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中文小说阅读网 - 历史小说 - 春江花月意南屏在线阅读 - 第69页

第69页

    宋纶将茶杯放在桌上,坐在了许应明的身边:“师兄,我知道你为什么来找我,我也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许应明冷哼一声道:“你心里如果还把我当师兄就该知道,我俩当初答应了师傅,在八年前发生了那件事之后,便决心永远不进入官场,也不与官场人有任何纠葛。

    师傅去世后,你就急着去朝廷做了官,我念在师兄弟的情谊,何时为难过你?

    你把师傅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还将我也推入了官场纠葛之中,何况还是皇族里的九皇子!你这么做,心里可还有一丝一毫对师傅遗愿的尊重?”

    宋纶听得许应明此言,眼前仿佛浮现了往日俩人一起在师门学徒时的情景。

    从小到大,他们就如同亲兄弟一般共同学武长大,如今回想起来,在自己决心步入仕途之后,俩人竟已经近十年未见了。

    哪怕上次拜托他,也只是修书一封,告知自己会有两个「朋友」,会通过杭州知府刘学带来见他,让他帮忙带这两人入京。

    宋纶知道许应明的脾气,如果不是自己的那封书信,以许应明的脾气,是绝不会同意为刘学做此事的。这位师兄,一直还保持着当年的秉性。

    俩人虽然都在京城,却硬是多年从未遇见。如今再次见面,许应明已经比自己记忆中要苍老了许多,眉目之间已有沧桑之色。

    镖局的生意风吹日晒,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蹉跎成了一个饱经风雨的中年男人。

    相比之下,宋纶皮肤白净,举止文雅,看起来却是要年轻得多了。

    饶是他平日里看起来甚是冷静沉稳,此时却也忍不住心中情绪翻涌。

    许应明的斗笠一声声滴着水,门外风雨不歇,宋纶勉强压抑了情绪,向许应明道:

    “师兄,你只记得师傅说不可入朝为官,可你是否还记得师傅也说过,为人君子,不是为了成家立业,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齐国帝王穷兵黩武,百姓饱受欺凌,还有八年前的方家惨案,更是让齐国的读书人都心寒入骨!

    如果我们学了武功饱读诗书,却不去救助能救助的人,这一身学识武功又还有什么意义?独善其身就是对的吗?”

    许应明的脸色沉了下去,语气变得愈发严厉:“师傅念你聪明,将他的毕身武功才学都教给了你,你就是这样报答他的?你既然知道齐国官场阴暗,却投身入局,说是为了救人,又何尝不是在为虎作伥!”

    许应明坐在书桌边,宋纶负手站在窗前,听着门外的雨声,房内的火烛不断跳跃,宋纶蓦地伸手一把推开了窗户,凄风冷雨顿时侵袭了进来,将那火烛吹得奄奄一息。

    俩人却都未说话,只是盯着那火苗,脸上神情复杂。终于没多久一阵寒风袭来,火苗支撑了不久终于还是熄灭了。

    宋纶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师兄虽不能支持我入朝,也当知道,我所为,是为找到百姓的那一点点光!”

    他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火折,以身体挡住了风雨,一字一句地道,“九皇子有大德,我已决心倾力相随,如果最后还是无法让齐国有任何改变,我亦死而无憾!”

    宋纶目光灼灼地看向许应明,眼中也倒映着那火光,闪闪发亮。

    许应明良久未答话,而后起身将窗户关了,又接过了宋纶手上的火折,将那灯点亮了。

    他没有再做停留的意思,转身拿起了自己的斗笠打来了房门,走出去之前他没有回头,而是道:“你好自为之。”说着一脚踏进了雨中。

    宋纶却未言语,目光盯着那火苗,和手中已经熄灭的火折,面上露出痛苦之色。

    ——

    齐玧满脸郁色地走到了景仁宫门口,他顿住了脚步,脸上的神色恢复如常,嘴角浅浅地含着笑意走了进去。

    “孩儿参见母后。”

    安瑶皇后正在喝着莲子羹,闻言低低地嗯了一声,问道:“定国侯那里如何了?”

    齐玧缓步走了上去,伸手轻轻地在安瑶皇后的肩膀上轻揉着,低声道:“定国侯只托辞自己身体抱恙,并未与孩儿相见。儿臣经过武德殿的时候,看到他倒是把自己的女儿给巴巴地送到了齐珝那里。”

    “好个定国侯!”安瑶皇后安瑶皇后将汤匙重重地摔在碗里,冷笑道,“当年本宫将你收在膝下的时候,他不知道来求了几次要将那张羽琴许配于你,本宫还看不上!如今这架子倒越端越高了,连见个面竟都见不着了!”

    齐玧见安瑶皇后果真动了气,忙柔声道:“母后何必为这等小人动气。他们这种人,不过是看谁得势,就向谁靠拢的朝三暮四之辈罢了。”

    安瑶皇后怒极反笑:“好,我倒要看看,他们这如意算盘能打多久。我们虽是孤儿寡母,可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齐玧忽地皱眉道:“母后今日可有收到齐誉那里送来的何物?”

    安瑶皇后奇道:“齐誉?”

    话音未落,门口的含蕊已经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长条状的锦盒,看她模样,那锦盒似乎颇为沉重。

    “参见娘娘。”含蕊跪在地上,勉力将锦盒举起,“这是九殿下命人送来的,说这是在杭州所得的宝物,敬献给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