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贾琮就是那‘世外客’,那探案集真是他写的?”王博士听到这里,忍不住现身问道。

    “王博士!”梁博士惊讶地称呼了一声,贾代儒顿时就知道了来人的身份,也略有些紧张地与他见礼。

    第124章 出荣国府记25

    “王博士, 我原是出身于荣国府,家中来往的人极多。贾家有一门姓薛的亲戚,原是为朝廷买办海外珍奇物品的。他家公子来走动时,曾与我谈起过。异物堵住气管, 极短时间内就会窒息而死, 海外有医生名海姆立克者创立了此急救之法, 行之有效, 活人无数, 故称之为‘海姆立克法’。学生在写探案集时, 为设计情节之需, 也想着说不定此法哪一日可以救人性命, 就把它写进去书里了。”贾琮恭敬地回答道:“博士询问,但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莫非这法子没用?”

    “不, 有用,太有用了!”王博士听完贾琮的解释,长吁了一口气,感叹道。

    “梁博士,那探案集我得闲时也是喜欢看的。见到那一集探案故事上的‘海姆立克法’, 当时我觉着新奇, 法子也简便,便记在心里了。没想到,有朝一日,会用着这法子救下了我的小外孙。我女儿带着小外孙回来给我老妻拜寿, 哪知他在寿宴上被逗玩时不小心,一口点心堵着了胸口,当时就脸色青紫, 喘不上气来,眼见就要丧命了。我急切之下,忽然想起了此法,死马当作活马医,竟然救下了我那小外孙。”

    王博士想起当时的情形,还有些后怕:“我女婿三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若是在我家出了事,我和女儿怎么向他交待?”

    “啊,想不到贾琮与你还有这样的缘分,可见是天意!”梁博士喜出望外,不失时机地进言道。

    “是,老夫确实该报答他一二,才能还上这个因果。”王博士严肃地道:“老夫方才考察他,学问还算扎实,从明日开始,就让他隔一天就来老夫处一回,给他单独指导吧。若是此次秋闱他能顺利通过,那可见是个可造之材,老夫就收下他为弟子。”

    贾琮和贾代儒听了均大喜,自然不会拒绝这从天而降的馅饼,贾琮当即拜谢了王博士,第二天就跟着他学习起来。这件事让贾琮也感叹不已,当时决定写探案故事,为的的只是赚钱,以便脱离贾家时能有些底气。但写着写着,就想着把一些有用的知识放进书中,或许读者看到,会有些益处,想不到,一念善意,竟然为自己带来这样的机缘,‘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真地是种下善因,得到善果!

    王博士不愧是国子监第一把交椅的名师,在指导贾琮时是对症下药。经义典籍贾琮学得还不错,那就进一步精研熟悉。贾琮的长处在于策论,往往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和做事方法,王博士就负责指导把控,分析什么样的才能得到考官欣赏又不致出格,引来忌讳。再给他剖析了最近的时政问题,列出各种可能的题目来给贾琮练习。诗文方面,贾琮不算特别有灵性的,但胜在诗文也通顺流畅,言之有物。王博士让他多做多练,培养出诗韵手感来。经王博士的指导,贾琮感觉到自己的水平确实在突飞猛进,颇有些脱胎换骨之感。

    转眼间,贾琮已经在国子监学习了大半年时间。夏天即将过去了,秋闱就要开始了。

    秋闱可说是读书人科举路上最难过的一关了,其重要程度甚至是超过了会试。因为,大多数学子是无缘会试的,多在中了秀才后,就在秋闱时死磕举人的功名。参加秋闱的人数,也不比会试少多少。秋闱是大浪淘沙,无情地筛掉了大多数学子。但它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是学子前途的一道分水岭。

    秋闺要考三场,每场三昼夜,中间换场两次。在所有科举考试中,秋闺是最艰苦的,那时酷暑天刚刚结束,炎热还未去。读书人要在在狭小的考房里煎熬整整几日,身体略差一些的,都熬不过去,多有在考场里病倒,甚至病死的。贾琮对此心中也是踹踹不安的,贾珠不就是因为参加乡试熬坏了身子,才年纪轻轻的就去了么?

    所以,贾琮自来到国子监后,就坚持每日锻炼。跑步什么的太显眼,贾琮就去学了些‘八段锦’、‘五禽戏’什么的,还向道士们讨教了些养气之法,临时抱佛脚地练起来。这样坚持了大半年,身体更加强健,本来他在荣国府也早晚活动身体的,并不是文弱书生。

    贾代儒早早地预备起来,防雨的油布啊,驱蛇虫的药粉啊,日常的药品、油灯什么的,还一遍遍地嘱咐贾琮要注意的事项。朱氏忙着琢磨给贾琮带什么抵饿不易发霉变质的食物进去。一般情况下,多是准备大饼馒头之类。但九天里只啃这干饼子,实在太遭罪了,贾琮想起后世的方便面,泡起来抵饱,也有汤有水的,古代是不是也能试着制作呢?低配版的也行啊。

    朱氏听了贾琮的讲解,立刻带着丫鬟下厨房尝试起来。拿了上好面粉,在里面打进好几个鸡蛋,和好了摊开,再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放入事先煮好的一锅鸡汤中nongnong地煮好后,立刻捞出来,再放进油锅中炸了晾干。等吃的时候,拿滚水泡开。几人都试着吃了,居然滋味还不错,配着干饼子吃起来,更觉适口。

    “哎呀,这带到考场里去,可比馒头饼子好多了。也是我笨,如果早想起这法子,你祖父当年上考场时,也能吃得好些了!”朱氏感叹道。

    --