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但是谁会在意他们的心情?

    反正姜如安肯定不在意。

    订婚第二天她就和林承言约好了一起去市里逛逛。

    夏季早上天色亮得早,晚上黑得晚。两人出门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小路被浓雾笼罩着,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穿透白雾落入耳中,让听着的人心情感到十分舒畅轻松。姜如安兜里揣着高翠花给的水煮蛋,递了一个给林承言,两人边吃边往村头走。

    时间还不算晚,车厢里有空位置。

    林承言让她先上车,自己跟在后面迈开大长腿轻而易举踏上车厢。

    这新鲜出炉的小两口让车厢里的婶子们十分好奇,投来不加掩饰的打量视线:

    “哎哟这刚订婚的小两口子感情就是好,哪像我啊,看我那男人看了几十年早就看腻了!”

    “小伙子长得也不错,跟如安丫头在一块儿很相配嘞。”

    “小林是跑运输的啊,你们运输队平时工作咋样,队里还缺人不?”

    “如安丫头最近还在写文章挣钱不?小两口去镇上买东西啊?”

    “……”

    正说着,车厢里又上来两个人,原本还热闹的车厢瞬间就静默下来。

    上车的两人正是苏意和乔浩。

    乔浩的脸色rou眼可见的难看,似乎是被苏意强行拉出来的,他俩应该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姜如安以及身边的林承言,动作微不可见的顿了顿。

    静、安静。

    自从苏意二人上了车之后,车厢里就陷入一种奇怪的气氛中,原本和林承言聊得高兴的婶子们也不说话了,视线在四人身上转来转去,那八卦的眼神根本就遮挡不住。

    姜如安察觉到苏意看过来的视线,眼皮一抬,看到对方充满挑衅的目光不甚在意地笑笑,偏过头和身边的林承言低声交谈,压根儿就没把苏意放在眼里。

    苏意气急,揪着衣角在心里直骂不要脸。

    偏过头看到乔浩直勾勾地盯着姜如安看,这心里就更加生气,扬起手上攥的信封有意无意挡住乔浩视线,捏着嗓子娇滴滴地说:“浩哥,我有点晕车,能不能在你肩膀上靠一靠?”

    乔浩忍不住皱起眉头小声说:“车里人多,会有人说闲话。”

    这个时候的人大多都比较内敛,小两口在家里怎么亲热都可以,但要是在外面还搂搂抱抱,被人看到了就会扯出一堆闲话来。乔浩不喜欢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十分抗拒,他这段时间一出门就能听到村里其他同龄人的打趣儿,说他口味特殊。这种感觉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乔浩来说十分难受,渐渐的便不爱出门,成日在家里蹲着,脾气愈发古怪。

    “他们说就说呗。”苏意才不在意这些,她就是想在姜如安面前秀恩爱,强行把脑袋放在乔浩肩膀上。

    车厢里的谈话声又是一顿,接着各种异样纷至而来。

    乔浩嫌丢人,又挣脱不开,垂着的头继续快要低到膝盖去了。

    姜如安注意到这点,眼梢微扬,忍不住在内心为苏意鼓掌喝彩,她倒要看看,这女配究竟会怎么把自个儿作死,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三轮车在镇上停下。

    姜如安之前跟林承言说过,要先去邮局把最近写的稿子寄到报刊去,所以两人没急着赶班车去市里,而是先往邮局走。而苏意和乔浩两人也一直跟在旁边,似乎也是奔着邮局去的。

    快到邮局,苏意抢先一步冲到前面去,把手里捏着的信封通过小窗口递进去,余光瞥往后一瞥,超大声地说:“寄信,地址是xxx省xxx城xxxxxx。”

    姜如安在心里哦豁一声。

    这不是她投稿的哪家报刊地址吗?难道乔浩也想写作赚钱?

    她看了眼旁边乔浩一脸尴尬的表情,又看看充满自信的苏意,悟了。懂了,想要写作赚钱的应该是苏意,不过她对自己真的没点数?

    作为一个已经几十年没拿起过书没看过书,重生回来满脑子只想着走捷径根本就不想着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的人,写出来的文章真的能通过报刊审核吗?

    姜如安觉得不太可能,没理会苏意那挑衅的眼神,拿出装着稿子的厚厚信封递给邮局里的工作人员。她基本上隔一周来一次,加上出色的长相已经被工作人员牢牢记住,一看到她立马就笑起来,问:“还是老地址吗?”

    “嗯。”她点点头,回了抹笑:“谢谢。”

    工作人员埋头把信给封好,“应该的,不客气。”

    “那我们现在去坐班车去市里?”林承言默默守在一旁,等她处理完事情。

    姜如安:“嗯,走吧。”

    于是她和林承言一块儿往镇上班车点走去。两人说话声音不大不小,旁边站得比较近的人能听得清清楚楚,苏意心里一动,拉着乔浩抬脚也跟了上去。

    林承言瞥了眼身后跟着的两人,询问道:“他们跟着没关系吗?”

    “没事。”姜如安微微一笑,“不用在意,路这么大,也不是只有我们能走的。”

    林承言一想也是,便无视了身后跟着的人。

    两人坐班车到了市里,比起小镇,市里的环境明显要更好一些,地面平坦整洁不像小镇的石阶已经松动长满青苔。现在是中午下班时间,可以看到不少工厂里的工人下了班或走路或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回家,精神面貌比起乡下农村的人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