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六王爷在线阅读 - 第202页

第202页

    康熙示意梁九功叫太医来瞧瞧,“胤祚,够了。”做到这份上没人再敢过多质疑。

    “是。”胤祚就等这句话,麻溜的退回到原位,双手背到身后,左手伸进袖子里揉着肿痛的右手缓解不适。

    太医来得极快,先去看宁郡王的伤势,没什么大问题,再去诊另一个已然嚎不出声的人。

    “整个手掌的骨头都碎了。”太医震惊之余动作麻利的拟方子,“骨头碎得太多,正骨怕是做不到完全复位,能恢复到哪种程度不好说。”

    丝!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一拳就把巴特打废了,太可怕了!

    扎哈咬着下唇缓解颓然上升的惊惧,无比庆幸身上有伤没有像巴特一样公然挑战宁郡王,巴特的下场摆在眼前不胆寒是假。

    胤禔为了打破不安的气氛,主动跳出来指了蒙古部族的勇士,“我同你比一场。”

    当众点了名不战不行。上场同大阿哥你来我往过了几招,双方都怕输得太难看,互相留了余地友好的结束,比试以平局收场。

    接下来的切磋乏善可陈,越到后面渐入状态,血性也激起来了。

    弓马骑射、布库都比了个遍,胤禛几人都下场了胜负各半,就连老九、老十都能打个平手。

    之后又是一顿大宴,胤祚找了个理由溜之大吉。

    第105章 回尼布楚 佛珠

    宁郡王的威名传开, 卫冬最最头疼的事发生了,率先推了几波送礼上门的人。

    “有人送女儿来,还有好多珍贵的药材。”卫冬报给宁郡王。

    胤祚这才明悟:“之前不送礼是瞧不起我啊!”难怪别人不得清静他到是看了好几起笑话。

    卫冬低下头不敢直视冷笑的宁郡王, 年纪轻最容易被蔑视。

    “东西留下人退回去,多美的都不要。”白送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胤祚拿得心安理得。

    初五, 胤祚没得懒觉睡, 今天的大动作好像是建寺。

    康熙下旨:“建立汇宗寺。”

    大批重要官员、王公贵族随行选定建寺地址,众人提及佛法,你一言我一语侃侃而谈都能接上话。

    胤祚听得是云山雾罩头脑发懵, 目光掠到胤禛身上,注意力被老四右手腕上的佛珠引去,嘟囔了一句,“挺应景的。”看来没少在佛经上下功夫。

    之后康熙巡视了喀尔喀营地,对穷困者赏赐钱财,对喀尔喀贵族给予大批牛羊。

    一圈步行下来回去又是宴请,胤祚都麻木了。

    “明日回宫。”康熙最后叫走了哲布\\尊丹巴,单独聊了两个时辰。

    别人回京胤祚回尼布楚,吩咐卫冬:“让布木做好启程的准备。”

    “不留下?”卫冬纳闷, 之前不是有意向,怎么说变就变?

    一来会盟刚结束留下容易造成喀尔喀蒙古部族的猜疑, 二来胤祚几晚上并未梦到金矿的具体位置,不太能拿此事同康熙做交易, 三来再不回尼布楚, 秋冬天气行路困难太耗费人力物力。

    他要是之前不那么张扬,找个借口留下来探察地形也不是不可以,理由都是现成的, 康熙口中有如‘江河之归于大海’的汇宗寺不是再建设中,当个督管谁也挑不出毛病,更不会有人犯疑心病。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名声在外不太容易低调,思来想去干脆先回尼布楚,反正蒙古一统早早晚晚都能开发,急也没用。

    宁郡王一个眼神扫来,卫冬自觉问错话了,知趣的退下找布木。

    翌日,没走成。康熙差点忘了定疆界制纬法此等大事。

    起因源于古北口总兵蔡元看到长城年久失修,据实上报希望重新修缮。

    进入大帐,马奇、李光地还有个认识的官员,老大、老五都在,胤祚先向康熙行礼问安,然后起身向老大、老五作揖,最后等马齐、李光地等人向他行礼,这才找了个位置坐下。

    胤祺凑近告诉老六:“四哥和八弟前去送活佛回去。”解释两人不在的原因,至于老九、老十太小暂时没有资格前来听政。

    胤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心说老四真会见缝插针,和老八简直无比般配,他可不信是康熙指派的差事,要轮也该是老大和说蒙语说得极佳的老五同去。

    胤祚一进门就见到胤祺铁青的面容,以及老五说到送活佛一事眼里挥之不去的遗憾,由此可推断老四、老八联手抢活。

    刚坐下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就听康熙说:“不必再修长城。”

    “不修了?”胤祚瞬间炸了锅,长城可是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可不是一堆土墙毁了也不心疼。

    过于激动话音刚落,胤祚明显感觉到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身上,后知后觉异常,面不改色的描补道:“先秦便存在的东西不能说无坚不摧,能留存至今理应更好的修缮,是不是缺银子?”他有啊,坐拥银矿土财主一个,修长城的费用还是能拿得起。

    康熙疑心胤祚是不是又做了不好的恶梦,对长城好似分外在意。

    “长城是个没用处的东西,摆设而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值。”康熙又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边患照常发生,明末太|祖率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挡。”

    康熙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这些华而不实的外物,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边境自然固若金汤。”正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