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因为她的俄语说得比母语还好,被系里推荐给外交部的一位外交官,在做了几个口头传译考后,她就被选中,不久之后就要去参加随行培训了。

    江小敏就像是在听什么传奇故事一样,她插嘴道:“你的意思是说,你仅仅一个学期就学会了一门外语,而且能同声传译,而且还被外交部认可?

    桃花微笑道:“其实语言很好学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就行。”

    在场所有人:“!!!”

    王江河挠了挠后脑勺:“可能这就是天分吧,反正我到现在连英文文献都看不了,还要看翻译好了的。”

    胡英、江小敏和陆书砚也连连点头:“我们刚来大学的时候就会高考的那些内容。不过这个学期用金玲的方法试了试,现在一篇英文文献也磕磕绊绊能看懂了。”

    “是啊,但我们真的不能理解一个人同时学会三门外语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大家都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金玲正把鱼脸rou夹出来放到自己嘴里。

    她心想,未来让无数网友为之疯狂的外交女神。

    一个沉着、稳重又机敏,一颦一笑都让外国人以为藏着什么坑在等他们跳,却实际有着一张颇为出挑的无辜美人脸的女外交.官。

    这样一个外交天才,你问她同时学会三门怎么做到的?

    不好意思,以后她还会格斗、还会用冷武器,还有很多不可言说的本领,就连最高级别的人物都会对她亲自嘉奖。

    对她而言,无所谓是怎么做到的,而是她想不想做到。

    扯到外交,这帮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自然会忍不住扯到其他的国事。

    有人问桃花:“近几年还会打.仗吗?某牛仔国会不会趁着我们百废待兴,过来打我们?”

    桃花脊背挺直地坐着,微笑着摇了摇头:“不太可能了。”

    众人便问为什么,桃花便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是牛仔国陷于和某国的战争泥潭中不可自拔,已经没有力气再在sao扰别人了。

    第二是华国已经研究出了足以摧毁一切的东西,想要来打华国的人,还要掂量掂量会不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三个原因是早在1970年,华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这对其他国家的震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其他人听到她这么说,都热血沸腾起来。

    是啊,他们的祖国已经不是任人欺负的了!

    然而沉迷吃喝无法自拔的金玲此时却只听到了一个词!

    卫星!

    当初她自己就是学物理的,对卫星发射非常感兴趣,甚至已经考取了清大的工程力学系,就是想往这方面发展。

    桃花的话让金玲回忆起了当初学习物理时的那股激情。

    不过当下还是研究微生物要紧,毕竟自己已经答应了李谷玉,要把微生物发热技术运用到稻田中去。

    一行人聊了一夜,都觉得酣畅淋漓,友谊也更深厚了。

    几天后,桃花果然秘密地消失了。

    金玲和田松回了一趟北沟村,一起同行的还有刘竹。

    刘竹回到家里没过多少天就一个劲往玉,淑婶家里跑,说是要和她交流教书的心得。

    玉淑婶也知道桃花出国的事了,她眼里有不舍,嘴上却一句话都没说。

    金玲这趟回家觉得没什么变化,蘑菇队一切都好,村支书还是每天乐得合不拢嘴,村里人也还是那些家常里短的事,你打了我家的鸡啦,我撵了你家的狗啦,但大部分时间都很和谐。

    尤其是刘爱文,除了身上穿得齐整些了,那性子还是跟从前一样一样的。

    他一天到晚就缠着她抱怨田叶叶的烦。

    “姐,我跟你说,小时候我就觉得她挺坏的,污蔑我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我更觉得她坏了,她明明每天晚上过来让玉淑婶另外教她读书,却一到学校就装不会,连考试都故意考不好。”

    “姐,你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做吗?她就是故意让人说她学习差,等哪天突然又考得非常好,让那些说她的人吃瘪。姐。你说一个人怎么能坏成这样!”

    金玲每次要么看自己的书,要么去蘑菇棚里看蘑菇。等他说完了就问他:“那你呢,考了多少分?”

    这小子这才安静下来:“还好,妈说比以前好多了,我本来就不会读书。”

    金玲一看,好家伙,他说的还好,就是刚及格。

    真想抽他一耳瓜!

    既然家里没事,金玲便和刘竹、田松他们提前回到了学校。

    才回来第二天,李谷玉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就跑来刘竹家找她了。

    李谷玉这次来不为别的,只问金玲一句话:“小金玲啊,你们什么时候能把那个微生物发热技术转化成成品啊?”

    原来京市地处北方,北方天气冷,虽然现在也已经入了春了,但温度还是不高。

    李谷玉大学课题研究的是稻谷,稻谷一般都生长在南方,虽然他们想尽了办法,让试验田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可那些稻谷长得还是很差。

    他们分析,可能是因为土壤和环境的温度不一样。

    环境可以加热,但土壤不能加热。

    所以李谷玉非常想把金玲的微生物发热技术用到自己的实验田里。

    其实这也是金玲的下一步计划。

    她是觉得,一项研究最好是能够对现实有实际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