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书迷正在阅读:和顶流营业后我红了、快穿之女配要逆袭gl、七年、影后的巅峰对决、[历史剧同人]狭路相逢、永不投降的反派女配[快穿]、[红楼]放妾有子、重生后我和死对头好上了、[综漫]吸引咒术最强只需要一朵烟花、今天吃到名侦探了吗[综英美]
有些人就开始谴责韦斯莱。一定是他的职业病发作了,参考了以往社会版的无趣新闻标题。 当然,也另一些有人猜测书名是「M」的随便起的。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作者,他压根就不在意书名是否赶客。 除此之外,还有阴谋论甚嚣尘上。 华尔街的新合并交易所有意向改变美国金融的游戏规则,继而能加做大美国的金融市场。 然而,一种新规则的出台注定是一种束缚,习惯暗中cao纵的经纪商与公司能开心吗?高远之见者少,鼠目寸光者多。太多人并不在意将来,只想现在捞一笔大的。 束缚不只针对直接参与买卖的商人们。原本接受贿赂的政客与法官们,希望看到新秩序的建立吗?如果水不混,他们怎么摸鱼。 鉴于《华尔街》一书揭露了太多内幕,哪怕有些人名进行了模糊处理,但懂的都懂并不难推理。 结合现实情况,1870年的炎炎夏日,华尔街之上无数股势力正在生死角逐。 这时必须换上一个低调的书名,是打压也是保护,以而确保「M」先生的新书能够顺利出版。 面对热议纷纷,迈克罗夫特只想给一句评价——想太多。 身在伦敦,他对华尔街动态不能说是毫不关心,简直就是密切留意。 哪怕如今华尔街的市场体量只有三十亿美元,远远不及伦敦金融市场具有一百亿美元的市值,但也足以引起英国方面的重视。因为它的增长速度太快了。① 因此,他需要收集分析华尔街的相关各类情报,也就不可能错过《十九世纪华尔街实况分析》一书。哪怕没有得到「M」的亲口承认,但能确定这本书百分之九十九出自明顿先生之手。 问为什么? 可以随手举例,比如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比如遣词造句看似大天使劝人为善,实则暗藏着冷漠辛辣的嘲讽。 正经的理由还有很多。 比如这本新书出版代理人是韦斯莱,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可惜,世上知道明顿救过韦斯莱的人,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除去细节实证之外,也是因为一种直觉。 女巫镇分别,至今已经小半年。 迈克罗夫特没有再见过明顿先生。 即便知道对方又又又出席了哪一场酒会,但也仅是通过坊间传闻,得知华尔街多了一位稳赢不输的点石成金手。 只是有个小疑问:明顿先生会安安分分在金融市场日进斗金吗? 迈克罗夫特一直报以怀疑,直至爆款新书问世,让他有种果然如此的尘埃落定感。 明顿并不是去认真赚钱,而是在严肃地暗搓搓地搞大事,是把几十年来华尔街的老底都揭开了。 无怪要用代号「M」,否则走在路上分分钟要防着被套麻袋,起这种枯燥书名也只是对方的恶趣味罢了。 不难推测,这本书九成是韦斯莱记者邀请明顿写的。如非趁着华尔街大换血,此书根本不会有面世的可能性。那位记者一直勇气可嘉,但到头来也必须一力扛下外界的纷纷扰扰。 习惯吧,习惯了就好。 这个世界很精彩,这个世界也很危险。 各种纷争,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西洋的这一头,纽约华尔街之变,兵不见血;大西洋的另一侧,埃姆斯密电事件引得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欧洲大陆上普法战争爆发。 那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事,势必引起欧洲格局变动。 迈克罗夫特久违地收到了马修阁下的密信。 简单概括,伦敦方面对普法战争给予密切关注。原计划美国的任务为期一年,算算时间还剩三个月,罗曼夫人也该结束她的美国旅行。 不妙! 迈克罗夫特脑中警铃大作,他一眼读懂潜台词,这种情报工作还有完没完? 之前说好的一年,该不会变成一年又一年,美国结束之后要去法国吧?难道白厅没有其他可用之人了?会不会是他太好用了,所以被反复使用了吧? 即便在心里把马修阁下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但现实中该做的工作还是要继续。 ** 九月,微凉。 纽约第五大道的豪华酒店里开始了一场盛大晚宴。 主办者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筹办委员会。三四年前,一批美国企业家计划建立一座博物馆。时逢上个月普法战争爆发,正是好时机以低价购入一批欧陆的古物。 今夜晚宴的主题与此相关。 邀请了权贵富豪、社会名流、艺术大师等等,筹办委员会对外广而告之,表达了想要收购各类艺术品的决心。 玛丽也收到了邀请函,肯定不是以揭露华尔街内幕的始作俑者「M」的身份,而是以近几个月在金融市场上小赚一笔的身价。 前者,估计是会人人喊打;后者,却被同一批人虚心求教如何在风云跌宕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灯红酒绿的夜晚,入目皆是歌舞升平。 这种地方简直无聊透了。 玛丽有点后悔,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来此闲逛? 距离大一开学只剩四天,她想着挑场晚宴最后围观一番热闹。等前往C大上学,虽然学校同在曼哈顿,但好歹要做一段时间教授们期待的潜心研究好学生。 然而,今夜的晚宴没有出彩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