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假’大儒成真记在线阅读 - 第202页

第202页

    没干多少活,还蹭一顿饭,大家就觉得很美滋滋呀!

    随后沧州府城已经传遍了,唐家二兄弟神农转世,盐碱地里出粮食啦~【人家唐家二兄弟是真的种出来粮食了可不是假的,大家一定要相信呀!】

    【神奇的一幕:盐碱地里也能长出好多好多粮食,老百姓有救了……】

    【救苦救难的好心肠的唐家,肯定会告诉老百姓们该如何治理盐碱地,大家就等好儿吧。】

    【这可是唐大儒的儿子们,又怎么会试自私自利的人呢,大家不用担心!】

    老百姓们传来传去的话就变质了,传到最后竟然成了唐大儒的两个儿子,一定会教给大家如何治理盐碱地。

    不管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们信不信,反正沧州的老百姓已经翘首以待。

    谁家不想多上二亩地呀?谁家不想多种点粮食吃饱穿暖,让家里有点余粮,还能卖钱呢。

    沧州的老百姓们当知道盐碱地真的能种出粮食时,都忍不住去唐家实验地瞅一瞅了。

    老百姓们路过时,都忍不住抓一把土,认真地捻一捻闻一闻,真的是好土地!

    怎么会将盐碱地给治理成这么好的样子呢?真的是太神奇了!

    “你们懂什么,这都是唐大儒告诉的,人家大儒说的话能有假的!”

    有人小声的说道,特别骄傲的抬起头来,这可是内幕。

    “你要是说这话,那我们可就信了,别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可能还有假,但是我们相信唐大儒!”

    “唐大儒说他能上天,我都信!”

    “大儒说他能让天上开花,我也信!”

    老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话,吹起牛来,真的是互不相认。

    不过所有老百姓却还在等待着唐家给回话,到底交不交给大家治理盐碱地?

    负责传谣言的几个家族,已经大量的购买盐碱地了,现在买盐碱地真便宜,到时候唐家一说如何治理盐碱地,可不就发了吗?

    沧州人焦急的等待中,而唐家二兄弟正在将所有的粮食,整装打包送回京城。

    唐家兄弟二人曾经说过,要让自己的父母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粮食。

    “哥,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心里特别的开心。”

    唐康枫看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往了京城,心里边非常的开心。

    “可能……这就是成就感吧,谁能知道咱们两个原来的唐家大少爷,金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现在竟然老老实实的种田了。”

    唐康柏十分感慨的说道,现在回想起来,在金陵的生活宛如前世,当时心中充满了焦虑,现在的心里踏实多了。

    “不多说了,按照父亲的规划,咱们还要做好秋天的沃肥,冬天的防虫,做好防虫除害的规划。咱们就可以回京城陪父母过年了!”

    唐康柏活动活动自己的手,胳膊上都是坚硬的二头肌,这都是干活干出来的象征。

    “嗯,准备回家过新年了。对了哥,我想给父母带点礼物……我先去逛一逛。”

    唐康枫小心翼翼的瞅瞅自己的哥哥,嘴里说着话,似乎在看自己哥哥的脸色行事。

    唐康柏作为老大,天生拥有的责任感,让他很早就察觉出来自己的弟弟有猫腻。

    “老二,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啊,你要是真的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你信不信咱父亲能亲手把你给剁了。”

    “你可千万别做什么傻事儿,也别做糊弄别人的事情,我可知道小妹明珠写信来说,父亲树立家规不允许纳妾……你可别做傻事了”唐康柏忧心忡忡的看着自己的弟弟,最近这段时间分外的欢喜,一看就不正常。

    “……哥,你想的什么地方,你放心,我不会做傻事的。”

    唐康枫心中一沉,赶紧岔开话题,赶紧告别离开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大哥的眼神似乎就像看穿了自己似的。

    唐康柏叹了口气,继续吩咐佣人们干活,他觉得自己弟弟有一些想入非非。

    而唐康柏早已经认清楚现实,反正他已经认命了,就不知道自己弟弟认不认命。

    想想自家的三座大佛,坐落在家中,他们还想左拥右抱?下辈子吧!

    连青楼都不敢去的兄弟二人,还是绝了那份心吧。

    毕竟一路过青楼,就能想到全家一起逛青楼的尴尬事情。

    …

    唐康枫心里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总觉得自己心里的那点心思被自己的哥哥知道了。

    整理一下衣冠,唐康枫转头走进了沧州府城衣服和布匹的一条街,近些日子这里出现了一间新铺子。

    衣服做的又好又快,关键是非常的便宜,商店里面还有非常多的刺绣,有精致美伦的双面绣,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精致作品。

    尤其是缂丝真是送人的不二之选!

    缂丝的材料只是一些蚕丝线,却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

    织造的时候,首先在织机上装好经线,也就是生蚕丝。随后需要在这些蚕丝线面上描好底稿,一般采用细头的工笔毛笔着墨绘画。

    接着拿出绑着各色丝线的梭子,形状如同一只只小船,在生蚕丝线中穿梭。经过踩织机脚踏分层,穿梭子拔丝线,纬线在梭子的交替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画面。

    一名老匠人织造一块二尺见方的布匹需要三个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