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北美新秩序在线阅读 - 第158章 王化之外

第158章 王化之外

    爱德华垂头丧气的走在北京的街头,脸上是一脸的憔悴和不甘。

    陈大勇失去消息已经快一年了,到如今为止,虽然他将小店经营得越来越红火,可就是得不到共和国一点的消息,他现在都有点灰心丧气了。

    守在这大清的京城里,虽然这里的人对自己都很客气,甚至说,很敬畏,但他却觉得十分的不舒服。

    整个大清,给他就是一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印象。满清的百姓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满清的贵族们昏天暗地的疯狂着,这样的国度,让人看不到未来,让人感到沉闷、灰心。

    他也曾经在美国呆过,感觉那里的人们虽然也充满活力和激情,但感觉那里的人们太功利,太急于求成,也太残暴不仁。披着文明的外衣,他们曾经屠杀过多少无辜的印第安人民,虐待过多少有色人种。

    还是呆在自己的共和国好,这样的共和国,朝气蓬勃,充满阳光和希望。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共和国,人们和谐,官员勤奋,规范有序,让人一想到就充满了干劲。

    可是,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共和国的消息了,这种在满清煎熬的日子,让他感觉到简直是度日如年。

    他也曾经去美国的使馆去打听过,使馆的工作人员一听说他是北美来的,很是热情。可是一听他说起北美西岸共和国,立即就变了脸色,把他轰了出来。

    起初他十分的不解,后来他才想明白,估计是共和国现在发展得不错,让美国人不爽了,他们才会对自己如此反感。

    无奈之下,他只好在美国使馆外守,希望总能让自己遇到几个熟悉的脸孔。

    但是,不但没有守到熟悉的面孔,他反而把一个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的满清官员记熟了。

    听说这种辫子许多满清移民们都有,可是还没有到达北美他们就剪了。他感觉,还是那种不留辫子的人,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

    听说这个满清的官员叫,如今是专门负责跟洋人打交道的。

    自己也算是个洋人吧,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待自己,他决定铤而走险。

    看着这个满清官员出了美国使馆,他悄悄跟了上去,看到那官员落了轿,就要进入一处宅院,他突然闪身出来。

    “大人有礼了,能否打扰一下。”爱德华学着满人的样子,双手抱关作了个礼,cao着熟练的汉语。

    “你是?”官员忙了一天了,陪着洋人说了不少好话,好不容易想要休息,突然被拦在家门口,心中自然十分不悦,睁着昏黄的老眼,就要斥责一番,可抬眼却看到一个白皮肤的洋人,立即肃然起敬,“不知大人有何关照?”

    “我是美洲来的,在美国大使馆的门口,我们见过见几面。”爱德华不太会撒谎,有些紧张地说。

    “哦,美国人啊?”官员脸色稍有些不自然。这些年,美国人可给了他不少苦头吃,不说别的,就说签下那个丧权辱国的《望厦条约》,就没少让他挨国人的骂。

    但是,美国人连皇帝都怕,他能怎么样,他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洋人们哄高兴了,不要动不动就打仗条约啥的,他就烧高香了。

    “既然这么有缘,大人不妨入寒舍一叙?”官员客气的一摊手,“本官耆英,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我叫爱德华,谢谢大人的招待。”爱德华却是不客气,倒是领先就进了门了。

    耆英傻了眼了,这洋人怎么这么实诚,自己就是一名客气话,他怎么就真的到家里来了。

    但客人进了门,总不好往外面推,只好把爱德华招呼到客厅,招呼家人上了茶,小心的问道:“不知大人光临蔽府,有何指教?”

    “这个…”,爱德华有些犹豫,“我是从美洲来的,我代表我们的国家,想同贵国建立外交关系。”

    “你们…不是美国?”耆英有些不解的问。如今的美洲,除了美国人会跑这么远之外,还能有谁过来。

    “我们和美国人是邻居,当然,也算是朋友。”爱德华说着话就脸红了,他是真不会撒谎啊,“我的祖国派我过来,是想同贵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希望进行一些贸易往来的。”

    “哦。”耆英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要和自己签订什么条约的就是了,贸易不贸易,只要他们的东西卖得出去,他才不管他们做什么生意。

    “倒是不知道本官有什么能帮助阁下的。”耆英也轻松起来了。

    “欧洲各国能卖给贵国的,我们都有,他们没有的东西,我们也有。”爱德华自豪地说。

    “洋枪洋炮也有?”耆英随意的问道。

    “当然,我们的枪炮比欧洲的强太多了,我们的1845-b型,起码比他们的领先一个时代,我们的射速也起码是他们的两倍,贵国要是需要,我可以从中联系。”

    “这个,当然好,我明天就可以请示皇上,放心,如果你所说的枪支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的话,我们一定会采购的。”耆英笑了,满清的皇亲贵戚们,从上到下到今仍以为,他们打不过英国,是因为自己的火器太差了。只要买到足够好的火器,英法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耆英却是在想着,若爱德华说的是真的,大清能拿到更好的枪炮,只要自己立下这一大功,何愁不是大功一件。耆英想着就偷偷地笑了。

