼·斯塔克手握斯塔克工业,还拥有这样超前的武器,如果他有心,说不准可以毁灭世界。

    当然,后面的论调很快收到了嘲笑——得了吧老兄,你像托尼·斯塔克一样有钱,你会想毁灭世界?是富豪生活不香,还是对“富豪”的定义有什么误解?

    纷纷攘攘的舆论战里,《号角日报》记者克拉克·肯特的一篇社论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