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杜如名只是为了提神,钱中南则是因为友人的推荐,齐齐哈尔是闲暇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吧嗒两口水烟,没想到不过一个尝鲜却累的丢官罢职的下场。

    也不怪朝臣心有不甘,为他们叫冤。

    但是对于鸦片这东西,若是开头就不能以拉朽摧枯之力定下规则,让人人畏其如虎,一旦在大清蔓延开,势必比剧毒更加恐怖,它会悄无声息的腐蚀大清,让整个国家的根基都烂掉。

    所以,那怕为此牺牲掉一批无辜受累的人也在所不惜。

    至于林子真,知道这一切的他,也只能叹一口气,为了避免未来更大的隐患,现在他们必须立下重刑,甚至不敢说在大清的土地上断绝鸦片之害,只要得到有效得遏制,便已经是难得的了。

    他现在能做的便是让自己忙起来,展开追查,锁定那些参与到贩烟,为其提供保护伞的官员和勋贵,寻找证据,不让他们能有机会推脱身上的罪责。

    而就在京城笼罩在沉闷氛围中的时候,百里加急,福建广州陆续传来叫人震惊的消息,福建治下三县反了。

    原是上面下达禁烟令后,福建上下官员无不震动,吸食鸦片的官员都暂时被罢官,等待着回京述职。

    但是这些人里有人愿意,当然也有人反抗。其中一些人甚至和贩烟背后的利益的团体勾结起来,不少都是当地的豪强和地主,贩烟背后巨大的利益,他们不愿意放弃,而且自从新帝登基后的摊丁入亩,早就让他们不满已久,与其被这位手段刚硬的皇帝直接给收拾了,还不如直接反了。

    除次之外,广州绿营军排查时,发现几个偏僻的村寨竟然全村种植罂粟,按令全部销毁,但是即便答应给与一地的补偿,还是遭到了村民的集体反抗。一地的赔偿,那里抵得上长长久久的厚利。

    最后因为顾忌村寨中的老人和孩子,反而处处受制,竟然让不少士兵牺牲在这里。

    这一个个消息传来,朝堂上一片喧哗,不少官员已经回过神来了。鸦片之害,不仅毁人体肤,损其精神,还能诱民惑众导致□□反叛。也明白了皇上为何制定如此严峻的刑法,对待贩烟者,再如何严峻的刑法都不为过呀。

    至于那些还想在里面浑水摸鱼的官员,这会儿也被林子真及时收集到证据,一个个给抓了起来。

    紧接着又是派军平定福建之乱,又是向全国展开全面禁烟运动,沿海几地成为了重点关注之地,随着林子真和直亲王一路南行,不断有戒烟集中营建立,烟贩被抓斩首,血腥味一路相伴,其中还捣毁了几个种植罂粟的庄子和村庄。

    其中难免遭遇一些百姓憎恨的眼光,开始的时候林子真还会难受,但是看着一地的罂粟在火焰中慢慢的烧成灰烬,想到这可以让多少人免受其害,多少家庭免受破坏。

    他就慢慢的释然了,他坚持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了。

    就这样,林子真和直亲王一路追击烟贩,花了三年的时间将大清沿海一片细细的梳理了一遍,等到各地衙门多了一支禁烟分队,他们也开始坐上了返京城的道路。

    直亲王大大咧咧的躺在船头的甲板上,看着越发远去的城镇。不由感叹道:“哎,这稽查烟贩的活,真他娘的比打仗还累。”想到一次次追击烟贩的途中,那些冒出来挡道的成瘾的白发老人,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甚至有一次还遇到过一个村子互相打掩护的情况,他心里便呕的慌。

    “爷这次回去就去拿什么军校当校长去,去训训下面的兵,再也不出来受这鸟罪了。不过这次幸苦了三年,回去看看皇上赏爷什么,还有这次的功劳不知道够的上够不上世袭罔替的王爵。要是真成了,爷可又远超老二那个家伙,老二这个排行可真好听。”

    林子真已经习惯边上这位直亲王的性子,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了,越发喜欢碎碎念了,除了喜欢和林子真炫耀他家女儿和儿子外,大概永远不会忘记的便是与理亲王一较长短。

    拜他所赐,林子真也知道了不少理亲王的大事小事。比如理亲王怕打雷,害怕软趴趴的虫子,曾经还被他用一只弱小的毛毛虫吓的直喊哥哥,像个女人一样,喜欢调香制胭脂,娘们兮兮的.....

    从直亲王的口中,林子真倒是觉的这位理亲王是个挺会生活,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倒是他面前这位大爷,怕是从小到大都是个熊孩子。

    见他不说话,这位又开始了。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不过是弄了个改制科考吗?是个人都会,那里值当给老二什么功劳,哼,见圣不跪,再过不久,怕也要来个王爵世袭。这次说什么老子也要先比他晋升一步。”

    林子真闭着眼睛感受海风吹拂,心里却想着,改制科考,面对的可是天下读书人的阻拦,要不是理亲王学识过人,所学涉猎极其广,引经据典,舌战群儒,把来战的大儒还有不少名士,一个个驳斥的脸色发青,这场改制那里有那么简单。

    毕竟这可是第一次,科考不在独尊儒术,而是多家学科均有涉略。甚至还出现了小恩科,凡是举人殿试之后还有一次机会,俗称专业人才考试。

    除此之外,这位不仅让大儒,名士败退,还几乎成了如今天下读书人畏惧的对象,主要是人家把国子监也给改革了,同时还让大清所有书舍,学府加入了考学制度,制定了县学榜,省学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