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整组的队形变化也并不大。

    没有什么所谓走位靠飞的难度,大部分时候似乎都是以正三角队形呈现给大家,尤其是副歌部分,连更换队形都只是前后排练习生的对调而已。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大开大合的动作,更吸引人的目光,令人移不开视线。甚至因为整齐度而热血沸腾。

    “啊啊啊啊啊啊啊——”

    欢呼声突然惊天动地。

    收尾动作堪称经典。

    顾夜宁站在所有人的最前方,右手轻轻搭在左胸位置,指腹接触到左胸口“校徽”略带凹凸不平的触感。

    他的胸口还在微微起伏,维持着原本略微垂眸的姿态。

    此时乐声已经停歇,台上台下是短暂的寂静,观众们正在判断这个舞台是否结束,但就在他们打算开始鼓掌的下一瞬……

    顾夜宁手指用力攥紧胸口那个位置,用力往斜下方一拽——

    “撕拉——”

    因为寂静而被话筒放大的数倍的布料撕扯声。

    衣料被扯开。

    校徽破碎。

    就如同彻底的心脏。

    观众叫得惊天动地,几乎要原地撅过去。

    白肃突然扭头问沈廉:“pd,你应该很喜欢这首歌吧?”

    沈廉一愣。

    舞台上的表演很精彩,他目光没有移开,只是问:“为什么这么说?”

    “歌词挺简单易懂的,但是歌曲很耐听很好听,加上……”白肃笑着说,“顾夜宁做得挺好的,是不是?”

    沈廉刚要说话,身侧却再次传来了一阵声嘶力竭的尖叫声。

    所有导师都被吓了一跳,众人扭头去看,发现《第二颗纽扣》组的七名练习生居然没有按照以往的要求继续在舞台上摆着原本的pose,静待导演组叫停,然后鞠躬,拥抱,感谢,排好队等着导师们的评价。

    他们已经自发散开,冲着观众席的方向去了。

    顾夜宁在导师席旁边的舞台边缘半跪下,膝盖点地。

    这个姿势有些诡异的熟悉,他似乎做过不止一次。

    被他挑中的女孩儿手里没有举任何的应援条幅,看不出粉籍,或许只是个进来看表演的博爱粉,或者运气足够好的观众,又或者只是暂时隐藏了身份。

    顾夜宁单膝跪地,冲着她往前倾身的瞬间,女孩的大脑里一片短暂的空白。

    其实……她是贺天心的粉丝。

    因为贺天心的舞台有可能很靠后,为了省力,她把应援牌摆在了脚边靠着栏杆的地面上。

    另一方面,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作为贺天心的唯粉,甚至稍微有点“毒”的那种唯粉,她对顾夜宁这个贺天心的“美帝”cp,观感都非常复杂。虽然不至于到“憎恨”的地步,但也的确没有多少好感。

    但现在……

    他逆着光,额发优雅垂落,发尾泛起一抹浅淡的蓝。因为观众所处的位置偏低,她能看见对方的额角微微泛出汗珠,却并不显得邋遢狼狈,眼镜还挂在他胸口的衬衫上,随着动作微微下落,胸口也因此露出更多的细腻皮肤。

    他的容貌原本是无可挑剔的艳极,这次大约是因为妆造修改,掩盖了一小部分具有冲击力的漂亮,干净清爽得像一阵扑面而来的风。

    所有站在她身边的观众,毋论粉籍,都已经呆住了。

    不少人原本还在因为练习生们突兀靠近舞台边缘的行为惊讶不已,此时随着顾夜宁的动作,声音逐渐卡在了喉咙口。

    大家都怔怔盯着顾夜宁,神情呆滞地捂着嘴,谁也说不出话来。

    “我的第二颗纽扣,给你。”

    顾夜宁说。

    随即微微一笑。

    第146章

    舞台很亮,台下被衬得愈发暗作一团。

    而沐浴在灿烂之中的顾夜宁,手掌往前伸出,摊开的掌心里,放着一枚纽扣。

    折射出一丝微微的光来。

    是从他的校服外套上摘下的第二颗纽扣,现在那里空空如也。被撕扯后的外套半边垂落,露出内里的雪白衬衫,在黑色破损的布料的半遮半掩下,他无由来有种被纯白包裹住的禁欲味道。

    女孩颤抖地伸出手指,捏起了那枚小小的纽扣。她甚至不敢去看顾夜宁,他漂亮得太刺目了,好像多看一眼,自己的心脏就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顾夜宁站起了身。

    他冲着四面八方微笑着挥手,尽力做到和每个人视线接触,然后转身回到舞台中央。

    ——之前他找位置的时候,确认过在他跪下后,任何机位都没办法越过他,完整拍摄到女孩的脸。

    这点也是他之前和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被细致告知的。

    而女孩还戴着口罩和帽子,头发藏在帽子里,穿着羽绒服,把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

    工作人员们上台给练习生们发放话筒。顾夜宁接过自己的话筒,和自己的组员们站成一排。

    沈廉也跟着走上了台。

    按照节目组的规定,在表演开始前,作为pd的他是需要站在台上,练习生们中间主持节目的。

    但舞台结束,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留在导师席位,或者上台,不受约束——但大众普遍默认,沈廉上台,代表着他对这个舞台非常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反正必然有许多话要说,问题要问。

    《第二颗纽扣》显然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