    “却不知道本官有什么能帮助大人的?”耆英小心的问道,都知道洋人的胃口很大,他真怕爱德华又来个狮子大开口。

    “这个…”,爱德华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说实话的好,“敝国如今正在大搞建设,急需要各种人才,希望能从贵国引进各种移民,还望贵国予以成全。”

    “我天朝上民的黎民百姓,怎可以沦为异国为奴为婢,”耆英的脸马上就变了,可一想着对方是个洋人,又缓和了口气,“我大清地大物博、国富民丰,百姓皆能安居乐业,不需要移民海外,恕本官不能如大人所愿了。”

    端起茶杯,就是要送客的打算。

    “哦,贵国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爱德华看着耆英如此毫无廉耻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也要笑了,“倒不知道那些流落南洋的大清百姓,又是怎样过去的。”

    “那些百姓。”想了想,耆英突然咆哮道,“那些都是目无朝廷、欺君罔上、不服王化、背祖忘宗、唯利是图的小人,那些人早不是我大清的黎民百姓,你休得和我说起这些人。若有一天我大清朝廷腾出手来,一定要灭了这帮无君无父无知的匪徒。”

    看着爱德华浅浅的笑容,又觉得有些心虚,不由生生地打住了。

    “呵呵,”爱德华又笑了,心里却是在鄙视耆英,南洋的华侨华胞们,和你满清有一毛钱的关系么?人家是在异国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受尽异族的欺负的时候,不但不能得到满清朝廷一星半点的帮助,还要遭到满清朝廷的如此对待,想起来怎能不让人心寒。

    又想起穿越众这些人也是从满清过去的,都是同样的人,这胸怀咋就差别那么大。本来不想再理会耆英的,又想起此行的目的,有些不满地说:“就我所知,许多不得不流落异国的大清百姓,他们其实一直是心系母国的,他们能在异国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回报大清,这不也是对大清的贡献么。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的祖国就有许多来自大清的百姓,他们但比在大清过得好,他们还在异国创建了自己的国家。就象我们以前都来自英国一样,但是我们去了美洲了,西岸现在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没什么不可以啊,怎么就成了背祖忘宗了呢。”

    “他们…居然敢自建国家,妄自称王?”耆英彻底不能淡定了,“他们眼里,还有没有皇上,还有没有我大清,不行,我立即要禀告皇上去,我大清绝对不能容许这君乱匪妖言惑众,祸国殃民,目无圣上。告辞。”

    说罢,竟是不理会目瞪口呆的爱德华,径直出了门。

    “这次,看样子又没指望了,”爱德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叹气,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联系上组织。

    “皇上,这群无法无天的东西,竟然妄自在海国立国,他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大清,还有没有皇上,奴才请命,一定要对这类心存异心的匪类大力清除,一个都不能留。”耆英义愤填膺地说。

    道光皇帝一声不吭,载铨、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内务府大臣文庆等人都在。但看着皇上不说话,他们都紧张地不敢吭声。

    “我大清,不比以前了啊。”道光幽幽叹了口气道。康乾盛世才过去多久,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道光不甘啊。“

    “想当初,我大清威加海内,八方来仪,属国更是多达几十个,如今,不但各属国都离我等而去,就算我大清的百姓,亦是想着法儿要离开啊。如今我大清王化之外的小民,又岂在乎多上这么几个……”

    “奴才无能,请主子责罚。”一众大臣齐齐低声应道。

    “罢了,不关你们的事,”道力的挥挥手,双眼望向耆英,“爱卿,你说他们想要从我国移民,究竟是真是假。”

    “禀皇上,应该不会有假。”耆英谨慎地说。

    “也罢,既然都去了这么多人了,也不在乎多走了点。我大清,不差人啊。”随手扔给耆英一本奏折,耆英接过一看,不由一惊。

    这些年南洋欧各国从大清输出的移民,竟已接近十万之多,只是皇上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哼,真以为朕不知道啊,”道光冷哼一声,“那些瘦弱老穷的奴才们,留在我大清也只会浪费粮食,他们爱去哪里,便让他们去。倒是省了朕赈灾的粮食了。”

    这些年大清一直灾荒不断,年年朝廷赈灾的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不过,身为皇上,居然如此看待自己的子民,却有点说不过去。

    “皇上…”,就有大臣欲要上前打住道光皇帝。

    “罢了,朕知道你们想说什么。”道光疲倦的挥挥手,“我大清现在穷啊,赔洋人要不少银子,养活八旗子弟也要不少银子,赈灾的银子同样不少,哪里来那么多钱呢。爱卿,你刚才说他们的枪炮比英法的还要好,可是真的?”

    “应该不假。”耆英没有见过,也不敢乱说。

    “你去和他们说,若他们的枪炮真是有那么厉害,淮河前几天不是洪水淹了不少人家么,只要他答应供给我们火器,那些受灾的百姓,只要他们想去,随便他们拉去。”道光冷然道。

    众大臣齐齐一惊,这皇上是要把自己的子民卖猪仔啊。可一想想当初唐玄宗都可以任由回纥人大索长安,皇上只不过让百姓们有个好出路算得了什么。

    一想到江淮一带不需要花银子赈灾了,众大臣不由齐齐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